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教学资源建设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2020-08-19 06:47任俊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多元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摘要:针对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缺陷,在“多元”教学资源建设背景下,提出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法的研究。搭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框架,整合多渠道教学资源;设立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入“慕课”双线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式,提供学生线下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开发教学资源;引入驱动式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方法,树立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正确认知;基于校企合作增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平台,提高学生与社会岗位的适配程度,促进行业发展。

关键词:“多元”教学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0)19-011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進了社会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受到了教育市场的重点关注[1]。熟练使用计算机完成指定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因此大部分高校开展了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尽管高校管理者对该专业的重视程度已经逐步提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潜在一些教学中的问题有待解决。例如: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较大,教师无法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导致整体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较低;教学中缺少专业化实践课程,尽管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真正的上机实践操作,造成毕业生与社会计算机岗位脱轨;由于学生对于自身未来就业规划不同,因此在课堂中学习的侧重点不同,且教师在课程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完善,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相对单一,导致学生无法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传统的教学理念相对陈旧,部分学生由于计算机基础能力较差,且教师对于该部分学生的关注度较少,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恐惧该课程的学习。

综合上述分析,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知识点较琐碎、教学任务量大等特点,以此,针对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存在的缺陷,下述将从课程框架、课程目标、授课模式、课程教学方法、课程实践平台方面,基于“多元”教学资源背景下,开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详细探究。

1 基于多元教学资源搭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框架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针对多种不同专业学生实施的,以此,首先应完善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框架,引导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点。整合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总体课程中的课时,依照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结合计算机行业在市场的发展趋向,规范课程体系[2]。如表1所示。

根据上述表1 中表述信息,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框架共分成三个主要部分,包括基础计算机办公软件的熟练使用、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以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为主体的拓展教学。其次,整合多渠道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生对于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的需求,在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开放传统教学课堂,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新学生学习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在课程框架规划前期,教师可采用市场调研的方式,整合市场内有关软件开发企业的发展现状,在课堂上提供学生行业发展实时数据,将重点或难点学习知识按照教材要求,划分成若干个知识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发现自身专业方面的漏洞。最后,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向教师提出疑问,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时学习动向,进而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均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前提,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起到提高教学针对性的作用。

2 设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预计值,以此,基于上述设计的课程框架,以下将从知识点、技能应用、情感表达3个方面,开展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其一,遵循专业性原则,划分课程总体学习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及单元学习目标,结合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由教师安排不同课时的教学任务。在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可采用发散性思维培训方式,调整教学步骤,设计教学活动,整合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接受能力,延展专业知识点涉及范围,满足有关教育部门的专业评价标准。其二,当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的条件下,采用划分课堂学习小组的方式,设定小组不同学习任务。例如,设定A小组采用C++语言完成贪吃蛇小游戏设计的语言框架;设定B小组使用JAVA语言完成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框架设计;设定C小组作为裁判,评估两个小组学生对于专业技能在应用中的掌握程度。一方面可提升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在提高理论知识记忆的同时,提升学生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满足技能应用课程目标的设计。其三,以情感导向为课程改革线索,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仅起到引导及鼓励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树立学生对该专业的正确认知,联合高校心理辅导部门,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动态,避免由于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造成其心理压力过大,引导学生正确学习的同时,提升学生抗压能力。

3 引入“慕课”双线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式

结合信息化社会为课程改革提供的现代化教学技术,下述将引入“慕课”课程模式,综合整理多元化教学资源,提出线上线下双线教学的方式,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一方面,教师可在课前采用录制微视频的方式,提供学生线下学习资源,学生通过账号识别登录校园官网,结合自身需求及课程中的重点难点,连接互联网设备,有针对性地下载视频,利用课下空余时间,观看教师上传的视频,使传统教学脱离时间及空间的限制。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教学资源的单一性,教师可利用课下时间开展线上视频教学,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修部分线上课程,作为该学期学生的选修课程。多元化资源教学理念的提出为学生营造了相对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在线上教学中,设计多种学生互动活动,与在线学生开展线上交流沟通,学生可随时向教师提出教学中的疑问点,由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采用上述双线课程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程度,增进了两者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资源,同时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可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促进教学目标高质量完成。此外,慕课教学提供了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平台,针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感情表达方面问题,学生可在慕课平台上匿名与教师沟通,增进师生感情,建设学生健康的心理。

4 引入驱动式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方法

根据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现状,引入驱动式课程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由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采用观看微视频的方式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在课程建设中,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实践调研活动中,包括利用课余时间与教师到市场中了解计算机行业的发展趋向、现代化技术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有助于学生提高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树立对计算機专业的正确认知。具体流程如下图1所示。

结合上述图1中表述信息,结合课程专题要求,由教师及学生双方共同商讨课程专题教案,同时采用独轮商讨的方式输出终期课程方案。采用上述课程设计方法,可提高学生在专业课程中的参与程度,有助于学生掌握课程的基础搭建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基于校企合作增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平台

结合当下校企合作研究的深入,下述将从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平台层面,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其一,提供高校计算专业学生专业的学习工具,根据企业在市场的运行现状,联合高校在平台搭建学生虚拟实践空间,由企业提供计算机课程教学真实的项目案例,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程度。平台结构如下图2所示。

根据上述图2中表述信息,教学实践平台在课程改革中的主要功能是引入“工学交替”教学方式,由企业员工与高校专业教师共同参与搭建学生产教研实践基地。引导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计算机有关项目建设,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满足教学资源的互利共享。其二,由企业员工提供学生平台实践线上指导,设定与市场发展趋势相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基础专业课程教学方案,供给学生多种学习工具,并将该部分成绩作为评估学生期末成绩的关键指标,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向市场内计算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6 结束语

基于当下社会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受到了教育部门及有关教育学家的重点关注,以此本文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背景下,开展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详细研究。营造了学生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改革实践,超过80%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存在明显的提升,尽管仍有少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性较低,但仍在调查中表述,对自身后期学习存在信息,会严格遵循教师的安排完成剩余学业目标。以此证明了本文的改革方法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效美,巩艳华,薛梅,等.基于“互联网+”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5):041-042,046.

[2]吕亚丽,冀素琴,张普洋,等.MOOC理念下的地方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以山西财经大学为例[Jl.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18):57-58.

[3]运海红,黄成哲,李雅,等.OBE理念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4):74-76.80.

【通联编辑:张薇】

作者简介:任俊军(1976-),男,河南淅川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网络安全、人工智能。

猜你喜欢
多元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