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玉龙
(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875)
协和语是在伪满洲国(以下简称伪满)时期使用的汉语和日语的混合语的总称,但是不仅仅是指皮钦语(pidgin,又称洋泾浜语),而是指伪满时期的各种语言侵略现象[1]。比如,桜井隆认为,协和语包含三种:汉日皮钦语、日本人误用的汉语和包含各种日语要素(汉字词、汉字字体、假名、叠字符号和日本“国字”)的汉语[1]124-125。他考察的很全面,我们同意他的观点。于湘泳、张守祥引用关于讲述抗日战争的文学作品和经历过伪满生活的人的回忆录进行了协和语的分类,共有六类:1.沿用日语汉字词;2.音译日语词;3.中日混合语(这里指的是将两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词汇);4.借用日语的形容动词词尾“的”;5.日语格助词变为“的”;6.沿用日语语序[2]。他们的考察范围虽然超过了伪满地区的语言,但是对汉日混合语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汉语协和语是鉴于明木茂夫的说法而起的。他认为,协和语有两种形式,即“日语的协和语”和“汉语的协和语”[3]。“汉语的协和语”指的是“在汉语中引入日语词汇和使用日式语法的混合语”[2];换句话说,是“以汉语为中心的协和语”,我们把它叫做“汉语协和语”。
对汉语协和语的启发是从前人的一些成果中得到的。桜井隆主要研究日本人使用的协和语,大部分是讨论汉语对日语的影响,或者日本人使用的汉语,但也提到了一些汉语对日语的影响[1]102-123;184-193;355-358。宫雪也与桜井隆一样主要研究日语协和语,但也提到了满洲作家作品中的汉语协和语[4]。张守祥对当时的图画明信片(照片)中的招牌文字进行统计,发现纯汉字使用比例最高[5]。另外,也从词汇、语音和语法等各方面对“軍事郵便絵葉書”(日军制造的明信片,背面带有漫画和一些对话或单词)文本进行分析[5]。刘晓丽、大久保明男分析伪满时期的汉语文学文本的语言应用特征时,提到有三种日语成分,即:1.“引进”日语词汇;2.应用“协和语”(这里指的是日本人使用的汉语,其目的是揶揄嘲弄日本人);3.“中日混合语”(直接书写在汉语文本里的日语)[6],而且对于“引进”日语词汇进行了部分统计,列出了255个词[6]186-195。这样看来,在伪满时期日语对汉语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而且这些学者所提到的例子中还有很多符合汉语协和语的情况。
1947年,由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编写的《协和语与国语对照表》(以下简称《对照表》)[7],是目前最早的由中方搜集并汇总而成的协和语的资料。通过了解当时编写《对照表》的目的所在,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中国虽然已经解放,但是编者认为仍还有很多人在使用协和语,应当“肃清”[8],然而,反过来说,这句话也证明了在东北解放之后的两年时间里,不少中国人仍然在各种场合使用日语词,并且使用频率高,甚至于发出通告提醒。以下便是笔者利用各种语料库对协和语进行的考察①这次使用的语料库较多,在这里介绍主要的三个:中方网络工具利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约6亿字符;古代汉语2亿多字符);日方网络工具利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的《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提供国立公文书馆、外务省外交史料馆等六个机关所有的近代日本的公文)和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的《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少納言)》(约1亿500万词)。在本文中分别简称CCL(古汉/现汉)、JACAR和少纳言。②补充说明各语料库的其他特点:CCL(古汉)包括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在本文中,按照论述所需个别提出古代或者近代,其他情况都只用古代;JACAR中的政治文档的年代为庆应年间到昭和年间(1865—1989),检索结果中也会有显示平成年间(1989—2019),但是显示的内容是关于昭和以前的文档。。
