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毛泽东的井冈情结

2020-08-20 07:53汪建新
党史文苑 2020年6期
关键词:黄洋界敌军井冈山

汪建新

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原本名不见经传,自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此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井冈山才声名鹊起。毛泽东在井冈山战斗、生活仅一年零三个月,但他对井冈山情有独钟,先后为其赋词《西江月·井冈山》《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三首词均以“井冈山”为题,又都提到“黄洋界”:“黄洋界上炮声隆”“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诗如其人,诗言心志。反复以地名入诗并为题,这一现象在毛泽东诗词创作中绝无仅有。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吟咏井冈山,足见井冈山在毛泽东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感悟之深、情结之浓。

黄洋界上炮声隆

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他率领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地区,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随后,两支军队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仇视与恐慌。湘赣敌军先后对井冈山发动四次“进剿”,都被红军挫败。7月中旬,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会剿”,红四军分两路反击。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等人,附和红二十九团中一些人欲回家乡的情绪,引导红二十八、红二十九团向湘南冒进,结果使红四军主力和井冈山根据地受到很大损失,史称“八月失败”。当时毛泽东正在永新指挥红三十一团阻击敌人。他闻讯后命第一营迅速撤回井冈山,和红三十二团留守,他亲率红三十一团第三营到湘南迎回红二十八团。

1928年8月下旬,就在红二十八团还在湘南、毛泽东率部前往桂东迎还红军大队之际,湘赣敌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二次“会剿”。8月30日上午,敌军4个团开始进攻黄洋界哨口。红军守军不足一营,凭借山险,利用竹钉阵、滚木礌石、竹篱笆、壕沟等,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下午4点左右,敌人又开始进攻。红军战士将在湘南缴获的一门迫击炮从茨坪军械所搬上了黄洋界。只有三发炮弹,前两发因受潮没有打响,第三发正好击中敌人冲锋密集区。敌军指挥官以为红军主力已经杀回井冈山,吓得连夜逃之夭夭。

毛泽东从桂东迎还红四军大队,9月26日回到井冈山,详细了解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经过后,毛泽东欣然赋词: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词的上阕描写黄洋界保卫战时敌我双方的态势。“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单刀直入,展现了战火纷飞的现场。旌旗和鼓角都是古代用于指挥战斗、助扬军威的器具。过去有一种解释,认为“山下”指敌方,“山头”指我方。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口头答复外国文书籍出版局《毛主席诗词》英译者说:“‘旌旗和‘鼓角都是指我军。黄洋界很陡,阵地在山腰,指挥在山头,敌人仰攻。山下并没有都被敌人占领,没有严重到这个程度。‘旌旗在望,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敌军围困万千重”,敌强我弱,井冈山处在敌军的包围之中。“我自岿然不动”,根据地军民临危不惧、屹如泰山的英雄风貌跃然而出。

词的下阕进一步指出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原因。“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属纪实性描写,并非一般形容,更不是虚构夸张。“壁垒”指严密牢固的工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与“岿然不动”前后照应,既显得庄重雄浑,又韵味深长。“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渲染那门迫击炮退敌的戏剧性情节。“敌军宵遁”与“敌军围困万千重”形成鲜明对照。毛泽东没有过多描写黄洋界保卫战的具体经过,却以战斗结局收尾,节省了许多笔墨,从而更发挥了小令的特点。

这首词描写黄洋界保卫战,为何以“井冈山”为题呢?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就战役规模、持续时间、激烈程度、战略战术而言,此役并不出类拔萃,但毛泽东却对其格外高看一眼。正如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所说:“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它不是简单的退敌之功,而是守住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

大革命失败前后,毛泽东多次提出“上山”思想。1927年6月,毛泽东提出,山区的人上山,滨湖的人上船,拿起枪杆子进行斗争,武装保卫革命。7月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主张农军“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八七会议后,中央临时政治局分工之前,主持中共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征求毛泽东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意见。毛泽东表示,不愿去大城市住高楼大厦,更愿到农村去,上山结交绿林朋友。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毅然决定引兵井冈,实现他决意“上山”的宏图大略。

