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辛弃疾,我才刚刚开头

2020-08-19 12:51赵林云
齐鲁周刊 2020年16期
关键词:辛弃疾

赵林云在黄河边皂角苗地里劳动。

第一次知道辛弃疾,是我在河南卫辉一中上高一时,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本《少年辛弃疾》来读,很薄,印象最深的,是写他深夜驰进数万人敌营抓捕叛贼的情节,读得热血澎湃、心旌摇荡。

一个诗人的诗词写得那么好,还能骑马打仗,置生死于度外。几百年后,无数个少年的豪情,都会被他激荡起来。

没想到的是,十几年后,我来济南求学,继而工作,和辛弃疾成了“老乡”。后来做记者,到处跑,大明湖畔稼轩祠和遥墙镇辛弃疾纪念馆分别去过好几次,感觉做得一般,平时去的人不多,有些不该有的冷清。

一个省会城市,同时拥有李清照、辛弃疾两个大词人,实属幸运。记得济南很早就有二安研究的活动,后来知道还有个李清照辛弃疾学会,是全国性的,挂靠在山东大学。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来看,辛弃疾的文章,济南远没有做足。听说铅山县那边动静好像挺大,后来去那里时的确看到,信江边的广场竖有高达32米的辛弃疾塑像,山体上刻有辛弃疾的词句,虽说不上美观,但字体硕大,老远就能看见。 名人和城市的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做,侧重品牌资源还是文化内涵塑造,追求传播影响还是长远教育作用,都需要探讨,需要思考。

通过这次写作,我得以进一步走近辛弃疾,也走近南宋。更多了解到宋金对峙、交流、交战与议和,认识到南宋那些昏庸至极的皇帝,那么多像秦桧一样的奸臣与权相,黄潜善、汤思退、韩侂胄、贾似道们。当然,也了解到不少忠臣,虞允文、张浚、王淮、叶衡、周必大、赵汝愚、史正志、范邦彦、叶适等。结识很多保家卫国的铁血英雄,在朝的,民间的,南宋的,北宋的,男的,女的。还有那些有文采、有骨气的学者、诗人。

其中,有不少人,是自己过去所不熟悉的。

当你深入到一个时代内部,就如同你和一个相识已久的朋友,有一次倾心彻骨的交流,发现他的精神世界里有瑰丽的风景,吸引着你,引导着你,交融着你。

跟着辛弃疾走进南宋深处,才会意识到,自己过去对有些历史的了解那么片面、不系统、欠深刻。沿着南宋的历史脉络感受辛弃疾所穿越的时空,才能更加理解他的悲喜苦乐、诗词文章和人生感慨。

也许,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看,应该为他感到庆幸。也许,正是他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重用,才得以成就一代诗词大家,得以在苟安朝廷的波诡云谲中保全身家性命。

放眼望去,在他前后的年代里,凡是受过重用的抗金名将,大都结局悲惨。韩侂胄上朝路上被群殴致死,赵汝愚被地方官极度羞辱后气绝身亡,宗泽是对皇帝失望、绝望乃至死不瞑目,李纲只做了70天宰相就遭谗言罢官,张浚多次被贬,韩世忠晚年干脆闭门谢客、口不谈兵……

差不多每一次都是如此。一旦战事平息,宋金议和,金人开出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求南宋杀掉主战官员。所以,岳飞之死不是功高盖主,不是他非要迎回钦宗,也不是他力求早立建国公(即宋孝宗)为太子,最根本的是,金国害怕他,迫切需要除掉他,才假手宋高宗和曾被金人俘虏过的秦桧。

通过这次写作,我还得以切实走近两位历史学家。一个是北大的邓广铭,看他写的书和论文,看他的《岳飞传》《陈亮传》,参考学习他的《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胡适和傅斯年的学生就是严谨、有效,这位山东人确实与众不同。另一个是法国的谢和耐,一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他活了97岁,24岁起就对中国古代历史情有独钟,多有挖掘与发现。

读他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中国社会史》,不得不佩服于西人治史之深潜、精湛。

一直以来,我都对传记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记得还是20世纪80年代初,刚上大学的我坐在故乡卫河边的草地上,捧读法国传记作家安德烈·莫洛亚写的《雪莱传》,像读那本《少年辛弃疾》一样浮想联翩。后来又读他的《拜伦传》,充分感受到莫洛亚作品的迷人魅力,生动可感且富有小说情趣。他说:“艺术乃是一种努力,于真实世界之外,创造一个更合乎人性的天地。”真是让人过目难忘,记忆尤深。

再后来,就读到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一百年来写得最好的人物传记。一个准大师,写另一个真正的大师,既没有仰视,也没有疏离感,娓娓道来,不急不徐,就像作者生活在那个时代一样,就像作者始终跟在传主身边一样,伴着苏东坡走过清风般的一生,看着他,说着他,也在替他说话。

难能可贵的是,书中没有解释,没有注释,没有直接引语,甚至没有生僻字。语言明白晓畅,文字质朴自然,不但毫无浅显之嫌,相反倒文气十足,古风犹存。大都是云淡风轻的叙述,能讲故事的地方讲故事,不能讲故事的地方说道理,或者还有一点分析和感想。

杂文家严秀曾经说过:深入浅出是通俗,浅入浅出是庸俗,深入深出犹可为,浅入深出最可恶。

这是我喜欢的写法,也是我认同的风格。

如果说本书中还有需要特别说明的地方,无外乎以下几点。

按时间为主线,突出着力了宋金最高权力阶层的更迭,还原两国战与和的变化脉络,勾画出国家大势及重要事件对传主命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尽力去触摸其细微的情感波动与命运跌宕的规律。

人物方面重点写到南宋相关抗金将领和与传主重点交往的主战派,不惜浓墨重彩,描写传主与南宋一些重要学者、诗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此外,对那些并非同时代的人物,但凡涉及,也都对相关典故有所交待。

考虑到青少年读者的需求,凡是传主任职和游历之处的历史与地理风貌,都有稍微详细的描写,一是试图展示人物与地方的内在联系,二是有意识加大文化地理因素比例,免得读者将之浮掠而过。

在学术界已经有定论的地方,适当加入了一些合理想象。历史的细节无法彻底还原,正确的逻辑引导下努力使之文学再现,比如灵岩起义、擒杀义端、勇闯金营、扑灭茶军等。史料上只有吉光片羽之地,出于增加故事性和完善人物性格,增加了一些推理而出的情节,比如金人杀父、攻打历城、东平破城等,当与不当,还望方家指教。

另外,有些年份,有些地方,还存在不少史料缺乏之处,只能予以省略,以后随着材料的发现和掌握,再来充实。

感谢济南出版社,感謝姚晓亮编辑。

最后,还要感谢这本书的传主辛弃疾,一个我敬仰已久的大词人,写作过程中,是他不断给我力量,给我启发,给我穿越时空的人生和文学加持。

掐指算来,从读到那本《少年辛弃疾》到现在,正好是40年,和传主离别故乡的时间差不多。用40年走近辛弃疾,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岁月流逝,令人唏嘘不已。

现在,在我的案头,有好多本和辛弃疾有关的书已经被打开,有的没来得及读完,有的页码已经被折角,许多问题还需要去考证,不少细节需要去探寻,一些空白需要去填充。当这本书稿初步收尾时,我忽然意识到,似乎有一件什么事情才刚刚开头。

我知道,这事儿还没完。

辛弃疾画像。

(本文原为《剑胆诗心北国魂——辛弃疾》一书后记,未收于书中,题目为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辛弃疾作词限酒
辛弃疾、党怀英决蓍分手原因探析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
辛弃疾的作战和治军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