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优化思维

2020-08-16 13:20劳雅贤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7期

劳雅贤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数学课堂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从如何创设有效情境出发,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四方面的情境创设:巧设疑问、巧立陷阱、巧用双手、巧添双翼。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思维,有效优化学生的思维水平。

关键词:巧设疑问;巧立陷阱;巧用双手;巧添双翼;优化思维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努力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投入学习,激发思维的热情,拓展思维的范畴,增加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如何创设四两拨千斤的瞬间,优化学生的思维?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巧设疑问,启迪思维。

“学起于思,思贵于疑”。教师巧设疑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艺术,如果运用恰当,就像教师手中的一把钥匙,不但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有效启迪学生的思维,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對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案例】五年级上册《分数的再认识》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劳老师给你们带来了3盒糖果,现在请3位同学出来,分别拿出每盒糖果的1/2。(学生活动,生1和生2各拿出了5颗糖果,生3却拿出了8颗糖果)

同学们都好奇地凝视着3份糖果,眼睛里充满了疑问。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生1:三位同学都是拿糖果的1/2,为什么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呢?

生2:第三个同学数错了。

生3:我猜每盒糖果的总颗数不一样。

生4:我同意,是1/2的整体“1”不一样。

师:那请同学们来验证一下吧!

(全班齐数,发现第一盒糖果有10颗,第二盒有10颗,第三盒有16颗。这时,同学们恍然大悟,都露出喜悦的笑容。)

师:因为每盒糖果的总数不一样,所以1/2所对应的具体数量也不一样。

【分析】“疑”是思维的起点。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拿糖果”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真正体会同样是“1/2”,数量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这是因为原来的整体“1”有的一样,有的不一样。教师能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生“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拿糖果”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整个探究活动都是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糖果的1/2,为什么有的一样多,有的不一样多呢”进行。这一问题犹如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诱发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思维的乐趣。教师巧妙发问,学生敢于提问,从而充分显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分数的相对性,即“整体1”不一样,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相同,进一步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二、巧立陷阱,激发思维。

常言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陷阱,让学生产生“愤悱”心理,产生“山穷水尽”之感,教师及时点拨,让学生欲罢不能、跃跃欲试,形成最佳学习状态,思维火花被点燃、激发,进而迫不及待地去寻找答案。教师巧立陷阱,旨在锤炼学生思维的判断能力,培养学生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案例】五年级上册《3的倍数特征》片断

师:大家学过2和5的倍数特征,都与个位有关系,那3的倍数又会有什么特征呢?谁能猜猜?

生1:3的倍数的个位可能是3、6、9。

生2:我不同意,16的个位是6,但16不是3的倍数;29的个位是9,也不是3的倍数,还能举很多例子呢!

生3:我也不同意,大家想想,45、90个位都不是3、6、9,但也是3的倍数。

生4:如果我们只观察个位,不能确定哪些数是3的倍数。

(教师让学生在百以内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

师:观察表格,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5;我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0到9都有可能。

生6:3的倍数特征与个位没有关系。

(教师与学生再进一步探索3的倍数特征是与各位上数字之和有关。)

【分析】教师利用学生刚学完的“2、5的倍数特征”产生的负迁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诱“错”,强调“2、5的倍数特征”与个位有关,设置人为陷阱,故意抛出错误暗示,使学生的顺畅的思维遇上了阻塞,愈发产生扫除障碍的紧迫心理,进入了“愤悱”状态。整个活动都围绕着问题“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开展,问题一出,如同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同学们众说纷纭、各抒己见。果然,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比较常见的错误“个位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对于错误老师并不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开展争论,得出正确结论。活动表现出“猜想—错误—再猜想—正解”的过程,最终得出“3的倍数特征与个位没有关系”,学生们经过紧张的思索后,获得“云开雾散,曲径通幽”之快感。教师牵线架桥,可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转向深层,克服思维表面化,激活了思维,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巧用双手,强化思维。

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学生只有通过动手操作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才能深刻地掌握和理解知识。动手操作是学生强化思维,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数一数”、“画一画”、“摆一摆”、“折一折”、拼一拼”等活动,不但能引发学习兴趣,而且能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真正学懂知识。动手操作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由具体到抽象,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体验中思考,思考中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巧用双手,既动手又动脑,以动启思,培养思维能力。

【案例】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体积》片断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提出猜想: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1、引导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猜想,下面请你们用自己的双手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2、学生动手。

师:请同学们用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学具拼成4个不同的长方体,要及时在表格中记录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与体积,并通过计算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的记录单:

用小正方体摆四个任意的长方体,把相关的数字填入下表:(要求学生在表格下方写上发现)

我发现了:

3、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的研究过程和成果?

生1:我们小组摆出的长方体的长是2厘米,宽是1厘米,高是3厘米。小正方体的数量为6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立方厘米。

生2:長是5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2厘米。小正方体的数量为20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0立方厘米。

生3:我们小组发现了长方体积与小正方体的数量相同。

师:那体积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呢?

生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同学们太棒了!通过自己动手,都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分析】百闻不如一见,见一遍不如亲手做一遍,这说明了动手操作实践的重要性。动手操作的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自主的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验的过程往往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机,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案例中,教师安排了“做一做”的活动,让学生用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并记下有关数据,这一过程让学生手脑并用,通过观察、分析,容易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学生通过实际的“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动手操作中尝试自主探究,从而收到以动启思,发展思维的作用。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认为,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引导学生“发现真理”。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优化思维能力。让教育成为“鲜活生命”,让学校成为“智慧喷泉”,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思维,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吧!

参考文献

[1]  《区域教育的新追求》,何礼垣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11月。

[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冯克诚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