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辩高考试题 提高地理阅读能力

2020-08-14 15:09曾爱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观念材料能力

摘 要:在地理高考題的答题过程中,部分学生暴露出阅读能力欠缺的问题,阻碍学生阅读的原因有地理课外知识积累不够;阅读习惯不好;地理观念淡薄;欠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等等。提高地理阅读能力需要积累大量的地理知识,通过“认知疗法”改善阅读习惯,运用情景教学灌输地理观念,培养地理综合思维

关键词:阅读能力 地理知识的积累 认知疗法 地理观念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地理高考题的阅读容量大大增加,阅读能力的考察是当今高考命题的一大特色。高考命题重点不在记忆基本的知识点,而是呈现大量的材料包括文字和图表,构建一个学生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的现实情境,需要学生从新的情境中学习新的概念;从材料中寻找素材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根据材料联系相关的地理知识分析对应的地理现象。笔者有幸参与2019年的高考试卷阅卷,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失分的重要原因。下面结合具体的高考地理试题,探讨学生在地理阅读上出现的问题,寻找提高地理阅读素养的途径。

一、新素材的呈现,陌生的情景需要知识的积累

近年来高考试题都以新素材呈现,地理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边缘学科,因而呈现出来的素材千变万化,甚至有些素材专业性较强,只怕部分地理老师都不是很能了解

例1、(2019年全国1卷36题第1小题)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

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参考答案: 开发早的城市地区,基础设施齐全,易于配置;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劳动力充足;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便利。

有关汽车生产的一些影响因素学生的理解就会有偏差,学生们没有见过汽车生产线,具体的环节并不是很清楚,他们不清楚汽车生产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劳动力还是劳动力的数量,而对于澳大利亚这样的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来说,位于东南部,劳动力的数量影响更大!再比方2015年全国一卷的36题青藏铁路的散热棒,2017年全国一卷的横断山区的垂直地带性都有明显的专业性。可以说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可以拿来作为地理素材出现在地理高考试卷上,这就是现在的地理老师感觉地理越来越难教的地方,想要解决不熟悉的地理素材给地理阅读带来的障碍,当然最好的方法是眼见为实——研学,当前各学校研学氛围很浓,但是研学时间短,范围窄,涉及内容少,并且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研学。因此研学也难以解决地理素材的多样化问题,更为实际的要能在课堂、在生活中能够获得这些知识,可以有这些方法:一个是多看课外书比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南方周末》等,多关心时事,多关注地理环境的时空演变,关注的同时思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空余时间多看纪录片,三是与地理相关的公众号如现在相对质量较高的如《海宁中学地理组》等,都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地理感觉,从而能够在阅读地理高考试题时,能够举一反三,不至于太陌生,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地理阅读能力。

二、确立正确认知,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2019年全国1卷中,就有多处学生对阅读材料解读不准确的内容:有词语的理解不正确;忽略整个词语或语句,也就是选择性注意;贴标签;主观推断;以偏概全;图文不结合等等。平时我们也有学生总是这样陷入“泥潭”,我已经花了很多时间了,我也做了很多题,但是还是错这么多。实际上这些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出现了问题,做再多的题也无济于事。阅读材料时总是习惯性犯上面几种错误。

1.选择性注意

例2 (2019年全国1卷36题第2小题)(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 人口少,市场规模小。国土面积大,自然环境多样,对汽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趋于多元化。

这个看似简单的题事实上得分率很低,对于第2小题考生失分主要原因是对问题中的“每种”没有注意,学生选择性的注意“车辆需求较少”因此学生的答案中出现“交通便利,对汽车需求少”“提倡绿色出行”这样的回答。

2.主观臆断

例3 (2019全国卷1卷) 如下图所示,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

(1)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正确答案B,选择C/D的学生犯的主观臆断的错误,把“非欧盟籍”自以为是地理解为“非欧盟籍”国家,非欧盟籍国家的人均收入低,劳动力供给过剩。而题目里的意思是欧盟国家里的非欧盟籍人,欧盟国家的非欧盟籍人口大都是年轻力壮的劳动人口,因而降低了老年人口比例,答案B是正确的。

3.无图文结合的习惯

例4 (2019全国卷1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如下图所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

