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爱群 邵猷芬
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一些“返贫陷阱”也开始显现。尤其是贫困户脱贫之后,因灾或因病重新返贫,是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大难题。
2020年4月8日开始,吉安市在江西省率先探索建立“遇困即扶”机制,对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变故等突发情况,可能导致无法或即将无法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困难家庭,通过落实 “四个一套”帮扶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细化操作,及时阻断致贫返贫。
一、主要做法
“遇困即扶”机制的主要做法就是建立“四个一套”快速反应的救扶体系。
一套排查核准程序。全市不分指标、不下任务,重点排查、及时认定,对可能致贫返贫的遇困群众做到应扶尽扶。排查以乡村为主体,主要面向以下重点对象: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1.5倍,并已识别为易致贫低收入户和易返贫脱贫户的;因遭遇突发情况造成生命、财产重大损失或收入骤减的;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遭遇重大变故导致支出骤增的;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的;其它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通过村级评议、乡级审核、县级审批等程序认定后,可纳入“遇困即扶”对象。第一书记、乡村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摸排遇困群众信息,自下而上申报;应急管理、医保、民政、残联等职能部门汇总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家庭的信息,自上而下预警,一旦发现遭遇突发情况可能致贫返贫的家庭,依靠自身力量又难以摆脱困境的,立即列入“遇困即扶”对象,动态信息每月至少调度一次。
一套应急救助办法。对于遇困群众基本生活陷入困境,且致贫返贫风险极高的,由村里上报,乡(镇)主要负责同志批准后,可先期采取必要的帮扶措施,迅速解决生活必须的保障问题,后按程序进行认定。及时通过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妥善安置住房并恢复重建及防贫保险救助等一系列应急救助办法,广泛开展爱心捐赠捐助等措施,帮助遇困群众渡过难关,保障遇困群众基本生活。同时,明确县级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各职能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对遭遇重大灾害的,应急管理部门应及时开展救灾救济;对遭遇突发情况、重大疾病、重大变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民政部门及时开展临时救助;对因医药费支出骤增且超过其家庭实际承受能力的,医保部门及时开展大病救助;对住房倒塌、烧毁或严重损毁的无房户,乡(镇)、村(居)应妥善安置临时过渡住房,并及时扶持遇困群众恢复重建;对经住房安全鉴定部门鉴定为危房的,分别参照现行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政策中维修加固和拆旧建新的要求和标准给予扶持;对地质灾害频发且符合易地搬迁条件的,参照现行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扶贫的政策要求和补助标准给予扶持;对无力重建的,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标准,由村一级通过“交钥匙”工程代建或安置到“爱心公寓”暂时居住;对各类遭遇严重生活困难的,慈善会、红十字会等机构应广泛开展爱心捐赠捐助。
一套专项帮扶措施。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实行专项帮扶增强遇困群众发展后劲。专业帮扶是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其它帮扶等措施综合施策。产业帮扶,鼓励遇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并给予产业资金奖补、扶贫小额贷款、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政策扶持,促进其后期稳定增收;就业帮扶,加强与用工企业和扶贫车间对接,引导遇困群众就近就业,尽量安置公益性岗位和扶贫专岗就业等。
一套保障措施体系。“遇困即扶”机制中,明确各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负总责,牵头建立县级“遇困即扶”联席会议制度,每年设立不少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与民政救助、应急救灾、医疗救助等民生资金统筹使用,实行专款专用,制定落实具体操作细则;统筹建立干部联系帮扶机制,为每户“遇困即扶”对象安排1-2名帮扶干部,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误造成致贫返贫的,或在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将严肃问责。
二、主要成效
机制是否有成效关键在于落实。通过对吉安多地进行走访调研,總体来看“遇困即扶”初显成效。
精准认定对象,做到“应认尽认”。各县(市、区)以乡村为主体,5类重点对象为重点,集中组织开展了走访排查行动,排查标准上坚持“量与质”相结合、排查方式上注意“纵与横”相结合、认定程序上实行“简与严”相结合,从速从快摸清认定对象。目前全市共排查认定“遇困即扶”对象2470户、7864人,其中以突发大病、收入骤减的家庭居多,已将其全部录入“遇困即扶”对象花名册和工作台账。
