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
18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新旧交替的重要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经历了全方位的现代性转向。其中,在文化消费领域,文学市场化大潮浪涌初现,通俗文化勃然兴起。在这个文化发展、转向的浪潮中,格拉布街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这条曾经位于伦敦东区的极为普通的街区,在17—18世纪,因其低廉的房租而吸引了数量可观的文人以及出版商,一度成为英国早期文化出版业的一个中心。格拉布街文人群体,最初仅仅是指那些居住在格拉布街及附近的底层文人,随着伦敦文学市场的不断扩大,文人群体的外延也随之扩大。到了18世纪,举凡以写作为生、依靠文字创作艰难度日的底层文人,一般皆被称为格拉布街文人。在18世纪英国社会文化史上,格拉布街及格拉布街文人因其独特性而自带争议体质,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英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文学公共领域的代表,格拉布街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德国学者哈贝马斯便令人信服地论证了格拉布街在推动英国政治向现代化方向演化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格拉布街及格拉布街文人为18世纪英国民众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提供了多样化产品,有些已成为流行经典。而由亨利·凯里(Henry Carey,1687—1743)作词、谱曲的《我们小巷里的萨莉》(Sally in our Alley)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我們小巷里的萨莉》是一首曲调轻松、欢快的民谣,自18世纪问世以来一直被传颂吟唱,经久不衰。这首民谣的词、曲作者亨利·凯里出生于伦敦,据传是哈利法克斯侯爵的私生子,但终其一生未曾获得生父承认。凯里凭借自己的写作才能,卖文为生。可以说,他是一位典型的18世纪格拉布街文人。身处变革时期的英国,凯里在政治和文化上皆有自己的选择。他持保守的政治立场,支持托利党(英国保守党前身),反对辉格党(英国自由党前身)领袖沃波尔;与此同时,长期的底层生活经历使他熟悉真实的民间生活和平民大众的情感表达方式。如果说传闻中由他创作的《天佑国王》在一定程度上是其保守立场的表达,那《我们小巷里的萨莉》则是凯里对伦敦底层民众日常生活的浅吟低唱。
《我们小巷里的萨莉》的确切创作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有的研究者认为这首歌谣创作于1718年,也有研究者认为它写于1715年。虽然后世的研究者不断地试图从相关史料中寻找蛛丝马迹,但这个问题的答案至今仍是一个谜。根据对于凯里生平及其作品的最新研究,可以确定的是,1716—1717年间,凯里曾在位于伦敦西区的特鲁里街皇家剧院担任剧作家,同时也是剧院的兼职歌手。1717年5月20日,该剧院的一则广告预告了其首席演员及歌手威利斯夫人的最新演唱曲目《萨莉民谣》(Ballad of Sally)——它实际上就是日后为我们所熟知的《我们小巷里的萨莉》。这是我们目前已知的《我们小巷里的萨莉》最早的公演时间。
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我们小巷里的萨莉》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真实生活。凯里本人将这首歌谣视为他 “描画的小小的自然素描”。在这幅自然素描中,一个“制鞋匠的徒弟”带着他心爱的姑娘萨莉,沿着伦敦莫菲尔德一路游玩到派伊餐馆。途中,他们经过喧闹的游乐场,观看了木偶及飞车表演。在派伊餐馆,“制鞋匠的徒弟”请他心爱的萨莉品尝了圆面包、奶酪、培根以及麦芽酒等各色美食……
可以说,与同时代著名诗人蒲柏所创作的充满古典意象的诗歌相比,《我们小巷里的萨莉》在遣词造句上显然直白浅显得多。然而,正是这一帧浅白的生活小景素描,生动地勾勒出英国散文大师艾迪生笔下那个整日响彻着各种“叫卖声”的18世纪伦敦市井生活景象,带有浓浓的伦敦平民生活的烟火气。《我们小巷里的萨莉》也因此获得了艾迪生的肯定。
