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来军
(陕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中国足球联赛自1994 赛季率先推行职业化以来,经历甲A 和中超两个时期的发展,在足球运动的普及推广、足球产业化、 优秀运动员培养、 丰富群众娱乐生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但推进职业化改革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是由最初的快速起步到矛盾激增再到不断反思调整,历尽波折,从无序发展到规范约束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1]。 与欧洲五大联赛相比,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 球队实力差距过大等诸多类似问题。为实现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良性发展, 提升联赛竞技水平,进一步扩大联赛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本文拟通过现象探究本质,采用ABC 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各赛季的积分排名,将职业化以来各赛季参赛球队的实力变化特点作为研究基础,探析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各发展阶段竞争格局的变化特征,为探究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竞争格局的演变规律提供参考[2]。
中国足球联赛自1994 赛季迈入职业化,在1994~2019 赛季26 年间共有382 家/次俱乐部征战顶级联赛, 其中1994~2003 赛季甲 A 时期有 134 家/次,2004~2019 年的中超时期共有248 家/次。 在此期间,由于政策的改变,各赛季的参赛俱乐部数量也不尽相同(见表1、图1)。1994 年,中国足球顶级联赛推行职业化,正式开启甲A 联赛,首赛季共有12 家球队,实行升降级制,甲A 联赛的最后2 名降入甲 B,甲B 联赛前 2 名升级进入甲A。 1998 赛季,实行升四降二,自此甲A 联赛球队数量增长为14 支。2002 赛季,由于日韩世界杯的原因,联赛实行只升不降政策,但受到上一赛季甲B 五鼠事件的影响,甲B 亚军长春亚泰被取消升级资格, 因此2002 赛季甲A 联赛共有15 支参赛球队。 2003 赛季为准备转化为中超联赛, 赛季末3支球队降级。 2004 赛季中超元年共有12 支球队参与角逐。 第二年实行只升不降,联赛扩军为14 支球队。 2006 赛季开始恢复升二降二的政策,但由于四川冠城在该赛季解散,最终该赛季实行升二降一,共有15 支球队。 2008 赛季中超联赛扩军为16 支球队, 但由于武汉光谷的中途退出, 使得中超联赛在2008 赛季才真正实现16 支参赛球队,此后延续升二降二的制度,直至今日。
通过整理职业化以来不同时期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参赛球的数量变化,可以看出,在职业化初期,根据联赛的发展现状,曾做出过一系列的改变,积极做出调整,期望提高比赛观赏性和比赛悬念,进而达到提高联赛质量的目的。
表2 1994~2002 赛季各球队积分及贡献率的统计分类
图1 中国顶级足球联赛不同时期俱乐部数量变化
结合冠军更替特征、赛制变化等因素,本文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甲A 联赛1994~2003 赛季,第二阶段中超联赛2004~2010 赛季。 第三阶段中超联赛2011~2019 赛季。 运用 Vilfredo Pareto 首创的 ABC 分析法[3],在经济学中常被用于储存管理领域, 是根据事物在某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为重要(A 类)、一般重要(B 类)和不重要(C 类)3 个等级,从而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
本研究结合足球领域特点,按照球队的赛季积分排名,对各赛季 1~8 名分别赋予 9、7、6、5、4、3、2、1 分, 并将每阶段该球队的总积分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计算球队的阶段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本研究将累计贡献率截集在0~75%区间的球队确定为A 类,将累计贡献率在75%~90%之间的球队定义为 B 类,C 类球队的累计贡献率为 90%~100%区间[2]。
