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秀 张祎
【摘要】贸易成本通过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价格、贸易量、国际收支和社会福利来影响一国的贸易情况和经济情况。本文主要梳理分析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模式选择、信息技术和关税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其成因。
【关键词】贸易成本 信息技术 关税
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模式选择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路,铁路,航线的建设、集装箱的出现、以及港口的密集度对贸易成本有显著的影响。Michaels, Guy(2008)运用美国洲际公路系统这一自然实验把因贸易成本对贸易量的影响与其他因素相分离,从而探究贸易成本带来的国际贸易增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发现美国州际公路系统的出现减少了贸易壁垒,例如货运和零售的人均贸易活动增加了7%至10%。Donaldson D(2018)基于英属印度的历史数据,通过构建全新的区域层面数据库探究铁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印度贸易环境的影响,发现铁路建设带来了贸易成本和区域间价格差异的降低,贸易量的增加以及印度的实际收入和福利水平的提高。Button K(2010)将运输视为新国际贸易模式的一种交易成本,发现即使航空运输服务可能造成寻租这一低效率交易模式,但是降低运输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对贸易伙伴是有利的。Cosar A K(2018)使用微观贸易数据,通过估计集装箱和散货运输之间的模式选择,量化了集装箱技术对运输成本和贸易的影响,发现集装箱运输的首英里成本更高,距离弹性更低,在长距离运输中具有成本优势,降低了可变运费成本的16%至22%。Query J A(2015)探讨了出口国内产生的运输成本如何影响贸易水平,通过生成各种货物在出口之前必须经过的港口距离的度量,估计了与出口国家内发生的运输成本相关的贸易弹性,发现在出口国内部发生的贸易壁垒对贸易流动的影响远高于外部贸易壁垒。
在运输模式方面,学者分别探讨了产业集中度,“回程问题”,运输条件对贸易成本的影响。Behrens K(2018)使用微观层面的商品流数据和厂商数据探究运输成本对行业集中度的影响,发现在控制了国际贸易风险和输入产出关系之后,运输成本的增加可以解释1992至2008年加拿大产业集中度下降的20%。Ishikawa J(2018)提出运输成本造成的贸易壁垒与关税造成的贸易壁垒一样大,并且将运输部门纳入国际垄断模型,研究贸易和产业政策的影响。笔者认为运输公司需要保证有足够的运输能力完成往返运输,并且因其运输量在两个方向上的不平衡,使得这种“回程问题”造成贸易限制的适得其反,即国内进口限制也可能减少国内出口,损害国内企业,使外国企业受益。因此运输成本和贸易产业政策会影响运输企业对运费的定价,从而影响贸易和福利。Celine Carrere(2007)考虑了交通运输的规模经济,探究运输成本对发展中国家间福利方面的影响,发现运输成本取决于贸易伙伴之间的距离、贸易额和发展水平,且由于沉没成本的存在,在区域优惠贸易区下实现的自由贸易将比在多边自由化下实现的自由贸易带来更高的永久福利。Martínez-Zarzoso, I(2003)探讨了贸易流和运输成本对回程、特殊运输条件和重新装载次数的敏感性,发现较高的距离和较差的合作伙伴基础设施导致运输成本显著增加,投资新的港口基础设施是促进贸易和收入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信息技术
在探究信息技术对贸易成本的影响时,现有的研究大致将信息技术划分为三方面:通信技术、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技术。
在通信技术方面,不少观点认为通信技术的发展降低了贸易成本,减少了信息摩擦进而推动贸易量走高。SteinwenderC(2018)运用历史实验法探究了电报的运用对1866年大西洋两岸棉花贸易的影响,以分析通信技术对贸易成本及贸易量的影响,发现使用电报可以减少信息摩擦、降低沟通成本,从而缩小太平洋两岸棉花价差并扩大贸易额。Fink等(2002)通过应用多种通讯成本测量方式,发现通讯成本显著影响了异质性产品在贸易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进而导致了不同的贸易模式。
电商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近年来突飞猛进,其对促进全球贸易的作用舉世瞩目,分析其对于贸易成本的影响作用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电商平台和互联网技术对全球贸易的促进作用。电商平台方面,Fan(2018)等建立了多区域一般均衡模型实证分析并量化了电子商务对贸易的福利影响,发现电商平台虽然会对线下贸易形成挤兑,但总的来看增加了贸易总额。温珺等(2015)采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192个国家及地区的贸易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电子商务显著的降低了贸易成本同时提高了我国贸易量的增长,尤其和发达经济体间的贸易促进作用更大。Terziaa(2011)系统的阐述了电商平台对贸易成本的降低作用,包括降低产品及生产要素的信息信息收集及加工成本、以更低廉的成本外包部分生产与物流环节、内地化运营降低跨国成本、以更低廉的成本匹配顾客等等。
在互联网科技方面,不少学者认为互联网科技的应用与普及扫除了经济全球化的空间障碍以及技术障碍,极大的降低了贸易成本并助长了全球贸易总量。Baldwin & Martin(1999)发现低廉的通讯成本极大的促进了贸易总量并推动了FDI。在这之后,不少学者进一步将贸易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通过探究互联网科技发展对贸易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的影响来具体刻画互联网技术降低贸易成本的机制。Rauch和Watson(2003)探究了市场上贸易者之间开展新贸易关系的成本模式,发现互联网可以为贸易者提供宝贵的信息搜集途径,能大大降低贸易者之间开展新合作的固定成本,从而有助于扩大贸易量。Freund和Weinhold(2004)认为互联网可以有效减低特定市场的固定贸易成本,进而提高出口增速。Rauch 和 Casella (2003)发现互联网极大激发了信息的流动与交流,减少了贸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降低了贸易谈判过程中的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
