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封建社会早期艺术品的局限性和创造性

2020-08-16 13:55闫园园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局限性艺术品创造性

闫园园

摘    要:王权初建的早期中国社会中,艺术市场初步发展,在王权笼罩下的艺术市场中,艺术品为了迎合上层阶级的喜好,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也逐渐走向程式化。夏商周时期的艺术市场发展在创新与局限的曲线发展中逐渐成熟。

关键词:封建社会;艺术市场;艺术品;创造性;局限性

中国的艺术市场发展趋势与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密切相关,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王权统治的结果,是阶级产生后所必然发生的现象。这样的历史环境对艺术市场及在市场中进行流通的艺术品的影响是双重的。笔者认为应以辩证的眼光看待早期艺术品的建构形式。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家天下”的出现将王权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中;宗法制的出现使得王权和神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分封制、世卿世禄制等政策的实施都是为了王权服务,加速了国家的形成和封建制度的完备。

一、夏商周艺术品的局限性

夏商周三个时期的艺术产品主要包括青铜器、陶器、玉器、雕塑、兵器、丝织品等。从现已出土的已被考究为真品的青铜器、玉器和漆器等艺术品中可以发现,夏商周阶段在制作艺术品时选材严格,做工精良,造型考究;工匠的技术高超,对结构、比例和美感的把握精准到位。再加上当时的艺术品造型和制作规模都十分庞大,所以对艺术品生产进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封建王权的确立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君主集权、专制制度。王位居于整个社会的顶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国家祭祀、政治、军事、农业、艺术、教育都由王决定。夏商周三代王权统治者利用人们长期以来对神话、图腾、传说的崇拜心理,以“神道设教”,把王演化为神的后裔,披上神权的外衣。如《诗经》中提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王就是神,是不可侵犯的。

在夏商周时期特定而强硬的王权干预下,艺术品的风格、造型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比如青铜器、占卜品等。青铜器作为古代礼治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象征,王、侯所制造的鼎、簋也被视为国家权力合法性的来源。传说大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铸鼎于荆山下,各象九州物是一匡诸侯、统治中原的夏王朝立国的标志。而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则是表明每一次王朝的代兴。同时,各级贵族在使用礼器的种类、数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种类和数量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所谓钟鸣鼎食,即是表示了家族人丁兴旺、仆役众多的宠大场面,成为贵族显示自己身份之高贵的标志。

现存世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陶器、漆器等艺术品的制作工艺高超,艺术价值极高。青铜器的锻造水平已经炉火纯青。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青铜器作为王权礼制的象征,导致它的造型纹样单元化、程序化、固定化。例如司母戊鼎(图1)、四羊方尊(图2)。制造工艺无可挑剔,但是在纹样上就有许多雷同之处。司母戊鼎鼎身以雷纹为底,四周浮雕刻出盘龙纹及饕餮纹样。而“饕餮纹、夔龙纹、云雷纹、乳钉纹、旋涡纹……”这些纹饰在夏商周三个时代中的任何期间都有迹可循;在造型上,为了突出“君权神授”,器物巨大,仍然以司母戊鼎为例,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同时期其他器物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笔者认为,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因素主导了整个艺术市场的发展,虽然提升了手工业技艺和手段,但是却增加了局限性。一方面,由于王权的初步确立,重视实用兼装饰意义的艺术品的收藏逐渐成为王室、贵族争相效仿的专利以及时尚。推行等級森严的分封制,禁止庶民实用等同王室、贵族的物品,因此在王权与礼制的约束下,艺术品礼制化的倾向愈来愈严重。另一方面,由于王权、礼制的约束以及非经济历史原因与处于维持市场均平、保证物品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艺术品的交易也人为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夏商周艺术品的创造性