表3 2004~2010 赛季各球队积分及贡献率的统计分类
表4 2011~2019 赛季各球队积分及贡献率的统计分类
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经过26 个赛季的职业化发展,在市场经济改革背景下,许多俱乐部经历过多次名称的变迁,频繁出现转让冠名权事件[4]。例如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进入职业化联赛前后经历了天津足球俱乐部一队、 天津三星、 天津立飞三星、天津泰达、天津康师傅、天津亿利、天津泰达等名称的变迁过程。 有的俱乐部投资主体发生变迁,但名称变化较小,保持良好的俱乐部文化传承。 例如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经历过多次重组,在2014 赛季更名为上海绿地足球俱乐部,引发球迷严重不满, 仅使用一个赛季后更名为上海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 也有部分俱乐部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维持俱乐部的正常运营,出现被迫解散的情况。 例如四川全兴足球俱乐部、延边富德足球俱乐部等。 更有甚至经历多次收购搬迁,例如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起源于1995 年的上海浦东足球俱乐部,经历上海中远、上海国际、上海永达等多次更名后,于2001 赛季冲上甲A 联赛。 2006 赛季迁往西安,更名为西安浐灞国际足球俱乐部,2012 赛季迁往贵州贵阳, 更名为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2015 年底,在足协规定禁止球队跨地区转让的前夕,贵州人和宣布迁往首都北京,更名为北京人和足球俱乐部并沿用至今。体制政策等因素的限制,也是俱乐部名称变迁的影响因素,前卫寰岛集团作为公安部下属企业,禁止从事足球运营,寰岛足球俱乐部于2000 年转手给重庆力帆集团,俱乐部改名为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5]。 综上所述,在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运营管理过程中,名称变动极为频繁,为探析职业化以来俱乐部竞争格局演变,便于统计分析,笔者主要选用影响力较大或沿用至今的俱乐部名称。
通过对各阶段参赛球队积分和贡献率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见表1、表2、表3 和表4),我国足球顶级联赛的参赛球队数量逐渐增加,目前单一赛季的球队数量稳定在16 支,延续“升二降二” 的升降级制度。 截止到2019 赛季,获得过联赛冠军的球队共有8 支。大连实德8 次,上海申花1 次,山东鲁能4次,深圳健力宝1 次,长春亚泰1 次,北京国安1 次,广州恒大8 次,上海上港1 次。 其中第一阶段共9 个赛季产生3 支冠军球队,分别是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和山东鲁能。 第二阶段共7个赛季产生3 支新的冠军球队,分别是深圳健力宝、长春亚泰和北京国安。 第三阶段共9 个赛季产生2 支冠军球队,分别是广州恒大和上海上港。
3 个阶段定义为A 类的球队有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四川全兴、山东鲁能、辽宁宏运、天津泰达、广州恒大、上海上港、江苏苏宁、广州富力共11 支球队。 其中北京国安与山东鲁能3 次均定义为A 类,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各2 次,四川全兴、辽宁宏运、天津泰达、广州恒大、上海上港、江苏苏宁、广州富力各1 次。 定义为B 类的球队有重庆力帆、广州太阳神、深圳健力宝、延边敖东、长春亚泰、陕西浐灞、河北华夏、大连阿尔滨。 C 类的球队有八一、广州松日、青岛中能、云南红塔、武汉光谷、河南建业、杭州绿城、上海联成、广东医药、成都谢菲联、厦门蓝狮、天津天海、上海申鑫、武汉卓尔、石家庄永昌、贵州恒丰。 通过对1994~2002 赛季8 强球队贡献率的统计(见图2),甲A 时期球队变化较大,由各地方体委管理足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运作进行改变, 企业投资逐渐成为俱乐部运营的主体,促进了足球人才流通。 在这一阶段内,大连实德的贡献率高于其他球队,在9 个赛季内夺得7次联赛冠军,优势较为明显。 2004~2010 赛季(见图 3),部分球队由于经营不善被迫解散或转让,这一阶段A、B 类球队实力差距缩小,在7 个赛季内有5 支球队获得过冠军,山东鲁能以19.69%的贡献率领先于其他球队。 2011~2019 赛季中超联赛中(见图4),广州恒大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俱乐部,表现出巨大的竞争优势, 在9 个赛季的争夺中以7 次冠军1 次亚军的联赛成绩远远领先于其他对手, 贡献率高达23.72%,A、B、C类球队之间的贡献率有明显加大的趋势。
