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摘要: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并提供了大规模经济和军事援助,并将巴基斯坦纳入了自己的全球遏制苏联体系,本文将主要介绍国内与国际关于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的相关著作与文章,以期更好的了解两国之间关系发展与走向。
关键词:美国;艾森豪威尔;巴基斯坦;援助
(一)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术界关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起步较早,研究成果可谓是卷轶浩繁、可圈可点。与本文论题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和美国对南亚或巴基斯坦的政策之中。
伯顿·考夫曼的《貿易与援助:艾森豪威尔的对外经济政策,1953-1961》一书中从时间上将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对外经济政策一分为二:1953-1957年贸易非援助(Trade no aid),1957-1961年贸易与援助(Trade and aid)。冷战进行到第六个年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将战略注意力转移到第三世界,一面满足第三世界经济发展需要,一面将冷战带入第三世界,在全世界对苏遏制包围。此书作者不仅探索为什么艾森豪威尔成为总统后开始关注第三世界的经济,还包括另外三个主题:艾森豪威尔上台时以贸易非援助为对外经济政策到1961年离开白宫时转变为贸易与援助为政策;作为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领导能力;艾森豪威尔总统的经济计划是否成功。本书是对美国对外援助的总论,其中包含本文所论的对巴基斯坦的援助的内容。
拉什米·贾恩在其著作《美国与巴基斯坦,1947-2006:一种基于文献的研究》中追溯了近60年里美国对巴基斯坦政策的演变过程,其中涉及经济、军事、核外交和援助。作者指出,巴基斯坦位于印度洋沿岸,濒波斯湾出海口,且与中苏两个大国相邻,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政策随着其战略地位被逐步重视而改变。本书有许多原始文献,是研究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援助不可或缺的资料。拉什米·贾恩在另一本专著《美巴关系,1947-1983》中介绍了这段时间的巴美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作者指出,冷战不断升级和遏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决定美国决策者与巴基斯坦结盟,以获得军事基地。20世纪60年代两国关系冷却下来,直到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重新向巴基斯坦提供援助。
努尔·侯赛因和里奥·罗斯在《巴基斯坦-美国关系:社会、政治和经济因素》中介绍了国际关系的变化对美巴关系结成同盟起到了促进作用。他们认为,冷战促使两国走在一起,美国为扩大对苏联的遏制,在白沙瓦建立军事基地;巴基斯坦表面寻求加强自己,以抵抗苏联可能发动的攻击,但在实际上是想要加强对印度的防御及控制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文卡塔拉马尼的《美国在巴基斯坦的角色,1947-1958》考察了1947-1958年间美国在巴基斯坦的作用。巴基斯坦自1951年起,为消除印度威胁需要美国的援助。美国最初美国对巴基斯坦不重视,后来逐渐意识到巴基斯坦对自身的安全目标很重要。两国签订同盟条约后,美国开始对巴进行援助。这些事态发展的前因后果对巴基斯坦的政治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专著外,期刊论文也是研究本文论题的重要参考资料。詹姆斯·哈根和弗农·鲁坦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时期的发展政策》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在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时期(1952-1961)的对外援助情况,主要是经济援助和发展援助,其中部分内容涉及到对巴基斯坦的援助。
穆斯塔法·阿里·汗在1959年发表了《美国援助对巴基斯坦的影响》,主要是介绍了从1952财年至1959财年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产生的影响,并对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原因做了一定的阐述。文卡塔玛尼和哈里什·钱德拉·阿里亚在《美国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同盟:不稳定伙伴关系的演变与历程》一文中,作者关注美巴军事关系的前因后果,进一步指出这种军事关系对美印巴三国的相互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文中,作者认为美巴亲近的关系在杜鲁门执政的最后几年里已经打下了基础,杜勒斯是站在杜鲁门的肩膀上继续迈了一大步;苏联第一颗氢弹的爆炸,成为美巴两国结盟和签署军事协定的加速器。作者对美巴结盟后两国政客的反应也进行了关注,也注意到了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争端问题上态度的变化。穆罕默德·阿约伯的《1954-1965年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对外援助政治的个案研究》一文,作者以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为例,探讨了“国际政治是对外援助的核心”这一论断的有效性。该文检验的两个主要假设是:(1)如果国际政治是对外援助的核心,那么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将在两国签署《防务互助条约》后显著增加。(2) 如果国际政治是对外援助的核心,那么决定美国对巴基斯坦经济援助的因素和问题将主要是政治而不是经济。作者最后成功验证了两个假设,证明了国际政治是对外援助核心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上述期刊论文从不同方面研究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但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尚没有针对性的整理与研究。这需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经济、军事、社会等多个角度,厘清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政策,以期形成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的整体性认识。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学界关于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可谓是成果丰硕。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问题在国内还没有专门的著作问世,多见于美国外交的总体研究和南亚国际关系的研究中。