三、关税
减让关税将直接降低贸易成本,然而,减让关税对于降低贸易成本的作用机制并不仅体现在直接作用上,现有的研究认为减让关税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生产率、扩大规模效应,从而间接降低贸易成本。毛其淋(2013)在中国加入WTO时引发的大面积关税减让背景下,利用world bank的产品进口关税税率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税减让以及贸易自由化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并且对中间产品以及生产要素的关税减让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比对最终产品减让关税强。Yu(2015)运用2000-2006年中国产品出库数据以及企业生产数据并拆分出企业层面的关税税率进行实证回归,发现关税每减少10%将使企业的生产率提高3%-6%,并且异质性产品的加工型企业享受的生产率红利尤其高。Schor(2004)在Olley和Pakes(1996)以及Levinsohn 和Petrin(2003)的基础上,采用1986-1998年4884家巴西制造企业的生产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增加关税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率并且降低关税有助于企业的技术引进进而提高生产率,降低贸易成本。Head(1999)利用加拿大230所工厂在加拿大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6年期间的生产数据,验证了关税减免有助于节约企业的成本,进而扩大规模效应。
相应的,增加关税带来的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一种影响机制是其价格效应,通过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进而影响生产、消费、贸易量、国际收支、社会福利等。赵公正(2019)探究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增加关税对我国物价影响,发现通过及时调整贸易结构,加征关税对国内CPI影响较小,但是会恶化全球经济增长前景。Bruno L(2010)提出关税的增加通过价格歧视机制降低了贸易自由化,但是与最低准入承诺(MAC)相比,关税避免了低效的贸易。Alessandro Nicita(2008)通过对墨西哥关税自由化分配效应的分析,从家庭作为消费者和要素所有者的角度,考虑到国内价格传导的不完善,发现关税自由化的总体积极影响掩盖了收入水平和地理区域之间收益分配的显著差异。Delia Ionascu(2004)以南北贸易为例,保证价格完全弹性的情况下,发现关税影响国际贸易的另一机制是通过保护知识产权实现的,与传统结果不同,关税的存在有效的防止了技术泄漏,提高国内(北方)消费者和生产者相对于自由贸易的福利。
参考文献:
[1]MICHAELS, GUY. The effect of trade on the demand for skill: Evidence from the 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08, 90(4): 683-701.
[2]DONALDSON D. Railroads of the Raj: estimating the impact of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8, 108(4-5): 899-934.
[3]BUTTON, KENNETH. Ai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Both a traded commodity and a transactions cost in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mmerce, 2010, 1: 105-210.
[4]QUERY, JASON ALAN. The impact of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trade barriers on international trade flows[J]. Dissertations & Theses – Gradworks, 2015.
[5]BEHRENS K, BROWN W M, BOUGNA T. The world is not yet flat: transport costs matter[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8, 100(4): 712-724.
[6]ISHIKAWA J, TARUI N. Backfiring with backhaul problems [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8, 111: 8198.
[7]STEINWENDER C. Real effects of information frictions: when the states and the kingdom became united[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8, 108(3): 657-696.
[8]FAN J T,TANG L X,ZHU W M,et al. The Alibaba effect: Spatial consumption inequality and the welfare gains from ecommerc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18, 114: 203-220.
[9]溫珺,王健,尤宏兵. 电子商务能否促进外贸增长——来自我国的证据[J]. 国际贸易问题, 2015(06): 43-52.
[10]毛其淋. 贸易自由化、异质性与企业动态: 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3.
[11]赵公正. 加征关税对市场价格影响研究: 基于中美经贸摩擦对关税价格效应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