图2 1994~2002 赛季8 强球队贡献率
图3 2004~2010 赛季8 强球队贡献率
图4 2010~2019 赛季8 强球队贡献率
1.3.1 A 类球队竞争实力变化特点
在最初的储存管理领域应用ABC 分析法时,A 类被认定为最重要的物资。 在本次研究中,A 类球队被认定为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竞争实力最强的第一梯队, 直接影响联赛的竞争格局。 在3 个阶段中,A 类球队主要由各赛季联赛冠军及在一定时期内竞争实力强悍的俱乐部构成, 共计11 支球队, 产生8支冠军球队。 本研究对A 类球队按竞争实力分成两个部分(A类冠军球队及其他A 类球队)分别进行探析,A 类冠军球队是指既获得过联赛冠军同时在各阶段分析中被认定为A 类的球队。
1)A 类冠军球队的竞争实力变化特点
图5 A 类冠军球队积分变化图
大连实德作为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传统强队, 曾创下主客场连续 55 场不败的记录, 夺得过 8 次联赛冠军, 尤其1994~2002 赛季甲A 时期,夺得7 次冠军,表现出超强的竞争力。进入中超联赛之后,05 赛季在福拉多的执教下取得球队参加职业顶级联赛以来的第八个冠军,被球迷成为 “八冠王”。 之后的中超联赛竞争愈加激烈,实德俱乐部竭力调整,但自身竞争实力不断下滑,在前两个阶段中定义为A 类球队。 2012 赛季末,大连阿尔滨宣布整体收购大连实德俱乐部,并放弃次年参赛资格,自此,大连实德告别中国足球顶级联赛(见图5)。
上海申花是我国职业足球联赛创始球队之一, 作为传统强队,征战之初拥有较强的竞争实力(见图5)。 前两个阶段定义为A 类球队,在95 赛季夺得甲A 联赛冠军后,03 赛季甲A末年再次获得联赛冠军(后因打黑风暴被剥夺)。2007 赛季初,与上海联成足球俱乐部合并,成立新的上海申花队,极大地增强了球队实力。 但在中超联赛中依旧未能有所突破。 2011~2019 赛季期间, 球队实力不断下滑,2016 赛季获得中超联赛第四名成为该时期的最好成绩,在第三阶段定义为B 类。
山东鲁能自1994 赛季以山东泰山足球俱乐部之名参加甲A 联赛获得第五名以来,不断调整增强实力。 1999 赛季,在桑特拉奇的带领下,山东鲁能首次捧得顶级联赛冠军。 在第二阶段, 分别于06、08 和10 赛季又夺得3 次中超联赛冠军,迄今为止获得过4 次顶级联赛冠军,2011~2019 赛季,虽未能再创佳绩,但始终保持强大竞争力,因此在3 个阶段中均被定义为A 类。
北京国安作为中国大陆成立最早的职业化俱乐部,自1994 赛季加入甲A 联赛以来,一直活跃在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舞台上,94 赛季,北京国安表现不佳,仅获得联赛第八名。95赛季,金志扬通过改革完成队员的新老交替与重组,获得当年联赛亚军。 之后赛季的比赛中,北京国安并未有亮眼的表现,但每个赛季都保持有一定竞争力,排名联赛中上游,充分体现出了传统强队的底蕴。 2009 赛季,国安大幅度调整,先后引进外援威廉、马季奇、澳洲的格里菲斯兄弟以及之前效力于上海申花队的埃米尔·马丁内斯,最终,北京国安队获得2019 赛季中超联赛冠军,也是其球队史上第一个联赛冠军。 在刚落下帷幕的2019 赛季中超联赛中仅落后广州恒大2 分屈居亚军,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球队实力较为稳定,在3 个阶段中均被定义为A 类。
广州恒大源于2010 年恒大集团对中甲球队广州足球俱乐部的整体收购,在当赛季提前四轮成功冲超,并最终获得联赛第一。 2011 赛季,广州恒大以升班马的姿态征战中超,引进冯潇霆、张琳芃、克莱奥、雷纳托、等强力内外,当赛季提前4轮获得中超联赛冠军, 创下升班马球队在顶级联赛第一年就勇夺冠军的记录。2012 赛季卫冕中超冠军,成为中超历史上第一支卫冕冠军的球队。 此后几年,恒大创造了中国职业足球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俱乐部品牌价值跃居亚洲第一。 广州恒大无疑取得了巨大成功[6]。 2017 赛季第 28 轮,恒大主场5-1 战胜贵州恒丰, 提前2 轮夺冠, 实现中超 7 连冠伟业。2018 赛季随着球队主力后腰保利尼奥的转会, 年轻球员的引进,面临三线作战的压力下,球队在中超联赛的表现出现较大起伏,在争冠阶段输掉与争冠对手上海上港的比赛,最终排名第二,这也是球队升入中超联赛以来第一次无缘冠军。2019 赛季,引进华裔球员布朗宁、韩国籍球员朴志洙,艾克森也以转会方式回归恒大, 联赛最后一轮在主场3:0 击败上海申花,成为中超联赛史上第一支 “八冠王” 球队。 通过对各赛季积分进行统计(见图5),广州恒大一直保持强大的竞争力,不断进行调整,表现出的竞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对手,第三阶段被评定为A 类球队。
