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彬
摘 要:近年来代理问题属于公司治理过程中的主要部分,如果不能确保代理成本符合要求,将会导致公司未来发展受到影响。而内部控制工作对代理成本会产生直接影响,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选择审计师,严格控制代理的成本,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代理成本;审计师选择
一、引言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对代理成本会产生直接影响,在审计师选择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在部分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有效性问题,导致代理成本无法有效控制,也难以准确选择相关的审计师,不能通过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实现低代理成本、合理选择审计师的目的,难以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因此,在实际发展中应该全面增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严格控制代理成本,合理选择审计师,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代理成本、审计师选择关系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和代理成本的关系
企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较高,就能够降低代理方面的成本。主要因为在具体的工作中,企业严格开展内部的审计工作,可全面分析代理公司的实际情况,按照具体状况控制具体的代理工作成本,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方式,降低具体的代理工作成本。企业实际发展期间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全面分析代理成本的组成结构,协调各方面的成本构成要素,明确其中是否存在代理成本方面的问题,采用有效的内部控制方式解决问题,筛选最佳的代理工作方案,从根本上降低企业在审计代理方面的成本,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改善目前的工作现状,达到预期的低成本代理工作目标。
(二)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师选择的关系
从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来讲,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需要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相关的审计工作。由于市场中的审计工作质量不同、审计师的收费也会存在一定差异,这就意味着要想确保审计师的工作质量,就需要付出额度较高的成本。而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全面提升各方面的内部控制有效性,可选择审计工作质量较高、成本较低的审计师,在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的同时,可节约成本,避免出现成本过高的问题。一是内部控制与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存在直接联系,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越高,就越能够减少内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准确问题,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全面传递,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可全面获取到各种事务所信息,明确投资项目与公司的经营状况,科学选择相关的投资项目。合理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还能使得企业内部的各个职能部门,相互之间有效分配权力与权责,实现业务之间的沟通,从根本上预防出现错误操作的现象。二是高效化的内部审计工作,还可以从综合方面入手,分析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内部控制的合理方式,和审计师之间相互配合,全面分析审计师的行为,选择工作质量较高的审计师,遵循科学化的工作原则,通过内部审计分析的方式,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渠道,降低代理工作成本,合理选择审计师。三是企业科学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合理选择审计师,可全面提升投资效率,综合性完成监督工作任务,实现企业内部与外部的监管目的,将二者相互整合在一起,全面提升投资效率,优化工作模式,提升各方面的审计师选择工作效果。
三、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师选择的措施
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内部审计有效性会对审计师选择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效开展各方面工作,提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选择审计师。
(一)全面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
对于内部控制工作而言,主要用来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性,主要涉及到会计资料管理、授权审批、审核监督管理等等,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内控体系,可有效进行企业内部环境的控制,全面评估其中是否存在风险问题,严格控制具体的风险隐患,全面监督管理信息,促使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内部控制工作有效性,可及时发现信息披露的问题,明确是否存在会计差错,开展监督控制活动,健全内部管理的工作体系,确保工作的有效性,为企业的良好发展夯实基础。
(二)合理选择审计师
对于市场结构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点,由于各个企业的组织形式存在差异,投资的主体也不同,在工作中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购买审计意见现象与事务所低价揽客的现象,对审计师的选择会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会导致代理的成本过高,不能确保审计师选择的效果,对其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就应该合理选择审计师,开展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要求管理层面的工作人员,向社会证明自身的努力,聘用高质量的审计师,降低工作成本。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通过内部控制的方式,全面分析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情况,最好选择规模很大、声誉良好的事务所,选择低成本的审计师,有效完成各方面工作任务。目前在企业实际发展期间,所采用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审计师重视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审计师在承接相关业务的过程中,全面考虑到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是否有效,企业也可以按照内部控制状况,选择各种不同规模、质量的事务所,合理选择相关的审计师。具体的工作中,企业应该强化内部控制的工作力度,全面提升工作的有效性,预防出现报错方面的风险问题,全面开展相关的披露工作,选择声誉度较高的审计师,降低成本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将内部审计的有效性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有效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高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可降低代理工作成本,合理开展审计师的选择工作,促使企业的良好发展。因此,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树立正确观念意识,采用科学的措施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性,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严格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选择低成本的审计师,形成综合化的工作模式,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利用有效性的内部控制方式,科学选择审计师,达到预期的工作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泽将,宋淑婵.海归高管与审计师选择:代理成本的角色[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9,34(3):42-51.
[2]张明.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审计师选择与内部控制质量[J].投资与创业,2018,11(12):245-246.
[3]舒岳.审计师选择会影响基金会的评估等级吗——来自我国基金会的经验证据[J].劳动保障世界,2018,34(5):61-62.
[4]步丹璐,石翔燕,张晨宇.政策不确定与审计师选择——基于省委书记更替的经验证据[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8,33(2)122-239.
[5]張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财会学习,2020(3):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