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许新
米福(Volker Müller),德国籍,电子工程学硕士,专业方向为数字图像处理,现任中国欧盟商会医疗器械工作组高级商务经理。1987年作为研究员进入重庆大学,并于次年获得四川省“外国模范专家奖”。在华从事卫生事业近20年,积极参与深化医疗领域改革,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医疗器械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中国欧盟商会工作期间,积极推动欧盟在华企业与我国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交流、沟通,同时为我国健全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法规提供技术支持。定期帮助中国分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上市监管、质量安全和采购等各方面问题,促进了医疗器械行业制度不断完善。
谈到重庆,米福先生神往又深情。33年前他第一次踏进重庆大学校园时,第一个闪过脑海的念头是“这里就是我心归属之地”。街边小摊儿上一碗辣辣的重庆小面让他彻底爱上了这座山成。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小街小巷别具个性,风俗人情、历史渊源、文化底蕴有着强大的磁场。重庆人的热情好客令他很快融入其中。30年前重庆还没有任何一家外企,国庆的时候,重庆市市长邀请在重庆工作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参加招待会,大约有七八十人,其中只有不到十个欧洲人。因为怀揣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对中国人民的热忱,米福先生再也没有舍得离开中国,这个“连雾也温柔”的城市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离开重庆后,米福先生来到繁华美丽的上海。在上海,米福先生从事文字识别相关工作,因为公司政策等原因,米福先生决定离开原工作岗位进军医疗事业。他说:“考虑到从事医疗方面的工作,可以为14亿中国人民的健康贡献一份力量。”米福先生的转岗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弃医从文”与米福先生的“弃文从医”虽然事业站位相左,但赤诚为中国人民的丹心日月可鉴。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正如中国的高铁、互联网风生水起,日新月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人均医疗费用与北欧一些国家相比,仅仅为其1/10左右。人均GDP为德国或瑞典的1/5左右。但是反过来讲,中国医疗费用每年增长20%左右。中国的医疗器械事业正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航船,加足马力起航,米福先生正是航船上一名经验丰富的舵手,助力前行。中国人工智能方面发展很快,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但一些传统机械产品,如高端医疗器械,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未来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依赖进口。米福先生正是抓住这一关键问题,助力我们补齐中国医疗器械的短板。期待美好的未来,我们的共同努力会让中国的医疗器械事业创造辉煌。
“作为欧盟商会成员,我们经常和欧洲医疗器械50强公司的代表、中国政府机构(国家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保障局等)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去解决欧盟会员公司在中国遇到的问题。”信息时代,我们的社会高速运转、高度融合,科技更是日新月异,欧盟商会就像桥梁纽带,沟通中国和欧洲企业。这给欧盟企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铺平了道路。同时也为中国在国际上展示了对外开放、包容、友好的大国形象。他们也由此看到中国的生机活力、繁荣发展、共享共赢的美好前景。米福先生正是媒介的传递人,他借助商会深入其中躬亲劳力、呕心沥血,在他的努力下,中欧医疗器械贸易往来快速平稳地发展,他慈祥的目光里透露着热忱、坚毅和幸福。
米福先生的敏锐、睿智更体现在他对未来人才的培养上。科技进步人才先行。米福先生说:“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促进中外高校、企业间的交流、培训来互相提高。欧盟商会参与‘中欧科研快车’,为中国高校学生提供欧洲留学进行科学研究的信息和资金,
同时吸引欧洲学者来华进行科研。这一项目可以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加强中国与欧盟国家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中国和欧盟作为世界两大主要科技创新源泉,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米福的美好愿望必将搭乘“中欧科研快车”极速前行。
米福(Volker Müller),德国籍,医疗器械领域专家。现任中国欧盟商会高级商务经理。曾任重庆大学研究员。1988年获四川省“外国模范专家奖”。积极参与深化医疗领域改革,在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特别是医疗器械方面作出积极贡献。2000年迁居北京,开始进入医疗器械领域,在华从事卫生事业近20年。在中国欧盟商会工作期间,积极推动欧盟在华企业与我国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交流、沟通,并为我国健全医疗器械相关政策法规内容提供了技术支持。定期帮助中国分析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上市监管、质量安全和采购等各方面问题,促进药械行业制度不断完善。(倪天勇 摄)
作者许新(右)在米福先生办公室采访
米福先生说:“现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高校之间有很多的合作和联合培养,但多集中在一线城市的知名院校,如清华、北大等。中国很多其他地方的大学也非常好,也应有更多的机会与国际交流。”这正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米福先生睿智的见解点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米福先生说,“目前人才培养主要还是局限于高校之间,如果大学和企业联合来培养人才,将会更容易培养出实战型人才,更好地为科技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本土的企业,很少聘用外籍专家作为技术顾问,聘请的外籍员工也多为销售或质量管理相关。可能随着中国进一步开放,移民政策改革等,这一情况会越来越好。”米福先生对未来中国的开放、发展充满信心。
“人才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交流,世界上不止英语一种外语,中国的中学以及大学也应多开设其他外语的课程,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多元化发展,也对开阔他们的眼界很有帮助。这样,除了母语为英语的国家之外,他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前往德国、法国等深造。”我想米福先生的这一观点,中国正在践行。就在过去的2019年,中欧青年交流迈上新台阶。中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我觉得可能有一天,我会写一本书,一句话两句话说不清楚。”米福先生讲道,最大的变化还是“人”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计划经济的时代,很多企业家真的什么经验都没有,都是摸索前行。那时候认真做项目、学习新技术的年轻人,现在和他一样的年纪,成了非常能干的企业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一大批企业也逐渐发展强大。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开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他们的创造力、拼搏精神以及不服输的干劲儿让世界刮目相看。
30年前,米福先生曾到云南徒步丽江,来到一个距离丽江50公里的美丽的小村庄。一位老乡向他询问丽江的情况,这使当时的米福先生很震惊。他没有想到,这位老乡一辈子竟没有去过50公里外的丽江。而30年后的中国高铁四通八达,飞机穿梭于空中,一部手机在手即可行走天下。很多中国人不仅可以方便地去国内其他地区出差、求学、游览,也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中国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越发自信、淡定、从容。
采访就要结束了,米福先生说起中国的未来仍意犹未尽。我们共同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再相聚,一起见证中国前进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