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的企业招聘计划有所缩减,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突出,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大学生就业基本态势,并对特殊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進行优化研究。高校应当以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的线上就业,并提供科学化的互联网+助力大学生就业和培训,完善校友企业建立机制,有力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和难度。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大学生就业指导;优化
自2020年初以来,由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给我国人民的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及经济的发展,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随之而带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与之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痛点难点、就业指导的优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为重要需求。本文基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和疫情之下教育系统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态势,以期为当下及今后特殊时期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思路提供参考。
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从1月份“疫情”爆发,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国创业就业造成了极大的打击,使得我国经济严重受损。一方面,我国因为疫情的原因,中小型企业的缩减职位数量,毕业生就业进度进展明显比往年缓慢;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都采取了推迟复工的措施,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相对增加,企业招聘难度上升及劳动者就业难度上升的矛盾同时存在。总而言之,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
1.毕业生规模超往年,就业竞争度和就业的压力持续走高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今年约有874万高校毕业生,是近年以来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同时是近年以来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2018年及其以往三年,海外留学毕业生人数分别约为41万、43万、48万及52万。该人数在2018年以后依然保持增长的趋势,预期在2020年达60万人左右。
突如其来的疫情,似乎冻住了招聘的步伐。且受到经济大环境影响,今年春季招聘岗位可能会有所减少。在应届毕业生人数多的情况下,岗位数量的减少说明了竞争的加大。竞争大的同时,这就业压力自然也小不了,不少人将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局面。
2.短期内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
就业的困难与否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速度。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9年12月,全国城镇的失业率约5%,由全国就业人员的人数总数统计得出全国城镇劳动力约4.6亿人,则计算出城镇的失业人员约为2500万人。据BOSS直聘发布《2020年春节后10天人才趋势观察》数据表明,节后十天(2.3-2.12),应届生新增岗位规模降幅下降49%,作为应届生岗位的创作主体,百人以下小微企业的应届生需求同比降幅达到60%。除了房地产外,其余行业大类新增应届生需求皆有较大幅度下降。2020年春季的经济增长预期将因为疫情而低于6%或更低,劳动市场及招聘市场的需求也因此减少。
3.疫情之下,暂停各类现场招聘
在当前严峻的防疫背景下,一些企业为减轻经营压力会适当地裁员及减少招聘。而复工方面也因为疫情之下的政策影响而不能确定时间,在已定的招聘计划不得已取消的情况下,又迎来了其他问题如新的招聘时间等;一些企业在原来的招聘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或制定新的招聘计划;另外还有一些企业会在原有的计划上对招新成员进行推迟入职。以上企业的各种措施,都会使得新旧员工的就职时间推迟。
在岗位减少的困境之外,毕业生还面临如何对接的程序难题。2月初,因疫情防控需要,人社部和教育部等五部门曾联合发文,学生暂时不能如期返校,各高校及企业都被要求暂停各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场招聘活动。事实上,在疫情解除之前,用人单位与学生不能直接见面进行考试、面试以及签约等有效沟通。这也就意味着很多学生即便能找到用人单位,可能也无法像往年一样在正常期限里完成就业的种种手续,这些因素都会给学生顺利求职带来一定的挑战。对高校毕业生来讲,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叠加的影响会给就业带来双重压力。
4.线上网络云招聘效果有待观察
在疫情背景下,各大高校将原定的线下招聘变更为云招聘,这一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情况得以缓解。而现在疫情防控仍旧处于关键时期,教育部为了广大学子的健康安全,做出了2020年春季开学延期的决定。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春招,正大集团也将一系列招聘流程均转移到线上:网申--在线测评--视频面试--邮件发放offer。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为大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2020年2月,国家教育部推出“24365”招聘服务,顾名思义,即为全天候在线服务,全年服务不打烊。建议用人单位使用电话、视频等在线方式与毕业生进行沟通,开展线上注册、信息发布、远程视频面试、网上签约等招聘工作。
因为疫情的影响,各省市办和各大高校都对原有的线下计划进行调整,将其转变为线上计划,鼓励毕业生进行云招聘、线上办理手续等措施,这些线上措施能够改善一些新冠肺炎给我国带来的不良影响。然而,线上计划的某些部分如云招聘的效果还有待考证,例如,关于公司自身给出的线上简介,求职毕业生是否能够真正的了解到该公司的详情和相关的职位要求等;某部分求职的学生会因为线上面试的形式而感到紧张不安,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另外还有部分毕业生因为就业压力而乱投简历,到最后并没有得到想要的职位。就湖北省这一疫情发源地区的毕业生来说,何时能够进行就职、求职过程中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最后面试、面试通过后的就职时间及是否会受到其他员工的地区歧视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都会给湖北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带来不良影响。
二、有力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和难度的对策
如何去恢复疫情冲击过后的国家,是当前疫情背景下国家与人们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怎么将疫情对毕业生们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又是各大高校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而就业困难的问题便是以上问题的一个集中体现,需要国家各部门及各地高校共同去解决。
