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优化研究

2020-08-16 17:49武帅王延卿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课程设置云南省俱乐部

武帅 王延卿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高校目前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进行现状分析,以云南民族大学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深入调查研究该校目前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开设公体俱乐部科目及考评体系等内容,研究表明,云南省高校体育课程的组织形式是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教学目标一般都以运动技能的传授和身体素质锻炼为主,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共开设18个俱乐部项目,期末成绩评定包括:1、平时成绩,2、会员互评,3、助教互评,4、教育增量。研究表明:通过对比周边高校,发现我校通过施行公体俱乐部改革后,课程设置以学生兴趣出发,增加学生选课灵活度,考核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注重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学习方法,养成学生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通过本文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实行公共体育俱乐部改革后,对公共体育俱乐部课程进行优化设置,效果明显,为云南省其他高校公共体育课合理、学科优化设置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云南省;公共体育课程;课程设置;俱乐部

1.前言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和能力,引导和教育学生主动、积极的锻炼身体,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实现大学体育活动内容个性化、活动形式多样化、课内课外一体化。基于此,笔者以云南民族大学为样本,对该校实施公体俱乐部以来,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考评体系以及改革过程中好的方面和欠缺的方面都进行全面了解,提出建设性意见,为优化完善云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云南民族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为代表进行调查研究。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期刊等查阅相关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以及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文件资料,了解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以及国内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结构内容、评价等相关内容,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通过实地考察,对云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分管公共体育的领导、俱乐部负责人、教师进行访谈,并对该校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的结构、内容、考核评价等相关内容,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2.2.3数理统计法  通过相关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得到有效数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客观性。

2.2.4 逻辑分析法  在对所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以及撰写的过程中,运用逻辑学知识,采用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方法,结合学校体育学、体育理论等多学科知识运用归纳与演绎的方法得出研究的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云南省公共体育课程结构分析—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3.1.1课时安排分析

按照国家提出《基本标准》中规定,要求普通高等院校针对大一、大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且两学年开设学时不低于144学时。但是在研究过程中了解到,以我校为例,大一新生入学后紧接着军训,一般会耽误两周课程,每学期只有16周的课程安排,两学年加起来根本达不到144学时。加之部分学校主馆领导对体育课程不太重视,导致我省周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总学时数普遍较低。

3.1.2课程类型分析

云南省周邊高校课内主要以课堂体育教学为主,目前没有针对大三、大四年级开设相关体育课程,这与《基本标准》规定内容其实也是不符合。但是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通过实施公体俱乐部改革后,实行俱乐部会员制,必修课会员为云南民族大学大一、大二非体育专业学生;专门为大三、大四的非体育专业学生设置素养课,课外体育活动通过使用运动校园APP来督促学生参加校园慢跑活动,每学期体育学院都会要求进行各单项俱乐部进行期末教学展示,来体现会员整个学期学习的成果。

3.1.3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目前云南省内高校课内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男女混合进行教学,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各单项俱乐部目前存在课堂上课人数较多,有些课程项目开展受到场地、器材的限制,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选课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理论知识的层次不齐,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在课程内容和进度很难统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也增添任课教师的教学难度。

3.2云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情况调查—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

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2019—2020学年下学期共开设18个俱乐部项目,比较齐全,除了开设一些常规项目,比如:足、篮、排、乒、羽、网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同时也设置了像瑜伽、跆拳道、台球、定向等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学生喜爱的新课程。

通过调查发现,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公共体育俱乐部课程内容是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欠缺,这也反映了云南省内各高校的体育理论课程缺乏统一标准。有些课程穿插一下理论知识,大部分以体育的目的与功能、技战术和赛事编排为主,重视专项和理论,而对健康教育和护理、体育文化的重视程度相当欠缺,难以满足学生对健身知识的需求。再者个别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场地设置限制了开设一些新型项目。

3.3云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评价分析

目前云南民族大学公体俱乐部期末考核评价采用的是由考勤、教育增量、身体素质(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课外慢跑)和平时表现(会员互评、助教评定)四方面评价组成。大部分高校中技术达标与技评和体育理论的考核评价内容占主要,身体素质也占较大比重,但是平时表现占的比重少,从而造成在评价过程中只注重结果评价忽略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等方面评定不够。

