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照福
【摘要】本文以湖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广播纪录片《飞“阅”湘江的桥》为例,从内容采集、内容表达和内容传播等三个维度分析广播融媒体内容建设的方法与路径,提出新广播人即为融媒体人,广播记者应在掌握音频制作的基础上,尽快学习掌握图像、航拍等多方面技能。
【关键词】广播融媒体 全媒体 全介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融媒体建设是摆在每个传统媒体面前的课题,广播也不例外。无论是平台建设还是渠道拓展,都绕不开融媒体内容建设。那么,广播如何建设融媒体内容呢?广播如何从声音表达迈进全介质表达呢?实践是最好的回应。2019年9月2日起,湖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道、湖南永州广播电视台、湖南衡阳广播电视台交通经济广播、湖南株洲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湖南湘潭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每天早新闻时段播出融媒体广播纪录片《飞“阅”湘江的桥》,异频共振,沿着湘江讲述一座城一江水的故事。
融媒体时代,内容的传播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单一介质平台,广播传播也不能局限于音频。不止于声音,这是业界共识。以融媒体广播纪录片《飞“阅”湘江的桥》为例,试水融媒体广播内容,探索构建广播融媒体内容传播生态系统,就是其意义所在。
何为融媒体广播纪录片?顾名思义,同一主题的广播纪录片在满足音频传播的基础上,升级广播新闻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媒介实现不一样的表达,做到采集方式全媒体、表达方式全介质、传播方式全方位。这三者缺一不可。
一、全方位的内容采集
融媒体的内容要求,提高了广播生产内容的门槛。培养融媒体内容思维,需要有创新的策划。《飞“阅”湘江的桥》是湖南广播电视台交通频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融媒体主题策划“飞‘阅湘江的桥”的一部分。“飞‘阅湘江的桥”还包括千里湘江延时摄影、同一主题的航拍短视频及图片。
融媒体内容思维有别于习惯性的单一介质的内容策划思维。过去单一介质的内容策划,在涉及融媒体传播的时候,往往走不出一稿多平台分发的套路,结果只是同样的“腔调”在不同的介质上出现。这种策划忽视了融媒体传播过程中不同介质的差异,推广的内容根本不具备差异化介质上的表达需求。《飞“阅”湘江的桥》则在音频采访的基础上兼顾了其他形式的内容采集,如以湘江的桥为切人点展开大规模延时航拍,广播记者在湘江沿线采访,行走在新湖南,挖掘出许多大桥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二、全介质的内容表达
广播从擅长声音传播延展至图、文、视频传播,需要广播人提升融媒体内容生产技能,提升视觉表达能力,补上融媒体内容表达的这门必修课。
《飞“阅”湘江的桥》在音频表达的基础上,还加入了视频、图文的表达方式和全介质的技术手段。视觉传播方面,《飞“阅”湘江的桥》航拍延时摄影素材累计达到500多GB,短视频剪辑累计30多条,航拍图片出片累计达到109张;听觉传播方面,《飞“阅”湘江的桥》累计出稿24篇,图文音视频全覆盖,既及耳又及目,传播效果呈现最大化。
《飞“阅”湘江的桥》在题材上具有融媒体传播的基因。它以湘江为线,以湘水之桥梁为点,将湘江与桥组合成一体,形成了焦点,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内容的故事性、话题性,都具有融媒体传播的基因。湘江,湖南的母亲河,流经湖南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岳阳6市,汇人洞庭湖。一代伟人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长沙》中写道“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桥,作为一种交通基础设施,从无到有,建设前后及过程,都有说不尽道不完的故事,充满了人文内涵。在视觉表达上,桥梁造型设计具有美学特点。如,长沙三汊矶大桥是悬索桥,长沙银盆岭大桥是斜拉索桥,长沙福元路湘江大桥是提篮拱造型,永州曲河大桥是多孔大跨径大波双曲拱桥……很多桥梁都是摄影爱好者的地标打卡地。《飞“阅”湘江的桥》选取了湘江流域5座城市中的25座城市桥梁,追溯湘江沿线城市从无桥到有桥,人们从骑自行车出行到坐火车、公交车、出租车、开私家车出行,链接城市面貌、百姓生活、个人创业等,立体展现城市桥梁在时空岁月中的历史功勋,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湘江沿岸的沧桑巨变。