1.互联网+助力大学生就业
招聘及应聘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聘方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去收集招聘方的详细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求职信息發送到相关单位。据数据统计,高校及网上招聘渠道约占毕业生求职渠道的67.5%,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从趋势上看,网络招聘保持着上升趋势,其重要性逐渐凸显。
所以,为缓解疫情中线下招聘难的困境,各地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招聘工作,随时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官方网站——云就业平台及时处理、发布招聘信息。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招聘渠道,借疫情在家等待这段时间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为后续的就业奠定基础。从大的发展基本面来看,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未来行业领域对于掌握新技术的技能型人才和研发型人才都有大量的需求,所以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前景还是比较广阔的。
其次,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也会进一步促进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大量的行业企业将加速网络化改造的步伐,这个过程也会释放出大量的岗位需求。所以,当前的大学生要想提升就业竞争力,应该重视网络知识的学习。
2.建立完善校友企业“就业直通车”机制
校友是架起学院和社会联系的重要桥梁,是学院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校友群体基数庞大,分布行业、地区较为广泛。他们拥有丰富的阅历、实战经验以及对母校的情感,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及相关课程活动时,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分享经验并结合校友自身发展案例及企业招聘标准,给予大学生切实有效的指导,形成榜样示范效应,提高大学生求职信心,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实现求职大学生与招聘企业共同目标,实现母校优质生源服务校友企业、校友企业吸收新鲜优质血液再创辉煌。
3.大学生要调整好就业心态
高校毕业生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机会来临前不断提升自己。充分地利用时间自由去巩固自身专业知识,还能够以自身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外的技能,为未来就业做好全面的准备。其次,主动出击,未雨绸缪。要寻找符合自己心意的职位。此外,毕业生也可以充分利用高校所提供的便利如就业咨询指导、就业心态调试、导师下午茶、朋辈经验交流和辅导员协助等服务,随时随地做好就业准备。
4.稳步推进“五大”发展计划,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1)实施目标驱动计划,增强规划自觉。明确目标驱动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大意义,构建并完善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源动力,让学生有目的、有意义的进行专业学习、能力提升和实习实践等。
(2)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育创新精神。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和支撑体系,“基础、拓展、提升、顶尖”四个层级培养体系规范,目标明确,高效运行。
(3)实施实践能力拓展计划,增长知识才干。将社会实践打造成广大学生提升专业技能、拓展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推进实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双百计划”(实现一、二年级百分之百参加团队实践;三年级学生百分之百参加到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实践),建立完善、规范、高效的组织和动员模式——“全程模式”。
(4)实施创业能力开发计划,提高创业意识。探索构建了“四维格局”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应当遵守的方向性、广谱性、专业性、协同性的原则,针对一、二、三、四年级,相应开展激发式、广谱式、典型式、精英式教育。并从管理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制定并落实“四维格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机制。
(5)实施综合素质拓展计划,强化复合能力。按照新工科人才培养要求,配合第一课堂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着重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境”,与之相应的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痛点难点、就业指导的优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成为重要需求。
高校应当以社会发展需求和就业需求为导向,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的线上就业,并提供科学化的互联网+助力大学生就业和培训,完善校友企业建立机制,有力减轻大学生就业压力和难度。
参考文献:
[1]任泽平.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EB/OL].恒大研究院,2020-02-19.https://www.sohu.com/a/374372164_466840
[2]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有望4月前结束[EB/OL].第一财经,2020.https://health.huanqiu.com/article/3wzxgi6QtqJ
[3]叶彬强、徐勇.董明新冠肺炎疫情下“00后”大学新生心理状况调查分析网络[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4]辛世俊.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看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伟大斗争的必要性[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5]马宏艳、李敏、张宏娜.新冠肺炎疫情对大学生创业影响调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
[6]刘思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大学生就业策略分析[J].就业与保障,2020
[7]佟家栋、盛斌、蒋殿春、严兵、戴金平.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全球经济与对中国的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20
[8]刘晓杰.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就业工作路径探析[J].北京教育(德育),2020
作者简介:
孙晓旭(1992--)女,汉族,山东蓬莱人,现供职于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