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立网络报销模式的思考

2020-08-15 09:56晋萍瑞
财经界·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财务管理高校

晋萍瑞

摘 要:网络报销作为一种信息化报销方式,对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解决了传统报销模式的很多弊端。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建立网络报销模式的优点,其次是建议高校在建立网络报销模式时分阶段实施,最后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推进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

关键词:网络报销;高校;财务管理

一、引言

2019年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中就提出要“减少科研经费报销各类证明材料,缩减审批环节,简化报销流程,推进网络服务,切实解决‘报销繁问题。”在高校经费管理一直是财务部门的重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师生员工,提高服务满意度,同时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改善工作环境。

2020年3月制定发布《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规定单位以电子会计凭证的纸质打印件作为报销入账归档依据的,必须同时保存打印该纸质件的电子会计凭证,这无疑对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高校建立网络报销模式的优点

(一)对投递式报销的进一步改进

在网络报销模式下,报销人员需要在系统填制报销审批单,整理上传原始资料,提交至审批单位和负责人审批,然后上传至财务系统前端审核。审核通过的,财务人员通知报销人员提交纸质材料,主要复核与网上提交资料是否一致,并通过网银方式完成资金支付 ;审核不通过的,财务人员联系相关经办人补充材料或更正。在这一过程中,除过特殊业务,财务人员无需到财务处排队等候,投递箱会按照需求安放于学校适合、方便师生的地方,网上填单和纸质材料投递均不受财务办公时间限制,节省了报销人员来回跑财务现场的问题。不管是对于投递式报销,还是传统的现场报销,网络报销都能节省报销人员的时间,解决排队困恼。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报销效率

实行网络报销模式之后,财务系统可以进行单据“初审”,比如项目有无预算、额度是否超支、差旅费是否闭环、住宿费是否超标等一系列问题。没有通过财务系统的单据“初审”,无法进行到下一环节。事实上,恰恰正是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却占据了财务人员大量的时间,无暇去思考财务之外的业务,自我提高和专业学习更是少之又少。同时,银企互联系统的推广和应用,资金可直接转入报销人员在网络报销系统指定的银行账户,免去财务人员逐一录入报销人员的账户信息,减少错误发生的机率;无现金报账,财务部门只要准备少量的库存现金,能及时了解资金的动向。

(三)改善财务与报销人员的工作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与报销人员因处于不同角度、专业方向不同,经常存在沟通不畅、沟通不到位问题,服务满意度很低。建立网络报销模式,在单据录入环节,财务系统会针对问题一一给予政策解释,录入过程中,倒逼报销人员学习、了解相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对财务人员的更加宽容。使用网上报销模式,项目经费负责人和报销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查看报销业务的状态,准确掌握经费的每一笔收支明细及经费结余情况,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及时推动经费预算执行进度,从而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提升了财务工作的透明度。

三、高校建立网络报销模式的建议

高校建立网络报销模式固然存在很多优势,推动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加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步伐,但在推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受各方因素影响。对于广大教职工而言,表面上看增加了教职工自身的工作量,确实不乐意接受。在传统的报销模式,报销人员只要填好报销审批单、整理原始资料,备齐交给财务部门就行。没问题的话情况下,资金会直接转入银行账户。网络报销模式下,报销人员首先具备计算机设备,上传相关附件资料,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理解报销政策和要求;其次是能熟练操作财务系统。如果原始资料不能顺利传输到财务人员审核端,报销工作是无法开展的。这对于教职工来说短期内无疑是增加了额外的负担,自然是不利于网络报销模式的推行。本文建议高校在建立网络报销模式中采取逐步推进的工作方式。

第一步实现网上提交资料,目的是将所有原始凭证电子化管理,解决电子发票等电子会计凭证归档的政策要求。实行预约办理,避免大家扎堆、排队,消耗大家的精力。

第二步推行网上审批和预算控制,根据项目类别,附件上传完毕之后,会自动转入下一级审批,财务系统会自动甄别该同部门审批、归口部门审批还是校级审批,坚决执行无预算不支出。减少报销人员对项目权限、项目预算不清楚,屡次退单情况。财务人员可以自动生成会计凭证,相比手工录入记账凭证,速度大大提高,使得财务审核人员从简单重复劳动中得以解放,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手工录入凭证的错误率,提升了财务审核人员的工作效率。

网络报销模式下,报销办理流程清晰可见,师生员工可以随时追踪,出现问题的节点及时解决,加快报销进度。原始凭证电子形式保存,科研项目结题或各类财务检查时,再也不用奔波复印准备资料。这是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四、未来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思路

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应用的推广,适时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大数据视角下的财务会计转型,充分利用大数据先进技术,帮助财务人员处理迅速、有效的处理会计类数据和非会计类数据,推动财务管理向业务活动的延伸,达到业财融合,更好的推动高校的内涵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风险防控的角度讲,建设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处理平台,从业务-財务-监督流程化的服务,即时交换各类信息、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在第一时间识别风险点,及早防控。

现阶段,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成果也很丰硕,缺陷在于各自为政,信息不能共享。高校有教务处的学生管理系统、人事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资产处的资产管理系统等等,基于本部门的业务发展需要,或订制或自主开发,完全可以满足部门内的使用需求,但同时也存在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孤岛现象,阻碍了学校整体事业的长远发展。因此,高校需从人才、制度等方面促成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基于管理会计的理念,整合现有系统,使得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降低沟通成本。

五、结束语

网络报销是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初探,是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初步阶段,是任重而道远的巨大工程,将逐步改善高校的财务服务能力,也是高校治理能力建设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姚雪源.高校财务网络报销模式初探[J].财会学习,2018(02):17-18+30.

[2]张彦明.论管理会计在高校中的应用[J].财会学习,2019(09):123-124.

[3]高振东,肖飞,梁馨元.高等院校网络报销模式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3):221.

[4]尹学东,梁勇,杨蕊,等.高校财务网上报销系统实践与探索[J].会计之友,2019(17).

猜你喜欢
财务管理高校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