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联钢
进入新的世纪、新的阶段,党中央和中央领导人对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大局服务”的新的要求。基层媒体报道更要多反映基层干部群众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多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新的信息,这是党中央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传媒的深情呼唤,也是地方党委机关报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客观现实来看,基层党报与读者的时间、空间距离是最近的,与读者的交流最直接、最频繁,读者脉搏的跳动,公众视线的焦点,寻常百姓的喜怒冷暖,这一切总会牵动着基层党报的神经。因此地方党报有条件、也最有内在要求通过深化亲民意识来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笔者就结合《临沧日报》的实际,谈谈基层党报怎样才能体现“三贴近”的一些想法。
一、坚持和体现“三贴近”必须把握的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宣传工作,办好党报的必然要求,也是基层党报宣传、贯彻、落实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可靠保证,更是基层党报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根本实现途径。“三贴近”意义重大,内涵丰富。要坚持好“三贴近”,更好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工作,必须遵循新闻规律,把握好几个原则:
1、坚持“三贴近”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按照新闻规律大胆创新,用“三贴近”来对照新闻宣传工作,坚决破除妨碍“三贴近”的思想观念,坚决改变束缚“三贴近”的做法和规定,坚决革除影响“三贴近”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党报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党报的党和人民的喉舌性质不能变,必须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另一方面新闻工作有自身的特殊规律,要增加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就要按新闻规律办事。因此,要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广大群众的喜闻乐见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三贴近”,必须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只有坚持“三贴近”才能更好地维护好新闻的真实性。新闻必须是客观事物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充分发挥新闻真实性的特点,有利于人们对人类真理认识、规律认识。所以党报一贯将新闻的真实性当作坚持党性的一项原则来抓。
3、坚持“三贴近”,必须把新闻价值作为评判取舍新闻的标准,真正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围绕经济工作中心、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好新闻,为老百姓当好代言人。
二、紧扣党报主流优势,着力改进新闻报道方式
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努力贴近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贴近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内容到形式,改进新闻宣传工作,使新闻宣传在营造发展氛围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党报的当务之急。
1、改进新闻宣传工作,改革新闻报道内容。“三贴近”是深化新闻改革的突破口,基层党报要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增加可读性、服务性统一起来,在报道内容上就要尽量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的心声,多刊登有实在内容、有新闻价值的事情;在新闻形式上就要尽量做到让群众喜闻乐见。
2、强化典型宣传,扩大党报引导力。党报引导舆论一个重要优势是典型宣传。在坚持“三贴近”中我们要发挥这个优势,增强党报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使党报更贴近生活,发挥好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3、扩大新闻信息量,增加党报吸引力。党报应该提供丰富的新闻信息,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增加吸引力。近年来《临沧日报》在改版后,新闻信息量大量增加,既增设了社会新闻等版面,又增加了国内和国际新闻,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以高新闻价值的“硬新闻”、“独家新闻”、“大典型”、“大言论”为主打,扩大党报的信息含金量;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真、短、快、活、强的软新闻,构筑广泛的多层次信息空间;以良好的文风和紧凑大方的版面编排扩大党报的信息储量。
党报的根本任务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传达到基层,宣传给群众,把党的主张变为人民群众的意愿,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要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十九大精神,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各族群众团结拼搏、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因此,办报工作每时每刻都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进行,同时要求党报要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不动摇,始终坚定不移地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重大决策、重大战略部署等问题上,要做到旗幟鲜明,分清是非,把握好度,引导正确的舆论。这就是党报的主流作用,也是党报的优势。
三、要注重报纸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读者读报是要了解报纸的内容,而报纸的内容寓于一篇篇稿件之中,稿件必须组成版面才能同读者见面,因此,版面成为了报纸内容的展示者,是报纸内容的存在方式和表现形式。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基层党报要赢得受众,赢得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就必须搞好报纸内容和形式的包装。
1、内容包装
报纸内容的包装不仅是编辑个人的事,更是一线记者的职责。党报要把群众的思想实际和需求作为报道的第一信号,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统一起来,多编发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首发新闻,把目光真正聚焦到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上,聚焦到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上,抓住受众的兴奋点,摸准社会跳动的脉搏。这就是内容的包装,一是要求记者具有洞察生活的敏锐性,善于在平常的生活中挖掘出闪光的东西,采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反映真实生活的新闻报道。二是版面编辑要全面掌握报纸生命性所在,要立足怎样增强报纸的可读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结合宣传报道要点,对各时期各个版面应刊发些什么样的稿件、安排哪些栏目等进行科学策划和决策。同时,对新闻素材好、具有很高新闻价值,但抓不住新闻闪光点的读者、通讯员和其他作者的来稿进行修改、加工,进行内容包装,提炼精华。
2、形式包装
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版面,版面是报纸内容的展示者,是为内容服务的,记者、通讯员和其他作者的辛勤劳动,最终都凝结在一篇篇稿件之中,它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取决于版面对这些稿件内容的展示。因此,做好版面包装十分重要。编辑在安排稿件的时候,要充分评价报纸的内容,对一个版面该安排哪类稿件、图片,哪些稿件该放在版面的显著位置,哪些稿件不该放在显著位置等进行科学评价和决策,对版面稿件、空间进行有条理的安排,力求做到眉清目秀、生动活泼,体现个性,寓意深刻。版面的包装还着重体现在编排手段的运用上,可采取大标题、大图片、多空白、大板块、粗线条、浓色彩等手段进行处理,以吸引读者,增强视觉冲击力。
“三贴近”新闻工作的重要原则,是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是新闻改革的必然趋势,基层党报要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渠道也是很多的。总之,要求报纸放下架子,不断改进报道方式,提高报道质量,把更多的版面留给群众,多报道群众身边的事例和喜闻乐见、有实在内容、新闻含金量高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