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也可以妙趣横生

2020-08-14 15:26马淑连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7期

马淑连

摘 要:格律教学,领略古典诗词的形式之美;诵唱结合,调动古诗词的学习热情;现代元素,打造古典诗词的魅力课堂。具体的课堂策略有:“代入感”的妙用;巧用俗语和口语,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

关键词:格律教学 诵唱结合 现代元素

中学语文每一册教材里都选有十多首古诗词。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给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近年来,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古诗词教学的处境却越来越尴尬。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态度的敷衍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代优秀诗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感受古人情怀,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内涵”。命题者在考查古诗词的教学时设置的题型单一,只注重对内容和情感的考查,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态度有些敷衍。

二、教学方法的单调

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担心学生对古代诗词内容理解地不够深刻,喜欢采用逐字逐句翻译的方法,让学生对照课下注释,弄清楚诗词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做了肤浅的了解之后,老师喜欢将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分析、讲解过多,而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赏析的过程环节缺失,一味地被动做记录,对诗词的内涵和诗歌感情死记硬背。久而久之,这样单调的教学方法,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三、网络媒介的影响

电子产品和网络媒介冲击了对印刷品书籍阅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古典诗词的学习。大量的碎片化阅读占据了学生很多的课外时间,随之浅层次的思考也应运而生。阅读古诗词需要静静地领悟,需要慢下来深入思考其中丰厚的意蕴。而这种猎奇式的阅读方式,影响了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热情和欲望。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为古诗词教学注入一股清风,使新课改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课堂上扎下深根,让古诗词教学妙趣横生呢?笔者从以下几点做了一些探索:

1.格律教学,领略古诗词的形式之美

“诗词格律是中国古典诗词形式美與内容美的高度集合。在形式上,古诗词比较注重声韵之美、对仗之美和意境之美,由此产生了诗词格律的规范要求”[1]。

初中教材所选的古诗词中,近体诗居多。五言七言绝句,五言七言律诗,都讲究格律和音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近体诗的格律知识,进而领略其形式之美。

2.唱结合,调动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古诗词学习讲究审美和体悟。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的文化,而不同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中国古典诗词,讲究韵律和节奏感,读起来抑扬顿挫,适合朗诵和说唱。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曾经被改编成歌,在大街小巷经久不息地传唱开来。这种诵唱结合的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古典诗词时,也可以大胆地借用。

八年级下册出自《诗经》的“式微”和“子衿”篇就有学生自己作曲进行演唱。那动情的表演至今铭刻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心中,孩子们对古典诗词的学习热情被空前地调动起来。

3.现代元素,打造古典诗词的魅力课堂

教学古典诗词时,教师大可以将自己从庄重严肃的教师形象中跳脱出来,不拘一格,展示个性教学的魅力。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这要求教师能与时俱进,所思所想贴近学生的心理,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兴趣的种子”,唤醒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的热情。

古典诗词离学生生活尽管看似遥远,但作品蕴含的精神与情感,经过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入情入境地涵泳和讲解,会在学生心中激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启迪学生的思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那么,如何运用现代元素,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让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魅力四射呢?结合近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如下策略:

(1)“代入感”的妙用

“代入感”现在广泛使用的含义是: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古典诗词时,笔者会让学生在理解诗词的过程中,运用第一人称说说诗词内容,把诗人的经历当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似乎在将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代入感”,融情于境。同时讲述故事的同时,又可以触发其他同学的“共情”,诗词的内涵与情感学生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深刻的体会。

学习曹操的《观沧海》一诗时,学生们就用“穿越”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三国那个纷乱的时代,用第一人称把诗歌内容娓娓讲述开来。在他们的讲述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汇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一个满腔抱负、胸襟开阔、渴望建功立业的统治者的形象呼之欲出。“代入感”的妙用产生了极强的效果。

(2)深入浅出的解读

古诗词典雅凝练,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浅出地解读作品。俗语和口语的使用,可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华中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教授戴建业在这方面就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可谓“圈粉无数”。随口朗读,随性翻译,戴建业教授三言两语就将诗歌中的幽默感生动地还原在学生们面前。陶渊明“种的个鬼田”,杜甫“找仙人,采仙草,炼仙丹”,李白“有这首诗足以名垂不朽”已然成了戴建业语录里最幽默的片段之一。而在幽默的背后,又有着大量的史料支撑。这样的解读无疑是为古诗词教学注入了一股清风,使其以鲜活的生命力在课堂上扎下了深根。当然,幽默的背后是教师长期的阅读积淀和潜心研究。这就需要教师“耐得住寂寞”,需要教师扎实的学识、深入的领悟和得体的表达。

总之,古诗词教学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抓住学生的心理,贴近学生的生活。妙趣横生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与古典诗词对话的兴趣和欲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学着把自己解放出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王力.诗词格律[M].中华书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