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卡什卡尔墓地2018年调查发掘简报*

2020-08-17 10:00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部
考古与文物 2020年3期
关键词:石堆墓葬墓地

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 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塔吉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部

贝希肯特(Beshkent)谷地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Khatlon)西南部,南临阿姆河,东与卡菲尔尼甘河河谷以阿鲁克陶山相隔,西与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以巴巴塔格山为界,南北纵长约50、东西横宽约10千米。谷地内现今无大河流,地势两侧高,中间低,平均海拔约390米,是一处相对封闭的地理单元。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考古学者曼捷施塔姆带队对贝希肯特谷地内的图尔喀[1]、阿鲁克陶和考库姆墓地进行了发掘[2]。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属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游牧文化遗存。20世纪70年代,南塔吉克斯坦考古队又对谷地内多处墓地进行了小规模发掘。苏联解体后,该地考古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图一 卡什卡尔墓地位置示意图

图二 Ⅰ号地点

图三 Ⅰ号地点M8

该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三国交界处,长期属于军事管制区。2018年8月,乌、塔关系正常化,两国边境开放,为开展相关工作创造了条件。9~10月,中塔联合考古队在谷地西侧和南部共调查墓葬群9处,特佩(Tepe)遗址(即土丘或古城)5处;其中,卡什卡尔墓地、杜兹提特佩为本次新发现。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在塔吉克斯坦境内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现将卡什卡尔墓地的调查和发掘情况予以介绍。

一、墓地概况

卡什卡尔墓地位于贝希肯特谷地西北部、巴巴塔格山山前的低缓山丘上,它东临卡什卡尔村,南临杜兹提村,集中分布在谷地西侧的南北向公路两侧,地理坐标为北纬37°25′50.23"~37°26′24.18",东经67°59′28.67"~67°59′53.12"(图一)。

根据墓葬分布的密集程度,可将该墓地划分为4个地点。4处地点距离较近又相对独立,其中Ⅰ号地点位于公路以东347米小土丘顶部。Ⅱ号地点位于道路西侧约174米的小土丘顶部,东南距Ⅰ号地点约553米。Ⅲ号地点位于Ⅱ号地点南约384米的土丘之上。Ⅳ号地点位于一号地点东南约275米的土丘上。

本次调查共计发现墓葬50座、房址1处,在地面均有明显的封堆或石块垒砌标识。从封堆构筑方式和平面形状看,有中心凹陷的(椭)圆形石堆墓、圆丘形石堆墓、低平的(椭)圆形石结构墓、(椭)圆形石圈墓、长方形石圈墓等。封堆多为土石混筑,大多直径3~10米,也有一些直径1米左右的小石堆墓,现存封堆高约0.25~0.6米。

(一)Ⅰ号地点

Ⅰ号地点所在土丘顶部较为平坦,呈南北走向。墓葬集中分布于土丘顶部的北端,分布范围东西约76.9、南北约50.6米。共有墓葬21座,其中中心凹陷的椭圆形石堆墓8座,其平面均为南北向纵椭圆形;还有中心凹陷的圆形石堆墓5、椭圆形石圈墓4及小型圆形石堆墓4座(图二)。

如ⅠM8,为中心凹陷的椭圆形石堆墓。位于1号地点北部居中,规模最大。其封堆由石块与沙土混筑而成,底部南北长10.5、东西宽9.3米,中部高出地表约0.6、边缘高出地表约0.2米。封堆顶部下陷部分南北长5.2、东西宽4.2、下深约0.4米。封堆整体南高北低,北部遭轻微破坏,中部被当地居民插一白幡(图三)。

(二)Ⅱ号地点

图四 Ⅱ号地点

图五 Ⅱ号地点M1

图六 Ⅱ号地点M11

Ⅱ号地点所在的山丘为南北走向,由三个连续的土丘组成(图四),由南向北地势逐渐升高。调查共发现墓葬11、遗迹坑6、房址1座。ⅡM1位于最南部土丘上,ⅡM2~ⅡM9及F1位于中、北部的土丘顶部,ⅡM10~ⅡM11位于北部土丘东侧的山坡下,其中ⅡM11东侧环绕分布有K1~K6。F1为平面呈凸字形的石围基址。墓葬包括圆丘形石堆墓8、低平的圆形石构墓3、长方形石圈墓1座。

