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芳
摘 要:十九大作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部署,本文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例,总结分析了察布查尔县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成效,并发现该县在当前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一家亲活动缺乏先进模式、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力量亟待增强的主要问题,据此分析和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工作长效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效机制
十九大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团结教育的認识深化,是民族工作的新要求,是新时代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根本遵循和目标指向。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我国西北边陲,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是中国唯一的锡伯自治县。全县总人口19.6万人,由锡伯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36个民族组成,其中锡伯族人口2.0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7.2%。近百年来,“三股势力”曾通过民族分裂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宗教极端思想等进行微观渗透,放大族际差异,制造民族隔阂,弱化群众的“五个认同”,严重影响了自治县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察布查尔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效。本文拟在总结该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经验及成效的基础上,剖析思考现阶段打造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民族团结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基本经验和成效
1.以结对认亲活动加强民族交融
察布查尔县共有5416名干部职工参加了结对认亲活动,结对认亲9571户,开展走访见面9.52万人次,办实事好事30674件,惠及各族人民13万余人次。为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察布查尔县各族人民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和方式,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凝聚着各族人民的心声,表达着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将各族人民紧紧的团结在了党和政府周围,不断将民族团结推向新高潮,营造了多民族和睦共处、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
2.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
一是以各民族团结围绕先进典型为素材,开展寓教于乐活动,必须切实提高各族人民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积极引导各族人民自觉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二是切切实实把“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提高贫困人口发展能力,转变贫困人口发展思路,算清两笔经济账找致富之道,共同规划庭院发展经济,开展环境整治,创造优美的现代人居环境。三是以身作则,巩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成果。所有干部执行以村(社区)为重点的“双百”活动,开展了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百个微行动、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百篇短篇小故事征集宣传,通过微浸润取得收获,举办“大美新疆·大爱故事”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通过微电影、微信平台、广播电视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以模范典型激励和动员各族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在全县范围营造学习先进、争创先进、赶超先进的生动局面。
3.坚持行之有效的载体和方法
载体和方法是教育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能促使民族团结意识扎根于教育对象的内心,实现从意识到行动的转变。察布查尔县积极发挥以锡伯民族博物院为代表的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教育载体功能,深入开展了民族团结文化活动,达到以文育人的效果;同时全面推进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选树了民族团结进景区、进宗教场所、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示范点,充分发挥先进示范点的引领作用,激发基层组织民族团结进步的创建活力。
二、察布查尔县民族团结教育机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一家亲活动缺乏先进模式、亮点和鲜明特色
典型的例子和数字挖掘不够,在开展民族团结活动时,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以及全县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典型人物。但是当前对典型事迹和经验的良好挖掘和提炼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重点探索示范”时代思想内涵和时代主题的“提炼”,没有结合时代规律总结典型经验,注入的“精、气、神”不够,不能有力感染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向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人物学习。大多数时候,只是把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对待。相关部门只是整理和修改基层组织上报的材料,配合一些简单的采访,没有深入群众,与先进典型缺乏深入的思想精神沟通,对典型事迹挖掘不足,不能进行更深入、更长远的宣传。
2.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力量亟待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和人民”。大部分基层民族宗教办公室和统战部同在一个办公室开展工作,工作人员较少、力量薄弱,有的担任多个职务,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导致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一些基层民族宗教干部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条例掌握不深入,开展工作时出现“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现象。
三、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工作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1.坚持党的领导
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的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基层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各类学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来理解民族团结。把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2.充分挖掘民族团结典型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
挖掘身边感人的民族团结故事,通过宣讲他们的故事去感动教育影响全县各族群众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创建,建立多种多样的表彰机制,鼓励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影响各族群众。充分利用乡村广播、新闻、抖音短视频等现代媒体优势,利用基层草根宣将员、“访惠聚”工作组成员,形成全面宣传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的强大合力,营造民族团结宣传的浓厚氛围。同样,也要结合实际考虑今后发展情况,更加关注受众群体,淡化典型报道,传播普通人的故事。同时,报道要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入手,让观众看到不同民族之间更多的共性,增进互信,增进彼此的认知。而不是反过来,即强化民族差异,又过于强调少数民族的“异域文化”特征。
3.创新载体方法,注重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
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载体和方法,以少数民族地区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紧紧围绕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这一主题,旗帜鲜明地引导各族人民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做民族团结的积极倡导者、坚定拥护者、忠实践行者。目前,察布查尔县组织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一项多元化、大众化的联谊结对活动,不仅仅是汉族干部走进少数民族的家庭中,只要是干部无论哪个民族都有机会和其他民族结为“亲戚”走到一起。今后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民族互动活动,逐步消弭“一分钟热度”现象。干部及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经常走动,通过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好各项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不断促进各民族真心交往、真诚交流、真情交融。
4.以绩效考核为切入点促进工作落實
以加强日常考核为契机,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和验收程序,并定期制定验收标准,促进基层单位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积极探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的对策,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工作效率,落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各项部署。
5.完善少数民族民主权力,推进民族团结长效机制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少数民族同胞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充分行使选举权等应有的民主政治权力,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地区事务审议和管理,参与地方发展的建设。同时,还应注意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特别是要大胆提拔任用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知识水平高的少数民族干部,要让他们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桥梁和纽带,从而使其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骨干力量。
6.把改善民生环境融入民族团结工作机制
习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人民群众作出承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加强医疗、教育、养老、人居环境建设等方面,特别是根据少数民族文化习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给予政策支持与倾斜,让各族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感受到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红利”。
7.坚持民族团结全民化路向
坚持全民化路向,意味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让各族人民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健康的价值观念、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更加美好的生活。实际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就是一项培养人的公共事业,其价值在于培养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优良品质,增强他们勤劳勇敢的创造力,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玮、张生寅.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实践及特色.青海社会科学,2019.6
[2]刘宝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民族理论创新发展重要成果及其意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3]杨力源.习近平治藏方略的生成逻辑.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4]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典型事迹.兵团日报,2016.08.11
[5]丛蓉.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先进示范 典型引路.中国民族报,2014.12.23
[6]张琳.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须着力把握的三个维度.民族学与人类学Anthropology.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