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食品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及创业教育改革探析
——基于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的调研数据

2020-08-19 10:26:1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食安生源大学生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 济南250100)

至2018年,我国有300余所院校开设食品专业,每年食品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3.2~3.6万人之间[1],受整体就业局势的影响,食品专业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就业水平都偏低,就业压力逐年加重。为了应对就业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着重提到要“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教育部相关政策引导下创业教育在大学逐步普及。《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近5年来,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率从2011届的1.6%上升到2017届的3.0%,超过发达国家近一倍[2],创业率的大幅提升与国家政策的引导,高校创业教育的普及有着密切关系。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大学生创业平均成功率仅为2%,该水平远低于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平均水平20%[3]。这说明目前高校推行的创业教育还有待改革完善,而改革完善创业教育很重要的一点是建设结合学科专业背景的创业教育课程。只有了解食品专业大学生真实的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才能有效定制食品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但目前国内学者对食品专业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能力的调查研究较少,本次调研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食品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及创业能力开展调查,以期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探讨创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调查以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为研究范围,涵盖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工)两个本科专业大二、大三学生,鉴于两专业大四学生参加毕业实习、大一学生未接触专业及创业教育课程,故调查未在这两个年级展开。

1.2 问卷调查法

参考黄怡[4]的调查问卷编制了《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有15道题目,内容涉及大学生对创业的认可度、兴趣、目的、计划、能力、创业方向等方面,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食品专业大学生创业意愿与创业能力进行调查。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研究于2018年3月集中在我校食品专业学生中开展网上问卷调查,共填写调查问卷361份,其中有效问卷346份,有效率为95.84%。由表1可见,来自食安和食工专业的被调查学生比例接近1:1,来自大二、大三的被调查学生比例接近1:1,比例均衡;被调查学生中男女比例接近1:1.6,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比例接近1:2,虽存在差异但与我校食品专业学生情况相符。因此本次调查样本合理、有代表性。

表1 调查基础信息表

2.2 大学生创业意愿调查

2.2.1 大学生创业认可度调查

对大学生创业认可度调查发现,调查样本中绝大多数学生认可自主创业,将创业视为“实现理想的一种途径”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证明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不同专业学生调查发现,食工和食安专业对自主创业持认可态度的学生比例相近;但持反对态度的学生食工专业有3.70%,食安专业有1.09%,两者相差2倍以上,整体而言食工专业学生对创业认可度较低。对不同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大二、大三学生对创业认可程度非常相近,年级因素影响不大。对不同性别学生调查发现,对创业持认可态度的男生占94.81%而女生占98.10%,持反对态度的男生占4.44%而女生仅占0.95%,表现为女生对创业更加认可,而男生态度更加保守,这与我们传统认知有所区别。对不同生源地学生调查发现,农村生源学生和城市生源学生对创业持认可态度比例仅相差0.63%,表明不同生源地对大学生创业认可度影响不明显,大学生接触创业概念大多是在进入大学后,其原有生活环境和经历对其影响较小。

2.2.2 大学生创业兴趣调查

对大学生创业兴趣调查发现,选择 “很有兴趣”及“比较有兴趣”的学生占56.94%,有10.40%的大学生表示对创业 “不是太感兴趣”或 “没兴趣”。对不同专业调查发现,食安、食工专业对创业表现出兴趣的学生比例相近,但选择“没兴趣”选项的学生中,食工比例是食安比例的近7倍,这与之前调查创业认可度的结果相一致。对不同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大二、大三有创业兴趣学生分别占62.00%和50.00%,随着年级提升创业兴趣反而下降,这值得在创业教育中探讨。对不同性别学生调查发现,对创业感兴趣男生比例比女生高14.47%,女生选择“兴趣一般”一项占比较高,女生虽对创业更加认可,但对自身创业兴趣较低。对不同生源地学生调查发现,农村生源创业兴趣度更高,但与城市生源差别较小。

