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业集聚及就业辐射效应研究

2020-08-20 12:54鹿彦
全国流通经济 2020年15期
关键词:产业集聚

摘要:本文从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出发,分析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业集聚及就业辐射效应,对临空产业集聚与就业吸纳能力特点进行归纳,提出最优测评方法,并分析临空产业和劳动力结构调整趋势,进一步提出发挥政府主导、遴选优质产业、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共筑临空经济区发展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临空经济;产业集聚;就业辐射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2096-3157(2020)15-0122-02

一、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

民航是一个国家公共交通运输行业的“排头兵”。航空运输带来了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知识流。“临空经济区”“航空小镇”等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以城市大型国际机场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形成产业链上相关行业和劳动力的大量集聚。

理论研究方面:20世纪60年代,美国麦金利·康维(Makinley Conway,1991)首次提出“航空区域”概念。约翰·卡萨达(John Kasarda,1991)提出“航空综合体”,认为企业的区位集聚历经:海港时代、河运时代、铁路时代、高度公路时代、航空时代。目前处于航空产业链集聚时代。Nicholas Sheard(2014)年利用美国的数据估计了机场基础设施对大都市市区层面的相关部门就业的影响。Douglas Baker(2015)等学者研究区域航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短期和长期因果关系的经验证据。我国学者曹允春(2013)提出机场依靠型产业、附属型产业和依托型产业。李航(2017)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航空运输业与其他产业的关系,发现其与航空运输的下游產业部门联系密切,并对进天津市经济升级起着明显的作用。

实践经验方面:韩国仁川机场形成了以娱乐休闲服业为核心圈层(空港城)、国际机场相关商业为中间层、国际自由贸易区为最外圈层的圈层式发展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中转物流和中转旅客消费。荷兰史基浦机场是荷兰的空中门户,已经形成了汇聚物流、人流、信息流、科技流、商贸、娱乐、展览、观光一体化的“国际空港城”。我国临空经济发展始于1992年成都市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的成立。1993年顺义政府依托首都国际机场对周边区域进行空港产业规划。此后临空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广州新白云机场规划了空港经济圈;2007年重庆设立了临空经济新区。2013年,我国首个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航空港正式落户。2016年10月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得到批准。2016年镇江航空教育小镇的成立进一步延伸了航空航天产业链,加大航空人才和科技的集聚。2019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辐射产业涵盖零售业务、餐饮业务、航旅业务、便利及休闲娱乐业务、广告业务等几大板块。同时,开通网上商城业务,范围覆盖机场航站楼及周边商业办公区和生活社区。

综观国内外临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临空经济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已拥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可以借鉴,总结和归纳临空经济发展产业链中产业集聚和就业辐射效应,不仅会促进产业链中相关产业的提前筹备和升级优化,保障产业链中各产业适时适度高质量的介入,而且会为区域临空经济发展带来提速增效的效应。

二、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业集聚效应

1.临空产业集聚现象与特点

航空运输业向全球联网式发展以及大型国际机场的改建和扩建,形成了基于临空经济产业为核心和支撑的产业链集聚发展。临空产业原材料要素和各产业链产品主要依靠高效的航空运输,机场周边的区位是各产业链中企业的需求场地。在这一动因驱动作用下,进驻临空经济区的相关企业必将形成临空产业集聚效应,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知识流将在临空经济区集聚和扩散,成为新的城市增长极。

临空产业集聚具有区域空间土地增值、外部规模效应和流量经济效应三大特点。首先,产业集聚会带动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工业发展,带来机场所在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土地增值。其次,临空产业吸引大量的资源流动,形成人才和技术的外部溢出效应,增强了区域吸引力,同时助力企业实现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的衔接,缩减了时间成本。最后,临空产业集聚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知识流,周边辐射区域能迅速地集聚和扩散流量资源,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2.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产业集聚效应的测评方法

产业聚集度的测度方法有许多种,包括行业集中度或市场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空间聚集指数)、产业聚集指数CIP等。产业集聚程度最常用的衡量方法是区位熵分析。

区位熵LQ(Location Quotient)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区层面的产业集聚水平。通常用来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区位熵的计算公式为:

LQij=(qij/qj)/(qi/q)

其中:LQij就是j地区的i产业在全国的区位熵,qij为j地区的i产业的相关指标(例如产值、就业人数等),

qj为j地区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qi指在全国范围内i产业的相关指标,q为全国所有产业的相关指标。