上海上港在2012 赛季以中甲联赛冠军的身份升入中超,2013 赛季排名联赛第九位,2014 赛季最终因净胜球劣势排在积分榜第五位,未能实现冲进亚冠的目标,但排名位列上海3支中超球队首位,也标志着这支中超新军的不断崛起。2015 赛季夺得联赛亚军,首获亚冠参赛资格,这是俱乐部成立以来取得的职业联赛最佳战绩。 2016 年赛季初上港引进前中超最佳射手埃尔克森, 赛季中期又以中超最高身价引进巴西国脚浩克,当赛季上海上港以积52 分获得中超季军。 赛季结束后签约切尔西中场球星奥斯卡, 展现出俱乐部对于球队成绩有着更高的要求与目标。 2017 赛季上港最终排名联赛第2 名,72个进球在所有球队中排名第一, 创造了球队征战中超联赛以来的进球纪录,颜骏凌当选中超最佳门将,武磊连续5 年获中超本土最佳射手。2018 赛季,不断磨合成长的上海上港对联赛冠军发起猛烈冲击,第29 轮,上海上港主场2-1 战胜北京人和, 提前一轮夺得队史和上海足球历史上第一个中超联赛冠军。2019 赛季随着武磊加盟西班牙人,赛季中期艾克森转会恒大, 上海上港的实力有着明显削弱, 但最终凭借冠军球队底蕴、俱乐部的调整引援,该赛季获得联赛季军,虽作为联赛的新兴球队,但如今已成长为夺冠热门,实力不可小觑,在第三阶段定义为A 类球队。
2)其他A 类球队的竞争实力变化特点
图6 其他A 类球队积分变化图
其他A 类球队积分情况(见图6)与A 类冠军球队(见图5)存在明显差距,这些球队在各赛季联赛排名上均缺乏稳定性,四川冠城、辽宁宏运、天津泰达、江苏苏宁、广州富力均表现出在某一阶段内竞技实力较强,具有角逐联赛头名的实力。四川冠城成立较早,作为甲A 职业联赛的创始球队之一,在第一阶段内表现出较强的比赛实力, 在1999、2000 赛季均获得联赛季军,曾创下 “金牌球市”,球队主场异常火爆。 凭借这一时期的高光表现,四川全兴被评为A 类球队,2001 赛季后,全兴集团将俱乐部转卖,俱乐部陷入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球队于2005 赛季宣布解散。 辽宁宏运也作为老牌球队,曾为国家队输送大批优秀运动员, 在1994 赛季获得第四名,1999~04赛季发挥较为稳定,评为A 类球队,在之后的两阶段中被评为B 类,实力维持在联赛中下游水平。1995 赛季天津队在三星集团冠名支持下征战甲A 联赛,两个赛季均获第七名,经历降级后整合天津足球资源,正式成立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进入中超联赛之后球队排名联赛中上游,成绩较为稳定,也正是凭借这一时期突出表现,球队被评为A 类球队。 在2010 赛季获得联赛亚军后,球队变动较大,其他俱乐部积极寻求发展的形势背景下,天津泰达时常在保级区徘徊,成为C 类球队。 江苏苏宁和广州富力进入顶级联赛时间较晚, 但进入联赛后迸发出强大的活力,新兴俱乐部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在第三阶段均被评为A 类球队,对老牌强队发起冲击。
1.3.2 B 类球队的竞争实力变化特点
图7 B 类球队积分变化图
在3 个阶段中被评为B 类的球队分别是重庆力帆、 广州太阳神、深圳健力宝、延边敖东、长春亚泰、陕西浐灞、河北华夏、大连阿尔滨。 这些球队在一定时间内表现出较强的竞技实力,但持续时间太短,成绩波动较大(见图7)。这些球队的联赛排名缺乏连续性, 如第一阶段内1994~1996 赛季的广州太阳神、1997~2000 赛季的重庆力帆,第二阶段 2004~2008 赛季的陕西浐灞,第三阶段2016~2018 赛季的河北华夏幸福等球队,在短时内竞技实力较为稳定但保持时间太短, 只在该阶段具有竞争力,故此被评为B 类球队。 在此之中,深圳健力宝和长春亚泰作为获得过联赛冠军球队, 同样由于自身实力不断下滑,在某一阶段无法保持稳定的竞争力对冠军进行连续冲击,也被评为B 类球队。在B 类球队中,部分球队由于战绩不佳以及运营管理不善,面临长期亏损,球队降级或解散转卖现象时有发生,如陕西浐灞在人和集团入股后先后迁至贵州、北京,以贵州人和、北京人和之名继续征战职业联赛。深圳队在2011赛季降级至中甲,2018 赛季以深圳佳兆业冠名升入中超,本赛季提前一轮降级。 延边队经历多次升降级,冠名延边富德冲入中超后,2017 赛季从中超降级,2019 赛季中甲联赛开赛前,宣布球队破产解散。
