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 赵风霞 方东阳
摘 要:通过高等院校与企业间相互结合教学,致使机械工程这门专业在不停地更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而满足外部企业的需求;校方通过更改所学教材以及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从而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以及就业能力。这样一来保障了院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轻松的适应工作岗位,这样的改革促进了机械工程专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校企 专业课程 就业能力 长远发展
要想达到习近平主席所提出的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技能人才"的要求,那么校方毕业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是首要前提。学校可以通过加强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从而完成课堂上的内容与职业标准间的对接。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就业能力,让学生能够轻松的适应外部企业的工作。通过研究机械工程专业发现,调整教学内容,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并且结合外部企业的需求进行教育,才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而打造出当前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型人才,从而促进机械工程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专业课程要如何改革
1.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制定出人才的培养方向
近年来,就有许多高等院校开始联合外部企业进行办学,并且结合外部的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在企业人才的指导下,大大明确了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思路以及人才培育方向。另外,与企业联合办学可以让校方能够深入的了解外部企业,从而确立机械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即精通机械加工技术又掌握维修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调研外部企业的岗位空缺,对此类型人才着重培养
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找到外部企业目前空缺的岗位,并根据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进行着重的培养。适应企业中的岗位需要学生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水准、较强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学习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道德素质以及文化水平的培养。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要以个人能力水平为基础,打造出专业课程教学模板,让课程主要围绕着个人基本素质培育、专业技能水平培育以及专业技能拓展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二、打造以增强学生能力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1.加重个人能力培养,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校企联合办学的基础下,校企双方可以联合组建机械工程和专业的实训中心,让学生能够提前接触到外部企业,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校企双方可以根据机械工程专业教学内容以及企业的工作内容组建出实习车间,从而让课堂与工作车间相互结合,形成“教育、学习、工作”一体化的新型学习环境,根据教学项目进行相关的培训教学。并通过邀请企业人才以及专业教师一起拟定教学项目。并由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以及目标,制定出典型的教学案例,再根据企业的需求,把这些案例分解成为不同实训任务。再由相关教师根据规划好的教学模板对学生开展技能培训。从而让学生在工作之中,加深对书本上的知识的印象,进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工作效率又增加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2.把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建设新的课堂评价体系
邀请企业管理人才以及企业中的专家到学校中,根据企业的人才选拔要求,建设出学校与企业能够一同参与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基础课程用来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程度。专业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在遇见实际问题时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能力。考核的标准可以和职业鉴定的标准一致,进而保证学生所学专业内容与技能鉴定的标准达到一致。相关企业单位对在岗实习的学生进行平价,岗位上的师傅在通过学生在工作时的积极性以及在工作时的个人能力进而来考察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
三、机械专业课程开发的体系构建需要什么
1.相关部门的保障
建设属于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的开发指导部门,外部企业专家为专业课程提供相关的专业技术指导,调整专业课程的布局、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人员的教学能力、教学信息的更新。从而保障传授的课程可以直接面向企业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相关的专业负责人员负责相关专业的课程研究、教学指导、教学资料的收集及教学教材的编写,专业老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所有的教学策略、教学模板都说有他们去进行,因此他们是课堂开发的主要力量 。
2.物质上的保障
机械工程专业作为专科院校的重点专业,需要深厚教学资历,强大教师力量以及专业内部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加以维持专业的发展。相关院校应该在此投入资金,制定计划进行实体化教学课程并对校内实训基地根据外部企业进行相应的硬件更新,从而为机械工程专业培训打下良好基础创造出优越条件。
四、专业课程创新的体会与思考
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与努力,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还需要进行以下努力:
第一机械工程专业教师还需要深入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中去进行学习,掌握企业中当前所缺少的人才类型。并主动跟企业中的老师傅想接触,做到能够时刻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从而对学生更好的技能指导。
第二当前专业所学的知识内容还只是停留在书本的层面上,无法与外部企业进行衔接。因此院校还需根据企业去制定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外部企业工作。
综上所述,学校与企业相互结合办学是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的创新的必要条件,只有让专业课堂与企业文化相互联系才能够改变当前的教学体系。进而让学生在校企聯合的新型课堂中增强自己的个人素质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操作能力。根据企业需要打造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海云,李志永,赵国勇,司马中文,刘俨后.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99-100.
[2]倪霖.面向机械工程背景不同专业及类型模块化项目管理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