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君 何诗莹 钟智兰
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是目前国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内涵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结合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整体发展情况,为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规划实施与推进提供参考。
一、乡村振兴概述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2018年2月4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意见》指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1.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产业的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的兴旺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学者高帆指出了产业兴旺的独特性内涵,即通过农村经济的技术和市场创新,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更好地满足村民对农村产业多样化、动态化的需求。
2.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生态宜居包括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舒适、基础设施齐全三大要素。孔祥智侧重于对推进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对策探讨,提出需要做好村庄规划、探索乡村基础设施长效运营管理机制、推进体现乡村特色的乡村生态宜居建设三大环节。
3.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王宁认为乡村文化是农村几千年发展历史的沉淀,强化乡村文化建设,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工程”。
4.治理有效
治理有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刘兴景对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治理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发现乡村治理存在基层自治水平低下、法制观念缺乏、德治基础薄弱的问题。
5.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王丽、程爽、胥志文等认为生活富裕是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实现共同富裕。
综上所述,笔者認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要求,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切实方向。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要促进乡村产业、生态、乡风民俗文化、基层民主等方面的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层面的要求。
二、乡村旅游与乡村休闲度假旅游
(一)乡村旅游和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内涵
高谋州认为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而出现的旅游类型,是以农村自然、农业经济和民俗文化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大中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方式。
休闲度假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形式,刁宗广认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是以农业自然、农村人文资源和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进行的旅游规划开发,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的延伸,并拓展农业经济和附加价值的新途径。他还提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应以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一,集观光、娱乐、健身、科普等为一体,以身心放松的审美休闲活动体验为主要形式。
(二)国内外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状况
1.国外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状况
与国内乡村旅游的研究相比,国外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起步早,理论基础扎实且较为完备。而国内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理论基础则缺乏深入研究。Harrison认为乡村旅游发展对减贫有促进作用。Briedenhann肯定乡村旅游带动了相关经济发展。他提出对于未开发的自然文化地区的乡村旅游更能吸引追求新奇体验的旅游者。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是乡村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Jackie Clarke提出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文化内涵、品味和层次也会得到提高。
2.国内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状况
我国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王金华总结中国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兴起可归结为人们经济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旅游观念转变以及中央政府大力扶持。刁宗广提出休闲度假型旅游主要以海滨和乡村为主。
综上所述,国外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起步早,乡村较早依托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旅游减贫模式持续发展。如今国外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相对成熟,是集有观光、休闲、生态度假、乡村文化体验等多功能的高品质乡村旅游产业的旅游综合体。目前,国内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仍处于起步阶段,依托乡村旅游资源,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缓解乡村贫困现状。同时,国内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过于单一。现阶段,中国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需要在乡村旅游减贫的基础上,往更高层次的多元综合体发展。
(三)国内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刁宗广提出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旅游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规划不清。杨文静认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过程中缺乏整体合理的规划设计。二是产品单一。刘婷提出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过程中缺乏综合性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三是政策导向作用不强。徐平认为,政策不到位导致资金链条断裂,制约了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丁义旺认为,政策法规不规范,未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四是人才缺失。杨文静认为在发展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时,整体村民层次素质低下,缺乏专业的人才。五是可持续性差。杨文静认为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可续性发展意识薄弱,存在盲目开发的现象,乡村旅游资源存在过度商业化的问题。
(四)我国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