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0年5月25日,美国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市的46岁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因涉嫌伪造罪被警方逮捕。当弗洛伊德被戴上手铐后,一名白人警察将其按倒在地,并用膝盖压住他的脖子达7分钟之久。其间,弗洛伊德多次哀求,“我无法呼吸”,但警察并未停止,导致其窒息死亡。
由此,美国陷入了自1968年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引发“大暴动”以来最嚴重的全国性抗议。在个别地区,暴力冲突的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1968年。本刊特推出《美国隐藏的种族暴力史》系列连载,回顾美国历史上由种族不平等引发的血腥暴力事件。即使美国本土也少有人知道这些事件,原因很简单,致力于挖掘真相的学者称“这不符合我们讲给自己听的美好故事”。
2020年6月15日,一名美国记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历史照片(上图右),并写道:“整整10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20年的这一天,3名非裔美国人在明尼苏达州德鲁斯市被5000个白人暴徒处以私刑。他们还将这张照片做成明信片售卖……”
NBA联盟现役第一球星勒布朗·詹姆斯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该照片,并写道:“除非你们明白我们(非裔美国人)在美国所经历的历史,否则你永远不会理解为何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处于巨大的痛苦之中!”
20世纪30年代,针对黑人的私刑达到了巅峰
最早见于记载的白人对黑人施行私刑发生于1865年至1877年的“重建时期”(南北战争后的重建),当联邦军队撤离后,南方的白人重新控制了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臭名昭著的3K党就成立于这一时期。
一个公开的私刑案例是:“佐治亚的一名受刑人在2000名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被残忍地杀害,许多人还乘火车前来观看。包括孩童在内的众人,观看施刑者是如何一步步地割掉受刑人的耳朵、手指甚至私处,然后再用火将他活活烧死,人们最后还争抢他剩下的骨头。”
据统计:“从1890年至1899年,美国被白人处以私刑的黑人每年平均为187.5人,其中82%的私刑发生于南方。”到20世纪30年代,针对黑人的私刑达到了巅峰。
1930年8月6日晚,印第安纳州的马里昂小城发生了针对三个黑人的私刑事件。
当晚,摄影师贝特勒拍摄下私刑现场照片,以每张50美分的价格发售数千份,发了一笔横财。
根据2015年的《美国私刑情况报告》,从1877年到1950年期间,约有4075名非裔美国人在12个南部州被私刑处死。这只是冰山一角。非盈利机构EJI的创办人布莱恩说,没有记载的私刑事件至少还有好几千件,很多受难者没有留下姓名。
面对种族隔离、私刑等针对黑人的不平等,非裔美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在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除了被迫的暴力反抗外,他们的斗争以和平方式为主。最具代表性的加维运动,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黑人群众运动。
1919年,黑人马库斯·加维建立黑星航运公司,成千上万的黑人云集该公司麾下,并大量购买股票。公司为许多战后失业并有技能的黑人提供工作,且效果不错。在美国南部,加维运动活动分子常常被人视为黑星航运公司成员。
1920年8月,第一届世界黑人协会大会举行,2.5万人出席。会议历时一个月,通过《黑人民族权利宣言》,声明黑人的权利,并要求结束私刑和其他各种歧视。加维在大会上致词:“我们是一个决心不再受苦的民族的后裔,我们必将把全世界4亿黑人组成一个巨大的组织,去伟大的非洲大陆插上自由的旗帜……”大会成立了非洲“临时政府”,一致选举年仅33岁的加维为“临时政府”和协会大总统,设计了黑(种族)、红(血统)、绿(希望)三色国旗。
加维把美国黑人看作解放非洲的先锋队。他创建了非洲军团、世界黑十字护士队、世界非洲汽车兵团和黑鹰飞行队,将其作为以赶走非洲白人侵略者为己任的正规武装部队。加维关于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国家的计划,激起了无数黑人对未来的憧憬。
遗憾的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黑星航运公司于1922年4月宣告破产,加维运动走向衰落。
二战期间,营地放电影时,德国战俘居然坐在美国黑人士兵的前面