《不可移动的文物》章节讲述了衡阳湘江公路、铁路大桥抵御日军侵袭被炸的历史。《打捞起抗战记忆》章节讲述衡州大桥在建时打捞出火车残骸一事。1944年衡阳保卫战前夕,为阻挡日军渡江,守军果断炸桥,而沉江火车遗骸就是当时炸桥时装载炸药的坠江火车。《千里湘江第一座公路桥》章节开篇,作为采访对象,曾任湘潭市城建局局长的田书绍讲述湘江第一座公路桥背后的故事:建桥前,湘潭湘江两岸仅靠两艘木炭燃烧的小轮船过江,待渡排队的汽车有时长达一公里,等渡时间一般要超过两个小时。1961年10月1日,湘潭大桥通车,本地厂矿的大小汽车列队从桥上驶过;如今已运行58年的湘潭大桥日均车流量超过十万台次。
精心制作,突出声音介质。《飞“阅”湘江的桥》的稿件统一修改、统一制作、统一发播,制作上巧用历史音响,增加了带入感,可听性强。比如,《湘潭大桥:千里湘江第一公路桥》,开头运用运行在湘潭大桥的公交车车厢报站声,让听众一下子身临其境。《株洲大桥:吹响西进的号角》运用了当年通车时的现场报道“今天是1988年12月28日,株洲大桥建成通车”,仿佛穿越时空,置身现场。《双龙戏珠》开篇就传出一位71岁老人的声音:“冷水弯弯一把弓,将军骑马射蜈蚣,狮子后面藏猛虎,观音坐莲挡北风。”这首朗朗上口的民谣,道出了湘江绕着冷水滩在潇湘大桥绕了一个弯,就像一把弓,而潇湘大桥就像搭在弓上的箭。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声音,增强了纪录片的时代感、生活感、厚重感。
三、全媒体的内容传播
《飞“阅”湘江的桥》在广播调频播出的基础上,生成融媒体传播方式。在视觉传播方面,航拍延时系列短视频作品有《橘子洲日转夜》《橘子洲夜转日》《C位表情》《橘子洲十二时辰》《长沙中轴線》《湘水长沙》等,图片《飞“阅”湘江的桥|醉美十二时辰》等陆续在“学习强国”“芒果TV”“腾讯新闻”“掌上长沙”等客户端推送,在湖南台交通频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中发布。2019年9月11日下午,《湘水长沙》上线发布,引发媒体转发热潮。其中,《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潇湘晨报》等纷纷转发,不到24小时,视频阅读量达到180万人次,博文阅读达到700万人次。2019年9月29日~10月2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年原创融媒体航拍延时摄影微视频《飞“阅”湘江的桥》正式上线。微视频《飞“阅”湘江的桥》分为精华版及长版、4K超高清版。湖南台交通频率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好燃!飞“阅”湘江的桥,给你一个热爱新湖南的理由》《超燃14K超高清看见新湖南》《震撼14K超高清#“阅”湘江的桥#,看见新湖南》。国庆期间,借助湖南大型卖场大屏,微视频《飞“阅”湘江的桥》进行户外传播,让更多人爱上新湖南,共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在音频播出方面,广播纪录片《飞“阅”湘江的桥》在湖南省内多家广播电台早新闻时段播出。同时,其图文版在“学习强国”“腾讯新闻”“红网时刻”等客户端推送。
四、结语
融媒体广播纪录片《飞“阅”湘江的桥》是湖南广播探索融媒体传播的一次尝试,是湖南台交通频率融媒体内容产品的一次具体实践,而其影响力不止于广播媒介。广播融媒体内容建设需要广播人来完成。这意味着,广播人在完成音频制作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拍照、图片处理、排版、摄像、航拍等多方面技能,广播人的身份从传统广播人转变为新广播人、融媒体人。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台广播传媒中心)
(本文编辑:林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