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互關領事館,所為何事 南海起戰火機會愈來愈高

2020-08-19 09:26譚志強
澳门月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美國中國特朗普

譚志強

前 言

7月21日,美國政府突然宣佈關閉中國駐美國德克薩斯洲休士頓(侯斯頓,Houston)領事館,下令中國外交人員全部撤離該館,並對外暗示該領事館人員在美國進行間諜活動。7月24日,中國宣佈關閉美國駐四川省成都領事館,也同時命令該館人員全部撤離,以作回應。

美國和中國各自下令關閉對方一個領事館,究竟哪一方損失更大,如果將閉館行動放在一個更大的美中關係脈絡上分析,美國政府是否會將挑釁行動逐步升級,在南中國海主動挑起一場“小規模軍事衝突”,這才是大家最關注的。

趁機關閉成都領事館

其實更有好處

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的業務主要集中在領事服務方面。該領事館於1979年設立,是中國在美國最早設立的總領事館,其服務區域包括美國東南地區八個州和一個聯邦領地,即德克薩斯、俄克拉荷馬、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密西西比、阿拉巴馬、喬治亞、佛羅里達州、波多黎各。

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於1985年設立,服務地區是中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貴州、西藏和重慶。而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服務的區域,由於涉及到西藏和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具有較強的戰略安全性質,一直都有在暗中推動“顏色革命”,操控西藏內部事務,不斷進行滲透,為中國製造麻煩。

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的業務主要是服務在德州的華人華僑,在其他業務上遠不能同紐約、舊金山等領事館相比,戰略安全作用相當有限。

故此,即使雙方的指控均屬實情,對中國來說,趁機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拔掉一顆“顛覆基地”,仍是比較有利的。

美國可能在南海主動挑釁

與此同時,美國不斷在南海對中國加碼挑釁,包括美軍不斷出動RC-135、E-8C、P-8A、RC-12X等偵察機偵察南中國海,出動B-1B、B-52H轟炸機對中國管理的島礁進行模擬攻擊,甚至首次派出兩艘航空母艦戰鬥群,在南中國海進行軍事演習。

美國國務卿龐佩奧(Michael RichardPompeo)最近的3次出手,包括:7月13日,首次否認中國在南中國海的九段線主張,呼籲南海周邊國家共同抗拒“海上帝國”;7月21日,以“侵犯知識產權”和“間諜活動”為名,要求中國在3天內關閉休斯頓總領事館;7月24日,在美國尼克松總統紀念圖書館演講中,宣稱美中傳統交往方式已經失敗,今後將區分“中共”與“中國人民”,呼籲全球盟友聯手施壓,逼迫“中共政權”改變,其實已經迅速拉高政治和軍事的“反中”姿態。引起南中國海的美中對抗情勢日漸高漲,同時也令美國向臺灣當局租借南沙主島(太平島)以作軍事用途的機會大增。

首先,太平島距離中國擁有駐軍的渚碧島約60公里,距離永暑島、美濟礁約150公里,3個島礁都落在美國火箭炮的射程之內;其次,太平島機場跑道長達1200公尺,寬30公尺,東停機坪就可停放兩架C-130運輸機。如果美軍以太平島為“前進基地”,攻擊這3個中國人造島嶼,短時間就能用密集火力造成重大破壞,也可快速撤離,讓中國根本來不及反應。

換言之,美軍極有可能以太平島為立足點,發展為南海的“前進基地”,藉此向中國控制的南中國海各個島嶼及島礁,主動發起攻擊。因為,在南沙使用“前進基地”(太平島)去攻擊中國控制的南中國海各個島嶼及島礁的軍事行動,規模和風險都是可控的和輕微的,但對中國造成的損失卻是巨大的,而且還會得到所有中國政府以外的主權爭議有關國家和地區(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汶萊、菲律賓、台灣)政府的支持,故此,採取武力手段挑釁中國,便成為美軍“人人支持、只賺不賠”的一個“理想選擇”。

不但如此,美國《華盛頓郵報》早就披露,台灣最高領導人蔡英文4年之前訪問美國時,就與美國政府暗中達成“3大承諾”,其中一個就是“出租太平島”予美國。

即使民主黨上台,還會打壓中國

美國政府關閉中國駐休士頓領事館,馬上引起中國以牙還牙地關閉美國駐成都領事館,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更公開講話,強調“中共”不等於“中國”,並呼籲中國民眾與中國共產黨對抗。此舉反映出,現任美國政府正在落實“國家戰略報告”中以“頭號競爭者”、“頭號敵人”去形容“中國”的態度,以“中共”而非“中國”去形容目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與過去性質完全不同的官方表態。因此,大家不要低估目前美國政府全力“打壓中國”的決心。