1941年,在美国加入二战之前,全国黑人代表大会主席兰道夫准备发起“进军华盛顿”运动。兰道夫曾提议总统发布行政命令使“允许黑人工作成为强制性的法规”。在准备会上,一名黑人妇女提议:“从全国各地,乘烂汽车、坐火车,或任何可以到达那里的方式,我们一定要求白宫有所反应。”
为防止大集会发生,罗斯福接见了兰道夫,于当年6月发布总统行政命令,要求在国防工业中和政府部门中禁止种族歧视。
结果,美国政府在联邦的官僚机构中增加了对黑人的录用,并在战争合同中写下“无歧视条款”。兰道夫取消了“进军华盛顿”并举行大集会的计划,但没有解散“进军华盛顿”的组织,仍然决心以此来“震撼白人的美国”。
二战期间,上百万美国黑人应征入伍。当时,因为种族隔离,黑人士兵都被组织在由白人指挥官领导的全黑人团里。有些极端情况甚至让很多北方白人士兵都深感震惊,比如营地放电影时,德国战俘居然坐在美国黑人士兵的前面。绝大多数黑人士兵在信号、军需、特别是工程建筑部队中服役,只有一小部分被允许进入作战岗位并担任低级军官。黑人士兵说他们“同时与希特勒和吉姆·克劳拼杀”(种族隔离法被称作吉姆·克劳法)。
于是,黑人积极分子开展“双重胜利”运动,号召黑人不仅为盟军的胜利而战,而且为自己在国内的民权斗争胜利而战。罗斯福总统的态度受到时代的局限,他不温不火地回应说:“我支持黑人民权的进展,但这不应打扰战争相关工作的进行。”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黑人士兵的待遇比一战时有所改善。100万黑人军人中有50万被派到国外服役;他们第一次被征入空军和潜艇部队,很多黑人担任了飞行员;在陆军和海军中,有些黑人担负起更重要的职责;陆军中诞生了第一位黑人将军。他们的忠诚和奋勇有目共睹,白人根本无法忽视,美国陆军部承认“黑人所获得勋章与荣誉按比例来说是与白人一样的”。
1943年,美国的种族暴力达到了战时的高峰。那年,美国50个城市共爆发274次种族冲突。在底特律,25个黑人和9个白人身亡,700人受伤。
6月22日,美国联邦部队进入底特律,协助恢复种族骚乱后的秩序。军队使用了催泪毒气,发射了1000多发子弹,击溃了一直在窗内进行狙击的黑人。警方报道说,有1300多人被捕,其中大多数是黑人青年。此后,政府下达了晚上10时开始宵禁的命令。
《非暴力沟通》一书的作者马歇尔那一年刚好搬到底特律,据他回忆:
大约是1943年的夏季,我家搬到了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到达后的第二个星期,公园中一起暴力事件引发了种族冲突,接下来几天有几十人遇害。我家处于冲突的中心地带,整整三天,我们都紧闭家门,不敢出去。
冲突结束后,学校复课了。我发现,和肤色一样,名字也可能招来危险。老师点名时,有两个男孩瞪着我,嘘声说:“你是Kike吗?”我从未听过这个词,不知道它是某些人对犹太人的蔑称。放学后,他们在路上拦住我,把我摔在地上,拳打脚踢。
底特律骚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国内最大的一次种族冲突。诗人和教育家莫瑞在写给罗斯福的一封信中,总结了战争结束前夕美国的形势:“我坚信……因经济冲突和以后因战争神经而激化的种族问题,将最终占据美国国内问题的主导地位。”
1957年,参与过诺曼底登陆的“威武之师”空降小石城,只是为了让9名黑人入学
1957年9月24日,52架飞机载着1000名伞兵,降落到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美国联邦政府出动的这支精锐部队,是参与了诺曼底登陆、经历了“巴登战役”的第101空降师,在美国人心目中素来威望极高。只是这次威武之师的出动并非为了战争或平叛,而是为了让9名黑人入学。事情要从7年前开始说起。
布朗是一名铁路工人,居住在堪萨斯州的托皮卡。1950年9月,布朗7岁的女儿琳达即将上小学三年级。虽然布朗家附近有一所公立小学,但在此前的两年间,琳达每天要穿行21个街区去另一所学校上学。原因无他,布朗一家是黑人,而当时托皮卡的公立学校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白人学校不招收黑人学生。
因不忍心看着女儿继续奔波,布朗向家附近的公立小学申请让女儿入学,但被干脆地拒绝了。布朗向当地的全国有色人种福利促进会(NCCP)求助。NCCP的领导人麦肯雷旗帜鲜明地支持布朗一家,为他们找来了著名律师瑟古德·马歇尔(后来成为美国最高法院首位非裔首席大法官)。
1951年3月22日,布朗联合其他一些居住在托皮卡的非裔儿童家长,向堪萨斯法院起诉托皮卡教育管理委员会,要求废除托皮卡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政策。
6月25日至26日,法院开庭审理。教育管理委员会的律师振振有词道,根据最高法院1896年在普莱西诉弗格森案中作出的判决,种族隔离政策与宪法并不冲突,是一种“隔离但平等”的政策。于是,法院驳回了起诉,布朗等人当即提出上诉。
NCCP各州分部纷纷策动当地黑人提起类似诉讼。然而,低级法院要么直接否决诉讼请求,要么延期审理。案件一个接一个地被提起、审理、上诉,如同雪球越滚越大,终于惊动了最高法院,全案被合并为《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下文简称布朗案)。
