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研究

2020-08-14 09:55申晓丽
理财·财经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控事业单位

申晓丽

摘 要: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事业单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在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过程中,应注重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提高预算能力和内部管控水平,从而提高本单位的内部资源利用效率,使资金的利用能够满足事业单位自身的内部发展和预算目标的实现。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须扛起自身肩负的使命,提高国家资源投放的利用效率以及资金的正确使用率,从多个角度入手,提高资金预算执行效率。因此,本文围绕着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展开论述,希望能为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内控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服务体系和国家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自身肩负着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等多重社会使命。事业单位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财政,只有不断提高资金的预算执行效率,才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国有资金,堵塞资金利用漏洞,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加速资金运营周转,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降低单位内部经济问题的发生概率,合理分配单位预算资金,提高单位的资产管理质量。

一、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健全

预算编制对于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单位预算编制能够保证单位预算执行的合理性,决定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健全程度。预算编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主动参与和配合,在制定的过程中,也应根据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进行反复的协商和考察,这样才能够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工作情况的预算方案[1]。但是,在当前的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预算大部分是根据财务报表数据来编写的,在这一环节和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将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快速整合,由于数据的复杂性,造成了数据整合难度较大,再加上對数据整合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漏现象,极大影响了预算编制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人员的素质也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在短时间内无法编制出合理的单位预算方案,导致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健全,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导致单位资金的流动没有预见性,效率偏低,制约了现代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提升,使预算执行工作受到了影响。

(二)重点不突出,任务不明确

在当前的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中还存在工作重点不突出、任务不明确的情况,这就说明在事业单位预算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规划路径和方向,导致具体的工作无法按照一定的准则来开展,预算控制工作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工作流程不细化,就会导致预算控制工作无法得到精细化处理,也无法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监督来对单位的资金流向进行监察,预算控制工作缺乏一定的灵活性,较为呆板[2]。

(三)预算执行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尚无确切的内控机制,导致预算资金的具体执行情况无法被正常监管。虽然有些事业单位在资金预算中制定了一些预算资金配套保护机制,但在大多数时候这些监督政策都不免流于形式,缺乏执行力度,使得预算控制大多数情况下形同摆设,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缺乏资金的支持和保障[3]。在大多数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中,缺乏必要的考核和检验过程,导致预算执行只能依靠本单位的数据年报,没有结合月报和季报的真实财务情况展开,预算管理缺乏精细化操作,也无法对财务异常和财务偏差进行及时的检测和研究[4]。而有些单位虽然对预算执行进行了具体的探究,却无法对预算超支的部分进行全面的研究,仅仅是将预算执行的最终结果和预期的数据进行比较,没有对预算偏差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和考察,导致预算执行的考核工作停留在表面,无法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总而言之,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还没有将预算执行工作融入到各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对预算数据的考核缺乏严谨负责的态度和精神,降低了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

二、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

(一)打造系统化的预算管理体制

当前,首先应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完善的预算控制机制和体系,更加精确化地执行预算控制工作,调动全单位工作人员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使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预算执行的概念和管理制度,在思想上做到协调一致。打造系统化的预算管理体制可能会触及原有的单位利益框架,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应取得全体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关注,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参与其中,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协调配合的意识,否则会导致预算执行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阻碍和问题。其次,应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由粗放的预算管理模式变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出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框架,使其与事业单位本身的组织框架相协调。除此之外,应注重事业单位本身管理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从内部和外部协同入手,打造适合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模式的预算执行内部管理体制,进行精细化的预算内部控制和考核。

(二)把握主要矛盾,明确预算控制任务

在事业单位的预算控制中,应把握住单位预算执行的主要矛盾和重难点,明确单位预算控制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设定好内部预算执行准则,打破原来存在的预算管理工作的局限,降低预算管理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使预算执行的准确率提高[5]。首先,事业单位应优化预算编制流程,使预算编制较于以往更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事业单位应细化预算执行流程,把控好资金的动态和流向,将预算编制控制在一定的灵活程度内,使预算执行达到预算规划。除此之外,应建立较为细致完善的事业单位预算体系,将预算任务具体到各部门责任人,由责任人再分配到本部门本年度各项工作中。另外,应加强对资金内部和外部控制关键点的把握,除了满足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对外公开的需求外,还应将资金预算制度和单位内部的管控制度相结合,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做到恪尽职守,自觉践行精细化的资金运营管理理念,结合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将复杂的工作具体化、程序化,与具体的资金业务特点相配合,并加以整合与分类,重视对单位财务数据的利用和把控,全面提高事业单位资金预算的执行效率。

(三)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工作部门

在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执行中,若要全面提高单位预算执行的效率,应发动组织和部门的力量,在内部成立专业的预算管理工作部门或工作小组。当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预算管理部门,当中涵盖了对预算资金执行的管理和预算控制等多项工作内容[6]。而预算管理部门由上属领导直接管辖,保证了政策执行的速度和准确率。一般来说,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会直接参与预算执行工作的监管,部门中还会加入专业的会计和财务人员,这就在人员素质上保障了单位预算执行工作开展的专业性和效率。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管理工作包含了多项工作内容,如预算管理工作制度的确立、年度财务政策的规划和落实、具体的财务编制方案的敲定、核查财务执行的效果等。对于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管理部门的编制和组成,应结合本单位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预算执行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改,使之适应单位的预算执行模式。预算执行部门应重视和发挥具体负责人的作用,对本单位的资金具体执行情况进行詳细的核查,定期交送预算执行报表,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部门的作用,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率得到提高。

(四)结合信息技术,提高预算执行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开展精细化的预算执行工作,除了需要制度和思想上的保障,还需要先进技术的支持。在当前的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工作中,应结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资金预警标准,加大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管力度,建立信息化的预算资金管控平台,落实精细化的单位资金管理[7]。结合本单位的资金运营实际情况,利用网络技术建设OA办公系统,将多种办公软件和办公技术融入预算执行工作,打造全方位的工作信息化平台。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将预算编制、考核、实施等工作全面渗透到信息化的管理网络中,为现代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打造完善的工作体系,细化每一个工作节点,利用信息系统实现预算执行数据的精准传输,加强对工作整体性和精细化的把握,也方便对本单位的预算执行反馈情况进行及时整理。

三、结语

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工作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预算执行管理体制的建设,重视全员参与的过程,对预算执行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高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准确率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钰.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J].纳税,2019,13(17):271,273.

[2]薄乃霞.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浅析[J].纳税,2019,13(7):192,194.

[3]赵新焱.财务管理视角下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J].知识经济,2018(4):93,95.

[4]余跃鹏.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1):95-96.

[5]武笛.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6):189-190.

[6]林鑫.提高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5):108-109.

[7]李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率的内控对策探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7(21):48-49.

猜你喜欢
内控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发展
教育事业单位内控要稳步实施
浅谈技术服务企业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