吉安县安塘乡淡江村村民肖绍民,2020年6月16日凌晨家中失火,各种家电家具、生活用品全部烧毁,二层砖瓦结构房屋已倒塌,已无房可住。当天上午,安塘乡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将肖绍民一家列为“遇困即扶”对象,协调解决临时住房,确定后续救助办法和一系列帮扶措施。
立马应急救助,做到“应救尽救”。对“遇困即扶”对象,各地采取救灾救济、临时救助、大病救助、防贫保险救助等系列应急救助办法。目前全市已对985户“遇困即扶”对象落实了应急救助措施,其中840户给予了救灾救济、临时救助、爱心救助等,发放救助资金114.5万元,做到基本生活有保障;60户实施了倒房临时安置、危房改造、交钥匙工程,确保有房子住;85户启动了防贫保险理赔,赔补到位资金76.9万元,及时帮助遇困群众渡过难关。
“感谢政府及时救助,给我们全家送来了生活的希望。”34岁的吉州区曲濑镇曲濑村贫困边缘户刘建玲满怀感激地说。2020年2月份,退伍军人刘建玲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疾病将原本处于贫困线边缘的家庭推向了贫穷的深渊。4月上旬,在获悉刘建玲的情况后,镇政府立即启动“遇困即扶”救助程序:首先向刘建玲发放2000元临时救助金,为其全家办理低保,每月发放全额保障金1410元,有效缓解了刘建玲一家的现实困难。
及时组织帮扶,做到“应扶尽扶”。对落实应急救助后仍难以摆脱困境的,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综合实施产业、就业、健康、教育等专项帮扶,全面补齐“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全市开展产业专项扶持483户,为167户发放了扶贫小额信贷资金658万元;实施就业、健康、教育等专项扶持3461人,其中安排公益性岗位775个,给予2337人教育、健康帮扶;落实其它帮扶措施的293人。
万安县罗塘乡村背村“遇困即扶”对象梁建辉突患淋巴癌,三个孩子同时在校读书,医疗费和教育等刚性支出较大,家庭陷入贫困。排查信息刚上报,乡政府就将其列入“遇困即扶”对象,启动及时救助和帮扶:一是民政部门积极协助申报低保,发放临时救助,为3人申请办理低保,发放临时救助1000元;二是医保部门为梁建辉办理了慢性病证,住院费用可报销90%,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三是村里为夫妻俩提供了公益性岗位,聘用其妻子为河道保洁员,聘请梁建辉为水库安全管理员,每月工资收入有1200元;四是鼓励梁建辉发展种养业,种植西瓜,养殖鸡、鸭、肉牛,政府为其发放自主发展产业奖补资金;五是加大社会救助,对接帮扶单位中国瑞林公司结对长期资助其就读初三的二女儿梁春菊。一系列应急救助办法,让梁建辉重燃了生活的希望。
夯实保障体系,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全市已落实“遇困即扶”专项资金1.34亿元;已投入使用各类扶持资金1982万元,其中在“遇困即扶”专项资金中列支645万元,在上级行业专项资金中列支1337万元。
三、经验启示
脫贫不易,稳脱贫也不易。据吉安市扶贫办摸底分析:今年疫情期间,全市有3182户贫困户产业发展受到影响,2.2万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到影响;最近持续大暴雨导致发生洪灾,已有69万人受灾,6.8万公顷农作物被淹,305间房屋倒塌,2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其中部分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此种种因素影响,一些贫困家庭如不采取措施及时救助和帮扶,很有可能出现新的致贫返贫。“遇困即扶”机制实施以来,凸显“立即”重在“精准”,防止脱贫人员返贫 。
启示一:“遇困即扶”是阻断致贫返贫的有效机制
可能出现新的致贫返贫原因难以杜绝,但筑牢防止致贫返贫的防线事在人为。“遇困即扶”的目的不是等遇困群众成为了新的贫困户后再来帮扶,而是立即救扶之后,使其不至于成为新的贫困户,这是“遇困即扶”机制推行的根本目的所在。
从机制推行的出发点来看,“遇困即扶”机制具有预警性和预防性,直面现实困难,立足群众实际,为脱贫攻坚战役达到预期目标筑牢返贫防线。从机制落实的着力点来看,“四个一套”救助体系弥补了现行扶贫政策中临时救助的薄弱环节,将各职能部门的救助政策统筹调度,形成防贫合力,能有效阻断致贫返贫。从机制运行的实际效果来看,“遇困即扶”机制为吉安市全面建立和完善防贫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既为群众雪中送炭“顾眼前”,更是长效精准机制“立长远”,顺应了百姓期盼,在基层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启示二:“三个立即”是推进“遇困即扶”机制的关键举措
不需要等待上级批复,县级层面可迅速采取相应措施。一是立即识别。严格按照排查标准和程序,把“遇困即扶”对象及时排查出来,变遇困群众找政府为组织干部找遇困群众。同时不随意扩大或缩小范围,“遇困即扶”对象与“两类人员”会有交叉但决不是完全重叠,确保“应扶尽扶”。二是立即救助。“遇困即扶”要突出“立即”,对象认定后,各类救助应急措施立即跟上,甚至有的对象可以简化认定程序“先斩后奏”,先扶助救助,再走认定程序。三是立即帮扶。对应急救助后仍难以摆脱困境的,及时安排帮扶联系干部,做到帮扶全覆盖,帮扶干部全面掌握分析帮扶对象实际困难,参照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及时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帮助、指导遇困群众合理利用相关政策,尽快摆脱困境,确保遇困风险及时消除。
启示三:精准评估是落实“遇困即扶”机制的重要环节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等脱贫的基本指标要求,对“遇困即扶”对象前后要进行两次精准评估:一是当遇困群众因收入骤减,或因财产损失支出骤增,超过其家庭经济实际承受能力,依靠自身力量难以摆脱困境,可能致贫返贫的,经组织有关人员精准评估确定是否列入“遇困即扶”对象;二是通过落实救扶措施之后,经精准评估后确定是否解除致贫返贫风险。若已解除就及时销号处理;若未解除则列为“两类人员”户,进行跟踪管理,接续做好帮扶。
责任编辑:李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