1952年12月,最高法院审理了布朗案。9名大法官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学校的种族隔离是一种“希特勒式的信条”,另一派则坚持该政策并未违宪。首席大法官文森虽未直接表态,但明显倾向于后者。双方经过长期而激烈的争论,最终以妥协告终——驳回上诉。如此一来,布朗案并未作出最终结论,原告也可以新的理由提请重审。
1953年9月,正当瑟古德·马歇尔等人为提起重审紧张准备时,一个意外消息传来:首席大法官文森因心肌梗塞去世,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命伊尔·沃伦继任首席大法官。伊尔·沃伦是一位积极提倡民权活动的政治家。在他的努力下,布朗案获准重审。最终,1954年5月17日,最高法院以9票对0票裁决:根据肤色、种族、出身将黑人学生与其他种族隔离开来,剥夺了黑人学生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违背了宪法的精神。
1954年秋,布朗的另一个女儿谢莉,顺利进入了布朗家附近的公立小学,开始上一年級。
布朗案的裁决虽然从法律上否定了公立学校的种族隔离政策,但是黑人长久以来被剥夺的公民权利和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并没有因此而立刻获得。
1957年夏,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的教育委员会执行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筛选了9名黑人学生,允许他们转入只招收白人学生的小石城中央高中就读。一名教师说,这9名学生是“他们精心挑选的,看起来不呆、头发不卷卷的、头看起来不怪怪的,嘴唇不太厚”。
开学的日子很快到来,9月4日,当9名黑人学生入学时,州长福布斯却动用该州国民警卫队,封锁学校,禁止黑人学生入学。此外,群情激愤的白人种族主义者也聚集在学校周围,9名黑人学生连校门都没能靠近就被迫离开了。此后,他们又多次尝试进入学校,都被国民警卫队阻挡在外。在福布斯的命令下,州国民警卫队持枪布防于学校周围,当一个黑人女孩子想要闯入防圈时,国民警卫队员立即举枪瞄准,将其逼退。
尽管艾森豪威尔下令将阿肯色州的国民警卫队暂时收归联邦政府管理,并要求国民警卫队立即撤离,但白人种族主义者仍然持枪守在学校门口。
艾森豪威尔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说:“根据宪法赋予美国总统的权力,我命令所有妨碍执法者马上停止或结束抵抗,立刻解散。”他下令第101空降师开往小石城。
9月25日早晨,白人种族主义者发现校园已被联邦军队封锁,他们开始辱骂士兵,向他们投掷石块。上午9时25分,9名黑人学生乘坐军用吉普车来到学校,在第101空降师的武装护卫下,昂首挺胸地迈进了小石城中央高中。这9名黑人高中生,从此被称为“小石城九勇士”,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9名黑人学生虽然进入了中央高中,但麻烦不断。由于捣乱的白人学生越来越多,学校不得不请联邦军队帮忙管理,驻守在学校的部队只能保卫黑人学生的人身安全,却无法阻止白人学生的行为。
每天上学,迎接黑人学生的都是白人学生的辱骂、推搡和威胁,在学校里,他们也常常遭到袭击。仅一年,9名黑人学生共遇到43次炸弹威胁、30次滋事纵火事件和数不清的破坏储物柜及身体袭击。
但9名黑人学生在如此痛苦孤立的坏境中仍然表现出了勇气和尊严,除了一人被“无限期休学”外,其他8人都坚持完成了本学年的学业。
小石城9名黑人学生的遭遇绝非个例。
1962年9月30日,从军队退役的非裔男子詹姆斯·梅瑞狄斯申请就读密西西比大学,遭到密西西比州州长罗斯·巴尼特为首的白人种族主义分子强烈反对。梅瑞狄斯在联邦司法部副部长和几百名法警护送下进入大学时,当地种族主义分子在校园中与法警产生冲突,联邦军队奉命增援平息骚乱,造成2人死亡,约300人受伤。
罗莎·帕克斯拒绝让座的那一天,被当成民权运动的开端
1955年12月1日,被当成美国民权运动的开端,罗莎·帕克斯则被称为民权运动之母。而这一天前,她还只是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一名普通的黑人女裁缝。
这天,罗莎·帕克斯下班后和往常一样去克利夫兰大街坐公交车回家。
那时的公交车,前几排是白人专用的座位,后面几排是划分给黑人的座位。黑人乘客先要在前门投币,然后下车,再从后门上车。有时候缺德的白人司机会在黑人乘客投币下车后,迅速地关上车门,不让黑人上车。
罗莎·帕克斯就曾被这样捉弄过,那是12年前的一个雨夜,她投完币下车后,公交车扬长而去,溅了她一身污水。她发誓再也不坐这个司机开的车,每次上车前都要确认。1955年12月1日,她一时疏忽,没有像往常一样去留意司机的模样。
当时她并没有坐在白人区,而是坐在白人区的后一排,按照惯例,这一排只有在白人区没坐满的时候才允许黑人坐。
车子开出一站以后,有白人乘客上车。司機走过来,要求这一排的黑人乘客起身让座,罗莎·帕克斯这才看清,他就是12年前捉弄过自己的那个司机。
其他三个黑人都听话地站了起来,如果是在往常,罗莎·帕克斯可能也会乖乖照做。但在这一天,这一刻,她突然不想再忍受这种日复一日被歧视的命运。
司机问她:“你会站起来让座吗?”