2.2.3 大学生创业计划制定、执行情况调查

对大学生创业计划制定、执行情况调查发现,有72.54%的学生考虑过创业计划,但仅有1.73%的学生已按计划开始创业。对不同专业调查发现,食安专业学生考虑过创业计划人数占69.60%,而食工专业占75.90%,虽然从创业认可度和兴趣度上食工低于食安,但食工学生对创业有更加实际的计划。对不同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年级因素对创业计划制定、执行情况影响差别不大。对不同性别学生调查发现,考虑过创业计划的男生有80.74%,而女生仅有67.30%,性别因素对该项调查影响较大。对不同生源地学生调查发现,城市生源选择“考虑过创业计划”的占比比农村生源低10.81%,但已开始创业人数是农村生源的4倍。

2.2.4 大学生创业目的调查

对大学生创业目的调查发现,有一半以上学生以赚钱为创业目的,当代大学生更重视创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对不同年级学生调查发现,以赚钱为创业目的的大三学生占比58.90%;而大二学生占比44.50%,大三学生面临毕业,压力更大,更重视创业带来的直接效益。对不同性别学生调查发现,有59.26%男生以赚钱为创业目的,而女生仅有45.02%,两者差距显著,这应该与男生被赋予赚钱养家的责任有关。对不同专业学生、不同生源地学生调查发现,食安和食工专业、农村生源与城市生源对创业目的的选择相近。毕业即创业大学生中仅有约46%的创业者3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2],超过一半以上创业者选择中途退出,这与创业目标设定过于急功近利不无关系。

2.3 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

2.3.1 大学生创业能力自我评价调查

“大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能否满足创业要求”的自我评价结果显示,有66.18%的学生认为自己“不满足”,有26.59%的学生“不清楚”。对不同专业学生调查发现,食工和食安专业学生选择“不清楚”和“不满足”的人数比例相近,但食工专业认为“满足”的比例是食安专业的近2倍,食工专业学生创业信心更足。对不同性别学生调查发现,72.99%的女生选择“不满足”,比选择该项的男生高出17.43%,而选择“满足”的男生比例是女生的3倍,男生对自身创业能力更加自信。对不同年级和不同生源地学生比较发现组间差异不大。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自己缺乏创业必备的能力,更有一部分学生不清楚自身是否具备创业能力,这是现有创业教育的短板。

2.3.2 大学生创业方向选择调查

选择正确的创业方向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对不同专业学生调查发现,两专业学生选择相近。对不同年级学生调查发现,大二学生更重视自己的兴趣,选择该项的占43.00%,而大三学生更重视市场需求,选择该项的占40.41%,并且大三学生更愿意从熟悉的行业入手创业。对不同性别学生调查发现,选择以兴趣和以需求为导向创业的男生分别为42.22%和36.49%,比例相近且均高于女生,女生对于从熟悉行业入手创业表现了更大的认同。对不同生源地学生调查发现,农村生源学生创业更愿意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城市生源学生创业更多从市场需求进行定位。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创业方向的选择很少以自身专业为方向,缺少专业知识扶持的创业,往往难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创业成功率也随之大大降低。

2.3.3 大学生创业前准备情况调查

创业前准备是积累创业经验进而成功创业的基础,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学生选择 “到企业实习”作为创业前准备。从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生源地的调查中,到企业实习都是主要选项。除此之外,不同专业之间,食工专业学生更愿意看创业书籍,占比16.05%,而食安专业学生更愿意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占比14.67%;不同年级之间,大二学生更愿意参加创业设计大赛,占比13.50%,而大三学生更希望求助创业型企业家;不同性别之间,男生更希望通过看创业书籍进行创业准备,而女生更希望参加创业设计大赛;不同生源地之间,农村生源选择看创业书籍的比例较高占15.61%,城市生源选择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和求助创业型企业家两项较高。从调查来看,去企业实习是学生最为认同的积累创业经验的途径,但是创业和就业还是有一定本质区别的,参与企业实习更多获得的是工作经验而不是创业经验,相较而言参加创业设计大赛是完善创业计划、积累创业经验和获得创业支持的有效途径,学生欠缺对创业大赛的重视,这在今后的创业教育中应注意加强。

2.3.4 大学生应对创业失败能力调查

大部分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一次甚至数次失败的经历,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应对失败,也是衡量创业者创业能力的重要方面。88.00%的被调查学生在创业失败后会选择“等待时机,积累经验”,从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生源地的调查中,都给出了相近的选择,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理智的面对创业失败,在创业上不盲进、不盲从。