如ⅡM1,圆丘形石堆墓。封堆由石块混合沙土堆筑而成,顶部隆起呈圆丘形,底部直径约9.1、高出地表约0.4米,封堆表面散落有陶片(图五)。又如ⅡM11,为低平的圆形石结构墓。直径约6米,石块较小,石堆略高于地表(图六)。其东北侧可见6座小型石圈或方形石堆,长1、宽0.5米左右,自西北向东南依次排开,编号K1~K6,可能为M11的殉牲坑或祔葬墓。

(三)Ⅲ号地点

Ⅲ号地点位于一个独立的土丘上(图七)。土丘东部有一条南北向土路穿过,土路东侧为ⅢM3,西侧为ⅢM1、ⅢM2、ⅢM4、ⅢM5。其中,中心低凹的椭圆形石堆墓3、中心低凹的圆形石堆墓1、圆丘形石堆墓1座。如ⅢM1,为中心低凹的圆形石堆墓,封堆表面散落有少量陶片。封堆由石块混合沙土堆筑而成,底部直径6.3、封堆高约0.6米。封堆中部低平,直径2.8、下深约0.4米(图八)。

(四)Ⅳ号地点

Ⅳ号地点西距公路607米,所在土丘顶部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图九)。共发现12座墓葬,其中小型石堆墓7、圆形石圈墓3、低平的椭圆形石堆墓2座。如ⅣM1,为圆形石圈墓,位于Ⅳ号地点南部居中,规模最大。封堆直径约10米,石圈本身宽约2.3米,石堆稍高于地表。石圈北侧石圈遭到破坏,不甚明显。中心略有凹陷,深约0.1~0.3米(图一〇)。

二、墓葬发掘

图七 Ⅲ号地点

图八 Ⅲ号地点M1

图九 Ⅳ号地点

图一〇 Ⅳ号地点M1

Ⅰ号地点发掘墓葬3座(其中一座为陪葬或附属墓),Ⅳ号地点发掘墓葬1座。发掘地点地层堆积简单,表层土之下即为生土和遗迹单位。表土层厚0.05~0.3米,黄褐色细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少量植物根系。

(一)ⅠM2

ⅠM2 位于Ⅰ号地点的东北部,椭圆形石圈墓。地表有一道椭圆形的石圈,南北两端略有缺失,复原南北长径4.45、东西短径4.31米,在石圈中部偏西有集中的石堆,南北长1.87、东西宽1.59米(图一一、一二)。墓坑位于石圈的中部偏东,为圆角长方形竖穴土坑,方向360°。长2.86、北端宽1.14、南端宽0.93、墓底距开口深1.69米。墓葬后来经过二次扰动,墓室被重新打开,扰坑上口平面近椭圆形,南北长3.08、东西宽2.18米。其上壁弧形内收,在距墓葬开口0.89米的深度开始收缩,沿用了原墓葬的下部坑壁。扰坑打破了原墓葬的上部墓壁并且扰动了墓室底部的部分人骨及随葬品(图一三)。墓葬填土为黄褐色。扰坑填土为灰褐色。

图一一 ⅠM2地表石堆

图一二 ⅠM2封堆石圈平面图

图一三 ⅠM2平、剖图

图一四 ⅠM2 金泡出土情况

图一五 ⅠM2墓葬清理情况

墓室内未见葬具痕迹,扰坑内人骨散乱,额骨、枕骨、椎骨、胫骨等散置于距离墓口0.76~1.15米的扰坑东南部位置,桡骨、肱骨、锁骨、肋骨、椎骨等散置于距离墓口1.25~1.35米的扰坑中北部,应是墓主上半身的骨骼被扰动至此。在墓室底部发现未经扰动的骨盆、股骨、胫骨、腓骨及趾骨,均在生理解剖位置。左侧下肢微向左屈,右侧下肢自然垂直,盆骨以上骨骼被扰,仅余手骨、肋骨及少量椎骨,均不在原解剖位置(图一五)。ⅠM2墓内骨骼属同一个体,初步判断为一具成年男性。从未被扰的下肢推测原为头向北的仰身直肢葬式。墓葬扰坑内混有陶器残片,包括高足杯底座和带波折纹的陶片,扰坑东北部出有2件金泡,中部出有1件金泡(图一四),东南部发现1件铁戒指,中部偏南处发现1块串饰。

