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冷战虚实几何

2020-08-20 09:30雷墨
南风窗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中美对华

雷墨

特朗普对TikTok(抖音海外版)下手了,蓬佩奥暗示微信将是下一个目标。据美国媒体报道,进入特朗普政府视野的中国科技企业名单,远不止这两家。在中美双边关系中,目前的美国几乎是以恶化关系的单一行为来凸显存在感。如果考虑到中美相互关闭领事馆,以及近期包括蓬佩奥在内的美方官员,就对华外交发表的一系列冷战式讲话,很难不感觉到中美关系在螺旋式下滑。唯一的疑惑是,这种下滑是否会直接滑向新冷战。

新冷战山脚下

“我们已经站在一场冷战的山脚下”,这是基辛格去年11月對中美关系所作的判断。那时,中美矛盾的主要焦点还是经贸问题,以及中美经济、科技脱钩的可能性。但从当时特朗普政府对华外交操作手法来看,已经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想打新冷战的苗头。新冠危机是国际政治变化的加速器,这一点在中美关系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美国疫情恶化之后,特朗普政府对华态度急转直下,新冷战的“图像”变得更为清晰。

中美关系目前的现状,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第一,这里面有人为的因素,即特朗普政府故意恶化双边关系。第二,中美关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即日益凸显的战略竞争特性。没有特朗普政府的“人为操作”,中美战略竞争不会演变成像是在打新冷战;而没有战略竞争的政治土壤,“人为操作”的效果不可能立竿见影。如果说基辛格当时的判断是“站在冷战的山脚下”,那么如今的状态可以说是,特朗普正带着美国往冷战的山顶爬。

“人为因素”最直接的证据,是特朗普政府出于选举需要“打中国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7月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随着美国新冠疫情的恶化,包括特朗普的女婿兼顾问库什纳在内的白宫高官认为,能凝聚特朗普政治基本盘的唯一方式就是攻击中国。美国前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8月1日在彭博社撰文称,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认定,从现在起到11月的大选,中国将是一个能带来好运的百宝箱。

是不是百宝箱不好说,但特朗普此番操作的逻辑,是清晰可见的。这个逻辑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中美战略竞争的态势。这种态势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实力的快速崛起,以及美国对中国认知的变化。奥巴马政府后期,美国已经开启了与中国的战略竞争。但那时的竞争,美国还保持着“体面”,没有无下限地恶化美中关系。如今特朗普政府能营造出新冷战氛围,包括但不限于白宫的美方对华认知的变化,起到了更为关键的作用。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今年4月的民调数据,2017年特朗普初入白宫时,美国人对中国持正面与负面看法的比例基本相当,分别是44%和47%。而在2020年,持负面看法的比例增加到66%,持正面看法的降为26%。两个比例都创下了2005年以来的历史纪录。如果以党派倾向为界,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共和党占比72%,但民主党的比例也有62%。根据这项调查,美国人把中国的实力与影响力视为最大威胁的比例竟然高达62%。

美国民意对华态度的变化,与特朗普政府的刻意操弄直接相关。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以及美国战略界,对华认知也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7月中旬,美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80页的“政党纲领”(Party Platform)。这份文件意在为今年8月民主党全国大会上,拜登在内政外交上的竞选纲领定调。读了文件中关于对华政策的部分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即民主党对华认知在“特朗普化”。比如,不仅在政策上强调要对华强硬,而且在叙述上把“中国”与“中共”区分开。

美国前海军上将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8月1日在彭博社撰文称,特朗普政府已经明确认定,从现在起到11月的大选,中国将是一个能带来好运的百宝箱。

美国战略界对华外交的反思始于奥巴马政府时期。虽然当时较为主流的观点,是主张与中国展开战略竞争,但认为应该通过打新冷战的方式来竞争,还是非常边缘的声音。而特朗普入主白宫以后一系列冷战式操作,就像是大V直播带货,提升了中美战略竞争中新冷战的“品牌”。曾经创造了“中美国”(Chinamerica)这个词汇的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尼尔·弗格森,在最近的文章也改口了,开始担忧中美正在滑向新冷战。

选择而非事实

但是,新冷战的论述在目前的美国“畅销”,与中美新冷战是否已成事实,不能完全划等号。如前文所述,目前的情况确切地说,是特朗普政府在带领美国向冷战的山顶爬,但中国并没有想着要与美国来一场“决战紫禁之巅”。毫无疑问,中美战略竞争正在,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都将变得越来越激烈,但两国关系是否注定滑向新冷战,并不取决于特朗普政府单方面的意愿。中国如何回应,以及世界其他主要大国的态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无论你们是否喜欢,历史站在我们这一边。我们终将埋葬你们!”这是1956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西方国家驻莫斯科的大使们说的话。这话可以说是当年美苏冷战的经典解释:第一,在态度上针尖对麦芒,既有挑战方也有应战方;第二,意识形态上“你死我活”,双方没有调和的余地,一方的存在即意味着另一方面的消失。而这两点,在目前的中美关系中都不存在,只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地希望朝那个方向引。

对于美方高官高调的冷战式话语,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回应说,美方一些人出于意识形态偏见,不遗余力把中国渲染成对手甚至敌人。“中国无意挑战或取代美国,无意与美全面对抗。我们关心的是提高本国人民的福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对美政策没有变化,愿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发展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事实上,截至目前中国官方的表态,没有任何“配合”新冷战的意思。

西班牙政治家、北约前秘书长哈维尔·索拉纳今年6月撰文称,刻意制造的冷战警钟,是在用绝对主义掩盖现实主义,把选择当作了事实。“美中两国会是竞争性超级大国,但它们不一定重演美苏当年的冷战。”他认为,像其他任何大国一样,中国会寻求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环境,也会寻求边界之外的某些群体的支持,但中国没有试图以自己的模板来塑造其他国家,而那些都是当年美苏常干的事。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中美对华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疫情背景下中美大国博弈:回顾与展望
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下的中美关系走向
成功突围的中美建交
商务部:中方欢迎欧盟终止对华光伏双反措施
欧盟对华反倾销现状、原因及我国对策
中美关系向何处去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对华和解政策探析
从积极推动到保守谨慎——美国国务院在中美关系缓和中的角色(1969—1972)
略论朝鲜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