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寒假从冬天到了夏天,我们和家人相处的时间突然变得很长。小荷最近收到了好多封吐槽家人的邮件。
星舞步:本来我上网课就够累的了,我妈还给我报了好几科的网课辅导班……我整天盯着电脑,眼睛都快瞎了(哭)。
会飞的鱼:盼着开学啊,我妈整天唠叨我,叠被子、收垃圾、整理沙发垫……
岁月如歌:我都不愿意和我爸妈说话,千万别开口,开口就是问学习。
缘份的天空:天天嫌我磨叽,整天跟我说,快点儿快点儿。我就纳闷儿了,我也没浪费时间啊,让他们催得我都有心理阴影了!
人们都说,家是港湾,是累了、倦了的时候最舒适的归宿,可实际的生活里,很多时候,家也是火山爆发的地方。如何与家人相处,是大人和孩子都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小荷觉得“家”就像是一个家人们共同拥有的花园,家里的每个人都会在这座花园里享受花园的馨香、静谧、温暖,但同时每个家庭成员也都有责任不往这个花园里乱丢垃圾,同时也要共同打扫和维护这座花园的整洁。
会飞的鱼抱怨妈妈总是唠叨自己做家务,和妈妈吵起来之后,妈妈又说,他都十几岁了,应该独立了,还让人伺候着!这让会飞的鱼既生气又难过。小荷能理解会飞的鱼的感受,本来是打扫卫生的事情,变成了对人的否定。可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象一下这个场景:一座花园里的清洁工,整天不停地打扫垃圾、整理东西,刚刚收拾好,马上又有人乱扔东西,她会不会很生气、很焦躁?妈妈就像这位清洁工,整天不停地劳作,这让她很疲惫,也很生气,有时就随意发泄自己的愤怒。
看起来,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和立场,每个人似乎都没有“错”,所以,有人说:“家是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讲情、讲理都没有错,小荷觉得需要捋顺一下顺序。先讲理后讲情,才能更容易解决问题,而不是陷入在情感里分不出是非,越来越混乱。
许多心理学家都曾对家人之间的相处做过研究,小荷找到其中最具共性的几点,和大家分享——
1.尊重
家人之間学会尊重彼此,不因为自己是大人就独断专行,也不因为自己是孩子就理所应当地享受家人的照顾。尊重对方的付出和想法,尊重对方的感受。作为孩子,我们享受着父母为我们打造的整洁的环境,那么我们就要尊重家长的付出,爱护、维护家里的整洁,是我们对父母劳动的尊重。作为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用发火的方式代替心平气和的教育,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2.斗争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亲密如家人也是一样。有不同,就会有冲突,家人之间更加亲密、相处得时间更长,冲突自然就更多。有了冲突,就需要解决。
消极的解决会当冲突没发生,毕竟“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一味地忍让和退缩,只是逃避问题,并没有真正地解决,时间久了,可能会有更强烈的爆发。有了冲突,“斗争”也很重要。这个“斗争”,并不是火爆地发泄情绪和发脾气,而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比如,上网课已经让眼睛很疲倦了,那就和妈妈说清楚自己的感受,并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摔本子摔书地乱发脾气。
3.认可
家人之间互相的认可,是力量的源泉。“认可”就是肯定对方的付出、努力,“被看见”的人会有一种被了解、被认同、被懂得的感觉,让人充满力量。可现实是,家人之间似乎太过亲密,赞美和认可好像都给了外人,而自家人为了让对方变得更好,更习惯了彼此批评和挑错。自己的努力、付出,不曾被看见,同时又被指责和批评,这是很多家人之间越相处越糟糕的原因。
家人太过亲密,往往忘记了相处的规则,这才是家伤人的地方。越是亲密,越要遵守这些规则。
你有哪些和别人、和自己相处的故事,说给小荷听,我一直都在,写信给我45005078@qq.com(小荷收)。
编辑/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