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居”将来如何发挥作用

2020-08-19 02:09北京牛伟坤
金秋 2020年3期
关键词:医养分会养老

文/北京·牛伟坤

主持人/鹿儿 关注邮箱:guanzhu2019@sina.com

特别策划征稿启事:《请不要打扰我》

心理学家海灵格在“家庭系统排列”中明确指出: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角色乱了,家庭就会隐藏危机。

父母与孩子是不同的个体,会有交集,也有彼此独立的部分,在我们有交集的地方,我们彼此亲密。但我们也要尊重彼此独立这个部分的存在,不随意打扰,不过多过深地介入彼此的生活,是爱的尊重与理解。父母与孩子到了人生的某一阶段需要的是“请不要打扰我”。

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你有请不要打扰我的故事要讲,欢迎投稿。

稿件要求:必须原创,情感真挚,题材不限,字数2000字左右。

投稿邮箱:

guanzhu2019@sina.com

联系电话:

029-87397289

“人这一生,最后两年花费的医疗费用占一生的80%。”在原卫生部部长高强看来,健康地活着,是每位老年人对社会做出的最大贡献。

经过两年筹备之后,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医养居分会正式成立。分会集结了来自医疗、保健、中医药、建筑、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的院士、专家、教授,所组成的“超豪华阵容”将为我国应对老龄化现状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长持续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普遍问题,但人们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却知之甚少。2019年1月26日,中国首部《老年健康蓝皮书:中国老年健康研究报告(2018)》(下称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蓝皮书提到,2018年《世界卫生报告》显示我国健康期望寿命首次超过美国。

蓝皮书指出,2000年-2017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1亿人,占总人口比重从10.2%上升到17.3%。预计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总量会超过2.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接近20%。

相比于日本的“边富边老”和新加披的“先富后老”,我国称得上“未富先老”,且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未富先老”的国家。

数据显示,我国期望寿命在快速增长。从1949年前的34.7岁,且男性(34.8岁)略高于女性(34.63岁),到2016年的76.4岁,且男性(75.0岁)低于女性(77.9岁),期望寿命的增加,意味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加重。

与此同时,老年人的疾病谱正加速改变。

蓝皮书分析指出,在各种健康问题中,造成中国老年人疾病负担的首要健康问题包括:脑卒中、恶性肿瘤、缺血性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心理健康问题所导致的疾病(如抑郁、自杀和老年痴呆症)、高血压性心脏病、跌倒。而这其中的一些慢性疾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管住嘴、迈开腿、安心睡。”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远立指出,有意识地克服毛病、加强运动,是防止慢性疾病发生的主要途径。

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老龄蓝皮书: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印证了这些问题。蓝皮书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寿命质量并不乐观,约三成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好。其中,城镇、男性、低龄、文化程度较高、有配偶、非独居的老年人健康状况相对更好。在患病状况方面,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比例较高,逾三成老年人听力状况有问题、超过一半老年人牙齿状况不好、约六成老年人疼痛感较为严重;在日常保健行为方面,超过一半的老年人参加了体检且从不吸烟、喝酒和服用保健品,但是几乎一半的老年人也从不锻炼、睡眠质量不高。

而关于健康问题,不少老年人虽然重视,但存在很大误解。对此,李玉峰深有体会。

被保健品耽误病情

李玉峰是医养居分会会长、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老年医学工作者。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与老年病人打交道越来越多,他深切地感受到,很多前来就诊的老年人面临的一大问题是“医养不分”。

有一部分老年人完全忽视了“养”,将一切问题都诉诸“医”。“在我的门诊病人中,有约三分之一并没有器质性病变,很大一部分属于更年期或用目前的专业名词叫:焦虑抑郁状态。”李玉峰介绍,有的病人做过三次造影显示都没有问题,但依然不停地就诊。“疾病与症状有时候并不完全对应。”他表示,对于这些人来说,“医”可能不是最重要的,心理的疏导、平时的养护反而显得更为关键。

与之相对的是,也有很多人让“养”替代了“医”——鱼龙混杂的养生知识让很多人钻了空子。“许许多多的中老年人,听了社区免费查体的劝说,或者看了电视台的一档养生节目,或者听了一起跳广场舞的邻居的话,就开始使用一些保健品或者养生方法,往往花了很多钱还耽误了病情,对此却浑然不知。”

职业生涯中遇到过的一些两难问题也给李玉峰带来了很多思考。比如,一位90岁的老人发病,送到急诊室抢救后,情况一切稳定。这时,应该将老人送到监护室持续观察,还是直接送回家?最完美的方案或许是既可以在家观察,又能在必要的时候获得及时的医疗救助。“应该有一个可以实现医院与家进行过渡的地方。”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能提供这样条件的养老社区还不多见。