图一六 ⅠM4封堆

图一七 ⅠM4封堆石圈平、剖面图

(二)ⅠM4

ⅠM4位于1号地点东北部,为中心凹陷的石堆墓。在地表有石圈堆与沙土混筑的椭圆形封堆(图一六)。从探方隔梁剖面可见,封堆底部南北长径13.68、东西短径12.26米,封堆石圈堆南北径8.95、东西径8.03、高1.04米。中心凹陷处内径南北4.49、东西3.52、下凹约0.39米。

封堆自上而下可分为3层:第①层为表层土,黄褐色细砂土,土质较疏松,包含有少量的植物根系。中部厚0.13、边缘厚0.05米。第②层由石块及粗砾堆筑而成,夹杂浅褐色土,土质较疏松。中部厚0.73、边缘厚0.23米。第③层为垫土,灰褐色细砂土,土质较疏松。厚约0.18米(图一七)。

墓葬封堆②层内出土铜镜残片1件,封堆表面散落大量陶片,可辨器形有罐、钵、杯、瓮、盘、碗等。

在封堆东北部下有围沟,围沟系在封堆下的生土层上掏挖,略呈弧形,长约6.87、宽约0.82、深度约0.22米,围沟东段内部残留有灰烬。墓坑位于封堆中心③层下,下为圆角长方形的竖穴土坑,方向355°。坑口长2.78、南北两端宽约0.88、中部最宽处1.35、墓底距开口深1.51米。墓坑口大底小,墓壁斜收,墓底长2.41、两端宽约0.79、中部最宽1.16米(图一九)。墓坑内上层有大量填石,墓室填土为灰褐色细砂土。未见葬具痕迹。在距离墓口0.7~1米的深度,发现散乱的人骨,均不在生理解剖位置,相对集中于墓室南部,包括肩胛骨、锁骨、颈椎、胸椎等,此处人骨至少属于4例个体;在墓室中部还可见到颅骨及婴幼儿个体股骨残片。在距离墓坑上口1.15~1.3米近墓底的墓室东北部发现陶罐下半部,其内有一颅骨;在墓室中部还出土颅骨碎片若干,以及散乱的骨盆、肋骨、肢骨等(图一八)。经整理,墓内至少有8例个体,其中包括30~35岁男性、25岁左右男性、20岁左右女性、成年女性各1例,其余2例性别不明;未成年个体2例,一例2岁、一例9岁左右。墓葬填土中发现钱币、耳环、串珠各1件,铁条2段。墓底南部偏西出土绿松石串珠和竹节形形白色串珠各1件。

图一八 ⅠM4墓葬填石及人骨

图一九 ⅠM4平、剖面图

(三)ⅠNM1

图二〇 ⅠNM1平、剖面图

图二一 ⅠNM1清理情况

在ⅠM4封堆外东南发现ⅠNM1(图二〇),为纳骨葬,其坑口在表土层下出现。坑口平面近圆形,口大底小,坑壁斜直,平底。直径约0.35、底径0.25、深0.33米;稍大于纳骨器,仅能容器。纳骨器为一件陶罐,口朝上竖置于坑内,罐内底部填石块与土,在瓮棺中部放置一个颅骨(图二一),颅骨面部朝上,顶骨向北,面颅有缺失,亦缺失下颚,经鉴定为一成年男性个体。

