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妇联:赋能社会组织,金牌服务助力“她成长”

2020-08-20 08:04沈英芝
莫愁·智慧女性 2020年8期
关键词:江宁区服务项目社工

沈英芝

刚过晚上8点,江宁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项目主管张令萍的微信群里就热闹了起来。这个名为“江宁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平台”的微信群有100多名成员,聚集了江宁区几十家女性社会组织的创始人和主要成员。今天晚上,张令萍邀请的专家会在线上给大家上一堂关于“社会工作方法 小组工作行业标准”的课,群员们早早地就守在手机前了。

除了定期邀请专家来上课,群员们也在这个群里分享工作心得和经验,工作遇到难题时,会上来倾诉和求助,大家都会热情地出谋划策、鼓励打气。每当这时候,张令萍总是一边和大家交流,默默记下大家的需求,一边在脑海里高速搜索:这个问题需要对接哪些社会资源、这方面的知识可以找哪些专家来解惑、这个组织需要哪方面的帮助……

自2016年6月成立以來,江宁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为36家女性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资源链接、协调指导和能力建设等综合服务,打造了涵盖妇女支持、儿童关爱、家庭建设、创新发展等多个领域共计37个妇儿服务品牌项目。服务中心在推动女性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同时,也延伸了江宁区妇联服务全区妇女儿童和家庭的手臂,推进了妇联组织改革创新。

“一站式”服务,做好最强后盾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结合基层工作所需,整合多方资源,发挥江宁高校、社会组织及公益人才力量,为入驻社会组织提供组织培育、政策发布、专业指导、能力培训、诉求反映、交流合作、资源对接等一条龙服务。

服务中心结合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一对一的特色服务:提供一系列的社会组织专业培训服务,促进初期社会组织的成立及常态发展,成熟加速型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提升社会组织品牌;链接各领域有效资源,进行资源对接和信息共享;建立导师营,汇集社会组织公益督导,为中心项目及组织团队进行长期的指导与支持;对区内优秀的女性公益人及妇联干部进行能力培训,为女性社会组织发展不断输入新鲜专业血液。

2019年,中心共入驻初创型、加速型女性社会组织14家,开展公益创投项目13个,组织公益服务、培训40余场,服务项目涉及10个街道,服务17000余人次。

注重专业,打造妇儿服务金牌项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服务中心除了在源头、资金、资源等方面为女性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外,更注重提升女性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能力,为更多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精准、专业化服务。

服务中心通过前期开展“她成长”工作营培训活动,在提高女性社会工作者服务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妇联干部服务专业化水平,各街道妇工每月会对所在街道开展的“她公益”项目进行实地督导,促进社会组织和基层妇联的有效合作。

截止目前,中心组织培育社会组织共35家,指导服务女性社会组织56家,指导社会组织专业项目45个,有效开展各类妇儿服务1500余场次,产生了“玫瑰人生”单亲妈妈服务项目、“让爱陪伴在身边”留守儿童服务项目、“再绽芳华”残疾女性支持服务项目、“瑞安女童保护计划”儿童安全教育服务项目、“阳光亲子营”家庭服务等有影响力的公益品牌。

着眼发展,规范项目实施

目前,服务中心已经形成了由“她联盟”“她公益”“她成长”“她助力”四个版块构成的服务体系,帮助接受孵化的社会组织达到“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规范、工作绩效明显、持续发展有力”的目标。

“她联盟”线上线下双重互动平台常态化运营,每月约开展两场线上分享活动,从女性社会组织的需求出发,链接各方专业资源为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她公益”项目每月根据项目计划开展活动,服务成效显著;通过开设女性社工成长营,帮助“她成长”,扶持女性社会组织发展,重点培养家庭社工、个案社工,提升女性公益人才专业化能力和督导能力并增进社会组织间的联系与资源链接;在“她助力”板块内容上,中心在已建立的一支督导团和讲师团队伍基础上,继续网罗各大高校社工专家学者,链接公益名人和社会企业家,定期开展督导会议,为区服务中心的运行、管理及已有项目提出意见,促进平台发展、提升项目质量。

江宁区妇联通过打造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引领、服务、联系、推动女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凝聚巾帼力量,推进新时代妇联工作和妇联改革迸发新活力。

图片由南京市江宁区妇联提供 编辑 文心

猜你喜欢
江宁区服务项目社工
A Social Crisis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南京市江宁区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工作的做法及成效
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省养老地产发展研究
南京市江宁区不同稻作方式调查与分析
江苏省大丰市2014年前三季度CPI简析
浅析艺术高校图书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南京市江宁区加拿大一枝黄花发生现状及建议
南京市江宁区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透视“社工热”背后的“社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