她平静而坚定地说:“不。”
司机说:“那我就只能让警察来抓你了。”
罗莎·帕克斯说:“随便。”
在罗莎·帕克斯的传记里,她这样解释道:“很多人说我不想起身让座的原因是我太累了,但其实不是这样。我一点儿也不累,或者至少不比往常下班时更累。而且我那时也不老,我只有42岁。我只是感到厌倦,厌倦了屈服。”
罗莎·帕克斯被捕后,被开了一张10美元的罚单与4美元的法庭审判费。随后,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将她保释出来,并一边上诉联邦法院,寻求司法救济,一边组织黑人居民抵制公共汽车,以此向公交公司和市政当局施加压力。
抵制运动从判决的当日即12月4日开始。当晚,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了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讲,他说:“除了抵抗我们没有选择。”
次日,全市4万黑人拒绝乘坐公交车,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出行,有的人甚至走20英里上班。马丁·路德·金带领蒙哥马利市的黑人宣布了如下要求:雇用黑人司机,礼貌对待黑人乘客,车辆中区位置先到者先坐,黑人无须让位给白人。除非要求得到满足,否则运动会一直持续。
随后,蒙哥马利进步协会成立,具体领导这场抵制运动,马丁·路德·金被推选为协会主席。当地白人也组织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地破坏黑人的抵制活动。比如,劝说白人雇主不要雇用参加抵制活动的黑人,给黑人积极分子寄恐吓信、打恐吓电话,在他们家里放炸弹;曲解法律,以各种罪名逮捕马丁·路德·金、罗莎·帕克斯等抵制运动的关键人物;甚至在报纸上刊登假广告,说已经跟蒙哥马利进步协会达成和解,抵制运动结束,请黑人继续乘坐公交。
当时,每天大约有1.8万名非裔乘客共乘坐公交车上下班4万次。所以,抵制行动使得蒙哥马利公交公司迅速陷入亏损状态。
1956年11月13日,最高法院裁定蒙哥马利市在公交车上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违宪,12月20日法令到达蒙哥马利市,长达381天的抵制运动终于结束。
拒绝让座事件后,罗莎·帕克斯一直为全国有色人种发展联合会工作,并参与了各种民权活动。2005年10月24日,罗莎·帕克斯逝世,享年92岁。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女国务卿)在追悼会上说:“没有她,我不可能站在这里。”
1963年,“我有一个梦想”话音未落,4名非裔女孩死于非命
蒙哥马利市公交抵制运动的胜利,是美国南部黑人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取得斗争的胜利,并从此拉开了持续10余年民权运动的序幕。1957年,南部基督教领袖会议组成,马丁·路德·金任主席。1960年,非暴力示威运动的范围扩大,南部各州普遍开展在公共场所静坐示威,冲击种族隔离制度。1963年,运动达到高潮。
很快,黑人运动从南方推进到北方,马丁·路德·金见到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民权法案。迫于民权运动的高涨,肯尼迪提出了一个比较进步的民权法案,但遭到保守主义分子的反对。
8月28日,美国群众开始“为工作和自由向华盛顿的进军”运动(下文简称“向华盛顿进军”运动)。来自50个州的20多万黑人以及白人举行了华盛顿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示威。这一天,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这场游行和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被视为美国民主实践的巅峰时刻。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齐聚一堂,和平地向政府请愿——因为“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所以,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