为了在表演时还原歌谣中充满生活化的场景,威利斯夫人特意装扮成“制鞋匠的徒弟”,一唱成名。之后,有关这首歌的剧院广告便接连不断,足以表明民众对这首歌的喜爱。实际上,《我们小巷里的萨莉》的流行并非偶然。18世纪英国社会的剧变,民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扩大,以及英国上层文化越来越向宫廷内收缩,均为民间世俗文化的蓬勃发展带来了空间与机遇。可以说,18世纪的英国文化领域出现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同生共存的繁荣景象,凭借着捕捉生活灵感的能力,在大众文化兴起的风口,凯里出色地扮演了“底层生活爱的力量的发现者”这一角色。
随着歌谣的流行,关于《我们小巷里的萨莉》的各种猜测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歌谣中的女主人公萨莉身份的猜测。有些人甚至认为凯里是借此歌讽刺一个名叫萨莉·索尔兹伯里的妓女。为澄清此事,凯里日后曾特意撰写了一篇带有免责声明的歌曲序言,在序言中他指出:
长期以来,一个粗俗的错误在世人中间流传,人们将萨莉·索尔兹伯里视为这首歌谣的主人公,作者在此恳求放弃这种猜测,并保证:这首民谣与萨莉·索尔兹伯里毫无关系,作者在谱曲之时并不曾与萨莉结识,我们彼此是陌生人。作者的缪斯女神仍坚守着纯真与美德的边界。在这首小诗中,除了阐明一种即便在底层人的生活中也存在的圣洁、无私的激情之美,作者别无他图。
虽然与妓女萨莉无关,但歌曲的女主人公萨莉仍然时常被人谈起,她也成为其他作品创作的渊源,各种以萨莉为主人公的模仿之作层出不穷。有好事之人甚至专门以萨莉的口吻创作了一首小诗,题名“萨莉的悲伤”。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十分了解亨利·凯里,他不但安排萨莉在诗中与凯里对话,更有趣的是,这首俏皮的小诗从一个时代旁观者的角度谈到了歌里歌外的故事,使读者得以管中窥豹,更多地了解这首民谣以及凯里在现实中的际遇。作者借萨莉之口认可凯里在《我们小巷里的萨莉》中所传达的新颖的情感,而后话锋一转,通过比较约翰·盖伊(英国诗人兼剧作家)与凯里二人的创作收益,哀叹凯里并未因《我们小巷里的萨莉》的流行而获利;而作为歌谣的女主人公,萨莉也未能因“成名”而走出小巷:
如果约翰·盖伊是我的爱人,/如果萨莉之歌出自他的手笔,/那他定会财源滚滚,/或许能买下半个小巷,/但是,我所有的荣光皆被虚掷,/只因我是疯狂的亨利的造物,/由于出自他的手笔,我被迫滞留我们的小巷,/一直在那里生活。
这首诗颇为准确地描述了凯里在现实中的境遇。作为一名格拉布街文人,凯里本人寂寂无名,长期以来都是被无视甚至被否定的对象,正如意图描绘“纯真与美德”的《我们小巷里的萨莉》被很多人误解为讽刺同名妓女。在序言的结尾,凯里颇为苦涩地谈到他“因年轻、没有名气,遭到一些同辈人的讥讽”。此后,在他创作的一部戏剧中,凯里更禁不住大倒苦水:
唉,我能指望获得什么名气、什么收获呢,其他人飞速模仿我的创作。各种猜测甚嚣尘上,粗鄙的作品常被视为出自我手。……伟大的艾迪生赞许这首歌;偏见与嫉妒也由此结伴而生;只是因为他们认为这首如此美好的歌不会出自我手。
《我们小巷里的萨莉》的流行的确未能为凯里带来滚滚财源。被广为传唱后,它几乎已成为所有民间歌谣模仿的样板,屡遭盗版。众多的“乡村茉莉”或者“耐莉”层出不穷,甚至一度取代了“萨莉”。在作为作家和作曲家的生涯中,对因盗版泛濫而失去的物质收益,凯里曾颇多抱怨。然而,由于文学市场在18世纪的英国尚处于初创阶段,议会也尚未订立完备的版权法律,对于盗版这样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所导致的损失,凯里基本无计可施,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劳动为其他人带来丰厚的利益。如果说凯里歌谣中的萨莉在有生之年一直未能走出小巷,那么凯里本人的命运则更为凄惨,1743年10月4日,凯里上吊自杀。
值得一提的是,凯里的不幸遭遇绝非个例。实际上,在18世纪的英国,并非所有文人皆能如蒲柏那样,幸运地从文学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并赢得经济独立。对于那些在新兴的文学市场上为生计而卖文的格拉布街文人而言,凯里的遭遇在某种程度上才是常态。即便是英国文坛巨匠、《辞典》的编撰者约翰逊也概莫能外。成名之前的他生活颇为拮据,甚至遭到权贵无情的冷眼。但约翰逊矢志不渝,凭一己之力编撰出《辞典》,并发表人称格拉布街文人“独立宣言”的《致切斯特菲尔德伯爵书》,表达了一个曾经的格拉布街文人追求独立的决心与勇气。
自问世以来,《我们小巷里的萨莉》被重印的次数难以计数。在数不清的民谣歌曲中,这首曲子的传唱度颇高。到了19世纪,它仍然是剧院常驻的脍炙人口的表演曲目,包括凯里的儿子乔治·萨维尔·凯里在内,很多知名演唱者都演绎过这首曲子。这首歌谣的曲调此后曾被略做调整,但无论在18世纪还是当今,它以通俗易懂的言辞所描画的伦敦市井生活以及所传达的真切情感,仍然不断收获着评论家和音乐选集编撰者的赞美。凯里的生前事令人叹息,但幸运的是,《我们小巷里的萨莉》为他带来了一定的身后名,世人对这首曲子的热爱或许能够告慰凯里及其笔下女主人公萨莉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