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戴国斌, 彝族。1965 年9 月出生于官屯乡三角村委会。当过教师、记者、公务员。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地方区域经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等研究。有 100 余篇文章在《中国小城镇建设》《深圳特区城市管理》《云南城市规划》《云南文史》《楚雄社科论坛》《楚州今古》《彝州论坛》等刊物发表;有2000 余篇新闻信息稿件在省、州、县各级报刊、电台和电视台刊播。有多篇文学作品零星在省州报刊发表。文学作品长诗《孔繁森之歌》曾获《金沙江文艺》“马缨花”文学创作二等奖;撰写的《加快云南旅游强省建设的几点建议》曾获“云南旅游强省建设进言”征文二等奖,同时获楚雄州第九届(2012——2013 年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新闻《彝族农家女果碧兰登上国际学术会议讲坛》曾获中华新闻工作协会主办的“全国地市级好新闻”二等奖;《农村致富靠支部》曾获原《支部生活》杂志社主办的“红塔杯” 党建颂歌征文三等奖。
一次在回老家的路上, 儿子边开车边突然对我说: “你不是说老家这条路在你这辈子内都不可能修通,现在不是通了嘛?”我没回答他的问话。是的,我确实说过这样的说。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他还很小, 老家还没有公路。每次回老家都得翻山越岭,用双脚丈量。有一次他跟我回去,走到半路, 已累得精疲力尽, 实在走不动了,父子俩便坐在路边休息,我就发了那句感慨。不想,多少年过去了, 他还记得。
我出生在姚安县西北部大山区里渔泡江畔一个叫“三角”的彝汉杂居美丽小山村。那里地处楚雄、大理两州和姚安、大姚、祥云三县交界处。虽常年青山叠翠, 碧水长流,白云蓝天、山光水色,鱼米飘香,景色非常优美。物产也十分丰富,是姚安县著名土特产品、据说也是南诏和大理国时期朝廷贡品“三角糯米”的出产地。但又山高谷深,箐长坡陡, 地理位置十分偏僻,离外面的世界很遥远。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村民们最艰难的事就是出门赶趟集,卖点鸡、猪、山货,买点盐巴、火柴、酱油、衣物之类日用品的事了。无论是去姚安县城、祥云县城还是去邻县大姚的石羊小镇,都是早晚两头见星星,整整一天路程,每赶趟街来回至少都得三天。
我们那里行政上隶属楚雄州姚安县,村民自然有許多事情顺便要办,赶姚安集的次数也就自然要多一些。但走去姚安县城这条路也十分不容易,一个单程近 60 公里山路。特别是要翻越马游村和黄泥塘村之间那座海拔2890 多米的大黑山,坡陡林密,山路十分崎岖,上山下山一趟快走也得 3 个多小时。每次村民上县城赶趟集都是早上 6 点多钟就吃饭,然后带上点冷“饭团”出门,下午六、七点钟才能到达县城。记得有一次,我跟父亲上县城赶集去卖小猪,我们早上 6 点多钟就吃了饭,父亲挑着4 头小仔猪出发,下午 5 点多钟才到乡政府驻地官屯,走到官屯坝子中部洋派水库退水后露出的水淹田路段时, 天上突然雷声大作、下起了大暴雨。我们只得停下来找了棵大树靠着避雨,不知是雨声还是雷声惊吓着了小猪, 一头小猪竞然挣脱了栓它的绳子,从挑篮里跳了出来。父亲和我只得冒雨在田野的泥浆里追猪。再把小猪捉住时,父亲和我不仅已全身湿透,而且还全身都是泥浆了, 十分狠狈。雨稍停后,又接着走,翻越古山寺山梁到姚安县城时,已是晚上 9 点多钟。我在县城读高二时,有一次,饭票吃完了,身上的钱也仅剩一角,可家里的钱还没带到。在县城里又举目无亲,甚至连熟人都没一个。那时不像现在,我们那个地方连电话都没通。没有办法, 只得自己回家去取。早上九点多钟,我请了假从学校出来,好在那时的凉米线只是八分钱一碗。我就在县城十字街那里吃了碗凉米线,剩两分钱实在也没法再买什么,就一路往回赶。那时我十六七岁,可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八分钱一小碗的凉米线确实抵不了什么事。开始还不觉得,翻越了大黑山,走到山脚的黄泥塘村委会时,已饿得全身上下直冒虚汗,衣裤已几乎全部湿透、眼冒金星,心里发慌,两脚也不停地打飘。实在饿不住也走不动了,我便睡在路边的田埂上,随手采了几把田里长着的青蚕豆叶吃下,躺了一会。稍微恢复了点体力后,又咬紧牙关,起来继续走。过了黄泥塘河,翻越了金家坡山梁,再过上村河后, 终于回到了家,这时已经是晚上 10 点多钟了。
那个年代, 我的一个愿望就是盼着哪一天家乡能通上公路,这样,回家的路就不会再这么遥远。我想。只要通了路,那怕搭乘拖拉机走一段,也要省很多的力。
赶上祖国蓬勃发展的大好时光。我高中毕业后,考取了当时的楚雄师范专科学校,成为了我们村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在了县城工作,终于走出大山,不需要再经常走那条路了。但毕竞老家在那儿,父母也在那儿, 每年两三次还不得不走。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县里把通往我家乡的公路列为全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交通建设的硬骨头工程来攻坚,终于修通了公路。我的家乡三角村也成为了全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行政村。刚通车那几年,虽然说路是通了,但路面全部是土路。一个雨季过后, 倒的倒, 塌的塌, 路面上到处坑坑凹凹,走起来也十分不易。真可谓是“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更要命的是那时我们 3000 多人口的这么一个行政村,仅就有一辆 130 型小货车在跑这条路,人货混运。因早上出来, 村民赶赶集,下午还要返回, 驾驶员就走得比较早。一般凌晨 5 点钟就发车了。若要乘车 4 点多钟就要去排队等着。进城赶一趟集,头晚基本也就睡不成觉了。有一次儿子跟我回老家后乘那辆车返回县城,还是在外面工作的人驾驶员多少给点“面子”,把我和儿子与另外三个人一起安排在驾驶室里坐。下车时我才注意看了一下, 就这么大个车厢,除货物外, 竞然还人挤人,人插人地塞了十四五个人。儿子跟我说: “以后再也不敢坐这种车了,除挤得难受,连脚都无法伸一下外, 坐着还提心吊胆、心惊肉跳。这些人真是不把生命当回事!”我只是淡淡地给他说,乡亲们也着实是没有其它办法呀!从那以后, 不到万不得已,儿子真的是很少愿意跟我回老家。
不曾想到的是,最近10 多年来,国家发展越来越快。县城到我家乡的那条公路不仅进行了拓宽改直等扩修,全部铺成了水泥路; 而且还增设了护栏,交通标识、排水沟等附属设施。从村委会到各自然村的公路也全部通了,那怕是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小村落也通上了水泥路。至县城的农村客运班车已经开通,一天一班,非常定时,再也没人去坐客货混运的那种小货车了。同时,从我家乡连接邻县大理州祥云县东山乡的水泥路也早已贯通。 如今, 村里好多人家都已经有了小汽车、农用车、摩托等。东进县城、上楚雄,昆明;西去祥云、大理、丽江,可以想走就走,十分方便。随着公务员工资的不断增加,我也有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私家车。儿子 2018 年从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考取了我们县的县人民医院,不久他也买了自已的车。现在想回趟老家,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可以发车就走了!
过去回家的那条遥远路, 现在真的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