图二二 ⅣM11封堆

图二三 ⅣM11瓮棺平、剖面图

(四)ⅣM11

ⅣM11位于Ⅳ号地点的南端,为瓮棺葬,在地面有小型石堆,其石块散置,平面形状不规则(图二二)。墓坑位于石堆南部之下。坑口呈南北向椭圆形,方向205°,口大底小,坑壁斜直,坑口南北长0.95、东西宽0.84,深0.31米(图二四)。贴墓坑南、北两端各竖一块石板,北端石板近长方形,长44.1、宽24.9、厚3.6厘米;南侧石板长27.8、宽19.8、厚3.9厘米。在墓坑东西两侧还各有三个石块,如此构成了一个小型石棺。此石棺内又放置一件陶罐作为瓮棺,口朝南横置,其向上一面的腹部破裂。瓮棺内上部有填土和较多的陶片,为罐腹破裂掉落而致,在瓮棺底部有一具人骨,头向西南。双手放于身体两侧,上半身骨骼位于解剖位置,下肢骨有缺失;为1岁左右的婴儿个体,性别不明(图二三、二五)。人骨左手腕处出土铜铃、串珠各1件。

三、出土器物

墓地此次调查采集与发掘出土的器物有陶、铜、铁、金、石等各种质地,其中以陶器为主。

图二四 ⅣM11封堆石圈平、剖面图

图二五 ⅣM11瓮棺内人骨保存情况

(一)陶器

夹细砂红陶占绝大多数,个别为夹细砂褐陶,有些表面有陶衣。多为陶片,可辨器类有罐、钵、高足杯、盘、瓮、碗等;可复原陶罐2件。绝大多数为轮制,器表内外可见到轮制痕迹。

纳骨器 标本ⅠNM1,三足带耳罐,口沿残缺,颈部饰戳印纹、弦纹及水波纹,颈、肩处有一桥形宽扁耳,对称的一侧可能还有一耳;罐底有三扁尖足。残高36.61、壁厚1.02、底径14.47、足高1.38、耳长8.36、耳宽2.89厘米(图二六、二八)。

图二六 ⅠNM1纳骨器

图二七 ⅣM11瓮棺

图二八 ⅠNM1纳骨器

图二九 ⅣM11瓮棺

图三〇 陶模(杜兹提特佩采集:1)

图三一 墓地出土陶片

瓮棺 标本ⅣM11,陶罐,夹细砂红褐陶。直口微敛,平沿圆唇,溜肩,鼓腹,折圜底。器身最大径在上腹部。通高66.24、口径26.72、腹径48.11、底径36.15、壁厚2.81厘米(图二七、二九)。

罐 14件。多为口沿、罐身及罐底残片。

口沿 10件。标本ⅠM2封 : 1,表面施浅褐色陶衣。敛口,尖唇,斜沿。残长6.41、残宽5.01、壁厚0.56~0.78厘米(图三一,1;图三二,4)。标本ⅠM2封 : 2,敛口,斜方唇。残长4.12、残宽2.05、壁厚0.83、唇厚0.88厘米(图三一,3;图三二,11)。标本ⅠM4封 : 11,表面施有浅褐色陶衣。微敛口,尖圆唇。残长12.01、残宽5.38、壁厚0.73~0.96、沿宽1.12厘米(图三一,2;图三二,2)。标本ⅠM4封 : 16,表面施有浅褐色陶衣。敛口,尖圆唇。残长9.6、宽5.31、壁厚0.56~1.01厘米(图三一,5;图三三,3)。

罐 腹 2件。 标 本ⅠM4填 : 6,施浅褐色陶衣,上部有一道暗红色宽带彩绘。残长11.12、残宽8.02、壁厚0.85、彩绘宽2.11厘米(图三一,6;图三二,6)。

罐 底 2件。 标 本ⅠM4填 : 1,外壁有少量暗红色彩绘。底部直径11.27、壁厚 6.06 ~ 11.8、残高14.1厘米(图三一,4;图三二,5)。

钵 6件。标本ⅠM4封 : 15,微敛口,尖圆唇。残长12.3、残宽3.79、壁厚0.97厘米(图三一,7;图三二,7)。标本ⅠM4封:17,外表施有一层浅褐色陶衣。微敛口,尖圆唇,近口沿处有一道横向凹弦纹。残长14.1、残宽3.76、壁厚0.56~1.01厘米(图三一,9)。标本ⅠM4填:8,表面施浅褐色陶衣。敛口,尖唇。残长6.98、残宽3.76、壁厚0.42~1.27厘米(图三一,10;图三二,12)。