4.结论与建议

4.1云南省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优化设置的影响因素

4.1.1公共体育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云南省各高校已为大一、大二年级本科生开设体育必修课,而且开设时间不低于144学时,但是按照国家出台的《基本标准》,高年级也应该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但是大部分高校没有给大三、大四以及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并且各高校开设体育必修课课时都低于国家标准学时。

4.1.2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不健全

通过调查发现,云南民族大学每学期开设的俱乐部项目大于15门,符合《基本标准》中规定的门数,开设俱乐部项目除了常规三大球、三小球等项目外,还开设了一些新潮项目,但是还是缺乏趣味性活动的内容,同时理论课内容欠缺。

4.1.3师资队伍教学理念陈旧、准入机制不高

高校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体育学院目前现有的老师要承担全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工作量大,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再者,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均衡,高职称的教师比例低,中级职称的教师比重最多,最后因云南民族大学现施行公体俱乐部,单项俱乐部负责教师提出申请后,学院对成立俱乐部相关资质的审批不夠严格,准入机制不高。

4.1.4体育经费的投放量

目前云南民族大学的场地设施有点入不敷出,有些俱乐部上课场地不能够容纳选课学生人数,个别场馆提供的体育器材无法满足现有俱乐部课程教学所需,场馆设施维修不及时,这都影响了教学质量。

4.2如何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公体课程质量

4.2.1调整公共体育课程结构设置

引起学校领导重视,落实课时数达到《基本标准》,应给高年级学生开设公共体育选修课,课内外形成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课堂教学应进行分层教学,重视体育理论课,兼顾运动训练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

4.2.2完善公共体育课程内容设置

课程内容设置以学生兴趣出发,整合周边高校教学资源,开设趣味性强、参与性广的一些新课程、新项目,加大公共体育理论课的比重,满足学生对健康教育、护理、体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4.2.3优化公共体育课程考核评价

考评体系应能够真实反映学生通过学习,自身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自身的意识品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能力都在改变。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现探讨实行考教分离,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评价结合一起,评价内容趋于多元化,主要有认知、技术技能以及情感这三方面方面,其中情感态度的评价正在逐步提高。

4.2.4提高学校领导重视,强化师资队伍

“健康第一”这一思想已经作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向标,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把健康教育的理念与相关知识技能紧密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体育学院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主要是以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为主,博士研究生在读一名,学院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比例严重失衡。通过在学生群体调查中发现,年龄较大的老师教学理念陈旧、专业知识更新换代较慢,刚入职的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从而造成教学质量层次不齐。

4.2.5加大资金投入量,健全场地器材设施,整合利用周边学校教学资源

高校体育课程顺利开展,体育经费的投入量是关键环节。实现教学目标的物质基础就是学校要有完备的场馆设施和器材作为支撑,体育经费的投入才能使得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得以完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才能丰富公共体育教学内容,实现这些都需要经济作为强大的后盾。

经费的来源不外乎两种:一种来自国家和政府的拨款,另外一种高校自筹经费。这样就需要学校来想办法引入外来经费,比如:按照相关规定,合理租赁学校场馆,通过承接一些赛事来吸取外来资金,还有就是通过已毕业优秀校友及社会人士捐助来及时改善学校资金短缺的问题。开展有些项目如果学校没有相应的场地设施,可以利用周边高校已有的体育资源来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 号[EB /OL].http: //www. moe. gov. cn / publicfiles / 171180. html.

[2]高慧娟.河南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D].郑州: : 郑州大学,2011

[3]何忠,吉玉良,杨卫东.基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体系构建[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36(5) : 34 ~ 37.

[4]郑国荣,廖建梅. 福建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27(1): 93 ~ 96.

[5]王凯.体质测试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大视野,2015,23(5) : 208 ~ 210.

基金项目: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课程设置云南省俱乐部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齐相聚 点亮青春大盛会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