此外,在李玉峰看来,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也是被忽略的一个要素。其实,疾病与居住环境有密切的关系。相关数据显示,高血压病人在冬天时明显增多,湿润环境能有效缓解鼻炎等。

如何将医、养、居更好地进行融合,为人生最后归宿提供一个适宜的解决方案,成为分会成立的一大宗旨。

“医养居”提供品质养老

在李玉峰的定义里,所谓医养居融合,是指在社会经济、医疗、保健、养老、居住观念和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将传统养老理念、模式与先进的医疗技术及康养居住条件进行科学融合,以提升中老年及整体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目标的新兴综合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

医、养、居各自承担着丰富的内涵,包含多方面含义。一个完美的“医养居综合体”以社区为基地,“医”首先承担着预防、保健、康复职能,同时还包括时时可得的全科治疗,以及适应老年人的、以心脑血管为主的急诊急救系统。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能顺畅与综合大医院对接,拥有高端医疗资源保驾护航。

李玉峰形象地描述了老年人的急诊急救系统:这支医疗队伍既有“尖兵”“特种兵”,又有“消防队”。“尖兵”为专科医生,速度快、精准,可适应老年人心脑血管急性病发作的特点;“特种兵”为全科大夫,全能又综合;“消防队”则在紧急情况下发挥“备用血库”作用。“当然,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情况,需要从业人员拥有非常高尚的情怀。”李玉峰解释道。

“养”也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分为养生、养老与宁养。通过传递科学的保健知识、弘扬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老年人健康快乐越过百岁。李玉峰透露,分会未来将推动建立互联网智能“医养居”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借助专家优势与相关机构合作,推广中医理疗、中药调理为主的服务在居家养老、慢病康复上的应用,推广减龄抗衰相关服务和老年康复产品,贯彻“治未病”的健康理念。

“居”的三方面含义为:居住条件、居住环境和居家养老。目前,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不同的地理环境来改变居住环境。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居家环境模拟系统”已经在使用。李玉峰透露,他们正在指导的北京平谷森林医养居项目中,“居家环境模拟系统”就是主要内容之一——在这个系统中,一个按钮,就能使居住环境模拟出最能缓解疾病、适应身体机能的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此外,从微观上看,综合体的生活环境要进行一定的“适老改造”:楼梯台阶的高度、地面的光滑度、氧气的接入、紧急呼叫系统的配置等都要最大化地符合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医养居综合体即将试点

“医养居分会”成立不久,已经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探索者前来求助。“这说明,医养居的模式在我们国家有着巨大的需求,很多人想做但是不会做。”李玉峰更加坚定了分会成立的必要性。

未来,分会将以强大的医学资源,指导康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立以防治心脏骤停、急性脑卒中等为主要内容的养生、养老急诊急救系统,包括设备的配置、急救的培训等。

据李玉峰透露,北京地区的试点将在位于南四环的“中国德贤-中柬文化康养商旅综合体”项目中展开。来自医养居分会的专家组将对该项目进行具体评估,根据需求匹配二级医院建设方案,建立体检中心,对已完工的建筑进行适老改造,对未开工建设的建筑制定更加详细的建设标准等。此外,华录-风华海淀区紫成嘉园医养居照料中心、山东华泰孙武湖医养居基地等也将陆续推进。

李玉峰认为,从整个行业来看,医养居具体运作形式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分类,“有的是以旅游为特色的旅居式养老,有的是以长期生活为特点的康养式养老。”然而,这两类的建设需要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将是分会未来肩负的重要使命之一。“我们将参与制定、修订、推广和监督医养居领域的相关行业标准,促进康养基地规范及标准化建设,推动旅居养生、养老项目落地和实施。”

同时,分会还将开展与医养居有关的调查研究,设立科研课题,促进医养居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资源整合,为政府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除了标准的缺失,人才的短缺也是这一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李玉峰介绍,曾有某护理学院招收过“医养结合专业”的学生,“宣传时喊得很响亮,但是最后没招到生源,只能取消。”究其原因,在于这个专业确实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既是保姆又是护士,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

对此,医养居分会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学会优势资源,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联合设立医养居研究院,建立医养结合医生、护理护工、康养居住、康养基地规划等医养居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谈及医养居模式的推广前景,李玉峰很乐观。他做了个比喻:多年前,汽车只是有钱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如今,不同收入水平的人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价位和需求的汽车。医养居也会如此,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价位高等局限,但是随着未来发展模式的不断丰富,也将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猜你喜欢
医养分会养老
11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医养当兴
养老生活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多病共存老年患者自护能力及生存质量的作用
安徽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顺利召开
平南采风暨平南文友会大安分会成立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刘贵芳和总理谈了谈“医养结合”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