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静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散文,是回忆录体式,抒写了一家三口人温馨和谐的生活,也写了丈夫钱钟书的有趣“坏事”,甚至还写了争执和不愉快。这种真实细腻抒情的笔触深深地打动了读者。更让读者动容的是“我们仨”身上流露出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祖国至上的大爱境界,在社会与家庭动荡变故中对理想的坚守,对爱的守候。也正是在剧变和磨难中,“我们仨”心靠得越来越紧,在生命之路上享受着相守相助的温暖,也品尝着离散相失的心痛。无论聚与散,生与死,无论阳光明媚还是狂风暴雨,他们都初心不改——相互依靠,坚守根本,热爱故土。尤其是作者始终把回忆的痛苦转化为对理想和人格的坚守,对脚下热地的坚守。作品这种思想感情境界、朴实的文风、淡泊的格调是其产生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
一、《我们仨》的意蕴
杨绛为中国著名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绛的语言简单而有力,平实而细腻。散文《我们仨》在时间上跨越了半个世纪,即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描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我们仨》一经面世便受到读者的喜爱,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佳作,主要是因为“我们仨”的品格与作品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尤其是杨绛的后半生,失夫丧女,心灵受到严重摧残,可她依然热爱人生,微笑生活。她留给人的印象,既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也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妻子,更一个恪尽职守的母亲。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女性的精神与美德。读者从她与钱钟书几十年来风雨同舟、伉俪情深的生活中,能够感受到她的精神风貌。她是一位把生活过成了诗的极品女性。
《我们仨》全文结构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都老了》,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梦境里的感情是离别与思念。叙述作者在一个人的孤独岁月里,把思念的痛苦转化为梦境,也只有在梦里,爱人与女儿才能回来,亲情相融才得以实现。其中每一个梦都让作者无法释怀,因而相拥离痛成为常态。杨绛用艺术的表达,传达出一个个体对亲情的深切感受。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用似真似幻的形式,讲述了“我们仨”在一起生活的最后阶段,这是一种既艰难又无奈的生活。作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爱人和女儿,原本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因为猝不及防的病痛而面临离别,而这种离别作者又不能不承受。先是要舔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口,继而还要再一次遭受重创。以前的欢声笑语忽然变成了一个人独守空房。她内心的冲突是,既要直面无力承受的打击,但亦不能撒手人寰。因而,离痛变成了万里长征。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顾了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后一起赴英法求学。刚到海外的日子,他们过得不宽裕,可夫妻俩总能找到生活的乐趣。祖国战乱,他们越来越担心国家的安危和国内的亲人,便匆匆携女回国,寄居在亲戚家,而钱钟书则前往外地教书。后来,一家人终于在上海团聚。当时上海是沦陷区,物资匮乏,物价飞涨,他们常常吃不饱,穿不暖;然而,他们从未向生活低头。
一家三学者是一种幸运、一种幸福。“我们仨”的氛围和谐温暖、互相帮助、自给自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和阿瑗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微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杨绛.杨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
二、知识分子的精神人格
孟子说:“知人论世”,谈论知识分子不能离开特定的时代环境。进入21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尊严与地位受到了影响,他们也在适应中思考并坚守。杨绛说自己只在“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但透过语言层面,读者不难发现其身上和笔下的时代底色。作为知识女性,杨绛有知识分子特有的冷静高傲和与淡泊宁静,正如她所说“我与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杨绛又说,我们在旧社会的感受是卖掉了生命求生存,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在新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都由国家包了,我们分配到合适的工作,只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争”与“服务”并不矛盾,在杨绛这里得到了完好的统一。知识分子高尚的精神与人格之所以被敬重,正是因为他们用坚定的信念、独立的精神、美好的品格赢得的。
(一)理想的坚守
杨绛说:“解放后,中国面貌一新,成了新中国。不过我们夫妇始终是好的‘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我们也一贯安分守己,奉公守法的良民。”(《我们仨》)真正的知识分子,都追求报效祖国的理想和家国大爱情怀。可平日里他们往往表现为宠辱不惊、安分守己。然而,在国家需要时,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带上知识技术为自己的国家去效力,表现为对理想的追求与无私奉献精神。
“我们仨”都爱读书,爱女圆圆更是像父亲一样,从小便书不离手,留校任教的几年兢兢业业工作,认认真真撰写学术论文。母亲希望她“轻松”点,她却以加倍的努力反驳,表现为对“工作理想”的坚守。在备受煎熬的“文革”岁月,杨绛与钱钟书依旧阅读书籍,在书籍中寻求自我价值。因而才有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才有可能被读者评为“最喜爱的版本”。两个人都不追逐名利,不随波逐流,更不怨天尤人,共同在书的滋润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实现自我价值。这是一种真正的“初心不改”和“闹中取静”,是坚守理想,不与浮躁妥协。杨绛在一百岁感言里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是的,坚守才是不与世界妥协的利器。