黄洋界之战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捍卫了毛泽东“上山”理论的实践成果,这是他词赞此役的根本原因。1933年12月底,冯雪峰到瑞金后,对毛泽东说:鲁迅读过他的《西江月·井冈山》等词,认为有“山大王”气概。毛泽东听后开怀大笑。鲁迅的点评一语中的,与毛泽东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重上井冈反复吟

井冈山的特殊地位是中国革命所赋予的。1959年3月5日,谢觉哉初到井冈山时,诗赞井冈山:“祝贺你以前是中国的第一山,今后永远是中国的第一山。”1962年3月5日,朱德重访井冈山时,挥毫题写“天下第一山”。

1965年5月21日,毛泽东从湖南长沙出发,途经茶陵、永新、宁冈,22日晚上到达茨坪,入住井岡山宾馆。29日,毛泽东下山。其间,他广泛地了解了井冈山地区水利、公路建设和人民生活等情况,分别亲切会见了当年的老红军、烈士家属,以及当地的机关干部和群众,回顾了当年根据地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看到井冈山生机勃勃的新貌,毛泽东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奋笔写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念奴娇·井冈山

参天万木,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故地重来何所见,多了楼台亭阁。五井碑前,黄洋界上,车子飞如跃。江山如画,古代曾云海绿。

弹指三十八年,人间变了,似天渊翻覆。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独有豪情,天际悬明月,风雷磅礴。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

这两首作品是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的感怀之作,但究竟孰先孰后,引发了学者颇多揣测。龙剑宇、胡国强《毛泽东的诗词人生》书中认为,《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先,《念奴娇·井冈山》在后。陈晋《文人毛泽东》书中认为《念奴娇·井冈山》在先,《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后。在臧克家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中,吴嘉认为两首作品同时产生。而蔡清富、黄辉映《毛泽东诗词大观》和周振甫《毛泽东诗词鉴赏》的说法则比较含糊,认为两首作品不分先后。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两首作品应当是在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期间酝酿而成的,都抒发了他对井冈山的一片深情,至于下山之后又反复修改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人们的普遍观点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最早发表于《诗刊》1976年1月号,《念奴娇·井冈山》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9月版《毛泽东诗词选》。然而,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的宋苍松有了新的说法。他长期致力于毛泽东诗词版本的收藏,其中不乏国外的很多版本。据他考证,美国《中国季刊》杂志1968年4-6月号上,刊登了陈志让(Jerome Chen)翻译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并附有中文。在注释中,陈志让说明了这首词的来源和出处。当年,一个日本代表团在井冈山茨坪的一个敬老院得到《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内容,后辗转到日本东京大学教授竹内实手中。竹内实是日本著名毛泽东研究专家,曾著有《毛泽东的诗词与人生》一书。他将该词发表在1967年1月19日的《朝日新闻》上。那期《中国季刊》出版不久,英国东部出版有限公司出版了这首词的单行本《重上井冈山:一首未发表的毛泽东诗词》。1969年,法国巴黎伊埃尔内出版社出版由居伊·罗索莱翻译评注的《毛泽东诗词大全》一书,收录毛泽东诗词38首,首次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收入其中。随后,欧美多个毛泽东诗词译本都收录了该词。换言之,《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在国内公开发表之前,已经在欧美国家广为传播。

“久有凌云志”,毛泽东胸怀的“凌云志”究竟是什么内容?《后汉书·冯衍传》说冯衍自谓“常有凌云之志”。臧克家曾指出:“毛主席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以‘久有凌云志起首的”,“这‘凌云志使我们联系到‘秋收暴动、第一杆红旗插上这革命的山头;使人们联想到在三座大山压顶、黑夜如磐的反动统治之下,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壮志。”毛泽东伟大的历史功绩之一,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成功之路,即井冈山道路。毛泽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井冈山成为革命的山,英雄的山,胜利的山。没有井冈山斗争的探索实践,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就没有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没有井冈山斗争的烽火连天,就没有中国共产党武装夺取政权之路的峰回路转。没有井冈山革命武装的“激流归大海”,就没有人民军队的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对井冈山魂牵梦绕的直接体现。