图三二 墓地出土陶片

杯 3件。标本ⅠM2填 : 3,高足杯底。由腹至底渐收。残高7.09、壁厚0.91、圈足直径3.39、残存内径约2.75厘米(图三一,13;图三二,8)。标本ⅠM4填 : 3,口沿,器表施浅褐色陶衣。微敛口,口沿上饰有两道凹弦纹。残长6.29、残宽2.93、壁厚0.77厘米(图三一,12)。

瓮 2件。标本ⅠM4封 : 23,斜沿侈口,方唇。残长14.29、残宽7.31、壁厚1.19、沿宽2.85厘米(图三一,8;图三二,9)。

盘 2件。标本ⅠM4封 : 22,口沿。侈口,尖圆唇。残长7.71、残宽5.09、壁厚0.63、唇厚0.84厘米(图三一,11;图三二,1)。标本ⅠM4填 : 2,实心饼状盘底。施有浅褐色陶衣。底部直径6.94、壁厚0.98、底厚0.11、残高2.72厘米(图三一,15)。

碗 1件。标本ⅠM4封:9,碗底。残长9.55、残宽7.51、壁厚0.48~0.59、底部直径5.96、厚0.79厘米(图三一,14;图三二,10)。

器底残片 5件。标本ⅠM4封 : 5,残长9.96、残宽9.24、残高4.04、底部直径6.44、壁厚0.89、底厚1.43厘米(图三一,16)。标本ⅠM4封 :18,圈足完整。残存直径约为7.44、底径4.79、壁厚0.85、底厚0.44厘米(图三一,17)。标本ⅠM4填 : 9,素面。残长6.01、残宽5.35、残高1.15、底径约5.57,壁厚1.13厘米(图三一,18)。

器耳 3件。标本ⅠM2填 : 2,夹细砂褐陶。残长4.52、残宽2.31~2.55、厚1.19厘米(图三一,20)。标本ⅠM4封 : 2,条状腹耳。耳高5.57、宽1.47~1.87、耳厚1.11厘米(图三一,19;图三二,13)。

陶模 1件。标本杜兹提特佩采集 : 1,残。阴刻人身像,左侧面部残缺,清晰可见双眼、口鼻,长发,颈部有两道褶皱,可能为衣饰,推测为女性。长6.58、宽4.66、厚1.09~2.01厘米(图三〇;图三三,2)。

(二)铜器

5件。器类有钱币、耳环、铜镜、铃。

铜钱 2件。标本ⅠM4 : 1,整体呈近圆形,一侧似有剪边,钱币表面图案锈蚀不可辨认。直径1.39、厚0.31厘米,重1.91克(图三三,5;图三四)。标本杜兹提特佩采集 : 5,平面近圆形,锈蚀较严重,一面模糊可见一立人像,其右手上扬,左手插腰,疑似头戴尖顶帽。直径1.65、厚0.24厘米,重2.69克(图三三,16;图三五)。

图三三 墓地出土器物

耳环 1件。标本ⅠM4:4,未闭合环状,截面为圆形,一端伸出,端头较细,一端回勾,中部较粗。外径1.59、截径0.13~0.35厘米(图三三,4;图三七)。

铜镜 1件。标本ⅠM4封:1,残,边缘稍厚,镜背厚0.07、镜缘厚0.09、残长10.42、残宽7.46厘米(图三三,1)。

铜铃 1件。标本ⅣM11:2,顶部有钮,弧顶,圆口,铃舌缺失。高2.25、口径1.42、钮高0.72、壁厚0.13厘米(图三三,3;图三六)。

(三)铁器

戒指 1件。标本ⅠM2:2,戒环中部残断,戒面近椭圆形,锈蚀严重,图案不可见。戒环宽0.48~0.89、厚0.34厘米;戒面长径2.3、短径1.35、厚0.47厘米。重3.61克(图三三,17;图四一)。

图三四 铜币(ⅠM4:1)

图三五 铜币(杜兹提特配佩采集:5)

图三六 铜铃(ⅣM11:2)

图三七 铜耳环(ⅠM4:4)