《对照表》列出了299个协和语③《对照表》实际列出了300个,但其中“交换手”出现了两次,国语部分分别写“交换士”和“电话交接生”,我们把这两个“交换手”按一个来计算。,与其对应的国语有303个④这个数字是从词的义项得出的。比如,《对照表》中的协和语“受付”,国语有名词“号房”和动词“受理”,国语数量为2;协和语“主催”,国语有动词“发起、主办”,国语数量为1。。《对照表》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从汉语中日语借词角度来看,日语训读词是一个明显的标志,如《现代汉语从日语借来的词汇》中的“场合、地主、味之素、引渡、物语”等;《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中的“贷方、但书、见习、借方、手续”等;《汉语外来词词典》的“奥巴桑、打消、高利贷、觉书、立场、取缔、取消、榻榻米”等,但从整体来看这些日语训读词在全体日源词中占的比例是很小的,因为和日语音读词相比,训读词很难从汉字的意义上猜出它的意思,而《对照表》中的日语训读的词却有79个,比例为26.4%。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东北地区受日语的影响不小。以下列举《对照表》中带有日语训读的协和语:
受付、取扱、日附(付)、缔切、火元、引换、控室、打合、手帐、立会、切手、町、手配、引续、中味、场所、书留、书类缀、右证明、样、仰高裁、届出、仰决裁、关于…之件、济、证明愿、控、写、如別纸、如左记、如左纸、如附件、申込、退职愿、辞职愿、身元、名札、系員、取缔者、住所届、职场、事务引继、忌引、取缔役、係、续柄、引继、手数料、差押、小作料、割引、济印、积金、取引、小作农、割当、请负、组合、株式会社、贷付、工事请负、坪刈调查、圆也、打切、见込、步合、残高、割合、支拂、差引、小切手、缲越、假拂、领收济、一时借入金、见积、取调室、取调、现场(加粗部分为日语训读;下划线表示原始资料的该汉字分别是“札”和“株”。)
比如“受付”,从表面上看是个动词,但是在《对照表》提供的语义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前者是“号房”,后者是“受理”,都是从日语“受け付け”和“受け付ける”转变过来的借词,按照日语书写习惯,经常省略假名部分,如名词写成“受付(け)”,动词写成“受付(け)る”,这一类的词总结如表1。
这样的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出现不少,如名词“手续”,名动兼类词“取缔、引渡”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普通用语,后者是专业术语。但使用协和语的目的与保留到现在的日源词大不相同,因为在伪满时期日本占领东北地区,大批的日本人来到东北地区,与此同时日语也大量涌入到该地区,中国人被动地开始接受和使用日语。而且,当时的政府、公司、学校等都由日本人来经营管理,不论是在机关内部,还是对外事务中都要使用日语。还有在这些机关里工作的相关人员,以及跟日本人交易的中国人也不得不使用日语,否则将对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在殖民地,一般来说都是将殖民国的第一语言作为官方语言进行使用,但伪满比较特殊,其表面上是“新国家”,一开始官方语言也是汉日并存的状态,但后来日语逐渐成为官方语言,直到最后以日本二战战败而告终,所以日语占据第一语言的时间很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东北地区解放后,中国人的抗日意识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协和语的肃清活动。
上面的训读词有很多都难以猜出正确意义,比如“打合、引继、书留、样、控、写”,分别意为“讨论、交接、挂号信、先生、抄件、复印件”,这些也是从汉语的角度难以猜出实际意义的,如“书留”“写”从表面上看是动词,但实际上是名词,意为“挂号信”,又如“样”靠汉语语感会理解为“样子/样式”,实际意义却是放在人名后的一种尊称。像这样单从字面上看不出来意思的词语也逐渐被人们弃用了。
至于“场所、取缔、职场、现场”,这四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则被保留了下来。“取缔”是法律术语(在《对照表》中均带后缀“者”“役”,暂时不涉及这个问题);其余的词是并列结构的“场所”和定中结构的“职场”“现场”,都是符合汉语构词法的,比较易懂的词,然而,编者把这些词也列入到表中,这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当时中国人对协和语持有否定的态度。
表1 《对照表》中省略日语假名的词语
现代汉语中最多的是双音节词,但《对照表》的协和语中有不少三音节和多音节词,共有86个,比例为28.8%,分别是:
交换台、禁烟实施、自转车、事务分掌、同胞各位、自动车、事务室、执务时间、物资回收、时间励行、宣传周间、停车场、勤劳奉仕、大勉强、八一五事变、火气严禁、通达书、诸书类、书类缀、预定行事、右证明、仰高裁、仰决议、关于……之件、证明愿、再申请、如别纸、如左记、如附件、借用证、退职愿、辞职愿、责任者、该当者、职务分担、出勤簿、主办者、主务者、适格考试、登格考试、取缔者、住所届、日系人、事务引继、保管责任者、取缔役、担当者、职务能力、交换手、运转手、代理者、调定书、手数料、延滞金、卖却金、小作料、寄附金、交附金、过纳金、使用料、调定额、分教场、小作农、自作农、株式会社、工事请负、土地所在、坪刈调查、通称地价、一笔地、集成写真、現地踏查、明细书、受领证、领收证、元本金、宿泊料、小切手、领收济、一时借入金、留置票、取调室、留置场、始末书、户口调查
以下,笔者按照词性对上述中的若干词语进行分类且考察。
上面列举的协和语有很多都是从日语照搬过来的,如“自转车、事务室”等词包含汉日同义语素,所以国语词也同样包含“车、室”,但比如“宣传周间、书类缀、退职/辞职愿、住所届、取缔役、手数料、领收济”中的“间、缀、愿、届、役、料”等语素都是日语独有的语素,和国语部分对比就比较明显,下面列举带有这些语素的协和语和与此相对应的汉语:
宣传周间—宣传周、书类缀—卷宗、退职/辞职愿—辞呈、住所届—住址报告、取缔役—董事、手数料—手续费、小作料—地租、使用料—使用费、宿泊料—宿费
关于语素“间”,首先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第一版(以下简称《词典》),写道:“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田~、人~、晚~”,再查看《倒序现代汉语词典》,与时间名词搭配的只有2个,即“年间、期间”,日语“間kan”和汉语相比,与时间名词搭配的多,一个是前面带时间单位的“年間、月間、週間、日間”,另一个是前面带计时单位的“分間、秒間”,这些词常常和数词一起使用。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是不常见的,但在伪满时期的东北地区是常用的,比如当时最盛行的中文报纸《盛京时报》中就能看到不少例子:
(1)在十一月间工务人员,亦纷纷由京来清准备一切。(《盛京时报》1932.3.1)①从《盛京时报》和JACAR的引用来源如下:一、《盛京时报》4.1名词(1)大同元年三月一日,标题为《导淮工作完全停顿》。(2)康德三年二月廿八日,标题为《铁路局奖惩录》。(3)康德六年九月三日(晚刊),标题为《以国际电话一问一答 ‘开战了’柏林市形色 市民表面冷静待事件之变动》(4)康德七年三月一日(晨刊),标题为《产业部内贿案 中央法院宣判》。二、JACAR(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4.2.1如~(1)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A15070007200,标题为《部内外ニ論ナク邸宅中ニ在リテ一切発銃スルヲ停止ス》。(2)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A03023052100,标题为《官吏恩給法中改正○退官賜金ノ支給ヲ受クルニ要スル年数ヲ高メ恩給退官賜金ノ支給要件中ヨリ病気ノ事由ヲ排除セラレタシノ件(愛媛県提出)》。(3)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C03022880200,标题为《第 10 師団 戦用炊具交付の件》。(4)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B04011021700,标题为 《支那ニ於ケル電話関係雑件満州ノ部第二巻8.四鄭局電話ト連絡ノ件》。(5)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C08010780500,标题为《管副字 255人字第 57号入手申請の件許可するの件》。4.2.2仰~(1)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C10070798200,标题为《諸官員死去の節は招魂者埋葬且小社建構子孫の者霊祭為致度件》。(2)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A15110075900,标题为《理事審事等ノ席次》。(3)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C01003723900,标题为《外人應聘に関する件》。(4)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C10127770800,标题为《明治 35年 12月4日 左記の物件今般但書の理由に因り引建直し使用の件》。5.2关于……之件(9)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C03030964500,标题为《長 7.5 珊砲 1 門返戻の件》(下线部分的原始数据为“拇”)。