故地重来何所见

就字面而言,毛泽东的《水调歌头·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出语平易,时间、地点、内容、意境、情感、格调、结构甚至用词,均有许多贴近或类似之处。如“千里来寻故地”与“故地重来”;“旧貌换新颜”与“多了楼台亭阁”“人间变了,似天渊地覆”;“高路入云端”与“飞上南天奇岳”;“风雷动”与“风雷磅礴”;“三十八年過去,弹指一挥间”与“弹指三十八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与“独有豪情”;“谈笑凯歌还”与“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但二者比较起来,《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更有思想深度,更富有哲理旨趣。而从毛泽东生前同意将其公开发表来判断,他本人显然对这首词也更为中意。

两首词作都反映了毛泽东慨叹时间飞逝、往事如昨。从当年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到故地重游,已经三十八个年头,对有限的人生而言何其漫长,而对无涯的历史而言又何其短暂。“风雷动,旌旗奋”“犹记当时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井冈山对毛泽东人生的意义、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不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消逝,反而是犹在眼前,挥之不去。这就不难理解毛泽东重上井冈山时在黄洋界会驻足四十五分钟之久。

在黄洋界哨口,72岁的毛泽东甩掉跟随的人群,大步走向峰峦崖边,神色凝重地伫立眺望,追忆往事。这里已经没有了硝烟血腥,没有了刀光剑影,没有了强势对手,只剩下一望无际的山林和田野,还有心灵世界一望无际的比较和缅怀。黄洋界上的堑壕已逐渐被历史的风尘淹没,那春雷一样的炮声和殊死搏斗的喊杀声融进了群山。只有过来人才可以体会,战斗是多么惨烈,革命是何等艰难!

两首词作都表达了毛泽东对井冈山思念之深、归心之切。“千里来寻故地”“千百里,飞上南天奇岳”,虽生活在千里之外,却割舍不下念念不忘的那份牵挂。纵然远隔千山万水,也阻挡不了故地重游的兴致。1965年5月25日,毛泽东对陪同人员深情地说:“我离开井冈山已经三十八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回忆起三十八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激动的。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想回井冈山看看,一别就是三十八年啊!我的心情和你们一样高兴、激动。”

两首词作都体现了毛泽东对井冈山巨变的欢欣鼓舞。当年的井冈山斗争环境险恶,生活条件艰苦,而如今却是“旧貌换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多了亭台楼阁”“江山如画”。这一切都为读者艺术地呈现了新社会的山水画图。当年的流血牺牲,当年的不懈探索,已经换来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蒸蒸日上,井冈山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恰恰是这种巨变,使“千里来寻故地”的“寻”字显得更具回味余地,使“旧貌换新颜”的“换”字更具有称心如意的意味。

历史不会随风而去,滚滚向前的时代也不会凭空而来。三十八年的光阴,没有减弱毛泽东的井冈情结;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丝毫没有妨碍读者对毛泽东井冈山词作的反复诵读与品味。毛泽东1965年重上井冈山,没有庞大的随行人员,一切都是那么平常和从容。只是在毛泽东离开井冈山的那天,为一睹领袖的风采,群众从四面八方闻讯赶来,使井冈山空前热闹了一番。最后,毛泽东在井冈山人民热烈的欢呼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离开了井冈山。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仍让井冈山人民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 / 陈 洪

猜你喜欢
黄洋界敌军井冈山
井冈山诗五首
西江月? 井冈山
黄洋界观云海
井冈山抒怀
井冈山游记
黄洋界缘何蜚声海内外
忆志愿军优待战俘和瓦解敌军工作的成功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瓦解敌军工作的特点
淮海战役中瓦解敌军工作概述
七绝 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