周少强
[摘 要] 2018年2月5日联合制定并发布《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文件指出:为促进、规范、保障职业学校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就泉州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与石狮顽石服装有限公司的深入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探索研究“企业项目进校园”的实践过程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模式的价值。通过实践案例探索中职艺术设计类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可行性方案,建立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企业项目进校园;产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1-0116-02
一、“企业项目进校园”与中职教育
通过校企交流合作并在实践中探索,我们可以将“企业项目进校园”理解为:将企业的业务项目引进学校并融入专业教学中,学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在企业方的指导辅助下严格按照企业方的工作流程、标准、交付要求来完成项目,从而实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关系,既包含企业方的工作实际需要,又包含在专业教学中融入“項目教学法”。
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艺术设计类的相关行业产业仍然存在大量的人才缺口,职业教育可以更好地服务地区经济建设发展,同时通过企业的优势也能更好地推动中职学校艺术设计类的建设发展。多年来一些学校通过借助企业的资源力量让“企业项目进校园”进行摸索实践,“企业项目进校园”的实践经验和良好效果使“学以致用”的职业教育理念找到合适的衔接点,也让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去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
二、“企业项目进校园”的实践案例
坚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笔者学校也一直在实践探索的道路上,已逐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校企联动机制。从2017年3月份开始在优秀校友创立的石狮顽石服装有限公司的支持下,艺术设计专业部与企业沟通协调深入推动发展校企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让“企业项目进校园”,用竞赛形式为广大师生搭建展示平台,从而更好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有利于挖掘优秀专业技能人才。通过实际设计工作项目的要求来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鼓舞学生找到专业学习的价值和热情,给予机会让学生的艺术设计创意表现能力转化为实际能力价值。
例如:在2019年5月的校企合作中,校企双方按照惯例,由企业方设计师和学校专业老师共同协商探讨以顽石服装有限公司的服装图案设计要求、制作标准等,将企业的服装图案设计项目对接到学校专业教学中,制订出符合企业方市场需求的“服装图案设计竞赛方案”。方案内容如下:服装图案设计比赛分为两大类,提出相应的竞赛规则和要求。
第一类:服装创意图案设计
1.以原创的无命题的形式进行图案创意的自由发挥,设计效果图的表现手法,材料不限,可用电脑制作或手绘,以最终提交完整的服装创意图案设计图做评定依据。
注:服装以T恤为基础进行自由创作,顽石服装公司提供适当图片供设计素材参考。
2.参赛作品的服装图案设计针对人群为:青少年,男女不限。
3.服装图案不做位置要求,可在服装任意部位自由创作。
4.作品规格:8开。
第二类:服装图案设计与制作
1.服装图案专业设计的表现方式以现场手绘形式展现。绘画工具可以用:水彩、水粉、彩铅、马克笔等。
2.根据比赛提供的服装版式进行构图安排、图案搭配和色彩设计。
3.大赛所需的比赛用纸由学校提供,设计用的主体素材及色组由企业方提供,手绘工具材料学生自行准备。
4.作品规格:8开。
校企双方就竞赛作品如何转化到落地生产并形成一定的经济效益,制定了符合企业工作流程的评奖规则。
1.竞赛作品统一安排评奖时间和评奖地点,进行竞赛作品的市场认可需求、分析和投票。
2.竞赛评奖由学校专业教师、公司设计师等集体评选,根据所有评委各自打出的成绩,进行成绩汇总,并按总分高低进行名次评定。
3.竞赛两个类别项目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
2019年11月份竞赛现场获奖图片:
三、“企业项目进校园”产教融合模式的现实意义
“企业项目进校园”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方式是依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的“三个对接”理念,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形势背景下所产生的。
根据校企合作、行业、社会资源的共享对接与调研,目前,中职艺术设计类考核评价体系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中职院校学生来源层次不同,单纯依靠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容易使接触过艺术设计专业知识、基础较好的中专生源占尽优势,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感到力不从心。单一的考核形式不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学生潜能的开发。
2.缺乏对素质的认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职学生的竞争力很多时候都是依靠专业技能以外的素质来体现,比如:信息整合能力、团队意识、沟通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的方式仍然是侧重于专业技能的考核,这种导向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对学生各种多元化学习的培养与认定。
3.缺乏反馈沟通与成绩的分析利用。关于评价结果,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更关注考核的分数,而较少关注学习的实际成效,单纯为了考核而考核,忽视了考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岗位实践技能。
4.考核评价缺乏实时性。目前的考核评价大多在学期末,即实训环节结束后回收的实训报告或者设计方案为考核依据,且考核重心放在学期末。
因此,“企业项目进校园”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建立中职艺术设计类校企融合实践教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效性和社会适应性。
四、“企业项目进校园”产教融合模式的拓展探索
通过“企业项目进校园”产教融合模式的职业教育探索,我们可对当前中职艺术设计类的教学评价进行更加合理的改革。
以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与行业企业、社会评价等考核相结合的“多元化综合性”评价体系,突出技能考核,促进学校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衔接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推动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一)改革思路
评价模式改革的总体思路:建立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以任课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为主线,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社会、企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多元参与的立体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多元化学习、就业竞争实力、社会适应力,激励学生进取,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评价模式改革的具体思路如下:
1.积极参与职业技能教学的实践性变革,将艺术设计类的实训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起来,紧密结合艺术设计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实践性专业工作技能纳入评价体系。
2.制订“企业项目进校园”人才培养计划,采用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方式,实行“1+1+1”的人才培养模式,弱化书面测试的内容,将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实训项目完成能力作为主要的考核评价点。
3.教学评价走向多元化,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能力会有不同的发展方向。教学评价应当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学生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横向与纵向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以一个更加合理的、多元的评价体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評价模式改革的原则
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坚持六个原则:
1.坚持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项目/作品考核等)与形成性评价(如上课纪律、课间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相结合。
2.坚持学校评价与社会行业评价(如企业方设计师的评价、实习单位的反馈、家长评价等)相结合。
3.坚持总体评价与抽样评价(即对部分课程和部分学生的评价)相结合。
4.坚持定量评价(主要采用“分数”和“比率”等方式)和定性评价(主要采取“等级”与“评语”等方式)相结合。
5.坚持定期评价和不定期评价相结合。
6.坚持教师和学生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
随着中职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日益清晰,如何通过各种途径来保障教学质量,提升专业人才就业率、就业质量都是中职教育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企业项目进校园”的产教融合模式探索对中职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中职学生的全方面、多元化学习发展具有不可言喻的关键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艳.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08.
[2]吕成文.职业院校商科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与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09.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