(10)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B05014011500,标题为《本邦国境取締法制定一件 第三巻/分割 1》。(11)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C06030015400,标题为《第669号17.2.15 陸軍航空本部第10課浜松陸軍航空教育隊厠新築其他工事外8件工事の件》。(12)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B13080497100,标题为《1.橫浜港居留外国人戸数並人員等取調ノ件 自明治四年》。(13)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B15100946100,标题为《1.欧洲 /32)在外帝国名誉領事アドレス通知ノ件》。(14)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das/meta/B15100999100,标题为《4)附.高加察行政長官ノ権力増加ニ関スル詔勅ノ件》。
(2)茲依铁路总局员惩戒规程,着罚本俸一个月间百分之五过怠金。(《盛京时报》1936.2.28)
(3)而作二十四小时内回复德国旧领土,三日间制压波兰主要都市之豪语。(《盛京时报》1939.9.3)
(4)山元阳二郎(四一)同一年二个月四个年间执行犹豫。(《盛京时报》1940.3.1)
从这一点可以说明,当时人们经常使用来自日语的语素“间”。再者,《对照表》是为了呼吁排除协和语,但是从它的后一页开始有两个商品价格表,标题中却有“一旬间”①参见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编《物调旬刊》第22期的《沈阳一旬间重要商品零售价格比较表》和《沈阳一旬间重要商品零售批发比较表》(第42-45页)。,这情况也说明当时日语语素“间”已经渗透到伪满地区的汉语之中。
其他日语特有的语素还有“愿”和“料”。
语素“愿”在日语中有“请求信或者申请书”义,在《对照表》中带“愿”字的协和语词有三,即“证明愿—请子证明、退职愿—辞呈、辞职愿—辞呈”。
第一个“证明愿”是动词义,在日语中有动词义和名词义两种,前者表示“请”,后者表示“申请书”。后两个“退职愿”和“辞职愿”只有名词义,因为日语动词“願うnega-u”前面带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某件事,而这两个是自己向上级主动提出辞职的。所以,目前只能说当时使用了动词义的“证明愿”,是否使用了名词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语素“料”在日语中有“费用、金钱”义,这是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的,可以说是从日语借过来的,在《对照表》协和语中,除了前面列举的三音节词以外,还有双音节词,即“过料—罚锾、料金—费、给料—薪资、无料—免费”。《对照表》中的所有带语素“料”的词语都是现代日语词,是日语借词。
至于“小”,《对照表》协和语中有3个,即“小作料、小作农、小切手”。按照日语构词法来分析,分别是:“小作+料”、“小作+农”;“小切手”表示“支票”,如果“小+切手”的话,则表示“小的邮票”,都是来源于日语的借词,问题不在于“小”字上。
OV型的协和语中,还有两种动宾短语,即“如~”和“仰~”,我们在此分别讨论。
1.如~
《对照表》中带“如”字的协和语有四,即“如别纸—详见另纸、如左记—开列如左、如左纸—详见另單、如附件—详见附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如”表示“详见”和“开列”,现代汉语中的“如上、如下”也表示这个意思。现代日语“如”的主要搭配形式是“名+の+如しgotoshi”,但过去有些日本人按照汉语语序(即“如+名”)使用“如”。例如:
(1)如別紙府下取調兵隊総長ヨリ申立勘弁仕候処至極尤ノ儀ニ付……(JACAR 1870.5.7)
(译文:附件所述,区域审讯兵队总长对此次申请深思考虑,认为非常合理……)
(2)本年一月二十四日内務省訓令第一号ニ基キ調査シタル行政事務整理事項中貴省ノ主管ニ属スル事項如左記候。(JACAR 1912.5.24)
(译文:按照一月二十四日的内务省训令第一号调查的行政事务整理事项中,属于贵省的事项如下。)
(1)(2)都是文言体日文句,只有加粗部分是汉语语序的,这种写法在近代日本公文中经常出现,到了二战结束后,日本国语审议会进行日语书写方式的改革,先改成“~如し”,后来又改成口语体“~の通り”。
关于“如左记”,还有可以讨论的余地。请看下面的例子:
(3)今回満州派遣ニ就テハ送丙第七三号第十六項ニ依リ戦用炊具携行スヘキ如左記ノ通リ不足ニ付至急御交付相成度。(JACAR 1907.9.12)②关于JACAR的例句,带有下线的是因为检索结果与原始数据不同,引者按照原始数据添加或修改的;黑框部分表示查看原始数据仍无法识别的字。
(译文:关于本次满洲派遣,依《送丙第七三号第十六項》,缺少的战用炊具开列如左,请务必第一时间提供。)
(4)谨启敝局为双方便利起见拟将敝局电话如左记方式。(JACAR 1918.1.31)
(3)是在日军第十师団的《密大日记》中的日本人写的记录;(4)是递信次官内藤嘉吉往外务次官幣原喜重郎汇报的文档中写到的,该文是四郑铁路局长虞愚寄给日本递信省(现为总务省)的信件抄件,共同点在于都是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军队和机关写的。
另外,下面是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的一个关于海军省的文档:
(5A)調査表格式如左記。(JACAR1946.2.25)
我们查阅文档的原始数据发现,5A是从中文翻译过来的日译文,同文档内有中文原文:
(5B)附发表式一份。(同上)
比较这两个句子可以看出,日方把中方的“附发”翻译成“如左记”。
关于“如左纸”和“如附件”,尚存不明之处。“左纸”表示“左边的纸”,翻译成日语的话是“左の紙”,我们使用CCL(古汉)检索找到了1个,即:
(6)孟皇功尽笔力,字入帐巾,仲将不妄梁毫,必须张笔而左纸,孔明动见模楷,所为胡肥而锺瘦。(《全梁文》)
在这里“左纸”表示“左伯纸”。我们再检索JACAR和少纳言,并没有找到“左纸”。通过此结果,我们不能判断这一词是汉语还是日语,只能推测因为过去书写方式是竖写,所以表示“左边那一页”的意思。另外,虽然不能排除“如左纸”可能为汉日皮钦语,但至少证明“左纸”这一用法并不常用,因此编者的重点应该在于“如”字上。
至于“附件”,在CCL(古汉)中有29条,但是其出处只有3个,分别是清代的《西巡回銮始末》、民国时期的《清史稿》和《民国演义》。全国报刊中有7 437条,最早在1901年出现,因此我们姑且推断这是清朝时期出现的新词。而且,此国语解释是,所以问题还是在于“如”字上。
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一个结构的,但是为什么不把它概括成一个,而是分别列举?我们可以这样推测:汉语中,“如”字词常与“下、此”等,使用范围有限,而且表示列举的“如”的用法本身比较固定,当时在东北地区广泛使用带“如”字短语,所以编者把这几个短语当单词列入表中去。
2.仰~
《对照表》中带“仰”字的协和语—国语有二,即“仰高裁—请鉴核、仰决议—请裁夺”。我们可以看出“仰”表示“请”,《词典》的第四项有道:旧时公文用语。上行文中用在“请、祈、恳’等字之前,表示恭敬;下行文中表示命令,如”仰即遵照”;在日语当中“仰”表示“(主要是向上级)请求/请教/帮助”,把上面两个协和语按照日语语法来写,分别是“高裁を仰ぐ”和“決議を仰ぐ”,都是典型的用在上行文的公文术语,而且也和上述的“如”字短语一样,过去的日本公文上能找到按照汉语语法来写的句子。比如:
(1)子孫之者霊祭為度此段仰決議相成候。(JACAR 1870.4.4)
(译文:子孙想要祭灵,关于此事请裁夺。)
(2)左ノ通御達相成可然哉仰高裁候也。(JACAR 1882.11.13)
(译文:左边是通告内容,请鉴核。)
(3)右仰決議。(JACAR 1925.8.1)
(译文:对右边内容请鉴核。)
(4)此段仰高裁候也。(JACAR 1960.12.4)
(译文:特此报告,请鉴核。)
特别是“仰高裁”,使用JACAR检索到的有很多,共有17 206个,可以说这个词是日本的政府机关在办理业务时使用的惯用语。至于“仰决议”,只检索到3个,我们再检索和它同义的“仰决裁”,有159个。虽然数量远远少于“仰高裁”,但是可以说也是一种惯用语。另外,我们检索CCL,没有检索到“仰高裁、仰决议、仰决裁”等例子,所以从这个结果来看,这些词都来源于日语。再者,符合日语语法的“決議を仰ぐ”这一用法在日语中仍在使用。此外,其他日语表达常用的还有“判断/指示/協力/助力を仰ぐ”等多种搭配。
四音节词的主要是OV型复合词,这些都呈现日语特点。例如:
禁烟实施—实施禁烟、事务分掌—掌管事物、物资回收—回收物资、时间励行—遵守时间、火气严禁—小心火烛、职务分担—分任职务、事务引继—交代公务、工事请负—包办工程
在汉语中,这些词都是作动词的,但是在日语中则作动词性名词,也就是说,既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又可以做动词(带日语动词“(を)する”“を行う”),但在《对照表》中只能看见动宾倒序现象,而且有些词经常单独用于标志或招牌,所以具体使用的方法和范围有待深入的研究。
上文提到的是有关借词的现象,从《对照表》中的两种词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存在些汉日结合而成的词,其数量虽然很少,但是这些词体现了皮钦语的特征。