(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

这个题是2019全国卷1卷湖南考生得分最低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C。学生主要犯的错误是阅读文字材料时没有结合读图,地图是地理阅读的重要部分,但是学生总不能做到图文结合的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单单看问题里有“汛期”就选择B水量增大;看到“含沙量较大”就选择A含沙量剧增。而此题恰恰要结合图中渭河注入黄河的位置,位于小北干流下游将要结束的位置,是在图中表示小北干流虚线框的最末端,因此不可能会使小北干流含沙量剧增,水量增大,既然位于小北干流的末端,带来大量泥沙淤积,使得小北干流落差减小,淤积增强,水位上升。

由2019全国卷1卷这三个题足以说明现在学生中存在非常普遍而且困扰学生们的问题,不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花再多的时间,核心素养也难以提高!选择性注意;贴标签;主观推断;以偏概全;图文不结合这些阅读的坏习惯都有学生先入为主的原因所在,因此学生也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一味地题海战术肯定无济于事,作为老师要帮其找到原因并进行正确的指导。“认知疗法”[1]能够有效地改变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认知疗法是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正如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A·T·Beck)所说:“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疗法。[百度百科]”认知疗法中提到自我指令性认知,自我指令性认知是事先已经固化、内化的认知,如果自我指令性认知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适应性不良行为和思维方式。以上不良阅读习惯是学生及部分老师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我指令性认知,已经形成一种内化、固化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老师要从改变学生的认知开始,首先要学生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自己有信心,不是怎么学都学不好的人,把自己从“泥潭”中拔出来。然后针对具体的错题分析出自己不良阅读习惯存在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要注意所有的材料,包括文字材料、图标材料、标题、图例等等角角落落都要注意,要有所有材料综合思维的认知才不会产生选择性注意的阅读习惯。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刷了大量的题积累了很多经验,容易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看到相似的内容就贴上标签、主观臆断、以偏概全。老师要灌输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念,没有综合分析材料不要轻易下结论,这样就不会出现贴上标签、主观臆断、以偏概全的习惯性错误的阅读行为。

三、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准确分析阅读内容

阅读这两个字一个“阅”是指“看”“浏览”的过程,也就是说阅读具备最基本的能力“认读能力”。另一个字“读”就是把看到的内容理解并加以分析及应用。阅读是阅读主体对读物的认知、理解、吸收、应用的一个复杂心智过程,那么阅读过程还必须具备理解能力、鉴赏能力、评价能力、活用能力。

要想在地理素材的阅读过程中准确理解、评价需要确立一些地理观念,培养地理综合思维的能力。分析地理问题要有人地协调观、物质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等观念;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是建立在这些地理观念之上的综合能力,因此学生在阅读材料时需带着必要的地理观念,也需具有结合要素综合分析的能力、时空综合分析的能力、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

例5(2019年全国1卷37题第3小题)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如下图所示,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

参考答案: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蒸发量大,盐分沉积粗体字中的第一句就是“当气候进一步转暖”进而使“其補给类型发生变化”,显然冰雪融水减少,之前气候转暖的早期,冰雪融水补给量大,淡水的来量大,补给大于蒸发,后期冰雪融水减少,蒸发量大。学生在分析这个题时没有注意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观念,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没有考虑气候变化对湖泊补给的影响,也不具备时空综合思维能力,没有思考到随着时间的变化,气候发生变化。因此出现 “山脉隆起改变了气候”“改变了湖泊面积”;“山脉隆起改变了水量”“改变了含沙量”;“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等错误答案。

情景式教学比较容易渗透地理观念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情景中,可以从几个方面去训练学生:学生可以分析材料涉及的地理观念(人地协调观、物质循环(水循环、地壳物质循环、能量循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等等观念),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强化这些地理观念;通过对情境材料中各要素的分析,能够从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角度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变化过程,培养学生要素综合思维能力;有些情景材料体现的时空变化,不同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下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发展、演变不同,老师在强调时空观念时,培养学生时空综合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对不同区域进行各要素的对比,要有区域综合思维的习惯。

老师不断强化学生在阅读材料时的运用地理观念,训练综合思维的习惯,学生才能准确、深入解读材料的延伸信息,抓准设问的落脚点。

地理新高考的每道题都是一个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每道题对于考生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学习过程,情境材料阅读量之大,传达的信息之广,在紧张而短促的氛围中,要想准确获取信息并无差错深入分析,必须提升阅读能力!

作者简介

曾爱梅(1972.10.1—) 女,汉族,湖南省涟源市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研讨学生地理综合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观念材料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维生素的新观念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健康观念治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