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磊 石秀林 张卫敏
摘 要 发展趋势和发展模式是影响产业在激烈的竞争角逐中稳步增长的两个主要因素。21世纪以来,我国农产品产业始终坚持服务民生,增收富民的功能也逐渐突显出来。发展农产品产业逐渐成为广大农村地区、贫困山区以及民族地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农村脱贫奔小康的新引擎、乡村发展的新方向。基于此,以贵安新区平寨社区为例,探析农产品产业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水果产业;乡村发展;农产品产业;贵安新区平寨社区
乡村水果产业发展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不仅对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美化乡村环境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也是乡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1]。平寨社区位于马场镇南部,属贵安新区核心区,村域面积9.2 km2,共有平寨、坤山、大坝、破塘、新寨、旧寨、克酬和磨介8个自然村寨,以布依族为主,共773户,2 708人,有党员37人。自2013年4月托管贵安新区以来,平寨社区随着贵安新区的成立、开发及建设,已被确立为贵安新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第一批示范点,实现了华丽转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此,于2019年7月9日—2019年7月15日对平寨社区农产品(以苹果为主)的种植情况、产品类型和加工销售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汲取平寨社区农产品产业发展模式的可取之处,并对其中的缺陷提出适当的改善建议,归纳出了一套农村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建议,以开拓广大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1 平寨社区农产品产业发展概况
1.1 农产品生产种植现状
1.1.1 农产品种类
传统种植的水稻、烤烟、油菜、玉米和大豆等依然存在,但比重較小,经济作物如高钙苹果、地萝卜、折耳根等种植比重较大,其中高钙苹果占比20%左右。
1.1.2 栽培设施和技术
1)苹果园以人工种植为主,帮扶企业提供树苗和科学的栽培方法,选择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和土质疏松的土壤,利用护果纸对果实进行保护及催熟,利用压枝增量增质[2]。2)地萝卜以村民个体户自行种植栽培为主,但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利用机械进行犁土、松土。3)葡萄等水果以村民个体户自行种植栽培为主,利用网状葡萄架增量增质。
1.1.3 品种选择、种植面积规划
农产品选择钙含量高的苹果和糖含量高的地萝卜等进行种植。苹果园地势较高,中间高两边低,较为平缓,总面积40多公顷,预计还会继续扩大规模。坤山组多糖地萝卜为村民个体户种植,几乎户户种植,人均0.13~0.20 hm2不等。葡萄为村里大部分村民个体种植,人均种植面积低于0.07 hm2。
1.1.4 防护体系
防自然灾害:中间地势高,两边地势低,利用地形有效排水;不远处有军事基地,可放炮破坏冰雹;利用护果纸进行防虫、防农药等。防人为灾害:专门工人看守,防人为破坏树枝果实和携带火种。
1.2 水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现状
1.2.1 加工情况
没有加工地,未加工产品,只生产和销售原水果产品。
1.2.2 销售渠道
苹果目前以观光和采摘式体验为主要销售模式,通常只是将苹果卖给游客,没有固定的采购商、销售店和销售超市。虽开始对“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舍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开展鼓励规划,但还没有具体实施。
地萝卜、葡萄等水果主要以一种等待式的形式向经过的采购商进行销售,同时也有零散的个体户摆设摊点进行销售。
1.2.3 辐射范围
以在苹果园及周边地区向游客销售为主,具有一定的规模;销售范围会辐射到本村甚至其他地区,但比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地萝卜、葡萄等其他水果销售辐射范围比较零散,没有自己的大规模销售点。
1.2.4 与第三方的合作情况
苹果园已经开始利用“黔货出山”平台,主动与京东、天猫等国内大型电商平台达成品牌销售和推广合作意向。地萝卜、葡萄等水果还没有条件建立第三方合作平台。
1.2.5 产品荣誉
平寨村的高钙苹果受到广大苹果园游客的喜爱,达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但名声还没有大规模传播到较远的地区,仅限于游客。多糖地萝卜、葡萄受到了固定到村采购商的信任,但是和苹果一样产品荣誉仅限于采购商和零散的销售地居民。未打造自己的品牌,品牌效应难以发挥。
1.3 水果产业的政策支持情况
1.3.1 村级事务员的组成情况
村级事务员进行一定程度整合,共同支持和鼓励村民在土地上发展收入高的水果产业,对生产进行了有效的帮扶管理,但在技术上暂时没有形成专业化的队伍,如苹果园是企业的专业队伍带着村民生产栽培。同时,在销售宣传方面还没有建立专业化的队伍,包括负责设计品牌、宣传、扩大销售网络的专业化管理队伍。
1.3.2 村镇互动发展体系不完善
村镇在水果产业这一方面暂时没有建立系统具体的互动发展体系,但在苹果销售方面已经与相关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合作。而地萝卜、葡萄等水果主要是村民个体生产并自行到镇上摆摊点进行零散销售。
1.3.3 生态环境的整治和保护机制
在水果种植地区,还没有爱护环境的规定告示或者温馨提示牌,种植区的生态保护理念主要受村规村约的影响和工人的提醒,对游客的观念影响较弱。
1.3.4 人才的引进培养
与贵州师范学院等贵州高校进行合作,每年安排一批大学生到村里进行实习、调研、拍摄宣传等工作,对整个乡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化、集约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仅仅只是引进了文科类的管理、宣传等方面的文案队伍,没有引进理工类的负责研发试验的专业化技术队伍。
1.4 水果产业单一发展
平寨社区的苹果园几乎没有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主要是由农户进行水果的集中采摘售卖。对于果园的生态旅游发展来说,仅存在少数游客购买和简单的采摘等零散的有着旅游性质的项目,果园缺乏基础设施和优美的环境,无可赏、可玩、可游、可体验之物,未形成基本的观光果园。