公文方面常用语,国语为“抄件”。首先,我们利用检索工具进行检索,结果总结如下:
表2 中日检索工具中的“写件”的数量①括号中的数字是检索出来的总数,其他表中的也以此类推。通过CCL检索到的“复写件”和“覆写件”。关于JACAR的结果,查看原始数据发现一个是“写”字印章,一个是“謄写件”(謄写+件),剩下六个是“写作成”本信写伊集院”“馬体”等错字。
结果显示,只在汉语中有“写件”这一词,但其用例仅仅有二,而且两个都是出现于民国时期的小说,引用如下:
(1)人都走完了,倘然有内廷写件传出来,叫谁来承办呢?(民国清代宫廷艳史)
(2)那老教师接了文命的写件,正要凝思,忽听文命说要去了,慌忙起身挽留,但是文命等决不留了。(民国上古秘史)
上面两个例句中,(1)是“内廷写件”,符合《对照表》的分类和意义,(2)中“文命”是人名,表示文命他写的文件。四个检索工具中,完全符合《对照表》中的“写件”仅仅有1例,这意味着这一词几乎仅在当时的东北地区经常使用,而在中国的其他地区几乎不使用。那么,这一词的来历是什么呢?我们从构词的角度进一步考察。
日语名词“件ken”基本表示某种事情,双音节词有“事件、案件、雑件、条件、本件、前件、後件”等表示事情的,表示物质的很少,只有“人件、物件”,而汉语还有“文件”义,这是日语“件”所不见的。因此,这是由日语“写し”和汉语“件”构成的词。造这一词的原因,我们的结论是与汉日两种语言的差异有关。很多来源于日语训读词的协和语都是去除日语假名而成的,即将“写し”变成单音节词“写”,从汉语的角度来,“写”是个动词,另外,“写し”本身是动词“写す”的连用形,从此派生的名词,表示“抄下来的纸”。日语因为有形态变化,看动词最后一个假名就可以判断它的词性,但是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只看一个汉字“写”是联想不到“抄件”的,因此附加汉语的表示文件的“件”,构成“写件”一词。我们还从汉语词汇的音节的角度考虑了一下这一词的问题,就是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这一特点,但是从现代汉语史的角度来看,并无关系。根据刁晏斌的《现代汉语史》的分期,《对照表》的发表年属于第一阶段(1919—1949年)[9],刁先生得出的两项考察结果显示,在第一阶段单音节词的使用频率大致高于双音节词[9]77-82。因此,造这一词的原因不在于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趋向,而在于中国人回避误解日语“写し”。
严格来讲,这是“介词+定语成分+的+件”的结构,而不是单词,但是为了方便本文写作,在此把它视为词来讲。
现代汉语的“关于”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产生的新词,这是中国人翻译日语“~に関して/関する”时产生的汉语词,检索JACAR“関於/于”,只找到中文,至于少纳言没有找到相关用例。“之件”则是日语词,“之”相当于日语“の”;“件ken”相当于“事情”,翻译成汉语即是“~的事情”。汉语“件”不能单独使用,日语则有所不同,虽然日语“件”也不能单使用,前面常带“名词+の”,或者动词或者形容词作为定语时可以使用,如“会議の件(会议的事情)”“昨日話していた件(昨天说的事情)”等。从表面上看,这一词的使用范围广,但《对照表》把它分类成公文方面常用语,确实,日本人写公文时经常使用“~に関する(の)件”,特别是用于标题。
表3 中日检索工具中的“之件”和“の/ノ”的数量②JACAR的检索结果不分平假名和片假名,所以只能提供两种字的总数。
从数量上看,日语“之件”的比例远远大于汉语,而且现代汉语语料库中,“件”表示文件或器物,没有一个表示事情的例子。古代汉语的例子中表示“~的事情”的有33例,使用期间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比如:
(1)你们此来并没有船只,到了清水寨,谁给你们预备船?此是要紧之件。(清小说侠女奇缘(下))
(2)杨氏之件业已出差,惟目下需银一千两,恳求仁兄俯念交情,暂为挪借,候粮务清完,即行归赵。(清小说乾隆南巡记(上))
(3)其从前遗漏之件,均著一律补缴。(笔记行素斋杂记·清·继昌)
(4)至于宫廷土木之工,内府传办之件,事属寻常,最易导引侈念。(二十五史25清史稿)
(5)但提议之件,以与团员有普遍利益为限。(民国小说留东外史续集)
(6)至关于顾问之件,学校病院用地之件,兵器及兵器厂之件,与南方铁道之件,帝国政府之修正案,或以关系外国之同意为条件,或只以中国政府代表者之言明,存于记录,与中国主权与条约,并无何等之抵触。(民国小说民国演义)
(7)关于福建省之件,或照四月二十六日日本提出之对案,均无不可。(民国小说民民国野史)
(8)东部内蒙古事项,中国于租税担保借款之件,及铁道借款之件,向日本政府商议一语,因其南满洲所定之关于同种之事项相同,皆可改为向日本资本家商议。(同上)
其中(5)到(8),看前后内容知道其内容都是与外交有关的,而且后三个是与日本政府的外交记录。