讽刺的是,十几天后的9月15日上午,一群年轻人正在亚拉巴马州伯明翰市第16街的浸信会教堂准备宗教仪式时,一枚炸弹在楼梯上爆炸,造成4名非裔美国女孩丧生,另有14人受伤。这是历史上美国黑人遭受的最恶毒的袭击之一。
袭击事件引发了骚乱,骚乱中又有两名黑人死亡。时任亚拉巴马州州长、种族主义者乔治·华莱士调动了500名军警镇压抗议活动。伯明翰警察局局长尤金,则指使他的手下进行全力压制,双方产生了大规模的冲突,在此后3个月的时间内爆发了1412起示威活动,“监禁和挨打成了黑人的家常便饭”。
一名历史学家称:“黑人不会像以前那样噤若寒蝉了,他们对警察的挑衅加以还击。”在此背景之下,种族的割裂随着暴力冲突愈发严重。
1964年,殴打、暗杀和关押持续了整个“自由之夏”
历史学家吉隆在《改变美国的十天》一书中提到,1964年,美国南方500万达到选举年龄的黑人中,只有200万人登记投票。在密西西比,只有2%的黑人登记为选民,他们没有独立的竞选办公室。大约一个世纪前,《宪法第15条修正案》在形式上保证了不同族裔拥有平等的投票权,但它在密西西比不过是一纸空文。
为阻止黑人选民投票,南部诸州无所不用其极:有的地方进行文化测试,黑人拼错一个单词就会丧失投票资格;有的地方将选民登记处设在交通不便的地方,让黑人知难而退;还有一些地方要求黑人缴纳人头税,才能获得选举权。密西西比州则是三管齐下。“自由之夏”到来前,黑人因争取选举权而遭到殴打、枪击、溺毙,在当地并不是秘密,凶手甚至包括州议员和地方警长。
1963年,布鲁从海军退役后不久,便投身于密西西比州的民权运动。此间,他结识了摩西,一名哈佛大学毕业的“纽约客”。摩西1961年开始从事民权运动,多次成为种族主义者暴力袭击的目标,可谓在密西西比的斗争烈火中“百炼成金”。
1964年,美国国会的种族平等组织和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联合发起选民登记运动,旨在大幅提高密西西比州的黑人选民登记数量。此举成为“自由之夏”启动的契机。后来,在参加“自由之夏”50周年纪念活动时,摩西将当年的经历形容为“游击战”。他说:“那是我生命中唯一一段深夜敲開任何一家的门都会有床睡、有饭吃、有人帮我把风的日子。当地人明知这样会激怒白人种族主义者,但仍然坚持立场。”
然而“自由之夏”开始没几天,3名民权工作者就失踪了。
1964年6月21日,3名年轻的民权工作者驱车前往密西西比州朗代尔镇。3人中,一名是21岁的密西西比州黑人青年钱尼,另两人是来自纽约的犹太白人:24岁的施沃纳和20岁的古德曼。他们是“自由之夏”运动的组织者,坚信黑人应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并四处为之进行宣传、培训和活动。此次他们是为调查种族主义组织3K党纵火焚烧黑人教堂、殴打教徒的事件而来。但他们一来,就中了3K党的埋伏,失去音讯。人们立刻猜到可能发生了什么。
3K党也料不到,其中两名白人志愿者的失踪就此改变了局势。“他们不止是白人,而且是美国的精英和希望。”
一时间,整个国家关注着失踪者的下落,与之相关的报道不断登上报纸头版。迫于舆论压力,时任总统约翰逊私下会见了当事人家属,并在电视镜头前向全国保证,政府将动用一切资源,迅速破案。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下令联邦调查局(FBI)介入,并派140名特工进驻费城。这也是FBI在20年里头一回在当地设立办公室。
调查期间,FBI在当地发现了另外7具黑人的尸体。这时人们才惊觉,在媒体看不到的地方,对“自由之夏”志愿者的殴打、暗杀和关押持续了整个夏天。
根据FBI线人的回忆,《改变美国的十天》一书还原了3位民权人士遇害的详细经过:
6月21日下午,古德曼一行途经费城时,被当地的副治安官普赖斯以“超速驾驶”为由拦了下来。普赖斯认出了登上了3K党死亡名单的施沃纳,遂把他们带到当地看守所羁押起来,接着便与尼肖巴县的3K党头目基伦暗中取得了联系。随后,基伦纠集了一大群党羽。
大约晚上10时,普赖斯让三人交了20美元保释金,假意放他们离开。三人以为脱离险境,没想到却在随后一场时速高达100英里的追逐中被普赖斯和两车武装的3K党分子截停。
暴徒们一拥而上,将三人裹挟到僻静的地方。一名叫罗伯茨的嫌犯冲着施沃纳大叫:“你就是那个热爱黑鬼的家伙吗?”施沃纳回答:“先生,我完全知道你的感受。”话音未落,他就被一枪打中心脏。紧接着,罗伯茨又用子弹射穿了古德曼的头颅。同行的3K党党徒詹姆斯·乔丹喊道:“给我留下一个!”说着冲到钱尼面前,对着他的腹部抠动了扳机,然后,罗伯茨又朝钱尼的背部和头部连连开火。