3 创业教育现有问题及对策

3.1 现有问题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食品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创业积极性高,但创业计划制定、执行情况差;(2)学生创业目的过于急功近利,不利于创业项目的长远发展;(3)学生对应具备的创业能力认知不清,不能正确进行自身创业能力评价;(4)创业方向选择存在偏差,忽视了自己的专业技能;(5)创业前准备简单、薄弱,对创业设计大赛重视度不够。通过文献调研发现,以上问题在不同专业、不同高校大学生中有普遍性存在,但目前所采用的创业教育模式、教学内容都无法切实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上述问题[6-8]。

3.2 对策与建议

3.2.1 加强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传统创业教育团队的建设是以创业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主,团队人员知识背景、工作经历、研究方向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在创业上的多元化需求。其次,创业教育团队的整体师资力量投入存在严重不足。要创建一支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团队大人应更加多元化,除现有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外,还应优选一些有创业热情、研究方向有科技转化潜力的专业教师作为专职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充分利用该部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邀请有创业经验的校友、成功的企业家或创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在创业教育中借鉴其创业经验,形成一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团队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国内外学术交流,逐步增强团队成员创业指导能力,全方位的开展教育活动。

3.2.2 创业教育应融入专业教育

目前,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还是独立于专业教育之外的课程体系,对不同的专业往往采用同样的培训内容与模式,缺乏专业针对性。食品专业作为工科专业,既有其创业的专业技术优势,也有缺乏金融知识、管理能力的弊端。创业教育应紧密结合食品专业特点,构建带有学科背景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进而构建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创业教育融入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食品专业大学生立足专业开展创业,增强创业竞争力。

3.2.3 创业教育对接创业大赛

相较于创新设计大赛,创业设计大赛门槛高、了解少,从而被学生所忽视。但与参与工厂实习相比,创业大赛是一个更系统的模拟创业、开启创业之路的捷径。在今后的专业课程教学、创业教育中应重视这方面的指导,在教学中融入创业设计项目,以创业项目带动教学,以教学推动创业项目开展。通过一门专业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一项创业项目,通过参与创业大赛不断培育完善创业项目计划,积累创业经验。

3.2.4 创业教育应加强创业价值观教育

许多创业成功者都曾说过 “但凡以赚钱为最终目标的事业,终究很难取得大的成功”。在创业之初,很多人面临的是大量投入少量回报、甚至没有回报的局面,如果以赚钱为创业目的,往往会导致创业的半途而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目标是提高自主创业成功率的前提。创业价值观是学生进行创业的指导思想,其对创业目标的设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5]。因此在创业教育中应加强创业价值观教育,解决大学生创业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重物质、轻精神,求近利、缺远视,缺乏社会责任感等问题。

3.2.5 创业教育中构建创业能力评价体系

难以认清现有创业能力水平,是制约学生发展、完善自身创业能力的瓶颈,在创业教育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创业者需具备哪些创业能力,及自身能力水平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将现有的“创业能力量表”、“管理能力量表”、“风险感知能力量表”、“社会能力量表”等不同评价量表进行改良与整合[9-12],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创业能力进行合理的综合评价。

4 结语

食品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强、与产业关联紧密的特色专业,该专业毕业生具有自主创业的先天优势。随着食品学院近几年对应用型教学的强调;认知实习、创业课程的开设;校企合作的加强;创业大赛的组织,创业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出现了许多“在校创业”和“毕业即创业”的成功案例。但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也发现对于更多食品专业学生而言,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创业意识仍然欠缺、不明,急需更切合本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的深入引导。这就需要进一步积极建设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业大赛项目的融合;完善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体系,达到促进食品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契合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导向。

猜你喜欢
食安生源大学生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临平区市场监管局 推进基层星级食安办建设 激发食安共建共治新格局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58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食品界(2022年10期)2022-10-19 12:01:34
喜迎建党100周年 “中驼”杯我与食安同行书画展开幕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2017食安纵览:稳中向好的同时仍需把握平衡创新
食品界(2018年2期)2018-03-28 08:23:58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