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人物
1.难抵极(Pole of Inaccessibility),距南极大陆所有海岸线最远的点。今年年初,探险者冯静徒步1800公里,历时近三个月,抵达难抵极,这是人类首次仅靠双脚到达此处。为此她准备了5年:没有赞助,她自筹资金;不会滑雪,从零开始学;极地远征一直是男性统治的领域,冯静作为女性,身高只有164cm,这意味着步幅小,必须用步频弥补……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有靠自己搞定一切,但她相信人最厉害的武器是拼上一切的决心。
2.摄影师邓璐被称为“中国第一斯坦尼康女摄影师”。斯坦尼康是摄影机稳定器,拍摄移动镜头时,斯坦尼康可以增加画面稳定性。整套装备加上摄影机,重达六七十斤。邓璐5岁跟着妈妈在剧组帮忙,从服装助理转行当上摄影师,参与拍摄过《大象席地而坐》等多部电影。她曾经连续40多小时拍摄不间断,除了吃饭上厕所,这身装备都不能摘。为了让体力不输男性摄影师,她一有空就去做负重训练。“我不只是为了做一个斯坦尼康摄影师,我是为了做更好的电影摄影师,拍出更好的电影。”
3.中国北方第一高岛叫做灵山岛,上世纪80年代,灵山岛几乎与世隔绝,孩子们长大了得出去上学。肖永生1981年退役回乡后,便辞去公职,用33年、耗资60万,在岛上建起了一座贝壳楼。100万贝壳中,除了部分高价购得,都是50多岁的肖永生到海边捡来的。他还收集了明朝的盛鱼碗、解放后的鱼骨雕刻……“贝壳楼不能只有外表,也要有文化内涵。”2014年,贝壳楼终于完工。有人问他图啥。他说,我就是想让那些离开的人,回来时还能记得家乡。如今,贝壳楼成为了人们最感兴趣的灵山岛风景名胜,无数人乘船而来。他真的改变了一座岛的命运。
微历史
1.祁白水:元朝赵国公董俊,出身农家,略涉书史,善骑射,勇猛过人,十分倾慕汉朝的马援,常说:“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每自临阵,虽箭石如雨,然屹立不动,即使受伤也像没事人一般。冲锋时,每每身先士卒,终因力战而死。他曾延聘贤者教其子,说:“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并告诫孩子们,自己本是一介农夫,因为偶然的机遇才出人头地,孩子们要好好种田读书,本本分分做人,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这真是再明白不过的家长。
微思考
1.霜人:“什么是我?”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中如此问道。这是一个似乎人人都知道答案而又时常感到困惑的问题。每个人都能真实地感知自己的存在,都十分清楚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但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往往会做出一些不理智甚至是荒唐、愚蠢的举动,也往往会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戴上面具、披上伪装。这是一个有趣的悖论。“人必须认识自己,如果这不能有助于发现真理,至少这将有助于规范自己的生活,没有别的比这更为正确的了。”帕斯卡尔说。
2.黄小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当一个东西成为较大的东西时,它之前一定是一个较小的东西。一棵大树,不是生来就是一棵大树,而是从一粒奇小无比的种子长成了大树。所以,当你还很渺小的时候,要相信,所有大的东西都有小的时候。但一棵大树,不能无限长大,树大是有限的,否则树就无法承受因无限长大而带来的重量压力,把自己压断压垮。人都喜欢追求大,但对大的渴求要有限度,否则无限膨胀的渴求和欲望就会把自身压垮。把握好了这个度,拿捏好了这个分寸,一棵树就能顺利长大,一个人就能健康成长。
3.卫藤信之:摄影大师星野道夫生前留给世人这样一段話:“踏上旅途前,我曾梦想用自己的镜头将全世界的景色如数收录。然而,在用观景窗窥看各地美景并一一保存于底片上之后,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假如有一天我能将世上所有的景色都拍下,我大概也不会因此而感到开心。因为我现在觉得,在当下,在这个瞬间,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地方、不曾遇到过的风景,等着我与它们相逢。对我来说,这才是最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