1.3.3 C 类球队的竞争实力变化特点
被评为C 类的球队为八一、广州松日、青岛中能、云南红塔、武汉光谷、河南建业、杭州绿城、上海联成、广东医药、成都谢菲联、厦门蓝狮、天津天海、上海申鑫、武汉卓尔、石家庄永昌、贵州恒丰共16 支球队。在这些球队之中,2009 赛季的八一队,2009 赛季的河南建业,2010 赛季的杭州绿城及2017 赛季的天津天海曾打进过前四名。 C 类球队整体缺乏争冠实力,在多数赛季属于中下游甚至保级球队。 这些球队由于战绩不佳、管理不善、长期亏损等问题,降级、转卖、合并或退出顶级联赛的现象频繁出现。 八一队在联赛职业化改革,市场经济调控背景下, 失去原有的体制优势从而退出职业联赛; 武汉光谷在2008 赛季因不满处罚中途退出联赛;云南红塔在2003 年底将中超联赛参赛资格转卖给重庆力帆;青岛中能、上海申鑫杭州绿城、石家庄永昌等球队中超降级后,依然活跃在在中甲、中乙职业足球赛场上; 武汉卓尔2013 赛季降级后在2019 赛季作为中甲冠军重返中超赛场; 河南建业近年来最好成绩第3名, 但由于引援和资金投入等问题, 自身又缺乏优秀后备人才,常年依靠培养新人维持运营,长期属于联赛中下游球队。
通过对1994~2019 赛季联赛排名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以及对俱乐部发展变化的不断了解, 回顾中国足球职业化改革以来甲A 联赛、中超联赛的发展历程,以联赛排名与主要发展期为主要依据,在分析各赛季竞赛结果和竞争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各赛季的主要竞争态势,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本研究将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顶级联赛26 赛季划分为3 个阶段,部分联系整体,分阶段探析竞争格局入手,加深对联赛发展的认识,从整体上把握竞争格局演化特征。
在奥林匹克宪章作出修改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奥运会的国际背景下,推动了职业化在全球各国的开展。 “红山口” 会议率先确定了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的方向,1994 赛季,我国足球顶级职业联赛 “甲A 联赛” 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至2003 赛季为止,甲A 联赛在十年的职业化探索实践中遇到过诸多困境,如产权不清、法律不健全等,但同时促进了职业化发展,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7]。 1994~2003 赛季作为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探索起步阶段,大连实德获得7 次联赛冠军,贡献率远高于其他球队,在A 类球队中排名第一。
2.1.1 绿茵王朝,巅峰大连
伴随着中国足球职业化的探索, 万达足球俱乐部自1994赛季甲A 元年开始征战于顶级职业联赛。 首赛季便获得联赛冠军,1995 赛季实力略有下滑,在1996~1998 赛季,大连实现三连冠的伟业,之后经历了1999 赛季的挣扎保级,在实德接手后卷土重来,2000~2002 赛季, 大连不仅勇夺联赛三连冠,同时创造联赛多项纪录[8]。 在甲A 十年联赛职业化摸索阶段,大连队毫无疑问是中国职业足球赛场上的王者,凭借10 年七冠,连续55 场不败等诸多骄人的成绩,大连足球走向辉煌的巅峰。
2.1.2 传统强队兴起,呈现北强南弱竞争局面
1994~2003 赛季除了大连实德竞技实力超强, 作为超强球队之外,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四川全兴、山东鲁能等老牌球队也表现出较强的竞技实力。 牢牢占据着第一阶段A 类球队的多数席位,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山东鲁能自此长期保持联赛强队的地位,职业联赛的传统强队逐渐形成。 在此阶段中,上海申花在1995 赛季夺得联赛冠军(2003 赛季冠军被收回),但北方球队保有更大的夺冠希望,同时,随着大连足球带来的辉煌, 郝海东、 徐弘、 孙继海等球员相继成为国家队首发。1994~2003 赛季是中国足球顶级联赛职业化改革的摸索期,联赛的竞争格局极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北强南弱的竞争局面。
2.2.1 群雄并起,多队夺冠
