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张甜甜
【摘 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8例,按照入院顺序对患者进行排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78±2.76)天,对照组为(13.96±3.04)天,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CAT)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稳定期治疗中,通过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使得患者的预后效果得以显著提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
当前在临床治疗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且死亡率也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近几年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其治疗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稳定患者的病情,减少发病次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主要的目的[2-3]。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的有效实施,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疗效得以提升。本研究针对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效果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排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9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1例,年龄36~75岁,平均(50.41±4.43)岁,病程2~10年,平均(4.55±2.37)年。观察组中男性39例,女性20例,年龄36~74岁,平均(50.34±4.52)岁,病程2~10年,平均(4.65±2.34)年。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叮嘱患者注意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排痰、吸氧等,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等,解答患者的问题,教会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1)心理护理。为患者讲解病情,帮助患者学会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改善不良情绪。2)运动护理。帮助患者进行运动,指导患者进行太极、六字诀等中医运动方式,并鼓励患者坚持运动。3)穴位护理。在患者的天突、大椎、定喘、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重要穴位贴敷,每次10min,隔天进行一次,连续进行3个月,并指导患者进行穴位贴敷,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出院后可以在家进行穴位按摩。4)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合理饮食,禁忌生冷、肥甘厚味的食物,多使用健脾、补肺益气的食物,例如莲子、百合、枸杞子、木耳等。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合理的食谱。5)健康指导。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健康锻炼。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变化。满意度评价:借助护理满意调查表判定患者护理满意率,总分100分,满意:90分以上,一般满意:70~90分,不满意:低于70分。总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 总例数 ×100.0%。
采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调查(CAT)了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4], 包括8类题目,每个问题分6个级别(0~5分),CAT分值范围是0~40分。轻微影响:0~10分,中等影响:11~20分,严重影响:21~30分,非常严重影响:31~4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78±2.76)天,对照组为(13.96±3.0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49,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40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5例,护理满意度为91.53%(54/59), 对照组患者满意25例,一般满意13例,不满意21例,护理满意度为64.41%(38/59),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20,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CAT问卷得分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AT问卷得分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以轻微影响为主,见表1。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支气管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有较大的影响。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主要是为了减少患者的急性发病次数,维护患者的肺健康,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稳定患者的病情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是当前临床护理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加强患者治疗中的护理干预,帮助提高治疗效果,也帮助改善患者预后[5]。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从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运动护理、中医穴位护理等方面入手,改善患者的心情,加强患者的运动锻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帮助患者学会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出院后也进行健康指导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全面的提高護理效果,帮助改善健康状况。本研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78±2.76)天,对照组为(13.96±3.04)天,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以轻微影响为主,两组差异显著(P<0.05)。说明在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中,对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大俊.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干预效果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3):100-102.
[2] 刘海燕.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门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大医生,2019,04(17):94-95.
[3] 张阿宏,夏丽,潘树红.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048(001):122-125.
[4] 马丽敏,朱晔涵.家庭延续性呼吸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6,20(08):1606-1608.
[5] 韦日春,刘秋燕.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4):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