三具尸体被扔进费城西南大约6英里的一个农场的沟里,一名凶手开着推土机掩埋了尸体。
为了迷惑调查人员,凶手们将烧毁的客货两用车遗弃在费城东北15英里外的博格奇托沼泽边。他们希望当局在河流和沼泽里浪费了几个星期寻找后,掩埋尸体的泥土将会被长出的青草覆盖,尸体将永远不会被发现。
7月31日,FBI自线人处得悉密报,案件终于有了突破。特工们调来重型挖土机,开始拆毁疑似埋尸的土坝。8月4日,调查队在15英尺厚的土层下发现了3个年轻人的遗体,古德曼手里紧紧攥着一团粘土,表明他被埋时还活着。根据验尸报告,他们被杀害以前有多处骨折。据验尸官介绍,这样严重程度的伤残,通常只有在空难事故中才会出现。
那个夏天,搜寻失踪民权斗士与总统大选是同等重要的新闻。可惜,尸体被发现后的第二天,这一事件在报纸头版的位置就被北越攻击美国驱逐舰的消息取代了。更令人震惊的是,被认为是本案主犯的基伦在白人陪审团的包庇下,被法庭宣判无罪,直到2004年,密西西比州才启动重审程序。2005年1月6日,已是80岁高龄的基伦被捕。此时距离案发已经过去41年。
“自由之夏”结束后,志愿者离开了,舆论对密西西比的关注也随之消失。对于在那里定居的人,生活仍然艰难:黑人的住宅和教堂被炸毁,选举权依然得不到落实。尽管迫于民权运动的高涨,1964年夏天美国通过了《民权法案》,但种族矛盾并没有得到缓和。而且,正是以1964年为分界线,非暴力运动发展为以暴抗暴的群众武装斗争。
55年前的“流血星期天”,终于换来了黑人投票权
1965年1月18日,马丁·路德·金在亚拉巴马州塞尔玛市发表演讲16天后,11岁的少年山姆·沃克走出校门,加入了为非裔美国人争取投票权的游行队伍。他知道,自己可能会被当地警长、种族主义者吉姆·克拉克逮捕,但他没有退缩。
当时,随着民权意识在美国各地觉醒,多个民权组织在塞尔玛和附近地区开展了选民登记活动。塞尔玛市及周边的适龄黑人选民有1.5万人,但只有150人上了选民名单——地方当局软硬兼施,千方百计地阻止黑人投票,如要求申请者必须通过读写测试并回答20多个问题。有一阵子,当地法官竟然禁止3人以上“集会讨论选举权”。
1965年2月,一名黑人在一次示威游行中被袭击丧生。作为回应,民权领袖们计划在塞尔玛与亚拉巴马州首府蒙哥马利之间组织87公里的大游行。
3月7日,约600名游行者从塞尔玛出发,前往蒙哥马利。队伍通过佩图斯大桥后,遭到州警察阻拦,警察要求他们原地解散。游行者试图和警察谈判,但回答他们的只有雨点般的棍棒和刺鼻的催泪瓦斯,这一天也因此被称作“流血星期天”。
一名黑人女性昏倒在路边,亚拉巴马州的白人警察手持警棍,高高在上,对着她的脸不断喷洒催泪瓦斯——这是“流血星期天”中的标志性照片。照片中的女人名叫阿梅利亚·博恩顿,她回忆自己遭袭的情景:“他们骑着马,挥舞着警棍直扑过来。”这张照片让美国民众非常震惊,但克拉克警长却放言:“如果她死了,就让她自个儿在那里被秃鹰吃掉好了。”
塞尔玛当地居民、史学家费茨回忆,起初运动领导人为扩大影响力,力邀马丁·路德·金参加游行,但当时马丁·路德·金正在亚特兰大的集会上发表演说。随后,警察殴打游行者的影像资料通过美国广播公司传播开来,马丁·路德·金看到后第一时间赶到塞尔玛,呼吁全国的神职人员和公民与他发起第二次游行。
为了确保第二次游行免遭暴力镇压,他请求司法机构出面禁止警方干涉,但等来的却是一道禁止游行的裁决。
3月9日,马丁·路德·金不顾当局反对,带领2500名示威者徒步穿越佩图斯大桥。或许是慑于这位新晋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巨大影响力,10天后,游行禁令被撤销。3月21日,马丁·路德·金带领大约5000名追随者,发起了历时5天、徒步54公里的第三次游行。消息传到白宫,时任总统约翰逊派出数千名士兵,为游行队伍保驾,许多社会名流对示威者夹道欢迎。然而,亚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态度不变,仍不肯接受请愿。
3周后,一群国会议员与马丁·路德·金等民权领袖在阿梅利亚·博恩顿的家里会面,投票权法案的初稿经他们之手诞生。同年8月,随着约翰逊在这项法案上签下大名,黑人投票权终于成为美国法律的一部分。不久,塞尔玛的选民注册表上,黑人的名字骤增至7000有余。
1965年,1.4万国民警卫队花费近一周时间才镇压了暴动
塞尔玛事件后不到半年,瓦兹暴动爆发。《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一书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写道:
新的情緒在洛杉矶的一个破破烂烂的黑人区冒头,这个黑人区位于洛杉矶国际机场进口处的南面,房屋矮小,灰泥剥落,使人联想起波多黎各的一些贫民窟。
这一带的居民98%是黑人,但205名警察中只有5名黑人。被当地黑人称作“那家伙”的白人警察可以随便拉住一个黑人公民,对他说:“我要检查你的身份证。”
1965年8月11日傍晚,白人警察米尼库斯正在检查一个名叫弗赖伊的年轻黑人的身份证。警车上一闪一闪的红灯招来了很多围观者,其中就有弗赖伊的母亲。由于她的情绪很激动,旁观的人开始叽叽喳喳,表示出不满,于是米尼库斯通过无线电要求增援。接着,他犯了两个错误——他企图强迫弗赖伊去他的警车里,并且转过脸不理睬弗赖伊的母亲。于是,弗赖伊的母亲朝他背上扑过去,直到另外一些警察赶到后才把她拉开。而这时,人群越发愤愤不平,警察们靠枪才震慑住他们。
随后发生的事有两个比较流行的版本:一说是一名警察用警棍猛击一个孕妇的肚子;另一说是一名警察把一个妇女朝着巡逻车猛推,而且想掐死她。总之,群情激愤,人们纷纷拿着石块和玻璃瓶向警察砸去。到晚上10时,看热闹的人群已变成一伙暴徒,他们攻击过路的人,推倒汽车,打破商店橱窗。11时,警察封锁了附近的8个街区。两小时以后,约2000名暴乱者冲破封锁线,在瓦兹横冲直撞,攻击行人,砸烂一切能砸的东西,抢劫商店。
次日早上8时,暴乱程度略有下降,因为那些闹事的人基本上都回家睡觉去了,警察的巡逻使黑人区从外表上看上去恢复了秩序。那些对暴乱活动毫无经验的人认为这次事件已经过去了。
结果当晚7时45分,也就是弗赖伊被捕后24小时,他们的幻想破灭了。起初,还只是在重复前一天晚上的活动:年轻人袭击过路车辆,扔砖头打警察,打破窗户。但是到了次日凌晨4时,情况起了变化……
暴力行为已几乎接近一场叛乱的程度,但是有关当局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一队担负快速突击行动的警察从瓦兹街道上把人群驱散后,就宣布已经控制了局势。结果到了上午10时,第一起白日暴行事件发生了,两个白人推销员受到攻击。这时,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州长布朗原在希腊度假,闻讯后急忙赶了回来。他的副州长已经同意了洛杉矶警察局长调遣国民警卫队的请求。8月13日下午,第一批国民警卫队抵达瓦兹。
事态发展很快,当人们集合在一所小学里了解情况时,听到的已都是些过时的消息了。大街上,许多商店被洗劫一空。尽管有一些商店门外写着大字:“黑人兄弟”“亲兄弟”“黑人所有”“一位兄弟所有”,但是仍不免遭劫。5000多名暴徒来回冲撞,用自制燃烧瓶放火烧屋,伏击闻警前来救火的消防队。晚上9时40分,瓦兹发生了第一起伤亡事件,一名县副警长腹部受伤致死。很快又死了3个人。
8月13日,大约2300名国民警卫队与警察一起弹压群众。
1967年7月23日,底特律警察在执法过程中与黑人起了冲突,导致示威者越聚越多,大批军警介入,试图将人群驱散。
7月24日晚,数百名激进分子冲破武装人员的重重包围,把“战线”由西向东扩展到整个市区,行进过程中,沿街的许多房屋、商店甚至警察局都被打砸、烧毁。当时,底特律的空中摄影照片与1945年的柏林极为相似。令人惊异的是,底特律抢劫不分种族,黑人和白人一起洗劫商店。
7月25日,警方逮捕了1800多人,但仍然无法阻止骚乱。随着骚乱加剧,美国3家最大的汽车公司设在底特律的装配线全部瘫痪。
在联邦政府的强力弹压下,7月28日晚,底特律骚乱基本平息。在这黑暗的一周里,有40余人死亡,350多人受伤,3800多人被捕,超过2000栋房屋化作瓦砾。
1967年的骚乱,被历史学家视为底特律由盛转衰的分水岭。这个日后以政府破产而闻名世界的工業城市,曾是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爱迪生让底特律成为最早亮起电灯的城市;亨利·福特在底特律开办汽车工厂,让这座城市成为汽车工业的代名词,被誉为“汽车城”;1942年,底特律成为全美第一个拥有高速公路的城市……
这场“美国南北战争以后最大的国内暴乱”将底特律从繁荣巅峰推向衰落。
面对动荡的时局,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成立了国家内乱顾问委员会,以调查骚乱根源。1967年11月,国家内乱顾问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份长达176页的报告指出,骚乱并非是阴谋分子煽动的,参与其中的非洲裔居民大多受过教育,他们中的大部分在寻找工作、住所的过程中饱受种族歧视,不时被执法人员骚扰,“我们的国家正在分化成两个社会,非洲裔社会和白人社会,这两个社会分裂且不平等”。
