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
摘 要:在当前的高校校园中,学生面临的环境愈加复杂,安全隐患、心理危机问题时有发生,很容易引起突发事件,对学生、高校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了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需要构建完善的学校管理预警机制,本文分析了预警机制构建的必要意义,探讨高校学生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措施。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意义;措施
随着高校的扩招,生源越来越复杂,在学分制模式下,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面对各类竞争,大学生群体的安全隐患、心理危机时常发生,很容易形成突发事件,若把控不严,很有可能演化为严重的社会事件,因此,有必要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将危机扼杀在萌芽阶段。
一、学生管理视角下构建预警机制的必要意义
在如今的特殊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情绪、思想受到了高度关注,从小学开始,学生便接受全面、系统的思政教育,但是由于社会形势复杂,少数学生思想出现了滑坡,心理状态不佳,对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构建预警机制,具有两个必要意义。
首先,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下,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日益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学习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要想在学校中拔得头筹,大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专业学习上。进入大学后,学生也面临更多的压力。少数学生不适宜群体生活,在与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发生摩擦和纠纷;还有一些学生,本身家庭经济情况不太理想,一方面要承受学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要承受经济压力,在多方面压力的影响下,可能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随着学业结束,一些学生面临专业知识不足、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出现了迷茫,甚至迷失自我,颓废下去,因此,高校需要高度關注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构建与之相符的预警机制,避免学生的思想走入极端。
其次,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享受着便利的互联网大餐,但是也埋下了诸多隐患。网络具有多面性特征,既有大量的学习资料、娱乐内容,也充满暴力、虚假的信息,大学生涉世未深,他们需要具有良好的自控力和鉴别能力才能拒绝互联网上的诱惑,而部分大学生由于自控力不强,出现了沉迷网络、沉迷游戏,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因此,构建相应的预警机制显得极为必要。
除此之外,在如今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面临多校区化的问题,怎样统一管理模式,解决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高校管理人员需要应对的重点问题,完善的预警机制,能够通过层层管控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疏导不良情绪,解决问题,树立正确的三观,正视人生中的挫折和失败,让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
(一)制定预警教育机制
预警机制的建设目标是为了监测近期情况,为后续的处理提供参考,以便做好事前准备,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率,对于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理想缺失、社会责任感淡薄、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不强等问题,需要构建完善的预警教育机制。在机制的构建上,需要设置独立的系统,负责收集与学生管理工作相关的各项信息,将心理健康中心、学习咨询中心以及就业指导中心联合起来,派出专人负责搜集信息,指派专人负责与学生在线交流,第一时间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活动和真实想法,根据学生的诉求来解决问题,开展调查和研究,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的大矛盾、思想状态和自身倾向,根据学生意见来进行分析,找到事件源头,及时解决问题。
同时,要注重决策和反馈。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决策,都要以预警信息作为依据来开展,突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将各种真实信息及时汇集起来,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全面、精准分析学生的思想行为,让传统的经验决策被科学化的大数据决策所取代。为了提高管理工作的能效,还需要设置反馈系统,利用反馈系统来了解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根据突发情况来及时调整,确保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
(二)构建危机处理机制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危机问题是不可避免的,高校有必要构建科学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突出机制的应急性和实用性,满足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解决需求。具体来看,需要制定如下几个处理机制。