JACAR的检索结果不管是“之件”还是“の/ノ件”,数量都非常多,我们只浏览前100例,发现很多“之件”“の/ノ件”都在文件标题或者题目上出现,但还有不少公文文本中也出现。例如:
(9)長七、五拇砲壱門今般返戻方之件ニ付官房第五〇号ノ二■申越之趣了承(1896.3.17)
(译文:关于这次返还一座长7.5寸炮台的事情,同意发出《官房第五〇号第二》■通知)①“■”表示查看原始数据仍无法识别的字。
(10)国境領海等取締ニ関スル法律案送付ノ件照会。(JACAR 1939.1.9)
(译文:照会关于发送取缔国境、领海等法律案的事情。)
(11)首題之件別紙ニ依リ実施スルコトニ定メラレタルニ付依命通牒ス。(JACAR 1942.2.15)
(译文:关于题目内容,决定按照附件所述的方式实行,特此通告。)
我们为了找较早的例子,把这两种重新检索,检索范围限制1700年1月1日到1850年12月31日的50年。检索到的5例均为文件标题,在此按照年份举三个:
(12)橫浜港居留外国人戸数並人員等取調ノ件。(JACAR 1811.4.20-1873.1.12)
(译文:关于居留在横滨港的外国人户数和人员等的调查。)
(13)在外帝国名誉領事アドレス通知ノ件。(JACAR 1824.6.18-1926.12.21)
(译文:关于在外帝国名誉领事地址的通知。)
(14)高加察行政長官ノ権力増加ニ関スル詔勅ノ件。(JACAR 1845.1.30-1903.9.25)
(译文:关于加大高加索行政长官权利的诏书。)
按用例的年份来看,日本最早的是1811年,而中国最早的例子是(1)的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至少比日本晚十年。
至于少纳言的检索结果,17个片假名“ノ件”都是引用公文的,比如:
(15)一九四一年(昭和一六)九月一五日、井野碩哉農相は「中央卸売市場機構整備ノ件」を全市場関係者に通達し……(《魚河岸は生きている》1990)
(译文:1941年(昭和 16)9月 15日,井野硕哉农林大臣下达《关于中央批发市场机构的建设》……)
(16)新憲法草案修正ニ関スル会談ノ件。(《地方自治·司法改革》2001)
(译文:关于修正新宪法草案的会谈。)
(17)朝鮮総督府官制中改正ノ件ノ公布遅延及総督任命ノ件並憲兵警察制度廃止ノ際ニ於ケル処理ニ関シ原総理大臣ノ弁明。(《枢密院の研究》2003)
(译文:原总理大臣对关于管制朝鲜总督府时延迟改正的公布及总督任命与关于废除宪兵警察制度时的处理方式的辩解。)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之件”来源于日语,“关于……之件”在公文写作方面作为常用的固定结构。
首先谈谈“适格”。
汉语方面,“适格”在现代汉语当中只在有关法律的文章中出现,属于法律界的专用术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辞源》《辞海》等工具书都没有收录这一词,同时检索CCL,古代汉语里没有一个用例,现代汉语中只有6个。日语方面,“適格tekikaku”(相当于汉语“够格”的意思)则是一个常见的词,在JACAR和少纳言中均能检索到不少用例。
其次是“考试”。
我们看一下《词典》和《广辞苑》第二版的释义:
【考试】考察知识或技能的一种方法,有口试、笔试、现场作业等方式。
【考試】生徒·官吏などの学力·資格を検査しその及第·採否を判定すること。中国では旬試·年終試·挙試·省試に分った。試験。―-いん【考試院】中華民国国民政府の五院の一。考試制度に基づき官吏の試験·任用·陞叙などをつかさどる。
中日两国的工具书中都有“考试”和“考試koushi”,但实际上日本人只用“試験 shiken”,而不用“考試koushi”。少纳言中有12个例子,但是,其中11个是韩语词,1个是讲汉语词,没有一个日语的例子。张福深讲述当时他亲自经历的“关东州”教育,介绍一些协和语,其中有道:用“试验”代“考试”[10]。
“主办”是个汉语词,相当于日语的“主催”;“者”本来也是个汉语语素,但在日本翻译西方语言时产生了大量的“~者”形式的词。刁晏斌认为,这种语素在现代汉语史第一阶段的时候已经开始表现明显的词缀化倾向,也可能已经完成了有语素到准词缀的转变[9]116。这个观点虽然是通过整个现代汉语史的角度的考察而得到的结论,但就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更好地判断和了解现代汉语的语言变化与伪满时期的语言变异的不同。
《对照表》把300个词分类成九种,词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表4 《对照表》九个方面的常用语分布
最多的是一般常用语,共有92个,而最少的是教育方面常用语,其数量仅仅有4个。最大的问题在于“一般常用语”中的“一般”指的是什么。如协和语词“配达”“住所”“顺调”等均为日语词,其使用范围广,但比如“事务分掌”“作成”“引继”等词的使用范围一般限于工作方面。与此相反,如分类到公文方面常用语中的“回览”“记入”“样”等词的使用范围不仅仅限于公文方面的,可以分类到一般常用语。再如“往诊”“施疗”“病栋”“汉医”等,也像教育方面常用语一样可以作一项“医疗方面常用语”。总之,《对照表》提供了不少协和语的特点的同时,也能看出对协和语分类的不重视。
