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艳 宁佳英 何畅 张芒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旨在通过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促进高校和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政法机关联合培养人才新机制的建立,进而提升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2017年,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与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确定为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为载体,经过3年的建设期,基地在建设举措、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创新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基地概述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简称华软学院)成立于2002年,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以IT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独立学院,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和广州市“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信息技术专业协作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民政厅首批5A级社会组织。
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望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注册于中国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总占地面积214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新三板上市企业(同望科技430653)。同望公司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同望V3企业架构平台实现零编码配置化开发技术架构、大集成应用和大数据信息系统架构,目前主营基于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电子政务等三大产品线,客户遍布交通运输、建筑市政、石油石化、行政事业等行业领域,随需应变满足客户成长的管理需求,提供科学系统的解决方案。
同望公司能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提供信息系统开发、系统实施、系统方案设计、系统项目管理等多项实践操作,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素养的形式及今后就业均起到重要的作用。华软学院能够为同望公司提供IT专业优势、课程嵌套、教材编写、人才培养的无缝链接、外包项目的承接、产学研环境等,找准双方的契合点,开启合作征程。
2013年9月,华软学院与同望公司签订共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协同育人中心框架协议,双方就合作的主要目标、合作方式、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2014年11月,与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2015年与我校外包服务基地签订外包服务合同。为了实现校企良性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达到培养市场需求之人才、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探索产教结合教育模式的三大目标,双方达成共识联合开展产学研项目研究、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我校学生提供完善的校内和校外的实践和学习环境。2017年申请并获批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二、基地实施措施
本基地的建设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本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通过实践基地的项目建设,建立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实践教学基地。与同望公司深度合作,在已经开展的对接初级技术课程、学生培训、项目外包等的基礎上,拓展实习基地的其他功能。在此目标下,基地从目标体系、管理体系、师资体系、条件和保障体系、内容体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大学生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1.结合信管专业特点,厘清建设目标
对同类院校信管专业进行调研,得出信管专业“管理+技术”的特点,学生知识面较广泛而不深入,代码能力较弱,动手能力较差。有些院校的信管专业已经开始萎缩甚至停招。我校结合企业的优势,有效弥补缺失,拓展优势,确定了我们的目标体系从“提高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就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和培养创新意识”四个方面综合定位。
2.规范管理,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可运行的长效机制
与企业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实训基地、协同育人平台、外包合同等,可保障基地的框架内容,在此基础上,要保障可运行的长效机制,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我校建立了一整套用于基地管理的制度,包括: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教学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经费管理制度等,再配合学校已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双向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实践过程的正常实施。
3.健全条件和保障体系,为基地良好运行保驾护航
要保障基地正常运行,必须有良好的条件和保障体系。在教学条件上面,校企双方利用各自的软、硬件环境的优势,为实现建设目标服务,如:学校提供初级实训场所和师资,企业提供软件平台、中高级实训场所及技术支撑等;针对前面提过的信管专业的劣势,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最新的技术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双向人才评价机制,学校和企业共同评价学生;此外,通过组织编写实训教材、建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建立教学评价机制等为教学实施提供保障。
4.优势互补,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专业教师的优势在于理论知识扎实,企业人员的优势在于实践经验丰富,优势互补,组建一支良好的“双师型”队伍。基地可通过几种方式来实现:一是将企业人员引入学校,指导课程实训;二是承接外包项目,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人员、客户等不断接触来提高实践能力;三是利用假期时间去企业生产一线学习,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四是鼓励、支持教师考取含金量高的工程师资质证书。