2004 赛季甲A 联赛正式转化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简称“中超联赛”),深圳健力宝以强大的球队阵容,在欠薪半年的形势下,一路领先夺得首届中超联赛冠军,也成为第四支夺得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球队。2005 赛季大连实德王者归来,再夺一冠,“八冠王” 载入史册。 在这一时期山东鲁能、北京国安、长春亚泰在这一时期对冠军发起猛烈冲击。 2004~2010 赛季7年间,有5 家俱乐部获得联赛冠军,打破了以往单个俱乐部的长期垄断,吸引更多的球迷与俱乐部参与其中,给联赛职业化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2.2.2 改革深入,竞争格局向均衡态势发展
随着联赛职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2014 赛季首届中超联赛仅有12 支球队参赛,截止2010 赛季已正式扩编为16 支球队并延续至今, 保持稳定的升降级政策。 深圳健力宝脱颖而出,夺得中超首冠,大连实德2005 赛季再回榜首,成就队史“八连冠”。 山东鲁能、上海申花、长春亚泰、北京国安纷纷成为夺冠热门,实德逐渐跌出第一梯队。 从冠军归属上来看,北方球队夺冠更多,依旧占据更大优势。 但同时,更多的球队逐渐调整提高竞技冲击冠军进入到联赛第一梯队, 中超联赛的竞争格局朝着更加均衡的态势发展。
2.3.1 新兴球队打破传统格局
伴随着职业联赛改革的深入推进, 新旧更替这一定律也必然出现。 在2011~2019 赛季期间,球员流动,资金投入、高水平教练、外援的引进不断加剧,广州恒大、上海上港、江苏苏宁、广州富力等新兴球队进入中超联赛后迅速崛起,取代上海申花、天津泰达、长春亚泰等传统强队,山东鲁能、北京国安仍旧保持较高竞技水平,新的竞争格局逐渐形成,联赛竞技水平显著提高。
2.3.2 恒大王朝,推动改革
广州恒大自2011 赛季进入中超联赛掀起一波 “金元足球” 的巨大风暴,重金吸纳顶尖本土球员及高水平外援,高薪聘请里皮、斯科拉里等世界顶级教练担任主帅,雄厚的资金投入决定了恒大崛起的物质基础[9],2011~2017 赛季联赛 “七连冠” 奠定了广州恒大在现阶段中超联赛的统治地位。 规范的俱乐部管理不仅为自身的成功保驾护航, 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超联赛的职业化改革。 作为高投入高收益的典型代表,也是职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成功案例, 加快了联赛的改革进程,推进了管办分离模式的进行,以欧洲顶级联赛管理模式运作,通过市场手段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以竞争推动了我国足球联赛的职业化和世界化。 同时,短时间内通过引进球星孔卡,带动了各俱乐部纷纷引进知名球星,联赛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高,整个联赛在技术水平、观赏性、商业价值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6]。
2.3.3 上港夺冠,悬念加剧
上海上港进入顶级联赛后,通过调整管理,迅速成为中超赛场上的强队之一。 2018 赛季,在广州恒大 “七连冠” 的背景下, 阵容强大的上海上港对广州恒大的霸主地位发起最有力的挑战,在优秀外援奥斯卡、胡尔克、艾克森及本土最好前锋武磊组成的豪华进攻线下, 以领先广州恒大5 分的积分优势荣膺本赛季联赛冠军,在加冕中超联赛首冠的同时,终结了广州恒大对联赛长达七年的统治。 上海上港的夺冠,打破了以往恒大一家独大的局面, 也使得诸多中上游球队看到夺冠的希望,联赛冠军归属更具悬念。 2019 赛季广州恒大又夺一冠,奠定了顶级联赛 “八冠王” 的历史地位。 同时仅2 分的微弱差距能看出,与以往恒大七连冠时期不同,各争冠球队之间实力差距有明显缩小的趋势。
大连实德、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山东鲁能等老牌球队自职业化联赛开始以来始终处于联赛前列, 作为顶级联赛的第一梯队属于竞争实力较强的传统强队。 2004 赛季改制为中超联赛加大了联赛职业化改革进程, 大连实德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不断有新兴俱乐部加入联赛,尤其在2010 赛季之后,大连实德实力明显下降,直至退出联赛也未能重现往日辉煌。上海申花的实力也相对下降,时常徘徊于联赛中下游,跌出争冠序列。 广州恒大、广州富力、上海上港、江苏苏宁等升班马球队作为新兴俱乐部代表在此阶段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与较强的竞技实力,广州恒大通过加大投入、严格管理、高新引援等手段,奠定了联赛统治地位。 同时上海上港、广州富力也凭借优异的联赛表现相继成为A 类球队。 2011~2017 赛季恒大七连冠打破了联赛传统竞争格局,至2018 赛季上港夺冠,联赛竞争格局突变,2019 赛季广州恒大虽夺得联赛冠军,但其领先两分的微弱差距使得联赛的发展趋势更加难以预测。