杨绛是一位把理想当生命的知识分子,无论是理想還是爱情,她都锲而不舍,始终如一。坚守理想,成为她的人生名片,是她毕生的信念。
(二)人格坚守
杨绛与钱钟书从相遇到相许,恩恩爱爱,相濡以沫。他们在爱情里没有消磨时光,反而更加热烈地投身到知识的海洋中。杨绛觉得别人给她最好的称呼便是“钱钟书夫人”,她认为自己的最大贡献是保持了钱钟书的童真,即保持了知识分子高尚的人格境界,免遭世俗生活的侵扰,能平心静气沉入工作,才成为著名学者和翻译家。
《我们仨》没有直接宣扬人格境界,而是在真实记录三个人的点滴生活中,自然流露出这种高洁品格。杨绛怀孕,钱钟书对杨绛的爱,表现为他对她说不要儿子,只要女儿,像她的。女儿的出生给这个家增添了欢声笑语,女儿很会选饭馆儿,好像擅长在书店能买到好书,到绸布庄能选出好布料。钱钟书近视,耳朵却特聪明,所以总能在吃馆子的时候连带着看戏。三个人在一起总有无穷的乐趣。女儿钱媛的去世给了杨绛沉重打击,爱人又先走一步,把她孤零零留在世上。她發出“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感慨。虽然孤身一人,她还是坚强的活着;因为她知道,就算梦醒了,钟书也一定会在某个地方陪着她。创作《我们仨》时便不再感觉孤独与落寞。
杨绛独特的人格魅力源于家庭,其父为文人,她自幼酷爱读书,达到了“三日不读书则人生无味”的程度。正是在书籍滋养下,对自己严格要求下,她才实现了走进清华大学的梦想。钱钟书父亲一开始不认这个儿媳,可最终承认杨绛识大体,顾大局,在恋爱阶段依旧能保持理性。这些细节都可见杨绛的涵养与气质。
“我们仨”在一起很少冲突,因为都有知识分子的理智和涵养,更重要的是因为三个人特别珍惜亲情与爱情。他们无论在一起还是分开,都彼此怀有一份浓浓的牵挂;就是仅剩一个人,也一定是一个人怀念“我们仨”。那种“向死而生”力量时刻提醒着“我们仨”,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这不仅是精神的寄托,更是感情的坚守。这种相依相守,本身就是一种人格力量。杨绛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的一起过日子。”(《我们仨》)是的,命运不可捉摸,但最可贵的是我们可以做到一边探索美好,一边负重前行。
三、知识分子的情感抒发
人是情感动物,无论对亲人、爱人、朋友,情感的流露都是时间留给人们最好的礼物。杨绛一家三口,从相聚到离散,就是一场“万里长征梦”。在梦里,从轻盈欢快到沉重伤痛,情感在时间和死亡的催促下变得越来越浓。《我们仨》抒发的朴实却真挚的感情,正是作品产生动情力的主要原因。
(一)家国大爱
杨绛在上海沦陷期间写过一段话:“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们仨》)对知识分子来说,任何感情用文字描述都是一种矫情。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深埋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一种最热的情感。《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描述“我们仨”在海外听到祖国有难的消息,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怀抱,而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环境与待遇。时值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仨”聚少离多,但从未想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对国家有用的是科学家,我们却是没用的知识分子”这句话正体现了知识分子的自律与自省。杨绛女儿出生已获得英国国籍,但他们还是回到祖国。这正体现一种大爱情感、大美情操和知识分子良知。
(二)挚爱亲情
亲情是人世间最基本、最温暖的情感,也是维系家人关系的纽带。因此,若某种挚爱亲情不能再延伸,那么这份爱的坚守便陷入无休止的苦难中。散文中女儿的中途夭折,让杨绛心如刀绞;两年后丈夫又因病去世,让杨绛彻底品尝了诀别的滋味。杨绛发出“人间没有永远”的感叹。对杨绛来说,一个人怀念“我们仨”是孤独痛苦的,可在回忆里能重拾往日幸福时光,何尝不是一种温情。钱钟书与杨绛的离别是漫长而又凄凉的,所以离别的时候才会“用力的告别”。杨绛在心里默默流泪:“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散文起笔处,用一辆黑色汽车象征着死神的步步逼近。钱钟书住进了驿道旁边的小船,杨绛随即住进了驿道旁边的客栈。一切都不能问,不能说,但杨绛还是每日一程又一程的目送小船远行。这里的叙述包含了无尽的爱与思念。这种无力与孤独,仿佛大海上的一叶扁舟,随海风漂流,不知归处。
亲人一声不响的走了,我们的人生之路便也走到尽头,这是一种无言的悲伤:“我能感觉到她腰间的痛,我也能感觉到她舍不得离开妈妈去住医院,舍不得撇我一人在古驿道上来来往往”。这是从女儿的角度猜测母亲的心,看似轻描淡写,但其内心的不平静早已掩饰不住。两年里目睹最爱的亲人离去,普通人的精神也许早已散成一堆残骸,可杨绛心情平静下来后,却能用尽气力去回忆那段不堪回首却又温馨浪漫的幸福。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证明自己还有回忆的力气,还有想念的精力。杨绛咬牙坚持,不嫌劳累,主动接受现实与梦境的用力撕扯。她只能一步步地走,一路上都是离情。当只剩下她一个人四顾徘徊,怎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影”;也正是因为曾经拥有“我们仨”,“我”才更相信了爱情变成亲情的美好,相信了勇敢和坚强的力量。
四、结语
杨绛散文《我们仨》蕴涵丰富,但最动人之处还是她的不忘初心。正是由于用真挚抒情的笔墨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知识分子的理想坚守、家国大爱、高尚品格、独立精神、亲情挚爱,才使作品获得了众多读者,获得了艺术审美价值,获得了社会效能与好评。“杨绛式”的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既是人生的一种豁达,也是知识分子的独特品质。《我们仨》不仅守住了岁月的良缘与恩赐,也守住了知识分子的人品与尊严。
责任编辑五十弦
参考文献:
[1]田惠兰等.钱钟书、杨绛研究资料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599.
[2]杨建民.宁静、平和、智慧、清洁——杨绛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01-10(8).
[3]方菊.杨绛小说《我们仨》的叙事空间解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26-127.
[4]林少雄.论杨绛《我们仨》中的知识分子人文情怀[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2):112-114.
[5]凌晓蕾.涓涓细流终归海平凡当中见真情[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1):74-77.
[6]百芷.豪华落尽见真淳——访杨绛先生[N].中国文化报,1987-03-08.
[7]杨绛.杨绛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