5.创新基地教学模式,校企协同育人
校外实践基地教学实践体系中最核心的是内容体系,分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个方面,发挥优势,各自实施,内外结合。
校内实践教学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4个方面来培养;校外实践教学从职业素养、综合技能、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4个方面来培养,图1表述比较清楚,其中有两条教学实施线贯穿校内和校外教学。
第一条教学实施线是“快速开发”课程群的实施。同望公司采用的V3平台是在“可视化”“零编码”的模式下进行软件开发,可以大大减少代码的编写量,对于信管专业的学生来说,则刚好可以规避代码能力弱的缺点,在少量甚至不写代码的前提下,完整开发出一个信息系统。
图2所展示的是基地建立的“快速开发技术”课程群,里面包含了12门课程,所有课程均涉及快速开发技术,但在每门课里面的作用不同,《管理系统快速开发技术》《管理系统快速开发进阶》及快速开发技术中、高级培养均是快速开发技术的学习,初级和中级课程主要是操作技能的熟悉、技巧的掌握,而需要用到个性化开发,需要用到少量代码和更加复杂的功能,就需掌握高级课程。掌握相应的课程可以完成复杂程度不同的信息系统。《需求分析》主要掌握的是对于软件需求分析的能力,学生在分析系统的时候,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快速开发平台快速搭建出界面原型,而且是可以操作的原型。对于用户来说更加直观,那么,此时就相当于一个界面原型分析工具。《企业资源规划(ERP)软件应用》这门课主要是让信管专业学生熟悉ERP系統的业务知识,此时可以利用已经开发好的系统去进行业务实施,并使用快速开发平台来改进不合理的业务和流程。此时快速开发技术是用来熟悉业务知识的。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特训班安排的是系统开发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实现和测试的全过程,利用快速开发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充分厘清业务的基础上,花少量的代码,实现较为复杂的信息系统。在此训练下,学生可以利用快速开发平台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
在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快速开发技术会不断向前发展,而这种技术的实施,可以规避信管学生代码能力偏弱的缺点,更好地展示他们的业务能力、分析能力和设计能力等。此模式是类似专业学生可复制的。
第二条教学实施线是“互联网+软件产业项目育人的创新生态体系”。这是由学院教学系部、学院创业创新学院、同望公司共同合作实施的。该合作项目参加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颁发的“中国校企合作好案例”,成为本次大会13家获奖高校之一。
三、基地实施成效
1.校企深度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完备
校企双方进行深度融合,共同开发的实践课程资源丰富,共同编写了2本教材,其中《基于同望V3开发平台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技术》已公开出版发行,发行量已超过5000册,另外一本《基于同望V3开发平台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技术进阶》已完成编写,并已经内部使用一年。学校建立了项目资源库,可供师生参考。
2.学生就业能力显著提高
在基地三年的实施过程中,也得益于前期合作的基础,学生的就业能力逐步提高,薪资逐步提高,尤其是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学生实习最高薪资提高2000元。信管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在98%以上,三年来获得全校就业率第一、第二、第一的成绩。
3.依托实践基地,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信管学生近三年在各级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大学生“攀登计划”项目、学科竞赛等方面获得较好的成绩。三年共完成10项外包项目,项目金额近百万;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院级5项;获得各级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2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0项,孵化创新创业团队5个。
4.基地实践教学实施,实践教学成果丰富
基地团队成员中,1人考取PMP国际认证,2人晋升副教授职称,题目为《联合服务外包行业企业,协同培养应用型IT人才》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其中包括基地的建设内容。2017年,题目为《信管专业产学融合的项目实训模式及其教学实践》获得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题目为《“四融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获得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依托基地建设衍生了3个省级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
四、结论与体会
本基地在申报省级课题之前,已与企业合作有4年的基础,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完善合作内容,深化合作内涵,校企双方合作是否顺利,跟学校、企业双方稳健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机构、双方的支持力度等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合作过程中,不断寻找双方的利益共通点,来达到双赢,是成功保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已有许多专业做了深入的研究,给后辈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笔者认为,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不仅仅是系统工程,还非常有针对性,如何找准不同专业的突破点来实现校企共赢非常重要,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必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开展“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2-03-02)[2016-08-21].http:/ /www.moe.edu.cn /publicfiles /business /htmlfiles /moe /s245 /201404 /166878.Html.
[2]吴光林.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港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与创新[J].科教导刊,2019(25):68-70.
[3]马德运.校企协同创新校外实践基地的构建——以肇庆学院制药工程专业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4):244-245.
[4]孙春燕.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9(06):137-139.
[5]刘长宏,戚向阳,王刚,等.实践基地建设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166-168.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学基地》。]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