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磊
【摘要】作为二战结束后唯一一个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航空强国,苏联在发展民用航空工业上独具特色。其自主研制的民用飞机曾在世界民机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伴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下滑,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陷入困境,其中的规律也给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苏联 俄罗斯 民用航空工业
苏联从俄国继承下来的是薄弱的、在技术和财政方面都不能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为满足国防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苏联探索出了一条以科研与航空工业实际需要相结合的特色航空工业发展道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民用飞机产业。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下,在苏联强大综合国力的支撑下,苏联民用航空工业走过了一段辉煌时期。但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下滑,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陷入困境。虽然现在俄罗斯也在抓紧布局民用飞机产业,重振民用航空工业,但仍步履维艰。
一、苏联/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阶段划分
总得来说,苏联/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可以划分为起步期、辉煌期和衰落期、振兴期三个阶段。
(一)起步期(1917年—1947年)
苏联航空工业发展在内战的混乱余波中缓慢前行,到了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有了真正的技术进步。在民用航空领域,这一时期,苏联开始向美国学习:从美国陆续购进18架DC-3飞机,并派出技术人员到美国学习。1941年,苏联开始生产DC-3,并对DC-3的结构进行了修改,换装了国产的发动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服务于俄罗斯航空公司国内航线与周边国家的航线网络,苏联在战后初期集中发展中程运输机。同时,苏联飞机设计师开始单独领导团队,从事民用飞机的研制。
(二)辉煌期和衰落期(1947年—1991年)
1947年冷战开始到1991年冷战结束、苏联解体,苏联的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经历了辉煌和衰落两个时期。1947年到70年代是“辉煌期”,70年代以后,由于没有足够重视市场,面对波音和空客咄咄逼人的态势,苏联民机产业无力应对,迅速衰退。
这一时期,苏联民用航空工业呈现四方面主要特点:
第一,型号成果丰硕。1950年到1990年的40年间,苏联自主研制的飞机型号就有17种,还不包括一种型号的系列机型。17种型号飞机涉及短程、中程、远程、螺旋桨、喷气、宽体、超音速等各个领域,很多型号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客机型号之一。
第二,政府主导性行为。苏联时期无论是军用飞机还是民用飞机研制,都是完全的政府主导性行为。苏联的各个飞机设计局各有设计风格和产品系列,设计局之间也不存在市场之争,新的型号飞机用来替代某一在役型号飞机都是政府布局安排,不同于美国各飞机制造商之间的竞争关系。
第三,大国脸面而非赚钱工具。冷战期间,美苏进行军备竞赛,以展现各自制度的优越性,让苏联在很多领域取得的成绩被看作是为了大国脸面而非真正基于市场的判断。反映在苏联民用航空领域,那就是“造出的飞机一定要比资本主义国家更大更好”。
第四,对客机的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考虑不足。在计划经济时期,依仗丰富的石油资源,苏联研制客机时较少考虑经济性。当西方大力发展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来降低油耗时,苏联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其研制的飞机油耗与波音和空客同类机型相比要高很多。
(三)振兴期(1991年至今)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试图通过引进美欧企业的发动机和航电系统、飞控系统等,以此改进客机的环保性和舒适性,打开国际市场,但均未获得成效。
近年来,为重振民机产业,俄罗斯对全国航空工业进行了整合,并开始寻求国际合作,注重国际市场,试图借助超级喷气100项目和MS-21项目取得成功。但如今的世界商用飞机产业呈现超级双寡头格局,处在振兴期的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要想跻身世界主制造商之列,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二、苏联/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蘇联/俄罗斯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路径具有鲜明特色,其成败两方面都给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苏联航空工业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苏联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和决定,尤其是“全部航空工业国有化”和“要首先确保航空工厂一切供应”的指令,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民用航空制造业具有高端复杂的特点,对于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我国,同样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举全国之力,聚全球之智共同发展。
(二)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民用飞机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市场青睐,取得商业成功。苏联航空工业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视飞机产品的经济性、环保性、舒适性。在苏联时期,巨大的国内市场尚可满足对飞机产品的需求,但在苏联解体,俄罗斯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这些客机已无法与欧美竞争。在我国研制民用飞机产品的初期,就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生产市场需要、航空公司愿意买的飞机。同时,在飞机投入运营之后,还要倾听客户意见,不断优化飞机,提升产品竞争力。
(三)要坚持独立自主,也要坚持开放合作
苏联航空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即使是在艰难的战争时期,苏联政府仍采取各种措施在国内组建航空科研中心和试飞中心。但是,苏联忽略了开放合作的重要性,以至于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一时间无法融入国际航空工业和民航市场,发展缓慢。对于我国而言,在发展民用航空工业的道路上,要坚持独立自主和开放合作并存,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形成独立自主的研制能力和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融入全球化浪潮,依托全球资源,增强自身实力。
三、结语
苏联民用航空工业发展道路独具特色,但其成败背后的规律却是世界航空工业兴衰的规律。我们要认真研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杰克逊著,李志涛译.世界航空史——从原始飞行器到第二次世界大战[J].中国市场出版社,2015.
[2]世界民机产业发展启示录(二)——苏联/俄罗斯民机产业的兴衰[J].大飞机,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