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宁
摘要:探索美育社会实践、提升美育工作的途径,是美育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高校辅导员“育人为本”的首要工作任務,着重分析了美育工作在辅导员思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对当前美育工作在思政教育实践运用中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美育工作;辅导员;思政教育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针对美育教育曾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正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美育,从本质来讲是通过美术、音乐等艺术教育的形式,来培养学生鉴赏、领悟以及创造、升华美的能力, 通过美的建立,提高学生对“真善美”的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一、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对思政教育的意义
教育核心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而美的教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美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说过:“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美育工作对思政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育工作有助于重树道德之本
“95”后“00”后的大学生们生活中互联网侵袭的世界里,而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明显的性格特征,这使得良莠不齐的虚拟世界对他们的意识形态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构建。与传统说教模式不同,美育工作天然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优势,这正好适用于新时代学生的特质。美育工作以诠释“真美”的方式,让学生重新认识“德”、领悟“德”,进而根植于心,能够使个体获得积极的道德感染力,使个体做出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的判断与行为,真正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做有德之人。
(二)美育工作有益于归正价值观念
新时代是一个全面开放的时代,在互联网传播强有效传递的今天,对正值三观建立的大学生们无疑有着巨大的充斥。美育工作要求学生抛开快节奏的浮躁不安,潜心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去领悟真正的“美好”,帮助学生辨识美,发现美,创造美,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美育工作有利于塑造健康心智
大学生心理问题早已成为学校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最新的心理治疗方式中,绘画疗法逐渐被大众所知并取得了实践意义上的突破。通过这样的技术,人们不仅可以透过图像去洞悉画者真实心理状况,还可以运用绘画与其他心理疗法结合的方式去解决心理问题。尼采曾说过:“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美育让学生心智得到净化,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稳定的人格,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稳定的心理基础。
二、辅导员美育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美育既是德育的重要手段, 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德育讲究晓之以理, 以理服人, 容易流于说教和灌输, 使人缺乏认同感和共鸣, 而美育则强调以情动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可以有力地弥补德育之不足。辅导员在运用美育工作时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辅导员对美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 我国高校的美育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 美育资源配置基本配套, 但美育工作在实施中也仍然更多留于形式化和表面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本身就具有琐碎性,加之高校缺少对美育工作的有力推动,使得美育工作无法发挥作用,甚至被冠名“草草了事”的无用功。其次,学科专业差异化导致美育工作无法重视。对于艺术相关专业,由于自身学科优势使得相关资源具有一定偏移,但暴露出的问题就是辅导员反而忽略美育工作;对于非艺术相关专业由于本身脱离艺术,导致对美育工作更加忽视,从而使得美育工作无法行之有效的进行。
(二)辅导员美育工作体系不完善
美育工作由于起步较晚,辅导员在实践过程中还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首先,辅导员入职后的培训中缺少美育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这对辅导员来说便如同“摸着石头过河”;其次,针对辅导员运用美育工作的相关权威教材缺少权威性,导致一些理论内容在付诸实践时出现偏颇,这也是造成不被重视的原因之一;最后,对于美育工作在实践中的应用缺少考核力度。目前各大高校在对辅导员的考核指标上,没有明确美育考核的相关内容,这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其更加忽视。
(三)辅导员美育工作资源相对匮乏
首先,在美育资源获取渠道中,互联网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但是,辅导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本身工作被人繁杂,互联网美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从互联网资源内容上缺乏整合和加工,有效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次,美育资源硬件环境也是高校所缺乏的外观因素。审美环境是美育实施中的重要环节,这种环境既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同时也包括,学校的传统精神、校风学风等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这一点可以从国外名校中得到很好的印证,而这些低配的硬件环境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育工作的开展。
(四)辅导员自身美育能力有待于提高
一方面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看,在专业上就存在多样化,其本身大部分是非美术专业,并没有专业的基础打底,加之各自生活环境不同,对美的理解自然各有千秋,在实际工作中所体现的美育水平也大不相同。即便是艺术相关专业,辅导员在实施美育工作的学科优势自然存在,但艺术生特有的个性使得活动开展潜在了困难。另一方面从活动形式来看,目前各大高校已经重视美育工作的开展,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过程中提高审美,然而活动形式上单一、缺少创新,不能激发学生自身能动性,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为了达到活动效果强迫学生参加活动,被迫的学生满腹怨言的当成任务,至此适得其反。
三、认识与思考
美的教育是人类灵魂的教育,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好美育工作这把利器,“以文化人、以德树人”,将新时代美育工作注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中建立自己的美育工作方式,打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让思政教育充满时代感、艺术感和亲切感,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新青年。
参考文献:
[1]王 洁.新形势下美育教育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传播力研究,2019(6):193.
[2]黄 荔,肖 为.高校辅导员基于美育视角推进思政教育路径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报,2019(14):79-85.
[3]苏亚杰.以美育提升大学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J].艺术教育,2017(Z1):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