第一,制定消解机制。利用消减机制,更好地调节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在具体工作上,要让沟通和交流变得常态化,由辅导员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凭借自身的阅历经验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开展指导。作为学生管理人员,要对自身的职责进行明确定位,做到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在沟通和管理活动中,要站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并利用学生会、社团、心理咨询平台等扩大沟通渠道,优化消解机制的工作效率,共同来构建和谐校园,这种方式对于问题的初期解决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制定危机干预机制。大学生的成长经历不同,思想层次、知识认知也略有差异,而他们社会阅历少,容易意气用事,偶尔会出现聚众行为,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破坏性后果,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需要引起重点关注。针对上述行为,要制定危机干预机制,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校园长治久安的发展。
第三,设置帮扶机制。大学生是首次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来到陌生的环境中,由于他们的性格不同,地域习俗不同,在进入高校校园后,学生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摩擦,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这也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宗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以学生切身需求出发,从身体、心理方面全面帮扶,保证学生利益,并为他们提供创业、就业、求职等方面的信息资源。为此,有必要设置学生管理帮扶机制,开展专门的心理疏导课程,定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资助力度,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也可以顺利完成学业,并完善信息档案,构建和谐校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类活动。
第四,构建动态处理机制。大学生群体中的意外事件大多是突发性的,针对超过安全范围和稳定范围的细微事件,也要高度重视,构建动态处理机制,采用识别辨认、诊断评估、实时警示的处理方式,揭示出突发事件的诱因,分析事件成因和发展过程,预测出事件可能出现的发展趋势,第一时间解决。
(三)完善学籍预警机制
学籍预警机制以学分作为判别标准,根据学校学籍管理实施细则中的内容来处理,由辅导员、班主任、党总支、学院办公室对学分存在问题者,详细登记在登记表格中,一学期不及格分数超过12分、一学年超过25分者,进行预警告知,为学生发送《学生预警告知通知书》。除了关于学分与学籍方面的内容外,对于态度不端正、常常旷课中,告知家长;对于沉迷于网游致使成绩明显下降者,告知家长;对于心理状态存在不稳定倾向者,告知家长;对于透支消费者,告知家长;常有夜不归宿、赌博行为者,告知家长。针对上述行为,同样为家长发放《家长预警告知通知书》。在《家长预警告知通知书》中,明确家长、学校的义务,邀请家长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在《学生预警告知通知书》中,明确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学生认真履行学习义务,若依然不改正,在达到退学规定后,按照学校规章制度来严肃处理。在整个过程中,由学校、家长之间形成合力,由辅导员负责定期与家长沟通,相互督促,每个学期期末,将学生成绩、学习表现发送至家长,及時搜集学生的深层思想动态、活动范围、热点问题等,做好预警工作。
(四)制定网络舆情监控系统
网络舆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预警机制的构建上,也要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在这一方面,可以以大数据为依托,注重对信息的深度挖掘,构建多级预警监测网络系统。由日常管理人员组成监控网,人员涵盖专业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并设置信息预报平台,确保信息可以及时披露,挖掘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各项数据,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测。针对信息的反馈,要做到及时、有效,挖掘一手资料,用柱状图、饼状图等方式来纵向、横向分析结果,形成动态列表,提高工作效率。对于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中的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报道注册信息。在学生入学,正式注册后,获取的信息准确性非常高,这一阶段,要求学生详细填写家校联系表,组织家长微信群,与家长取得联系,每学期学生在开学报道时,都要注册。
第二,课堂考勤信息。加强课堂考核是在校园内部营造学风的保障因素,对此,要求任课教师、辅导员每日检查到课率,将信息记录至预警系统,及时予以警示,根据学生的旷课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联合家长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第三,考试纪律。将每次考试的违纪信息记录下来,对于高危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发挥系统的预防和警示作用。
第四,成绩信息。详细搜集教务网信息,进行详细比较,让学生知晓自己的成绩分布情况,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利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来分析各年级、各专业学生情况,利用各类非强制性手段来进行指导,能够将问题扼杀在萌芽外,起到理想的预警防范作用。
三、结语
高校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交、学习场所,在开放化的校园中,常存在一些危机和隐患,而学生管理工作也是高校管理任务的重点,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构建学生管理预警机制,是时代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在设置了预警机制后,构建起家长、学校、学校的平等沟通平台,形成了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在校园内部创设出良好的学风,也能够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丁蕊.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19):206.
[2]杜大鹏.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科技展望,2016(16):340.
[3]战燕.“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工作服务功能的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9(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