《对照表》的宗旨明确表明协和语是含有日语成分的,但表中有几个协和语词从表面上看,不太确定是否受了日语的影响。我们在此分别讨论。
1.伴随
和这一词相对应的国语是“随同”,日语读音为“はんずいhanzui”,日本人一般使用表示“随同”义的词是“随伴(ずいはんzuihan)”,我们看《广辞苑》的解释:
两项日语解释均为表示“陪同”“随同”,是同义词。按照词典的解释,可以判断“伴随”是不常用的。我们再看《词典》的解释:
【伴随】随同;跟
最后,我们利用四种检索工具进行检索“伴随”和“随伴”,结果总结如下:
表5 中日检索工具中的“伴随”和“随伴”的数量
结果显示,古代汉语中“随伴”略微多于“伴随”,现代汉语“伴随”大大多于“随伴”。近代日本“伴随”用得很少,到了现代基本不使用。总结上述情况,《对照表》中“伴随”应该属于汉语词。
2.开支
《对照表》中这一词表示“发薪”,在日语中没有“开支”,而我们知道现代汉语中有这一词。《词典》第三项写到这一词在方言中表示“发工资”。我们检索JACAR,检索到了42个,但查看原始数据发现其中16个是中文的,全部表示普通话“付出(钱)”义,而且这些文档中,有记录“满洲”“郑家屯”“奉天”等东北地区的,还有记录“湖南”“山东”“汉口”等其他地区的,大部分无法判断是否是中国人写的,但有些文档中的有“民国”“商法”等字眼,所以很可能是记录当地的文章。其他日文公文的里都没有以“开支”为单词的,甚至有不少“差支”“南支”“赤間関支金库”“下関支署”等错字,最后没有找到“开支”的用例。总体而言,我们只能把“开支”视为汉语词。
3.暗行
和这一词相对应的国语是“黑市”,但是,日语中与“黑市”完全相对应的词是“闇市(やみいちyamiichi)”,《广辞苑》也没有“暗行”这一词。我们检索JACAR和少纳言,总共检索到8个,但其内容均为古代朝鲜的一种官职“暗行御史”,没有一个以“暗行”两字为单词的结果。其次,我们查阅《词典》,同样没有“暗行”,因此检索CCL,检索到的有古代汉语75个和现代汉语4个①检索结果有5个,其中我们排除了一个“黑暗行为”的例句。。首先我们看一下古代汉语的例句:
(1)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战国吕氏春秋)
(2)蚕蠹国财,暗行分用。(二十五史23元史)
(3)尔後生因暗行,堕于空井中,狗呻吟彻晓。(六朝搜神后记)
(4)洞门苍黑烟雾生,暗行数步逢虚明。(全唐诗)
“暗行”在(1)(2)中表示黑暗中或私下做事,在(3)(4)均作动词表示黑暗中行走,都不是名词。4个现代汉语例句中的意思也是如此。利用各种工具我们知道,“暗行”不是日语词,而是汉语词。
关于1和3,不知道为什么列入到协和语词,也不知道具体的用法,只知道没有日语成分。关于2,因为东北地区本来从其他地区迁移过来的人多,很可能从他们开始用表示“发工资”的方言“开支”,后来日本人也开始使用的。这些词应不应该视为协和语,我们慎重考虑。
4.卒业
这一词的问题与上述3个词不同。字体完全按照《对照表》,协和语和国语是“卒業—畢業”的关系②原文为“卒毕-毕业”,我们把它视为“卒业-毕业”进行讨论。。我们先查阅《词典》,“卒业”项的解释是“毕业”,说明这两个词的意义完全一样;查阅《广辞苑》,只有“卒業 sotsugyo”,没有“畢業hitsugyo”。另外,我们利用中日检索工具检索,结果总结如下:
表6 中日检索工具中的“毕业”和“卒业”的数量③括号的数字表示检索结果总数,其中7个“畢業”是日文中的例子。剩下86个例子中,有中日文两种,均记录中国人或留日中国学生的学历。
检索结果显示,古代到近代的中国“毕业”和“卒业”都使用,现代基本使用“毕业”,在日本不管在近代还是现代基本使用“卒业”。
另外,张福深也说当时用“卒业”代“毕业”[10]101。
这一词经过分析与考察之后才可以确定它是个协和语词。
《对照表》有助于汉语协和语的乃至日语协和语的研究是足以肯定的,它整理了300个协和语词,对每一个词附上了相对应的国语,也按照使用场合分类了。《对照表》让我们了解到伪满时期和抗战胜利之后在伪满地区使用很多在现代汉语中不存在的词语,也让我们知道日语对汉语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影响,对汉语协和语的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对照表》中,大部分是直接从日语照搬过来的词,也存在汉语和日语糅杂而成的词,尤其是后者充分地呈现了皮钦语现象,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经过这样的梳理和分析之后发现才能正确地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