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二中走课制下重构学生评价体系初探

2020-08-14 21:56范宇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0年29期

范宇

摘要:本文就梧州市第二中学开展走班选课制下,提出重新构建学生评价体系的必要性,进而论述在走课制下我们应当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走课制;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选修课评价

2012年广西进入普通高中新课改,梧州市第二中学成为广西首批创新实验学校。在新课程标准指导和“尊重、适合、选择”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实行走课制,然而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仍然遵循着过去唯分数至上的观念,不能完全适应走课制的发展,因而走课制背景下我们应当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

一、走课制下学生评价体系方向

“走课制教学”是指行政班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课程教学班级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一些学校率先实行走课制。在国内,走课制也被称为选课走班制。走课制教学贯彻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成长。虽然目前国内实行走课制的学校并不多见,但这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未来发展的方向。

2016年开始梧州二中进行走班选课的初探,已经形成每个学生人手一张个性化的课程表,面对各式各样的选修科目、项目学习、实践课程,必须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在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下,唯分数论明显已经不适合新时代教育的发展。

评价模式。

二、如何构建怎样的学生评价体系

(一)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走课制下,我们秉承的不再是分数至上的教育价值观,而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而我们应当构建多元化的学生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空间。

1.评价标准差异化

学生是一个个有生命、有差异的发展着的个体,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一个固定僵化的模式去衡量所有的学生。我们应当更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激发学生潜能,允许学生差异化发展。因此在评价标准上我们应建立差异化的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努力与进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空间。

2.评价内容全面化

走课制实施下由于选修课的开设无疑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内容涵盖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全面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如,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手册》,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评价方式多样化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传统的笔试,方法比较单一,也难以测量出学生的行为习惯、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在学生评价中我们应当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除了传统的笔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情景测试、项目合作、成长记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以更好促进学生成长。

4.评价主体多元化

学生的成长进步是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然而现行的学生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们应建立起评价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多元化评价体系。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我们还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取长补短,更好地提升自我、发展自我。把家长的评价纳入学生评价体系,有利于加强家校联系,更好发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5.评价过程动态化

走课制下,学生评价不仅要实现多元化,而且要实现动态化。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评价往往是静态的,只关心最终目标达成与否,而很少去关心学生努力的过程。这导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反映和解决,学生的努力没有得到充分肯定,所取得的进步没有得到及时肯定与鼓励,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动态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付出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充分肯定学生获得的阶段性成果,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不断激励学生成长进步。

关于动态化评价体系的构建,一个很好的方法是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档案袋。成长记录档案袋主要是从各学科,分阶段、分主题,全方位地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通过成长记录档案袋,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取得的进步与存在的不足,清晰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成长的过程,体会成长的快乐。

(二)把选修课评价纳入学生常规评价当中

选修课是开拓学生视野、激发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平台,然而传统学生评价体系只注重必修课评价而忽视选修课评价,甚至把选修课看成是无关紧要的“闲科”。因此要贯彻落实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提高选修课的地位,把选修课评价纳入学生常规评价当中。把选修课纳入学生常规评价当中,既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量与认可,又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要把选修课评价纳入学生常规评价中,首先必须形成选修课评价机制。以本校为例,由于本校走课制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未形成成熟的选修课评价机制。因而我们需逐步完善选修课评价机制,制定选修课评价标准,形成具体可操作的选修课评价方案。如,如何考核、考查些什么内容、如何进行学分认定,最终形成学分、分数、评语等。其次,把选修课评价纳入学生期末评价当中,载入学生手册。学生手册可以说是评价学生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学生手册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每个学期各科的考试成绩,也可以看到老师对学生的评语。学生手册也是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成绩、在校表现的直接途径,是家校联系的桥梁。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造的过程。在新时代、新背景下,我们应当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學发展与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