LQij的值越高,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就越高。

3.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集聚产业的类型划分

临空经济区产业一般以临空产业原材料和产业链各维度上相关辐射行业为主,依据目前国内临空经济产业区的发展态势,集聚产业可以划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1)航空核心产业:航空客货运、航空培训等产业。

(2)通航产业:重点发展公务机与通航运营、通航维修、通航培训等产业。

(3)航空制造产业:航空机电与零部件等航空关联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以及航空配套、临空制造等航空偏好型产业。

(4)临空现代服务业:金融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航空金融产业。

(5)综合商贸业:居住、综合商贸、特色餐饮、健康养生等产业。

(6)生态保护产业:一般设立生态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航空主题文化、时尚运动等产业。

三、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就业辐射效应

1.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劳动力的需求特点

临空产业集聚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和知识流,周边辐射区域能迅速的集聚和扩散流量资源,将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带动区域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劳动力的需求特点包括如下两方面:一方面,航空客货运、制造、维修业将为机场周边区域居民提供更多的劳动密集型岗位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航空金融、电商、培新等产业将吸纳更多高质量技术、知识密集型高端人才。临空经济发展必将带来区域劳动力地域结构、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技术结构、知识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推动整个临空经济区域竞争力得以提升。

2.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就业吸纳能力测评方法

就业吸纳能力可以参照产业聚集度的测度方法中的行业集中度或市场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空间聚集指数)三个指标测量地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可以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空间基尼系数(Space Gini Coefficient)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直观,可以很方便地测算劳动力聚集程度。空间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G=∑i(si-xi2

G為空间基尼系数,si为i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区域该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xi是i地区就业人数占区域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G越大,表明地区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

3.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劳动力结构调整(传统、新兴通航产业、教育培训、电商)

临空经济发展带来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同时带动区域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随着临空产业集聚效应,区域劳动力结构调整趋势如下:

(1)临空经济区吸引力增强,劳动力流动性加大。一部分临空产业将吸纳周边地区居民就业,还有部分存在就业缺口的产业,劳动力的流动将打破地区限制,吸纳更优秀的高端人才,劳动力地域结构得以拓延。

(2)劳动力年龄结构优化。临空产业是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全产业链将吸引更多年轻人才的到来,促进区域劳动力年龄结构的优化。

(3)知识结构优化。临空产业链涵盖诸多知识、技能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将吸纳大量的知识、技能、专业密集型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区域劳动力知识、技能、专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提升。

四、提升临空经济区产业集聚与就业辐射效应的建议

1.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强化政策引导

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主导作用。临空经济发展要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调控,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氛围,加大地区空港产业引进来的力度,给予相应政策优惠,推动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完善临空产业链条,保障临空经济区健康有序运行。

2.构建优秀的临空经济发展产业链,助推临空经济区发展提质增效

临空经济区作为城市新的增长极需要重点培育和发展产业链相关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因此需要严把进入关,遴选优质临空产业入驻,从而打造临空经济区特色,整体提高区域发展效率和质量。产业关联、发展潜力、技术进步、区位优势等因素均可以纳入遴选参考指标,宁缺毋滥、择优入驻,强化集聚力量,不断提升高端航空全产业链的综合实力,提升区域特色和竞争力。

3.加大空港类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临空经济的发展必须有高端知识技能密集型人才的支撑。虽然高校扩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国外留学生回国,但结构性失调依然存在,临空经济的发展会存在较多的人才缺口,需要不断完善相关专业人才培育,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可以充分运用行业企业优势构建校企合作,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和职业证书制度,为临空经济区注入更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马瑶瑶.青岛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模式及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8.

[2]张明莉.系统视角下的临空产业集群研究[D].燕山大学,2012.

[3]李豪.临空经济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研究——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为例[D].山东大学,2018.

[4]刘会.临空经济与区域经济耦合作用机制研究——以首都第二机场兴建为例[D].首都经贸大学,2013.

[5]亓东昭.基于SWOT模型的青岛临空经济发展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8,(3):69~70.

[6]何艳,张瑜.临空经济区发展的动力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2):37~40.

[注]基金课题: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科研基金重点课题,课题名称:“青岛临空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产业集聚及就业辐射效应研究”;编号:2019ZD06

作者简介:

鹿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区域人口与经济发展,临空经济发展等。

猜你喜欢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浅析中国麻涌镇粮油产业集聚跨越式发展
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宿迁模式”探析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金融集聚研究简述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FDI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的发展
FDI、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方式
浙江省金融集聚现状与形成因素研究
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地缘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