图三八 金泡(ⅠM2:5、4、1)

图三九 绿松石串珠(ⅠM2:3)

图四〇 滑石珠(ⅠM4:6)

图四一 铁戒指(ⅠM2:2)

铁条 2件。基本为长条状,锈蚀严重。标本ⅠM4:3,残长2.79、直径0.56厘米(图三二,14)。标本ⅠM4:5,残长1.71、直径0.46厘米(图三三,15)。

(四)金器

金泡 3件,均为圆形纽扣状,中部凸起,其上或有乳突,外缘有一圈25个联珠状小泡及两个对称穿孔。标本ⅠM2:1,直径1.24、圆凸直径1.02、厚0.16厘米,重0.14克(图三三,13;图三八,右)。标本ⅠM2:4,无乳突。直径1.29、圆凸直径1.02、厚0.16。重0.16克(图三三,12;图三八,中)。标本ⅠM2:5,直径1.16、圆凸直径0.91、厚0.21厘米。圆形凸钮直径0.09、中心乳突0.15厘米(图三三,11;图三八,左)。

(五)其他

绿松石串珠 3件。标本ⅠM2:3,整体呈柱状,一端齐平,一端呈三角形内收,中间穿孔,横截面为扁椭圆形,长0.67、截径0.39~0.59、孔径0.18厘米(图三三,6;图三九)。标本ⅠM4:2,呈管状,中部钻孔。长0.57、截径0.34、孔径0.14厘米(图三三,7)。标本ⅠM4:7,管状,中部穿孔。长0.41、截径0.32、孔径0.16厘米(图三三,9)。

滑石珠 1件。标本ⅠM4:6,乳白色,呈两节竹节状,横截面呈圆形。长0.87、截径0.37、孔径0.12、每节长0.42厘米(图三三,8;图四〇)。

玻璃珠 1件。标本ⅣM11:1,褐色,整体呈圆柱状,中部穿孔。高0.46、截径0.45、孔径0.11厘米(图三三,10)。

四、结语

与图尔喀、阿鲁克陶墓地出土物相比较,卡什卡尔墓地的年代与之同时或稍早,约在公元前2~前1世纪;但埋葬习俗大不相同。

2件可复原的陶器中,ⅣM11瓮棺是一个折圜底大瓮,颈部稍长,溜肩、鼓腹,形态与乌兹别克斯坦泰尔梅兹古城一期的同类器近似[3],只是口沿不带附加堆纹。后者的年代甚至被推断在希腊化时期。这种瓮至贵霜时期继续沿用,如塔吉克斯坦沙赫特佩城址所出[4],只是颈部变短,肩部变鼓,腹部趋直。ⅣM11陶瓮年代应在希腊化—月氏时期。

ⅠNM1的纳骨器是一个鼓肩深斜腹的双耳三足罐。平底三足罐在北巴克特里亚月氏时期墓葬中已经存在,但普遍形体较小,垂或鼓腹,底径和足间距从早到晚由小变大,如图尔喀ⅠM9、ⅣM3所出[5],肩部饰波纹间以弦纹;又如阿鲁克陶ⅦM4、ⅣM2所出[6],肩部饰圆圈纹间以弦纹。在塔吉克斯坦土布—哈那墓地还出现了带双耳的平底三足罐(M200)[7],鼓腹、大平底,年代稍晚。ⅠNM1罐底和足间距较小,与阿鲁克陶ⅦM4所出最为相似,只是形体较大,年代亦应在月氏文化时期早期。

此外,墓地所出边缘稍厚的平背铜镜残片、突钮弧顶铜铃、一端尖细的回钩形铜耳环、椭圆形戒面铁戒指等物,也常见于月氏时期墓葬。

根据美国Beta实验室对ⅠM2、ⅠM4人骨进行AMS加速器质谱仪测年,其放射性碳年龄为2153~1995B.P.,或204~46B.C.。其年代范围基本落在月氏时期,只是上限略有超出,与上述器物年代的分析相吻合。