2 平寨社区当下农产品产业发展模式
平寨社区水果产业的运营模式正在由传统种植农户向“合作社+农户”模式过渡。正由于处于这个特殊的过渡阶段,两种模式的特征都比较明显,在管理上有明显的两种模式相结合的特点。例如苹果园种植带有明显的合作社特点,由村委会代为行使管理权,在具体管理实施中虽雇人管理果园,但果园的收入分配却又带有明显的传统农户特征,即各农户地中收入归农户所有。看似没问题,实则弊端暗藏。若A农户地中收成不好,比不上其他农户,甚至收益比不上种植其他作物的收益,A农户自然衍生其他想法。若采取拿其他农户收益进行补偿的措施,其他农户自然有意见。可见,在这个过渡时期的管理上是存在问题的。同时,平寨社区水果产业的发展模式只是单一的“果园+售卖”模式,无法发挥果园的最大经济效益。
这些存在的问题势必会影响苹果种植产业的良性发展。为保持苹果种植产业的良性发展,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改进。1)合理分配农民收益[1]。如上述收入分配问题,若是采取按农户土地折成股份按占股比例分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同时,在雇佣管理人员时,偏向于占股比例较少人员,尽量保证社区人员收入持平、共同致富。2)优化管理结构。“互联网+”是当下产业发展大势。“互联网+合作社+农业”是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但是结合平寨人员情况来看,不管是专业水平还是知识水平都不足以支撑“互联网+合作社+农业”这一强大引擎的运作。另外,平寨社区苹果园已经拥有了一定面积的集中化种植区域,葡萄、高糖地萝卜虽未形成集中的果园,但零零散散地加在一起,种植面积也较大。这为平寨社区打造观光果园、结合水果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基本的条件。平寨社区可以将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着力打造“生态果园+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3 平寨社区农产品产业发展建议
通过对平寨社区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和探究可以发现,平寨社区的水果产业发展仍存在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2大方面入手,一方面,变“外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为“本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3],本地公司的人员构成分为两部分:1)尽量将大部分农民变成公司的持股者,或以土地入股,或以投资入股;2)聘请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公司的运营。该公司的主要职能是统筹规划农产品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落实具体的发展策略。当然,如有条件,尽可能追求“本地公司+合作社+农户+高校”的运营模式。另一方面,变“果园+售卖”的发展模式为“生态果园+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打造可赏、可玩、可品尝、可游、可体验制作的观光果园。
将贵州省的“八大要素”作为平寨社区水果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的具体工作指导思想,将“五步工作法”作为平寨社区水果产业运营模式中管理层组建的指导方法。通过“八大要素”和“五步工作法”的指导,共同致力于将平寨社区的水果产业打造成集观赏、品尝、娱乐、参与等多功能为一体,集生态旅游和生态果园为一体的观光果园。
3.1 定位产业选择
3.1.1 水果的增产增质
3.1.1.1调整农产品产业结构
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基础上,降低传统经济作物的比重,提高高钙苹果、地萝卜等水果的种植比例。如有条件,可加大对新品种研发的技术支持,力求培育高质高产的农产品新种类。
3.1.1.2完善栽培设施和技术
帮扶企业提供树苗和科学的栽培方法,选择部分村民进行专业培训,负责果园的种植和管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如灌溉设备等。
3.1.1.3种植面积规划
高钙苹果的种植在利润回本后且有资金盈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达到集约化和规模化种植,减少单位面积上的劳动成本,扩大经济效益,为平寨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3.1.1.4防护体系
防自然灾害:建造排水渠,实现蓄水和排涝双重作用。防人为灾害:放置标语牌、警示牌,安装摄像头,安排工作人员巡查,防人为破坏树枝果实和携带火种。
3.1.2 水果的再加工
在满足水果日常销售的基础上推出副产品,如葡萄干、苹果干等果品干,蜜饯、果冻、果酱等糖制果品类,苹果汁、葡萄汁等果汁类,糖水苹果罐头等果品罐头类,葡萄酒、苹果酒等果酒类以及苹果醋等果醋类。
3.1.3 建设“生态果园+生态旅游”的观光果园
3.1.3.1建设观赏型果园
加大果园的风景建设,将果园建设成为树上有花果、树下有绿草、树旁有山水的立体、多元风景区;另外,可适当修建小型木制亭台楼阁、小桥栈道,使游客能够俯瞰仰视,远观近赏,可游走、可歇息。
3.1.3.2建设品尝型果园
平寨社区已经开展采摘式的品尝项目,接下来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让游客可站着品尝、也可坐着品尝。另外,可在景区将果汁果酱等加工产品进行售卖,让游客不仅可以吃水果,也可以饮果汁、喝果酒。若条件允许,也可将小吃、饭菜等引入果园。
3.1.3.3建设参与型果园
除了原水果的采摘,也可请游客进行果酒酿造、果汁制造等,或请游客进行果树枝叶的修剪等。另外,可借鉴蚂蚁森林种植模式,开展公益种果树活动。当消费满足一定条件,从中抽取一部分作为平寨社区发展公益金或其他公益活动,同时让消费者种一颗树,并为树命名,提高纪念价值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提高消费者的回頭率。
3.2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
1)选择专业化的培训队伍,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组建培训队伍。2)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召开培训会议,在理论知识上对农民进行培训,也可尝试利用本地的职业院校开展技术课程对农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培训,让农民知道怎么种。定期开展实地培训,确确实实让农民独立掌握增产增质的种植方法。
3.3 提高对基层党建的重视