联赛初期大多俱乐部还是依靠早期的体工队模式运营,各俱乐部更大程度上属于各地方体育局或所属部门管理,在这一时期,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球队竞技实力的影响程度并不明显,如八一、前卫寰岛等俱乐部,主要依靠所属部门加以调配管理,在职业化联赛初期未进行市场运作的历史条件下,吸引人才方面反而优势明显。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占据球队运营管理的主流, 民营资本投资的俱乐部迸发出更强劲的活力。2010 年广州恒大开启了中超联赛的 “金元时代”,也带动了其他俱乐部对球队的资金投入, 经济实力较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俱乐部在吸引人才、优秀本土球员转会、高水平外援引进等方面差距较大。 如广州恒大、上海上港、北京国安等俱乐部, 在联赛主张职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的当下更具竞争优势。
甲A 联赛十年, 以大连实德为代表的北方球队为中国足球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1994~2003 赛季期间,除上海申花实力较强,大连实德、山东鲁能、北京国安、辽宁宏运等实力较强的老牌北方球队,在联赛中处于明显优势地位,联赛竞争呈现北强南弱的局面。 2004~2010 赛季,大连实德竞技实力迅速下滑,深圳健力宝夺冠,南北发展逐渐平衡,但山东鲁能、长春亚泰、北京国安等北方球队在此阶段内仍具有明显优势。 2011~2019 赛季, 广州恒大作为联赛霸主打破了传统北强南弱的竞争局面,至今为止,联赛俱乐部数量趋于稳定,广州恒大、北京国安、 山东鲁能、 上海上港作为争冠第一集团的局面逐渐形成,各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不断缩小,传统的北强南弱局面不复存在,中超联赛竞争格局正向着更加均衡的态势发展。
职业化联赛的开端处于我国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的衔接阶段, 也造成了职业联赛足球俱乐部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大企业或大量资金投入,而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极大差距, 因此足球俱乐部大多分布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带,西部地区较少[10]。 1994~2019 赛季,各地区俱乐部的分布都有一定的变化,依旧保持原城市不变的俱乐部也仅剩鲁能、申花、国安、建业四支球队,俱乐部大都经历过重组与迁移,纵观联赛26 个赛季的发展, 西部地区俱乐部仅有四川全兴、长沙金德、重庆力帆、云南红塔、陕西浐灞、贵州恒丰、贵州人和等7 支球队,由于球队战绩不佳,俱乐部常年处于亏损状态,四川全兴、云南红塔早已解散,金德在长沙也仅有4 个赛季便被收购迁往深圳, 陕西浐灞被人和收购后迁往贵州改名贵州人和,但最终又迁往北京。 综上,联赛发展到今天,由于西部地区经济薄弱,足球俱乐部较少,仍在中超联赛征战的仅有重庆力帆一支球队,常年徘徊于联赛中下游,西部仍有较多地区未曾有过顶级足球俱乐部的存在,如新疆、西藏、甘肃、宁夏、青海等地。 东、西部俱乐部的数量处于明显的失衡状态。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 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俱乐部长期亏损是西部地区难以吸引俱乐部的主要原因。
正确回顾和理解职业化以来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的发展,对联赛竞争格局特点进行总结归纳, 从而认识到联赛竞争格局的演变规律,对于推进足球职业化改革进程,提升联赛竞技实力,扩大联赛知名度与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通过追溯联赛竞争格局发展特点,总结出一些演变规律,但对于如何审视当前的竞争格局以及影响竞争格局演变的因素和作用机制等问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