虽然夏商周时期艺术品的发展受到了王权的管制,产生了代表贵族阶级和祭祀专用的产品,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时社会的制造水平。在制瓷方面,商代出现了一种釉陶,即原始瓷器;纺织业方面,商代设立指导蚕桑的专职官员,商代的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纱的縠,重要的是此时期已经掌握了提花技术(图3)。此外,在民间工艺中,因不需要为王权服务,其艺术产品更加新颖,创新性更加突出。在铜镜制作中,由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在铜镜上绘制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艺术形象,有龙凤纹、神兽纹,除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外,还为铜镜增加了“驱邪”“避祸”的功能。在织染方面,除了在丝织物上出现了提花技术外,色彩上也有很大创新,在夏商周时期已经使用了茜草、靛蓝、红花等植物染料进行染色,比印度早500年,比埃及早1000年。这是夏商周时期艺术创新的最直接表达。前文笔者提到青铜器的纹饰呈现了僵化,是当时艺术局限性的表现,但是我们不能忽略青铜器在制造过程中的工艺表现,那也是艺术的创新性表现。商代青铜器以浑铸成型为主,东周青铜器拓展出分铸、浑分合铸、焊等技术。造型复杂的青铜器主要通过分型制模、分模制范、分型铸造、加工组装等工艺流程来完成。这样复杂的制造方法是工匠们智慧的结晶,代表着夏商周时期艺术品的创造能力。

夏商周时期等级森明的制度体现在方方面面,正是这些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那个时期的艺术工艺。如果夏商周艺术产业仅仅依靠古代徒、工、奴隶以及他们多年的生产经验,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艺术成就的,如那黑薄光纽、有蛋皮陶之称的黑陶,也创造出了他们也不可能创造出拙朴而不失绚丽、变化多端的装饰纹样的,如饕餮纹、鸟兽纹、云纹、雷纹、龙风纹、窃曲纹等;也创造出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如,商代崇尚武力,其艺术产品特色就反映出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而各国的艺术特色也不尽相同,秦国艺术的淳朴、郑国艺术的精巧、燕国艺术的古朴、赵国艺术的浑厚、韩国艺术的优雅 。

三、对夏商周艺术品与政治关系的思考

通过对夏商周艺术品局限性和创新性的分析,笔者对艺术和政治的关系产生了思考,因为夏商周的艺术品和艺术市场是政治主导下的市场,生产的艺术品大都为政治、王权服务,那么这两者之间的羁绊是什么?笔者认为从艺术概论学方面可以得到答案。政治控制力或政权的稳固程度,与艺术的繁荣,经常不是一个正比关系。政治好,即在通常人们所说的政通人和时,人们不关心政治,就和健康人往往不关心自己的健康一样。政治上有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尖锐,人们情绪波动,反思各种现象,思考人的行为合理性时,反而会催生艺术的繁荣。无论是十六世纪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法国文学的繁荣还是夏商周时期青铜器文明的鼎盛发展都和社会转型有关。一定有利于人们纯情化崇高化的政治形态,会催生至情至美的作品。执政者直接组织作品,虽难以产生经典,但其本身是合理的。相比其他表达政治意志的意识形态作品而言,文艺作品因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在动员各方力量,服从主流意识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服务于王权的艺术品虽然在创新性上有所缺失,但是在制作工艺上缺失无法取代的;流行于民间的艺术品,趣味性、创造力加强,但是在在技法技巧上却无法与王权产品相比拟。

参考文献:

[1]张卉. 夏商周陶器与青铜器设计艺术关系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校报.2018.

[2]张波. 中国夏商周时期艺术产业管理特征.[J].浙江财经大学.2015.

[3]朱磊. 从蜡染民间手工艺到现代蜡染绘画艺术.[J].美术观察.2019

[4]贾艳红 齐洪涛. 神祗崇拜下的社会 夏商周秦汉民间信仰研究.[J]. 中国古文献出版社

猜你喜欢
局限性艺术品创造性
滴水藏海
食物也是艺术品
基于微课视角的国内翻转课堂的理论探索
艺术品被盗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Dolan Geiman 梦幻环保艺术品
刘茜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