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程东
美国在南海、东海持续进行军事挑衅,海峡两岸的军事局势也转趋紧张,解放军战机近期更多次绕台引发岛内关切。有台媒17日披露称,台军严格执行“空中执勤战备准则”,飞行员如果未接到“空军作战指挥部”下达的命令擅自开第一枪,降落后即刻移送法办。
据台湾《中国时报》17日报道,去年3月31日解放军军机飞越所谓的“海峡中线”、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下令“强势驱离”后,台军方立即修改“经常战备突发状况细则”,“从台湾12海里领空到海峡中线是拦截区,中共战机飞越中线接近本岛,国军因应作为将会越积极”。今年初,台“国防部长”严德发在“立法院”称,在不升高军事冲突的原则下,解放军战机只要越过“海峡中线”,台军都会依行动准则处置,“从越过中线至距台湾30海里、20海里、12海里甚至领空,国防部都有相应的处置计划”,不过他并未说明具体内容。
报道称,台军方采取的具体应变措施,从广播警告、战机监控驱离到地面导弹部队应对,都有明确的处置规定。一般来说,台军战机现阶段执行空中驱离任务都会挂弹,像F-16战机会挂AIM-120C中程空对空导弹。每次升空警戒监控解放军战机,都会由资深飞行员带队,但为严防空中擦枪走火、引发事端,飞行员没有接到“空军作战指挥部”的命令,不能擅自开第一枪;如果违令,下来马上移送法办。至于地面防空导弹,台军方官员透露,导弹有训练模式与作战模式,以美国卫生部长阿扎访台期间解放军在台湾西南附近空域操演、飞进“海峡中线”为例,当时台军导弹并未打开作战模式锁定对方。此外,大陆无人机也曾越过最南端的“海峡中线”,台军也一样未刻意锁定。
至于“第一击”,蔡英文今年2月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声称,台湾有能力承受“大陆第一波攻击”。台军方人士称,台军虽有“先发制人”的回击能力,但绝对不会发动“第一击”,而是采取“重层吓阻”战略。至于“台方不会发动第一击”的定义,有台媒称,意思是台湾不会因分析大陆将对台攻击就先动手,攻击大陆的军事目标设施。台“国防部长”严德发称,不管对岸来多少导弹,台军要结合地方政府动员防护让军队设施能承受“导弹第一击”。《中国时报》17日称,从陈水扁时期的“境外决战”到马英九当政时的“固若磐石”,再到蔡英文已将军事战略调整为“防卫固守,重层吓阻”,可以看出台湾军事战略的摆荡常处于两难局面,“不过,不管是蓝绿谁执政,一致强调台湾不会发动第一击”。
当然,关于大陆的“第一击”,岛内也是相当关注。有台媒注意到,大陆去年7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说得很清楚,大陆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70年来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解放军今年以来加大了绕台次数,光6月就有10次。日前,解放军东部战区又透露多军种在台湾海峡和南北两端进行实战化演练。《联合报》称,目前台海情势的危险不在于某方想打一场大战消灭对方,相反大家都只想要有场“可控的小冲突”,但小冲突未必能控制得住,大冲突更是由小冲突演化而成。文章称,美国和大陆的交战准则不同,美方往往第一线指挥官或驱逐舰舰长,遇到威胁甚至是火炮雷达锁定,都可以决定先发制人、攻击敌方,这让擦枪走火非常可能发生。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讲座教授曹俊汉17日撰文称,美国为挑衅大陆首先出手,频打“台湾牌”紧逼靠近其红线边缘,而台湾无疑处在战争前沿,将立即面临赛局模式中“零和”或“非零和”的境地。联合新闻网直言,解放军军机越过“海峡中线”后还幻想美国会撑台海?“台湾别把自己变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