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润琳
我们常常希望表现得博学,在别人面前卖弄自己,甚至不惜“打肿脸充胖子”,也要将自己的无知粉饰,却在无意间将无知积累得越来越多。无知代表了无限未知,无限可能,只有承认无知、不畏无知才能知道更多。
苏格拉底在世人眼中是智慧博学的,可这样一位智者却说:“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无知像是一望无际的海,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我们总是因为畏惧望而却步,却未曾想到,黑夜里的海面上也有遥远的灯塔。
“无知者无畏”,正因无知,才有更多知道的可能。无知是一种智慧,看到自己的无知,包容自己的无知,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世界;无知是一种勇气,承认无知并不丢脸,只有认识无知才能逐步促成有知。
哲学家芝诺将已有的知识比作一个圆,圆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越会发觉未知的更多。这样看来,能大言不惭地说出“我知道”的人本身才是最无知的。他们生怕别人知道他们的浅薄,迫不及待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一星半点显露在别人面前,却不知道恰恰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无知者是不自由的,因为和他对立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黑格尔如是说。的确,面对未知,无从下手,我们无法自由,但面对未知我们又是最自由的,我们可以自由驰骋,毫无束缚。无知是一把尖刀,剖开不为人知的伤口,选择将伤口暴露的人,会看见伤口在阳光下慢慢愈合;选择将伤口藏匿的人,终有一天会感受到伤口腐烂的剧痛。
不畏无知,方能觅得真知。
(编辑:关晓星)
评点:钱湘健
无知,似乎是个贬义词,人人都想逃离无知。可作者却赋予了无知新意,对无知有自己独到的思考。文章从承认无知,无知才能知道更多开始,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然后运用引证、比喻论证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无知的意义,无知中蕴含着光明的希望,无知能促成有知,無知能让人获得真正的自由。文章层层推进,由浅入深,旁征博引,语言蕴含哲理,体现出作者非凡的思想深度和文字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