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PACK框架的艺术设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8-14 09:48陶翠霞王艳丽肖海文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陶翠霞 王艳丽 肖海文

摘 要: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虽然采用“先学后教”,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探索产学研一体,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注重实践教学,但是由于缺乏核心技能点培养和不同境脉的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导致忽略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团队意识、综合素养的培养,不能有效地实现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向企业生产力最大化的转换,“企业生产”“学生技能”没能很好地融合,与企业要求脱节,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局限性。所以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更应该注重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选择不同境脉分层次设置教学项目,螺旋递进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艺术设计、TPACK、实践教学、境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顺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产业融合发展趋势,采用产学研用相互结合的方式,促使校企合作和各类资源得到优化合理配置,进而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TPACK理论

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 2005 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了TPACK。TPACK是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缩写,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被学界誉为“近25年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领域里最重要的发展之一”。TPACK是技术知识(TK)、教学知识(PK)和内容知识(CK)三种主要知识形式的复杂重叠。艺术设计专业作为涵盖社会心理学、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培养人才注重专业技能向企业生产力转换。TPACK框架研究了教学内容、教育技术及教学方法之间的互促关系,通过选择不同难易程度的企业项目对实践教学研究,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理念、新视角。

二、基于TPACK框架人才培养模式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一)将企业真实项目贯穿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

将“以扩大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理念融入实践教学中,坚持校企深度合作道路,实现实践教学项目化、实训环境企业化、工作任务真实化、素质教育全程化,利用信息技术(TK),将学科内容与企业内容知识(CK)和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知识(PK)融合,将企业项目贯穿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在工作情境中,引进真实企业项目,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提高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和满意率,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技能向企业生产力的转换,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培养“品德高、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比如:把企业对人才引进要求的技术标准和素质标准作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技能和素质提升的评价标准,企业项目质量标准直接作为课程评价标准制定的重要依据。

(二)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以校企合作为契机,依托行业或企业办学,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协助学校确立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构建先校内实训后校外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一方面把行业专家和企业经理、工程师、技术员聘请到学校来,成立“艺术设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对设计能力需求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和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另一方面,建立真正的校企深度合作运作模式,形成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提升学院的办学实力、水平和教学质量。校内实训打造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采用“1+X”(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公司设计师或技能大师+客户)的校企深度合作教学方式,由校内专任教师、公司设计师或技能大师组建教师团队共同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及资源建设任务,协作备课、开发课程资源、运作教学环节,发挥各自特长,实施多样化,具体化,个性化课程教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校外实训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使学生直接对接跟踪实际项目,将技术技能最大化的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实现与企业零距离接轨。比如核心课程考核采用校内考核评价与校外考核评价相结合。校内考核评价注重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考核评价,线上考核评价以资源平台自动考核数据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正确的评价。通过学生课前学习视频观看、课上考勤签到、问题抢答、课堂测验、课后作业提交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评定学生的学习情况。线下考核评价以期末考试等方式为主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校外评价以企业评价和客户评价为主,由企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考核标准对学生设计能力、设计应用能力、设计表达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校企双方共同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与评价。

根據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要素构建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要素是时间要素(学制安排)、场所要素(校内与校外实训条件)、方式要素(项目教学、做学一体)。

3.三个境脉层次项目构建

着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真实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具有实际意义的具体项目设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的全面建设,校企双方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改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依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量、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由弱到强分成A、B、C三个境脉,按照岗位模块选择A、B、C三个境脉层次的最佳典型项目,通过不同境脉人才培养内容、资源和方法的设置,将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拓展技能在相关级别企业项目中加以运用,不断加深、加宽设计类专业人才的技能。即A境脉的学生可在课后完成B境脉的项目,以此类推,C境脉的学生可以完成课后拓展资源项目。促进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实现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使学生毕业后与企业零接轨。

三、结语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具有设计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基本绘图软件,具备较强的设计图的绘制技能,具备一定的方案设计能力,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设计中常见问题的技术和技能的能力,能胜任室内装饰设计师、家具设计师、装饰施工员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构建“两条主线(校内实训、企业实训)+三级境脉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产教融合、螺旋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 彭晓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实践创新改革研究——基于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的实证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06,15.

[2] 李玮玮.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才智创新教育,2020,1,1.

[3]许晓慧.基于“2025中国制造”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0,1,1.

基金项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基于TPACK框架的艺术设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9147),主持人:陶翠霞。

作者简介:陶翠霞(1979- ),女,工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研究;王艳丽(1988-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肖海文(1985- ),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星.云.海》
《花月夜》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