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自然保护地体系初具雏形

2020-08-18 09:18胡元斌
国土绿化 2020年7期
关键词:金华市保护地全省

◎ 胡元斌

近年来,浙江省金华市自然资源(林业)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完善“管理、投入、共享”三项机制,累计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40 处(其中国家级9 处),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自然保护地面积超过国土总面积的10%。目前,科学规范且独具金华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初具雏形。

在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上率先探索

打好“专职管理、整合优化、严格执法”组合拳,构建布局合理、分类科学、定位明确、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夯实管理机构之基。以构建市县两级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为目标,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配备自然保护地、野生动植物保护专业骨干,为全市自然保护地科学管理提供有力支撑。磐安、东阳、永康、兰溪等地加快组建专职机构,努力实现“一个保护地、一套机构、一块牌子、一班人马、一张规划图”,实现应保尽保。

推进整合优化试点。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原真性为原则,按照中央、省有关指导意见,制订《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工作措施》,指导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省级试点(磐安县)工作,率先完成全市自然保护地调查摸底和评估论证,制订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并完成“二上”成果上报。

严格监督执法。会同生态环境部门深入开展“绿盾”“绿卫”自然保护地监督执法专项行动,近2年共核查处理采石采砂、工矿用地、核心区及缓冲区旅游设施和水电设施等问题4 个。目前,四类问题整改完成率超过90%,自然保护地新增人类活动问题总数和面积实现“双降”。同时,根据全省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改革有关要求,拟组建自然资源行政执法队伍,探索形成符合金华实际的综合执法模式。

浦江县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

在健全自然保护地投入保障机制上力求突破

在用好现有自然保护地财政保障及生态补偿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用活政策支持一批。近3年,金华市对新命名的市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每个给予10 万—30 万元的补助,婺城九峰、金东金满湖省级湿地公园、塔石梨树源森林公园等6 处自然保护地共获补助360 万元。同时,向上争取政策支持,如东阳东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争取省级资金380 多万元,磐安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争取省级以上资金超过3500 万元。

生态补偿惠及一批。婺城区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金华市区饮用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的核心区域,为保护好市区百万群众的“大水缸”,金华市政府从2010年开始设立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累计投入4 亿元用于管护能力建设和生态修复。目前,新一轮生态补偿机制将专项资金额度提升到每年1.2 亿元。

社会投入共建一批。金华市湿地面积仅占浙江省的2.88%。为扭转“先天不足”的劣势,近5年,全市紧扣“五水共治”“浙中生态廊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吸引社会资本8.16 亿元投入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建设,新增人工湿地9725 亩,建成省级以上湿地公园9 处,数量全省第一,并率先实现湿地公园县域全覆盖。

在探索自然保护地共建共享机制上实现共赢

探索自然保护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守好“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不断满足群众多功能、多目标需求。

生态保护与生态扶贫比翼。依托487 万亩公益林、108 万亩天然林、40 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补偿资金超10 亿元,惠及近百万农民,并为当地居民量身定制生态公益岗位近3000 个,优先吸纳贫困人员参与资源保护和接待服务。

生态保护与生态产业齐飞。雕琢“六山”生态招牌,深挖自然保护地精华资源,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连续举办了6 届浙江省森林休闲养生节,培育省级森林特色小镇7 个、森林人家25 个,修复森林古道66 条;建成全国生态文化村(基地)7 个、省生态文化基地38个,数量居全省首位。2019年,全市生态旅游年接待游客超4521.7 万人次,总产值88.4 亿元,辐射带动35 万农民增收致富。

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进。今年开始实施的《金华市“十大名山公园”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总投资21.58 亿元,其中今年已投资6.6 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文旅设施等项目47 个,力争通过3年时间将“十大名山”打造成为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大花园”建设的标杆地。

猜你喜欢
金华市保护地全省
金华市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把报道做“正”,把新闻做“亮”,把传播做“热”——金报集团金华市2018两会报道回望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前三季度山东县域经济生产总值占全省94%
赤峰市保护地黄瓜主要病害的无公害治理
保护地栽培及存在问题
金华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