本次发掘墓葬数量较少,其测年恐怕还代表不了4个地点所有墓葬,不排除整个墓地年代后延至贵霜时期的可能。在卡什卡尔墓地1号地点东南约500米有一处杜兹提特佩(Duziti-tepe)遗址,由南部圆形城堡和北部相连的方形建筑组成,前者直径90、高约15米,后者边长约95、高约12米。遗址地面散落大量陶片,并采集到铜币和人像陶模。该遗址与卡什卡尔墓地构成一个居、葬完整的聚落,显然属于同一人群的遗留。遗址从希腊化时期沿用到贵霜时期,采集到厚方唇斜腹圈足碗,属希腊化时期典型标本。采集的陶模人像颈部有两道平行皱褶,风格似为佛像(图三〇);在沙赫特佩的居址也发现有陶质小型造像[8];佛教因素在贵霜时期相当流行。采集的铜币锈蚀严重,其中一枚币面为模糊的人物造型(图三五),也与贵霜铜币上图案较为相似。

发掘的四座墓的葬俗各不相同,ⅠM2为墓主上半身被扰的竖穴土坑墓。ⅠM4也是竖穴土坑墓,但坑内不同深度连续瘗埋多个个体不同部位骨骼,至少有8例个体,每例个体骨骼均不完整;骨骼平面分布散乱,还有颅骨置于罐内现象;属多人二次迁葬。ⅠNM1为三足罐内缺失下颚的成年人颅骨,可称之为“纳骨葬”。ⅣM11是殓置夭折婴幼儿的瓮棺葬。

ⅠM4、ⅠNM1葬俗亦见于达尔弗津特佩、沙赫特佩,是属于拜火教(琐罗亚斯德教)的迁葬习俗,死者尸体经过预先处理,清除掉皮肉,待白骨化之后再迁置到墓葬内。这种习俗在当地沿袭已久,因为巴克特里亚曾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东部行省,拜火教是其国教。由此可见,遵循这种葬俗的人群为当地土著。当然,卡什卡尔墓地的葬俗并不单纯,ⅠM2的局部(上半身)二次扰乱葬就不属于拜火教习俗。早期铁器时代这种扰乱葬见于伊犁河流域,在索墩布拉克文化中占一定比例,死者上半身或下肢常见被扰[9]。新疆东天山伊吾县托背梁墓地死者上半身也普遍被二次扰乱[10]。目前还难以确认卡什卡尔这种葬俗具体来源于何地,但大方向上可能来自北方草原。此外,墓葬的石结构封堆和竖穴土圹墓形,也带有游牧文化墓葬的色彩。

无论是拜火教的迁葬 ,还是局部二次扰乱葬,都与图尔喀、阿鲁克陶等月氏文化墓地流行的单人一次葬明显不同。这说明卡什卡尔墓地属于本地居民,在月氏进入该地之前已经繁衍生息于此;但其人口构成可能并不单纯,文化上既沿袭了当地由来已久的宗教礼俗,也吸收了一些外来因素。

[1]А.М. Мандельштам. Кочевники На Пути В Индию,Материалы И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Археологии СССP No.136[M].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66.

[2]А.М. Мандельштам. Памятники Кочевников Кушанского Времени В Северной Бактрии[M]. Ленинград: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Ленинградское Отделение, 1975.

[3]M.E.Массой. Городища Старого Термеза и их изучение[M].Ташкент: Тр. ТАКЭ,т. I,1940:71.

[4]Б.А. Литвинский. Тепаи-шах (культура и связи кушанской Бактрии)[M].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83:32,221.

[5]同[1]:178-179.

[6]同[2]:155-156.

[7]Б.А. Литвинский, А. В.Седов. Культы и ритуалы кушанской бактрии[M].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1984:25.

[8]同[4]:24,226.

[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察布查尔县索墩布拉克古墓群[J].考古,1999(8):18-29.

[10]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与考古学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区文物局.2009年新疆伊吾县托背梁墓地发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14(4):24-36.

猜你喜欢
石堆墓葬墓地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科学家们说:嗨,徒步旅行者,别堆石头了!
墓葬艺术的阐释性解读
———《中原北方地区宋金墓葬艺术研究》评介
春秋战国时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垒石祈福(大家拍世界)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最大坟场
石堆上的乐趣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