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溺水事件的高发期。调查显示,不光是江河湖海边溺水事件高发,居家用水也隐藏着不少风险。
对于缺乏自我防护能力的婴幼儿(特别是学步期儿童)和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来说,家里的浴缸、厕所、水桶、鱼缸等都是潜在的溺水发生地。首先,应该禁止学步期儿童进入浴室和厕所,防止孩子靠近装水的水桶、水盆、浴缸、鱼缸等哪怕只是有浅水的地方。对在浴缸洗浴或嬉戏的孩子,应该保证时刻有人看管,且在伸手可及的范圍内。
另外,老年人长时间受热会导致血压下降、虚脱等急性心血管症状,应该避免长时间使用盆浴。对有泳池、水上园林、鱼池等设施的私家宅院或住宅小区,应该加建护栏、警示标识等安全措施,严禁儿童单独在相关区域玩耍停留;行走不便或自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也应该减少独自进入上述危险区域的次数。
发现家中有人溺水,应第一时间让其脱离水域。对清醒的溺水者,需要监测患者病情,注意保温;如意识不清,应迅速判断呼吸和循环征象(脉搏、肢体活动、发声等),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连续5次),并实施心肺复苏(按压、通气以及电除颤)直至患者恢复心跳或专业人员到达接手。对仍有呼吸的患者,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尽快送医院。溺水者无论轻重,均应送到医院进一步观察、诊疗,防止潜在或后续健康损害。需要注意的是,发现溺水者后,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拍打后背或让其头朝下把水控出来,其实这一行为会耽误心肺复苏时间,降低施救成功率。
在户外或游泳池,当发现有人泳姿异常、拍水挣扎、头部在水中异常起伏或头面部朝下静息漂浮,首先应立即通知附近救生员或拨打急救电话;其次,应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帮助溺水者脱离水域。
(《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