1968年,镇压暴乱的军队足以颠覆一个中型国家
1968年4月4日之前,马丁·路德·金正在孟菲斯,支持由1300个垃圾清运工人(大多是黑人)发动的已为时两个月的罢工。4月4日晚饭前,他靠在当地洛林汽车旅店300号房间外面的铁栏杆上,正和楼下的几个同事谈话。这时候,斜对面一幢普通公寓里蹲伏的狙击手,瞄准了马丁·路德·金,一枚子弹穿过马丁·路德·金的脖子,他由栏杆往后倒去。
马丁·路德·金的死引发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暴乱活动,168个城市遭到破坏。卡迈克尔对黑人说:“拿起枪来!”很多黑人都照办了。
4月4日当晚,五角大楼的陆军作战中心就已下达了响应命令,要求空军和陆军进行准备。第二天,约翰逊就下命令,动员全美的军队和国民警卫进行镇压,并在暴乱发生地实施宵禁,违反宵禁条例的人一律逮捕。
在全国范围内,有大约40人死亡,2500人受伤。
在华盛顿特区,破坏最严重,1200座建筑物被烧毁,一些瓦砾直到90年代才彻底清除,整个城市的损失高达2700万美元。11850名联邦军队和1750名国民警卫队出动弹压,海军陆战队甚至将机枪架设在国会大厦和白宫的台阶上,这是华盛顿自南北战争以来遭遇最大的军事威胁。
在芝加哥,200多座建筑物被烧毁,损失高达1000万美元,10500名警察和6700名国民警卫队员以及来自第1装甲师、第5步兵师的5000名正规军进城弹压。芝加哥市长授予警察“开枪杀伤任何掠夺城市商店的人”的权力。
在巴尔的摩,财产损失超过1200万美元,第18空降师的5000名伞兵进城弹压,他们使用刺刀和化学武器等手段,如对待敌人般驱逐民众。
堪萨斯城、底特律、纽约、匹兹堡、辛辛那提、特伦顿、威尔明顿、路易斯维尔……全美几乎所有的大型城市都陷入骚乱的泥潭,大约有5万名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军队被动员起来,在每个城市都投入了数千甚至上万人进行镇压。这样的军队,足以让美国“颠覆”拉丁美洲的任何一个中型国家。
马丁·路德·金的葬礼在佐治亚州举行。那天,估计有1.2亿美国人在电视荧屏上观看了送葬行列。送殡的有5至10万人,包括全国性领袖人物,如罗伯特·肯尼迪、尤金·麦卡锡、纳尔逊·洛克菲勒等。
然而佐治亚州的州长马多克斯却没参加。他不让学校停课,反对降半旗致哀。
这年7月,克利夫兰发生了爆炸事件,人们的普遍反应是“又来了”。一辆拖车被调到了事故现场,却遭到了袭击。赶到现场的警察成为埋伏的狙击手的活靶子。30分钟内,就有3名警察和4名黑人死亡,8名警察受伤。国民警卫队被征调,抢劫和纵火造成的损失达150万美元。在其他黑人居住区,警察提高警惕防范着街道上看似无法避免的骚乱。
然而这一次,骚乱并没有爆发。发生的骚乱事件数量不及预料中的一半,其他大城市并未经历像过去3年中所发生的骚乱。美联社报道称,“就种族斗争而言,这是5年来最平静的一个夏天”。原因之一在于,最具煽动性的闹事者都已经不在街头了。他们被关进了监狱,或者成为逃犯。出现相对平静局面的另一个原因,是黑人意识到他们是骚乱最大的受害者。他们的商店遭到洗劫,汽车被毁坏,房屋被烧毁,子女陷入危险。
下期预告:美国刻意隐藏的种族暴力史(三)
(责编/陈小婷 责校/袁栋梁 来源/《私刑: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张剑/文,《中华读书报》2018年3月21日;《“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打破种族隔离制度》,周浩/文,《科教新报》2017年9月13日;《小石城里的风云》,傅达林/文,《检察日报》2017年12月27日;《光辉岁月:美国民权英雄心灵史》,陈国平著,东方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威廉·曼彻斯特著,中信出版社2015年3月版;《罗莎·帕克斯:拒绝为白人让座》,佚名/文,《国家人文历史》2010年第4期;《“自由之夏”——民权运动撼动美种族主义堡垒》,张慧/文,《青年参考》2014年7月25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