由於“打壓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兩黨的“共識”,故此,大家亦不能奢望如果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勝選上台,美國政府就會改變“打壓中國”的基本態度,最多不過是回復到奧巴馬總統時代比較隱晦的“重返亞洲”,亦即“嘴巴不說,手裡的棍子還是猛打”而已。

特朗普(川普、杜林普Donald Trump)及共和黨利益集團,大多數是“有利則去,無利則止”的工商界人士,吃相難看,終究還是明目張膽,比較容易應付,換了還有“意識形態”包袱(自由、民主、人權之類)的拜登及其民主黨支持者,就更加難以糾纏,

何以致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尼克遜,Richard Nixon)於1972年訪問中國,對中國放棄“圍堵政策”(containment),推行“介入政策”(engagement),簽署《上海公報》以來,美國的“介入”中國,是一直希望中國能在改善其人民的生活之後,培養出一個“中產階級”,並逐步走向“歐美式民主政治”的道路。

1979年中國宣佈“改革開放”之後,到2011年之間,中國以乎真的走上了這個方向,美國對此一度是充滿希望的。然而,2012年之後中國的內部發展,反映出中國始終沒有變成美國希望的那個模樣,最近中國還成為“世界第二大國”,又放棄了鄧小平的“韜光養晦”外交方針,通過“大外宣”到處揚言“中國夢”、“一帶一路”、“中國製造2025”等等,威脅到美國的“世界第一大國”地位,情況便不一樣了。

迄今,美國不管從領導層到一般國民,不少人已經放棄“改變中國”(to change China)的念頭,明白到中國不可能變成美國所希望的那種“歐美式民主國家”。希望愈大,失望愈大,失望造成的挫折愈大,挫折造成的攻擊性便愈高,如果再有一些特殊因素(美國總統大選)介入,選擇“小規模的軍事衝突”以提升民望,往往便成為“在位者”(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理性選擇”。

去年民意支持率還遙遙領先,今年卻因瘟疫流行、經濟衰退、黑人抗議等事件,導致支持率大跌的特朗普政府,目前便正處於這個“民意陷阱”之中。

戰略大師克勞斯維茲說過,“軍事是政治的延長”,如果美軍主動襲擊建有機場的美濟礁、永暑礁和渚碧礁,對中國造成的破壞最大,引起的國際關注程度也最高,在美國國內形成的政治效果(特朗普競選連任)最明顯。即使以軍事訓練為由,用導彈或火炮襲擊上述島礁的礁盤邊緣,不襲擊島礁上的設施,避免傷亡,減少外交糾紛,同樣也可以達到其政治目的,只是沒有那麼大而已。

一旦美國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南海與其他中國周邊地區相比,具有規模可控、區域可控、時間可控的特點。由於選情告急,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率,目前在所有民意調查中,仍然大幅度落後民主黨對手拜登(Joe Biden)10%以上,為了爭取連任,劍走偏鋒,在今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以前,突然授權美軍,在南中國海挑起對中國的“小規模軍事衝突”,機會是愈來愈高的。

總 結

總而言之,以前美國宣稱的“壓制中國”,往往只是嘴巴上說一說的“紙上談兵”,現在明顯是在行動上落實了。中國應該清楚區分甚麼是可控的,甚麼是不可控的,同時,在目前“美強中弱”的現實下,儘量避免和美國發生直接的軍事對抗,優先考慮戰爭風險和國家長遠利益,這樣才有可能逃出“修昔斯底斯陷阱”,不致淪為被“超級霸權”的美國又一次成功打壓的“敗方”。

最後,澳門、香港、台灣三地,如何在美國和中國兩隻大象打架的險境中,苟且圖存,台灣的蔡英文當局已經選定了站在美國一邊,香港就因為出現了一位“奇葩女特首”林鄭月娥,都是暫時無藥可治的了。澳門就當然有藥可治,到目前還應付得相當出色,不過,未來一段日子之內,大家再無可能回復到2014-2018年,“金沙效應”到“美中貿易衝突”之間的繁榮時光,應是可以預期之事。再加上全球性瘟疫(新冠病毒)來襲,大家“食穀種”最快都要食到新冠病毒的“疫苗”正式出臺,才有可能舒緩就是。

(本文作者是兩岸評論員、專欄作家、電台電視網路節目主持)

猜你喜欢
美國中國特朗普
Flower Seeds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国版Zara
美國東亞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特朗普为何执意买格陵兰
China-Bangladesh Cultural Exchange A“Belt and Road”Success Story
特朗普放话要会鲁哈尼
特朗普访华
中国哪里最AI
美国时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