著作方面,崔丕在论文集《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史探微》中介绍了二战后至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亚洲政策、美国对外经济政策和美国国家安全基本政策三个方面。作者指出,朝鲜战争使美国在东亚、东南亚的遏制重点转向中国;美苏对抗的重点依然在欧洲;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政策是包围、遏制苏联,从而构成美国在亚洲对共产主义的遏制网。
其他相关著作还包括胡志勇的《冷战时期南亚国际关系》,将冷战时期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重点,具体论述南亚主要国家与世界几个大国的国际关系。作者强调冷战初期,美国的南亚政策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将其全球战略的重点放在了欧洲,对南亚并没有过多的战略关注。对南亚而言,美国的政策主要体现在维持南亚的稳定上。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不会打破南亚的平衡与均势。赵伯乐在《当代南亚国际关系》中以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关系为重点,兼论印巴及其他南亚国家和世界各国关系,提到巴基斯坦外交政策从不结盟—结盟—不结盟的变化,也谈到了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对巴基斯坦进行援助和援助的影响,指出艾森豪威尔时期的援助打开了美国援助巴基斯坦的大门。陈继东、晏世经的《印巴关系研究》,论述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分治原因、分治后两国的关系——以斗争对抗为主,指出核武器成为两国斗争的新焦点。作者指出,不仅两国国内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印巴关系的走向有重要影响,而且在国际上,美、苏(俄罗斯)、中、伊斯兰国家等对印巴关系发展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美国与巴结盟并进行援助势必会影响美印关系、苏巴关系和美苏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印巴关系必将打上冷战烙印。
相关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美国南亚政策研究和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两方面。吴兆礼在《美国南亚政策演变:1947-2006》一文中主要论述美国各个时期对南亚的政策,并提出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和援助行为构成了冷战期间印美关系紧张的主要根源。兰江的《1947-1954年美国的南亚政策》,介绍了为维护美国的利益和顺应国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美国开始在南亚实行结盟政策,最终美国与巴基斯坦在1954结盟。兰江、毛德金《1954-1965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及其影响》聚焦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文章指出,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并开始提供军事援助,主要是遏制共产主义和维持南亚的均势。刘秀瑛的《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國对外经济援助政策探析》一文,介绍了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内容包括贸易而非援助、贸易与援助和多边援助三部分。贸易和援助是艾森豪威尔对外经济援助的主要内容,但是此时期美国对外经济援助只是为了应付共产主义的扩张而做出的反应。
以上研究对美巴关系以及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对外援助进行了整体的介绍,将军事援助作为研究重点,其他方面援助关注度较低。本文的研究意图将目光放大到军事援助以外,把美国对巴基斯坦的经济、粮食和教育方面的援助也纳入研究范围,争取将这一时期美国对巴基斯坦援助的情况完整地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Rashmi J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Pakistan, 1947-2006: a documentary study[M]. New Delhi: Radiant Publishers, 2007.
[2]Rashmi Jain. US-Pakistan Relations, 1947-1983[M]. New Delhi, Radiant Publishers,1983.
[3]M.S.Venkataramani. the American role in Pakistan, 1947-1958[M]. Radiant Publishers, 1982.
[4]Mustufa Ali Khan. The Impact Of American Aid On Pakistan[J]. Pakistan Horizon, Vol. 12, No. 4, 1959.
[5]崔丕.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胡志勇.冷战时期南亚国际关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7]陈继东、晏世经.印巴关系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年.
[8]吴兆礼.美国南亚政策演变:1947-2006[J].南亚研究,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