3.3.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对水果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和服务水平,积极把农民发动起来,给农民信心,加强对农民的组织和引领,使整个发展过程有序化进行。
3.3.2 对接优惠政策和运营主体
1)基层党组织要重点关注国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精准分析,積极与镇、县、市等上层组织对接,尽可能得到镇、县、市等上层组织关于资金、项目、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要敢于适当、合理地向上级组织请求支持。2)与合作社、农户、公司等运营主体保持密切交流,精确把握水果产业发展动向。3)主动与高校党支部或者学校领导建立长期合作意向。
3.3.3 完善内部体系与制度建设
3.3.3.1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
要重视党员干部自身的工作能力、工作作风和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意识。加强党员干部对新思想的不断学习,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为众多社会阶层服务的能力,发挥在基层的战斗先锋作用。
3.3.3.2规范基层党建体系,完善基层党建制度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的组织,也是将党的理想信念、方针政策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最前沿。基层党组织的表象直接影响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因此,完善基层党建体系和党建制度,便于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的同时,也能提高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对推动农村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从以下2个方面入手。1)发挥网络体系优势,完善党建工作。探索平寨社区“互联网+党建”模式,打造信息化平寨基层党建体系,使平寨党群服务中心建起来、活起来、强起来。2)推行“两个一”,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即一面墙公示,在主要活动场所设置公示墙;一张凳子履职,为每名党员配备一张凳子并贴上姓名,让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专属位置”。
3.3.4 服务农村基层民主政治
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增强农民政治意识和推动农村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明确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民主政治的领导地位,保持基层党组织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本色,有利于激活农村各项事业的活力,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
3.4 拓宽产业的融资方向
目前来看,平寨社区的融资方式主要是合作资本并重模式。但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可考虑以持有资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或借助资本市场筹资来改善合作社资本结构,从而推动合作社的发展。
3.5 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建设专业化管理队伍,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由平寨社区村民举行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议)选出代表,组建公司理事会,下设多个部门,分工明确地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
为维护合作社的长期良性发展,将合作社的制度规范化、科学化是十分必要的。应结合平寨社区实际情况,完善激励机制和补偿机制,坚持财务公开和管理透明,将众人力量拧成一股绳,致力于产业发展。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雇佣聘用专业人员推动公司有效运营,如选聘经理,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
3.6 追踪产销对接渠道
3.6.1 拓宽销售渠道
除观光和采摘式体验销售模式外,建立“互联网+”销售平台。如开网店,通过微商、直播或者依托网上销售平台等途径进行线上销售。此外,也可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舍对接”等线下销售,主动寻求中长期合作伙伴。
3.6.2 打造平寨水果品牌
注册商标、设计logo,精心包装,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平寨水果品牌的知名度,建立品牌效应。另外,建立产品身份追溯体系,给每份产品、每个苹果带上“身份证”,既要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又要让消费者用得开心。同时也利于防伪打假,营造品牌特色。
3.7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贵安新区的发展虽得到国家和贵州省的大力支持,但是平寨社区的发展亦处于探索阶段。合作社发展不充分,配套设施不完善,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通过结成合作社联社,将平寨周边的小合作社联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合力,抱团闯市场,提高抗风险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静.苹果种植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 刘蓝予,周黎安.县域特色产业崛起中的“官场+市场”互动——以洛川苹果产业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20,17(2):116-127,173.
[3] 孙佳佳,闫文娟,国亮.中国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制探析[J].北方园艺,2019(21):135-141.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