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国
摘 要:审计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 000年左右。审计经过长时间的变化与发展,逐渐完善形成了两类即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是建立在组织内部的一项独立评价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目的是为组织内部的各项活动提供检查和评价服务,有助于强化企业的内部监督与管理,促进企业内控健全与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内控
一、企业内部审计的意义
(一)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是内控体系建设的强大动力。为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及企业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需全面开展内控系统评价及风险审计等。围绕重点业务、关键环节和重要岗位,对内控体系的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防范各种经营风险,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中存在的内控缺陷、风险和问题,推动企业内控体系不断完善,提升企业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
(二)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更加严格、全面地对企业收入确认、减值计提、合并报表范围调整等各项财务信息进行审查研究,从而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失真风险,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保障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
(三)促进公司战略落地
开展专项审计及投资项目后的评价审计,能够针对出现的战略偏离情况提出建议,及时纠偏。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能够保障管理措施、战略规划贯彻落实;保障业务按规划推进,促进企业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为企业管理的健全、优化提供有力支持,支撑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对内部审计重视程度低
企业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普遍认为内部审计没有外部审计具有权威性,认为内部审计人员都是单位同事,内部审计查出的问题也都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导致内部审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和作用,无法对企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模式急需改进
企业现阶段的审计工作重点仍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主要集中于查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对会计凭证、财务报表等财务资料过分看重。审计工作向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转变缓慢,传统审计模式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发展,急需改进。
(三)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员工业务水平不高及其知识的局限性已成为当前企业急需补强的“短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大多为财务、会计专业,专业知识结构单一,制约了审计工作高质量开展。另外,审计人员自身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缺乏系统有效的知识培训,没有及时了解新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思路,无法将其运用到工作中。
(四)审计信息化能力较弱
随着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对部分传统工作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急需企业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审计信息化能力弱,意味着审计人员要运用传统的方法开展工作,一方面工作时间延长,另一方面工作质量没有得到提高,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发展背景下的审计工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审计的深度与广度。
三、企业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
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中,管理层要转变传统观念,必须深化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是完善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管理层的深化认识是推动审计工作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管理层要全力支持审计工作,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重视审计工作中发现的审计问题及审计建议。
(二)推动内部审计转型升级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审计工作会议提出的转型要求,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转型升级及进一步深化风险管控工作。明确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摆脱传统财务审计的老套路,积极推动审计工作重点由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突出审计工作重点、扩大审计工作领域,做好事前、事中及事后审计工作,使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三)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高素质的内审人员是加强企业管理和促进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必要保证。要想提升员工的综合审计素质和能力,一是要向先进单位、企业对标学习,对照差距找不足;二是要强化员工自学,使其常怀能力不足的危机感,尽快补足知识和能力的短板;三是要加大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多种培训方式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四是要建立考核机制,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机制,鼓励和鞭策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四)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模式和技术的应用,推动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和变革。审计工作更要转变方式方法,通过审计信息化建设和科学的管理系统,有效促进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挖掘审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五)规范企业内部审计环境
首先,要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注重对企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审计部门对各个部门进行审计,将审计工作的开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相结合,审计人员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权限,实现这项工作的充分落实。此外,企业还需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支撑。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与具体情况,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其次,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完善制度内容并实现相关制度的有效落实,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与流程设计专门的审计标准,让各项工作在开展期间都能够得到制度和法律方面的约束。要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实现各项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开展,并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结合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对制度内容进行改进与完善,以此提高制度内容的有效性。
四、结语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为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能够及时发现市场发展期间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对以往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扩大审计工作的开展范围,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确保能够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其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运营发展提供服务。
參考文献
[1]黄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7(1):40-41.
[2]薛金华.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进出口经理人,2016(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